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4年, 第4期 刊出日期:1984-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医药学
除草剂胺草灵毒性试验Ⅴ.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收藏
徐惟安, 杨丽英, 滕素珍, 黄幸纾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4 (4): 167-16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4.04.001
摘要( 176 )     PDF(389KB)( 47 )
有机磷除草剂胺草灵(Amiprophos),化学名O-(2-硝基-4-甲基)-O-乙基-N异丙基硫磷酰胺酯,化学结构式为。
杀虫脒代谢物N-甲基-N'-(4-氯-邻甲苯基)脲的N-亚硝化   收藏
徐宗藩, 杨毓麒, 郭黎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4 (4): 169-17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4.04.002
摘要( 206 )     PDF(511KB)( 44 )
N-亚硝基化合物具有致癌性,能在动物及人体内引起恶性肿瘤;仲胺或N-取代基脲与亚硝酸盐同时喂饲动物,能在体内形成N-亚硝胺或N-亚硝脲腺,诱发恶性肿瘤(1,2)
浙江发现的一例Hb New York及其结构分析   收藏
周振群, 李英, 黄淑帧, 盛敏, 丛建平, 曾溢滔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4 (4): 173-17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4.04.003
摘要( 383 )     PDF(713KB)( 71 )
血红蛋白New York(Hb New York)是一种快速异常血红蛋白,其β链N端第113位的缬氨酸被谷氨酸所替代。这种异常血红蛋白1967年首次由Ranney(1)等在纽约一美籍华人家庭中发现。
关于临床科研中的一些统计问题   收藏
吴本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4 (4): 177-18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4.04.004
摘要( 179 )     PDF(391KB)( 82 )
医学研究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与实验设计、资料整理及分析方法有密切关联。临床资料采用的分析方法,若不遵循统计学的基本原则,不但导致所得结果的可靠性降低,而且还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对医学资料处理中最易被忽视和最易犯错误的一些统计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讨论。本文试以医学实例对此作一介绍。
药物分析中应用数理统计的几个问题   收藏
周怀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4 (4): 182-18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4.04.005
摘要( 194 )     PDF(347KB)( 56 )
药物分析中得到的数据,一般都有误差。以测定片剂含量为例,我们从某厂生产的某种片剂(即使是同一批号)中,随机抽取若干片来测定,必有抽样误差;如测定方法准确度不高,实验条件控制不严,操作技术不清,均可引入某种系统误差;此外,许许多多无法拧制的主客观因素都不可避免地会有偶然误差。
鲎试验的发色基质法和试管法对内毒素检测的比较   收藏
赵忠良, 马瑶, 林舜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4 (4): 185-18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4.04.006
摘要( 178 )     PDF(319KB)( 51 )
用鲎试验检测微量内毒素具有快速、简便、特异等优点,已为国内外医学界所重视。然而,目前检测内毒素均采用试管法,由于该法实验反应终点系以肉眼判断,其精确度及可比性均较差,故期望有一个更加客观的检测方法。
植物血凝素(PHA)治疗血吸虫病的免疫学和临床观察   收藏
徐兆骥, 傅宝珍, 蔡卫民, 马亦林, 金宏地, 陈和生, 许经伟, 朱玮英, 毛慧心, 蔡全寿, 李明全, 李忠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4 (4): 189-19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4.04.007
摘要( 401 )     PDF(343KB)( 46 )
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作为免疫刺激剂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和白血病等患者(1),在传染病领域中,亦已有用于流行性出血热及病毒性肝炎等病的报道(2~4),在血吸虫病方面除徐兆骥等(5)曾有初步报道外,国内外尚未见类似报告。
临床医学
肌——腱膜纤维瘤病   收藏
夏贤良, 苏咏元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4 (4): 192-19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4.04.008
摘要( 273 )     PDF(897KB)( 49 )
肌——腱膜纤维瘤病(Musculo-aponeu-rotic fibromatosis)常被称为腹壁外韧带样瘤(Extra-abdomial desmoids),亦有称为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re fibromatosis)。1832年Macfarland首先描述2例发生于腹壁肌层的肿瘤。
17例肝内淤滞性黄疸误诊分析   收藏
胡伯良, 寿才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4 (4): 195-19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4.04.009
