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2年, 第2期 刊出日期:1982-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论文  简讯  综述  论文 
论文
血清铁蛋白水平作为使用不锈钢环宫内节育器妇女缺铁的一个指标   收藏
朱寿民, 刘子贻, 浙江省慈溪县卫生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2): 49-5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02.001
摘要( 190 )     PDF(264KB)( 48 )
使用宫内节育器的妇女月经血量增多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反应。这个因素是否可能导致贫血,主要根据月经血量的增多程度以及个人营养供给情况而异。我国劳动妇女在一般营养水准下使用宫内节育器导致经血增多对妇女的健康影响如何?我们在浙江省慈溪县抽样调查了使用不锈钢环宫内节育器对妇女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和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影响。
铁剂补充后使用不锈钢环宫内节育器妇女血清铁蛋白水平的恢复   收藏
朱寿民, 刘子贻, 浙江省慈溪县卫生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2): 52-5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02.002
摘要( 243 )     PDF(268KB)( 47 )
月经血量增多是使用宫内节育器的一个常见的反应。这种反应导致贫血的可能性既与月经出血量有关,也与个人营养供给情况有关。我们曾报道(1)根据浙江省慈溪县妇女血液样本检验结果表明,使用不锈钢环妇女的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与作为对照的输卵管结扎组妇女几乎完全相同,但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偏低。这提示宫内节育器可能导致使用者体内铁贮备减少。
抗肿瘤药-盐酸9-去甲黄连素乙酸酯的合成   收藏
李光华, 胡永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2): 55-5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02.003
摘要( 242 )     PDF(188KB)( 71 )
黄连素是著名的抗菌消炎药,一般认为并无明显的抗肿瘤作用。1974年,Ikekawa在第十一届国际肿瘤大会上首先报告9-去甲黄连素(Berberrubine)具有抗肿瘤作用,并指出9位酯化衍生物具有更广谱和更高的治疗指数(1)。1976年,Hoshi和Ikewaka发表9-去甲黄连素类的合成法,并认为9-去甲黄连素酯类的抗肿瘤作用是由于在体内水解生成内铵盐(Betaine),它是抗肿瘤的活性结构(2)
实验性慢性气管炎兔气管粘膜粘蛋白与脱氧核糖核酸代谢的初步研究   收藏
周汉良, 杨稳, 卞如濂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2): 56-5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02.004
摘要( 223 )     PDF(1077KB)( 46 )
慢性气管炎患者的主要病理变化之一,为气道腺体增生与肥大,杯状细胞增多,分泌功能亢进(1)。临床表现为痰量增多,痰粘稠度增加。痰的粘稠度主要决定于糖蛋白的质与量。当气管炎症时,粘蛋白(MP,含糖量高的糖蛋白)的产生与分泌均增加(2)。另外在慢性气管炎时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也能使气管MP产生与分泌增多(3)
杭州市277例正常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收藏
糖尿病调查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2): 59-6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02.005
摘要( 182 )     PDF(512KB)( 31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简称OGTT)是诊断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北京(1)、上海(2)曾报道中年以上人的OGTT结果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浙江省尚缺乏该项资料。
老年溃疡病116例临床分析   收藏
李性定, 黄德赡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2): 66-6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02.006
摘要( 183 )     PDF(175KB)( 62 )
我科自1957.3~1982.12手术治疗60岁以上溃疡病116例,占同时期溃疡病手术2,613例的4.4%。现将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并着重讨论溃疡病穿孔和出血的手术治疗。
391例老年人泌尿系外科疾病分类统计   收藏
杨松森, 田鲁谦, 汤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2): 68-6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02.007
摘要( 222 )     PDF(235KB)( 40 )
为了解我国老年人泌尿系外科疾病的发病情况,复阅本校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近8年来(1973.1~1980.12)5,488例住院病历,就其中391例(7.12%)属于老年人泌尿系外科疾病作一分类统计。这些病例中374例经手术证实;14例作膀胱镜或组织学检查证实;3例为X线诊断。
老年人骨胳初诊摄片X线诊断的病种分析(附263例报告)   收藏
田鲁谦, 许存森, 汤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2): 70-7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02.008
摘要( 207 )     PDF(239KB)( 41 )
为了解我国老年人骨胳疾患的概况,特复阅了本校附属第二医院1980一年间全部骨胳初诊X线照片,对诊断明确的263例,进行了病种分析。
老年人胸部初诊摄片X线诊断的病种分析(附221例报告)   收藏
田鲁谦, 汤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2): 73-7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02.009
摘要( 281 )     PDF(260KB)( 55 )
为了探索我国老年人胸部疾患的大致情况,特复阅本校附属第一医院1980一年间全部初诊胸片,对X线诊断明确的老年人胸片221份,就疾病种类作一统计分析。
《伤寒论》保护胃气初探   收藏
林永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2): 75-7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02.010
