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溪县五洞闸、大云两公社遗传病的初步调查报告
收藏
张继秀, 殷留勇, 王金茂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01
摘要(
203 )
PDF(73KB)(
52
)
为了掌握我省遗传病的发病情况,为开展优生工作打一基础,我们对慈溪县五洞闸、大云两公社作了试点调查。
|
|
遗传性睑裂狭小征侯群(三个家系的调查与分析)
收藏
秦文清, 张继秀, 史怡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02
摘要(
156 )
PDF(138KB)(
49
)
上睑下垂是指睁眼时,上睑难以举起,须强举颅顶肌,皱起额部皮肤以提高眉部, 方能开睑。可分为先天性、后天性及假性三大类。遗传性睑裂狭小征侯群为先天性上睑下垂中的一种。
|
|
人体子宫内膜细胞离体培养和染色体的制备
收藏
浙江医科大学生物学教研室, 浙江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03
摘要(
254 )
PDF(75KB)(
40
)
本文介绍了人体子宫内膜细胞离体培养和染色体制备方法。此法简便,重复性好。尤在收获细胞时,省去胰酶消化这一步,只需用力振荡,便可获得分裂中期的细胞,制得满意的染色体标本。
|
|
浙江蝮科四种主要毒蛇的排毒量和毒力
收藏
黄美华, 劳伯勋, 杨友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04
摘要(
295 )
PDF(159KB)(
87
)
蝮科中的五步蛇、蝮蛇、烙铁头和竹叶青是造成我省蛇伤的主要蛇种。毒蛇的排毒量和半数致死剂量(LD50),这两个数据是定量地判定蛇伤轻重的重要依据。我们在着重测定烙铁头和竹叶青两种蛇有关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以往对五步蛇和蝮蛇的研究资料,汇总整理成本文。
|
|
锦蛇属三种蛇类的核型比较研究
收藏
浙江医科大学生物学教研室蛇研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3-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05
摘要(
471 )
PDF(171KB)(
73
)
锦蛇属归于游蛇科,共有50多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中美。亚洲约有30多种。我国现知有14种,其中浙江省分布有7种,多系常见的无毒蛇。
|
|
浙江蛇类的区系分布
收藏
浙江医科大学生物学教研室蛇研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4-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06
摘要(
4467 )
PDF(159KB)(
308
)
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北纬27~31°东经118~123°之间,属于亚热带性季风气候区。气温一般较高,南部较北部更为温暖,冬季无严寒,但也常见霜雪,特别是北部地区,有时还遭受北方寒流的侵袭,降水量比较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从北往东南,由1200 mm递增到1800 mm以上,降水主要集中在4至9月,夏秋之交时受台风侵袭。
|
|
竹叶青和烙铁头的生殖
收藏
浙江医科大学生物学教研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5-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07
摘要(
379 )
PDF(157KB)(
37
)
竹叶青Trimeresurus stejnegeri Schmidt卵胎生,烙铁头Trimeresurus mucro squamatus (Cantor)卵生,有关这方面的具体资料尚缺。我们分别观察了一号、二号两条竹叶青母蛇产仔和一条烙铁头产卵。
|
|
浙江省武义县新塘、明山两公社五步蛇咬伤发病率调查
收藏
谢兴夫, 朱丰雪, 黄美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6-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08
摘要(
558 )
PDF(87KB)(
65
)
武义县位于浙南山区。该县的新塘公社和明山公社均在海拔800米以上,山峦重叠,山谷丛多,林木茂盛,溪涧阴湿,气候温和,颇适宜五步蛇生长繁殖。
|
|
蝮蛇和五步蛇排毒量的研究
收藏
谢占泰, 黄美华, 胡步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7-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09
摘要(
295 )
PDF(78KB)(
84
)
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和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是我国传统的良好中药材,早在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已有详细的记载。
|
|
冠状动脉开口移位与冠状动脉瘘(附5例报告)
收藏
姚作宾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8-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10