摘要( 208 )     PDF(428KB)( 54 )
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的病例,诊断的重点在于鉴别是肝外梗阻抑或肝内梗阻。前者即所谓外科黄疸,需采用手术治疗,后者属于内科黄疸,不宜手术。但有时难以鉴别而发生误诊。
骨折不连和迟连的连续直流电治疗   收藏
袁中兴, 汤押庚, 陆希言, 俞宏亮, 赵大正, 郑进佑, 须许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4 (4): 198-20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4.04.010
摘要( 211 )     PDF(748KB)( 69 )
骨折不连接的传统疗法是修正骨端并作植骨术。自1971年Brighton CT等首次报道用直流电刺激治愈1例内踝骨折不连以来,国内外已广泛采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1973年自制电刺激器用于临床已见报道(1)。1980年~1983年8月与国内6个单位协作治疗骨折不连和迟连76例。特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并加讨论。
泌尿外科手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附6例报告与文献复习)   收藏
史时芳, 杨松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4 (4): 202-20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4.04.011
摘要( 191 )     PDF(460KB)( 56 )
泌尿外科疾病手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我们3年来遇见6例,其中2例死亡。现将病例摘要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对发病情况和预防等问题提出讨论。
综述及其他
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综述)   收藏
蔡松良, 魏克湘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4 (4): 206-20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4.04.012
摘要( 427 )     PDF(283KB)( 62 )
膀胱肿瘤是泌尿男生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第一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共报告泌尿系肿瘤5980例,膀胱肿瘤5503例占92%(1)。膀胱肿瘤确诊时80%以上为可能治愈的浅表性肿瘤,但在足够的切除后肿瘤的复发率仍高达70%左右(2,3)。因此,早期根除肿瘤对预防复发和阻止疾病的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血证与血液病出血(综述)   收藏
钟达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4 (4): 209-21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4.04.013
摘要( 263 )     PDF(289KB)( 77 )
中医之血证是指以出血为主的病证。正常人血液系运行于络脉之中,凡血液不循经脉而溢于络外的表现称为血证。
基础医药学
长膜壳绦虫病一例报告   收藏
王炳夫, 许阿莲, 黄天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4 (4): 212-21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4.04.014
摘要( 311 )     PDF(416KB)( 48 )
长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又称缩小膜壳绦虫,是人体罕见的肠道寄生虫。至今我国只有50多例报告(1)。最近作者在杭州市郊发现1例,并用吡喹酮驱出成虫,现报告如下。
临床医学
婴幼儿感冒喷雾剂喷鼻中毒3例报告   收藏
吕娟芬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4 (4): 213-21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4.04.015
摘要( 329 )     PDF(419KB)( 62 )
感冒喷雾剂是一种预防和治疗感冒的新药。国内曾有应用此药中毒的报道(1)。本院自1982年7~9月共收住感冒喷雾剂中毒患者3人,现报告如下。
颅面成骨不全症(Crouzon综合征)一例报告   收藏
金毓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4 (4): 214-21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4.04.016
摘要( 209 )     PDF(651KB)( 56 )
颅面成骨不全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眼综合征。1912年法国Crouzon首先报道而被命名为Crouzon综合征,其临床特征为眼球突出、尖头、鹦鹉钩鼻、上颌凹陷、下颌前突、外斜视及视神经萎缩。现将我科所遇的一例报道如下。
文摘
骨折愈合时软骨的形成和作用   收藏
王祖武,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4 (4): 216-21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4.04.017
摘要( 444 )     PDF(91KB)( 56 )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人们常常把软骨的形成看作一种不利的副产品。这种认识可能有两个现象所造成:①软骨是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过渡形式,在多数情况下最后总是被骨所取代;②在固定不良、断端活动、严重错位、血供不足等情况下,软骨会大量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