摘要( 306 )     PDF(264KB)( 87 )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是中医用来阐述胃气能影响疾病的转归、预后的一句常用术语。《伤寒论》作为一部外感热病的专著,在治疗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扶阳气,存津液",祛邪以安正的基本精神。本文着重从中医药理学的角度来阐明仲景重视保护胃气的有关论述,并作初步探讨。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负二项分布   收藏
吴本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2): 77-8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02.011
摘要( 213 )     PDF(289KB)( 44 )
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之间的病因关系是举世瞩目的问题,探讨两病的分布特点,有助于对病因关系的认识,如乙型肝炎与肝癌间存在因果关系,则两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趋势应该一致。1963年苏氏(1)首次提出钉螺的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1980年苏氏(2)又指出肝癌病例的发生符合泊阿松(Poisson)分布,与乙型肝炎分布不同,观察肝癌高发地区,未见乙型肝炎作为肝癌病因的证据。
简讯
井岗霉素新剂型研制成功   收藏
科研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2): 80-8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02.012
摘要( 275 )     PDF(102KB)( 57 )
国产抗生素井岗霉素是目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优良药剂,该产品外观为暗棕色水剂,且有1%左右沉淀物产生。国外同类产品如日本产3%有效霉素(Validamycin)外观为绿色透明水剂,其药效虽稍低于井岗霉素,但在制剂外观及经济效益上则高于井岗霉素(国际市场售价较井岗霉素高几倍)。从国际市场情报分析来看,若能改进剂型、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井岗霉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潜力是很大的。
综述
绿脓杆菌外毒素及其发病机理   收藏
罗诲波, 陆淼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2): 81-8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02.013
摘要( 754 )     PDF(451KB)( 101 )
虚弱病人,尤其吞噬细胞功能低下者,绿脓杆菌感染为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该菌致病原因,直到1961年才证实系绿脓杆菌外毒素(PA毒素)。PA毒素为一种重要的潜在性致病的毒力因子(Virulence factor)。它是继志贺氏痢菌神经毒素后的第二种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外毒素。
脐静脉导管插入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收藏
徐铨, 陈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2): 86-9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02.014
摘要( 343 )     PDF(542KB)( 76 )
脐静脉的临床应用在新生儿是相当普遍的。1919年Sidburg首次将100毫升母血,经脐静脉输给出生仅4天,患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婴儿获得成功。1947年Diamond介绍了经脐静脉换血,治疗50名新生儿有核红细胞增多症的经验(1)。目前,脐静脐的插管技术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方面,已有了广泛的进展。
论文
闭合性胸部损伤的X线分析(附70例报告)   收藏
李荷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2): 91-9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02.015
摘要( 387 )     PDF(597KB)( 56 )
我院于1973~1979年共收治胸部损伤163例,其中闭合性胸部损伤131例。现对资料完整的70例进行分析。并着重讨论闭合性损伤表现之一——创伤性湿肺。
双侧异位甲状腺一例报告   收藏
赵在中, 顾乃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2): 94-9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02.016
摘要( 275 )     PDF(183KB)( 45 )
异位甲状腺是一种胎胚发育异常的疾病。国外文献报道80~90%发生于舌根部(1)。国内刘玉秀(1957)首次报告(2),至今见于文献的不到20例。其中1例位于气管前,其余均为舌甲状腺(2~5)。双侧甲状腺异位的病例,国内未见报告。现将我们见到的1例报告如下。
14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脑电图分析   收藏
吴永红, 沈可芬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2): 95-9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02.017
摘要( 203 )     PDF(250KB)( 60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年龄多数较大,外伤史不明显,临床体征不典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我们收集1976年3月至1980年6月14例经脑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脑电图资料,今作以下分析。
肺结核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附22例分析)   收藏
孙翠如, 张佩英, 刘银, 朱建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2): 98-10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02.018
摘要( 284 )     PDF(349KB)( 51 )
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大多数肺结核病得到了控制,重症肺结核患者的生命亦得以延长。由于肺结核所引起的慢性病理变化迁延不愈,肺部病灶广泛毁损及胸膜肥厚等后遗症使肺功能受损,导致肺心病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它病情重,病死率高。我科自1975年3月至1977年10月间,肺结核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住院的31例死亡14例,病死率为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