摘要(
221 )
PDF(152KB)(
104
)
冠状动脉开口移位与冠状动脉瘘为先天性畸形,一般虽无功能上障碍,但其开口移位、交通与起始部经过异常具有一定的机能意义,并对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与心脏外科手术有关。
|
|
肾副动脉的调查
收藏
周家宝, 魏培森, 戴祥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9-1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11
摘要(
349 )
PDF(137KB)(
54
)
1、本文调查了145具尸体(男性99具,女性46具)的肾副动脉。2、在145例尸体中,具有肾副动脉者有84例,占57.93±4.10%,如以侧数统计290侧中,具有肾副动脉者有122侧,占42.06±4.47%。
|
|
性腺血管的观察
收藏
周家宝, 戴祥麟, 魏培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0-1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12
摘要(
496 )
PDF(70KB)(
264
)
本文调查了107例尸体(男66,女41)的性腺血管。1、在107例(214侧)中具单条性腺动脉者有165侧,占77.1±2.87%;具双条性腺动脉者有45侧,占21.03±2.79%;具有三条性腺动脉者有4侧,占1.89±0.93%。
|
|
儿童和新生儿输尿管的动脉供应
收藏
魏培森, 戴祥麟, 周家宝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1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13
摘要(
302 )
PDF(79KB)(
65
)
1、本文调查了50具童尸及婴尸(男29,女21)的输尿管的动脉来源、数目、进入管壁的方向以及分支的形式和吻合。2、输尿管的动脉来源广泛,计有肾动脉、肾包囊动脉、肾下极动脉、腹主动脉、骶中动脉、第一腰动脉、精索内动脉、髂总动脉、髂内动脉及髂内动脉发出的除闭孔动脉以外的所有其它分支,共20个来源。
|
|
国人气管的动脉
收藏
姚作宾, 周家宝, 林培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1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14
摘要(
154 )
PDF(150KB)(
61
)
1、本文观察了成人、儿童、婴儿共100例气管的动脉,恒定者发自甲状腺下动脉、支气管动脉、甲状腺上动脉与食管动脉;不恒定者发自锁骨下动脉(14.5±3.52%)、甲状腺最下动脉(12±3.25%)、肋颈干或最上肋间动脉(8.5±2.79%)、胸廓内动脉(6.5±2.47%)与椎动脉(2.5±1.56%);个别发自甲状颈干(1±0.99%)、无名动脉(1±0.99%)与主动脉弓、右甲状腺下浅动脉或右肩胛上动脉(各0.5±0.71%)。
|
|
视神经管的显微外科应用解剖
收藏
周家宝, 戴祥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2-1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15
摘要(
250 )
PDF(81KB)(
62
)
在40具成人尸体及40个颅骨上对视神经管及其邻近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测量。
|
|
肝静脉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收藏
陈好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2-1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16
摘要(
194 )
PDF(148KB)(
64
)
本文共收集肝标本50个(男46,女4),利用直接剥离,腐蚀和X线照象法观察。肝静脉数目为2~5支,其中3支者占绝对多数,占62%,其次为4支,占34%。
|
|
腰动脉背侧支的形态研究
收藏
朱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1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17
摘要(
247 )
PDF(77KB)(
60
)
1、用解剖、透明、腐蚀铸型和X线摄影等方法,研究了54例以4个月胎儿到77岁的新鲜尸体腰动脉背侧支的分支、分布、吻合及局部位置关系等。
|
|
人心室间隔的动脉及其吻合
收藏
邵静山, 俞寿民, 姚新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4-1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18
摘要(
303 )
PDF(78KB)(
99
)
本文报道了40例人心室间隔的动脉及其吻合。1.室间隔由房室结动脉、前隔支、后隔支、后上中隔动脉及降中隔动脉五支动脉供应。
|
|
髂嵴前份与旋髂浅血管的显微外科解剖
收藏
张克劬, 陈明法, 崔功浩, 章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4-1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19
摘要(
277 )
PDF(151KB)(
84
)
解剖了29具成人尸体,共58侧的髂嵴前份及腹股沟区皮瓣的血管,其动脉曾事先用红色乳胶灌注,借助于3.5倍手术放大镜对旋髂浅血管的发起、管径、走行及与髂嵴前份的解剖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旋髂浅动脉98.28%起于交叉点下方0~42 mm间,以直接起自股动脉(62.03%)外侧壁者为多,其次为与腹壁浅动脉共干发起,占34.48%。
|
|
胸大肌血管神经蒂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收藏
张克劬, 崔功浩, 章明, 陈明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5-1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20
摘要(
296 )
PDF(84KB)(
90
)
根据胸大肌肌皮瓣带蒂移植的要求,我们解剖测量了80例成年尸体的胸肩峰血管、胸最上动脉、胸外侧血管和胸前神经起点的粗细、支数、长度及体表投影。
|
|
长效口服避孕药的细胞遗传学效应(一)长效口服避孕药“复方18甲基炔诺酮”对妇女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影响的观察
收藏
顾文祥, 魏天德, 沈瑞音, 蒋宝彝, 吴蓓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5-1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21
摘要(
165 )
PDF(161KB)(
40
)
我们对服用长效口服避孕药"复方18甲基炔诺酮"(每片含炔雌醚3 mg,18甲基炔诺酮12 mg)5年以上的28例,平均年龄34.6岁的妇女,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观察,并与24例平均年令35.4岁正常健康妇女的对照组加以比较,每例均在油镜下观察100个分裂中期的淋巴细胞染色体,挑选细胞形态完整,染色体分散良好,附近没有散在染色体的典型细胞计数染色体,观察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
|
|
阿的平或吖啶橙染色标本用国产荧光显微镜观察的经验
收藏
魏天德, 徐柏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7-1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23
摘要(
226 )
PDF(82KB)(
71
)
血涂片或口腔粘膜上皮印片在阿的平或吖啶橙染色前用甲醇固定10分钟到15分钟。血涂片或血细胞悬液用吖啶橙染色前可不经固定。
|
|
Y染色质和X染色质显示法
收藏
倪秀生, 姚竹秀, 罗云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1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25
摘要(
703 )
PDF(87KB)(
95
)
人类间期细胞核中,可用各种染色方法显示其细胞核的性别差异,即男性的Y染色质和女性的X染色质。
|
|
刺激下丘脑合并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律失常及人参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收藏
张荣宝, 李震元, 施浣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2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26
摘要(
205 )
PDF(168KB)(
50
)
电刺激兔、猫等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一定部位,能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其中尤以刺激下丘脑与中脑的某些部位最为明显。一般单纯电刺激下丘脑后部,心律失常的出现率约为50%。根据冠脉阻塞能增加神经性心律失常的敏感性,本实验在刺激下丘脑引起心肌缺血的基础上,建立了刺激下丘脑合并心肌损伤缺血所致的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其频发性室性早搏出现率接近90%。本文报导该模型的实验方法、心电图特征及人参等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
|
刺激下丘脑某些部位诱发缺血心脏产生心律失常的神经机制
收藏
张荣宝, 李震元, 施浣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0-2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27
摘要(
210 )
PDF(172KB)(
86
)
关于刺激下丘脑引起心律失常的神经机制各研究者有不同观点,如在刺激当时下丘脑前区与后区何者更易诱发心律失常?交感与迷走神经的作用如何等。本实验对电灼损伤冠脉使心肌损伤缺血时再刺激下丘脑一定部位所形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神经机制作一探讨;重点观察了心律失常与交感、迷走神经以及血压变化的关系。
|
|
常咯啉对心室肌快、慢反应动作电位的影响
收藏
李震元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1-2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28
摘要(
224 )
PDF(173KB)(
73
)
常咯啉(Changrolin,简称CRL)对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和频发性早搏有显著疗效,认为是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的良好药物。
|
|
拟胆碱物质Carbachol对兔缺血心肌的兴奋性、不应期、传导性和自律性的影响
收藏
陈庚新, 吴淞, 徐学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2-2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29
摘要(
171 )
PDF(161KB)(
78
)
植物性神经对缺血心脏心律紊乱的发生起重要作用。近来有报导刺激迷走神经能提高心脏颤动阈和延缓缺血心脏心律紊乱的发生。也有报导拟副交感药物胆碱酯类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其中尤以卡巴可(carbachol)的抗心律紊乱作用较强。本实验观察卡巴可对缺血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副交感神经在心脏缺血时所能起的作用。
|
|
丹参制剂对正常家兔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收藏
陈庚新, 徐学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3-2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30
摘要(
166 )
PDF(79KB)(
66
)
以5%丹参溶液灌流离体兔心,观察其对心肌兴奋性、不应期和传导性的影响。
|
|
米曲溶纤维蛋白酶(3.951)对血液凝固及纤维蛋白原溶解作用的研究
收藏
卢秀劲, 姜乾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3-2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31
摘要(
157 )
PDF(159KB)(
41
)
米曲霉菌株3.951的提出液,对纤维蛋白平板溶解力较强,注射于兔能使其耳静脉血栓溶解,副作用较少,因此我们进一步研究它在体内、外对纤维蛋白溶解的机理并观察它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
|
我国米曲霉菌培养液中提出的血栓溶解物质的研究
收藏
卢秀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4-2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32
摘要(
183 )
PDF(167KB)(
65
)
血栓溶解物质可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现在临床应用的血栓溶解物质如链激酶、尿激酶及纤维蛋白溶酶等不仅来源与供应有限,而且存在一定的缺点。
|
|
“ATP”对猫心脏乳头肌收缩的影响
收藏
黄行健, 王棣华, 倪能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5-2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33
摘要(
377 )
PDF(88KB)(
76
)
外源性ATP对离体动物心脏活动的作用报道颇多,但结果不一。近年来国内临床上常以ATP作为一种能量物质应用于心肌炎、心肌梗塞等疾患的治疗。为此,我们对ATP的心脏作用作了进一步研究。本文报道了外源性ATP对正常猫离体乳头肌收缩作用的初步观察。
|
|
带铜宫内节育器在子宫腔内铜的溶蚀和铜离子对子宫内膜某些酶活性的影响
收藏
朱寿民, 刘子贻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5-2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34
摘要(
133 )
PDF(162KB)(
44
)
1、带铜宫内节育器放置于子宫腔内之后,其铜丝表面迅速氧化、溶蚀;一旦氧化层形成,则腐蚀迅速减慢。由于长期的不均匀的溶蚀,可造成铜质剥落和铜丝断裂。带铜宫内节育器的铜质溶蚀是发挥其避孕效果的依据,但剥落和断裂并不是所期望的。
|
|
带铜宫内节育器使用者的长期安全性的研究
收藏
浙江医科大学带铜宫内节育器生化研究协作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6-2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35
摘要(
185 )
PDF(86KB)(
42
)
为了证明带铜宫内节育器使用者的长期安全性,对已放置浙江CuIUD 7年左右的妇女作了抽样检查。
|
|
血清铁蛋白水平作为使用不锈钢环宫内节育器妇女缺铁的一个指标
收藏
朱寿民, 刘子贻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6-2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36
摘要(
122 )
PDF(86KB)(
41
)
对176名带不诱钢环宫内节育器的妇女作了末梢血液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和静脉血液血清铁蛋白水平的测定,并以163名输卵管结扎的妇女作为对照。
|
|
铁剂补充后使用不锈钢环宫内节育器妇女血清铁蛋白水平的恢复
收藏
朱寿民, 刘子贻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7-2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37
摘要(
299 )
PDF(83KB)(
61
)
我们曾经对浙江省慈溪县妇女血清铁蛋白水平作过抽样调查,认为使用宫内节育器妇女由于月经增多可出现缺铁倾向。因此在调查后一个半月时进行了铁剂补充的试验。
|
|
大肠癌和直肠息肉患者血清结合珠蛋白的含量和分型
收藏
厉朝龙, 周佩珩, 李英, 汤永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7-2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38
摘要(
120 )
PDF(83KB)(
38
)
1.本文介绍了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作为Hp分型和葡聚糖凝胶过滤测定血清Hp含量的方法,具有分辨力好、重复性高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
|
血浆各类脂蛋白的快速超离心分离法
收藏
赵祖谟, 李清华, 黄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7-2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39
摘要(
477 )
PDF(162KB)(
74
)
血浆脂蛋白的制备一贯用超离心法,其测定一向以之为标准,但旧法均需超离心数十小时或更久,难以推广。我们用通常的水平式转头,超离心4小时,取得了颇满意的结果。
|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
收藏
曹学华, 李绪琼, 黄天威, 鲍行豪, 李岩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8-2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40
摘要(
288 )
PDF(90KB)(
86
)
本文系采用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粪便孵化阳性血清144份;痰检肺吸虫卵阳性血清27份;正常人血清127份。
|
|
间凝试验与环卵试验诊断血吸虫病的价值
收藏
狄德甫, 陈碧珍, 黄天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9-2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41
摘要(
288 )
PDF(85KB)(
64
)
由于血防工作的进展,迄今用病原学检查法不仅难查出病人,且耗费颇大。我们用间凝试验和环卵试验这二种免疫诊断法进行比较。
|
|
浙江人眼结膜吸吮线虫感染报告
收藏
许阿莲, 狄德甫, 尹金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30-3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42
摘要(
227 )
PDF(81KB)(
57
)
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 R.&H.,1910)又称华裔吸吮线虫,首先由Railliet及Henry于1910年在印度狗眼中发现,继在缅甸、日本、朝鲜及我国发现,故有东方眼虫之称。
|
|
麻疹疫苗免疫力的体外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特异性玫瑰花试验
收藏
朱圣禾, 顾克洲, 严佩珩, 楼方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30-3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43
摘要(
103 )
PDF(81KB)(
62
)
本文用37℃处理麻疹病毒和活病毒作为抗原,与麻苗1973年免疫一次、1976年或1979年再次免疫及痊愈病人142份微血淋巴细胞进行特异性玫瑰花试验,以了解受试者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
|
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的研究Ⅲ.外膜菌苗对恒河猴的免疫原性
收藏
罗海波, 姜训, 张锦麟, 裘颖静, 鲍行豪, 李岩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31-3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44
摘要(
212 )
PDF(81KB)(
59
)
本文报告用钩体秋季群56060株制备的外膜菌苗免疫6只恒河猴(RM1~6),其中pRM1~2接种外膜菌苗0.5 ml,RM 3~6接种1.0 ml。RM7~10不予免疫作为对照。RM1~4用5 ml秋季群钩体强毒株活菌进行攻击,RM5~6用10 ml,RM 7~10分别以5 ml及10 ml活菌攻击,攻击后24及48小时抽取血液培养。
|
|
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的研究Ⅳ.外膜菌苗接种人群后的反应观察及抗体消长动态
收藏
鲍引豪, 李岩金, 罗海波, 姜洲, 张锦麟, 裘颖静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31-3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45
摘要(
123 )
PDF(150KB)(
51
)
为了进一步观察外膜菌苗接种于人体后的全身反应与局部反应以及抗体消长动态,我们选择桐乡县崇福镇农民61名作为观察对象。每人接种外膜菌苗1 ml,免疫后24小时检查全身反应及局部反应,并在免疫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分别采取耳血作显微镜凝集试验测定抗体。
|
|
简易细菌芽胞染色法
收藏
吕礼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32-3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46
摘要(
276 )
PDF(79KB)(
57
)
由于细菌芽胞的膜厚、结构致密,故不易染色。数十年前已有许多学者创立了各种细菌芽胞染色法,如Dorner氏法、Wirtz和Conklin二氏法以及复红美兰芽胞染色法。
|
|
环磷酰胺在体内增强刀球蛋白A(ConA)抑制小鼠S180肉瘤细胞生长试验
收藏
王纯香, 何玉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32-3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47
摘要(
144 )
PDF(166KB)(
61
)
Kataoka研究表明ConA结合L1210白血病疫苗加免疫抑制剂或加抗巨噬细胞药物预防治疗L1210白血病,其效果皆较各自单独用为佳。
|
|
刀豆球蛋白A对红细胞及肿瘤细胞的凝集作用
收藏
王纯香, 兰茂功, 黄务昌, 于燕荪, 李素芬, 孙宏, 梁伟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33-3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48
摘要(
275 )
PDF(98KB)(
106
)
刀豆球蛋旦A(ConA)是有凝集红细胞及肿瘤细胞能力的一种外源凝集素。国外已利用ConA做吸附剂提取和纯化CEA、HLA、HBsAg抗原及免疫球旦白等。我们实验室试图用ConA提取肿瘤抗原。进行对人和动物红细胞以及肿瘤细胞的凝集效果观察。
|
|
抗刀豆球蛋白A(ConA)抗体对细胞凝集抑制及溶血作用研究的初步报道
收藏
王纯香, 兰茂功, 黄务昌, 李素芬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34-3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49
摘要(
282 )
PDF(81KB)(
93
)
机体的免疫功能中无论是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在清除体内异物、保护组织细胞免受损害或使受害机体恢复健康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
刀豆球蛋白A(ConA)对小鼠S180肉瘤细胞生长影响
收藏
王纯香, 沈建振, 于荪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34-3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50
摘要(
134 )
PDF(167KB)(
60
)
目前抗癌药物在抗肿瘤细胞的同时也破坏增殖旺盛的骨髓细胞等。有趣的是ConA是细胞膜表面某些糖的配体,对肿瘤细胞凝集力强,在体外与肿瘤细胞一起培养可使肿瘤细胞逆转。
|
|
细胞表面分子免疫学的研究Ⅰ.正常和急淋病人淋巴细胞质膜的快速分离法
收藏
张菊明, 沈建根, 林佩芳, 夏雪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35-3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51
摘要(
165 )
PDF(95KB)(
56
)
本文应用dextran-PEG双相分配液低速离心法,分离纯化质膜。用Ficoll-urog-rafin分离液分离淋巴细胞后,细胞在相差显微镜监视下,用10 mM Tris-0.2 mM DTT液低渗,玻璃匀浆器匀浆,使绝大多数细胞的质膜破碎而不损伤核。
|
|
肺动脉高压与肺心病
收藏
俞秋棠, 王宝林, 茅幼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36-3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52
摘要(
237 )
PDF(88KB)(
95
)
对280只肺心病模型兔中的96只在处死时直接测肺动脉压,X=16.022±5.038,与26只正常对照组兔进行统计学处理,X=15.64±2.245,P>0.05,无显著差异,但肺动脉压徘徊在7~40 cm水柱,波动幅度大。在96只测压兔中超过21 cm水柱的有12只,我们认为这12只已发展为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
|
|
肺心病时肺血管的改变
收藏
俞秋棠, 王宝林, 茅幼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37-3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53
摘要(
255 )
PDF(84KB)(
58
)
对注射三氯化铁研制肺心病模型的家兔150只进行病理学及有关检查。血管阻塞性改变包括血管痉挛、血栓形成(三氯化铁血栓、透明血栓、血小板血栓、纤维蛋白血栓、白细胞血栓、废质性血栓和混合血栓等)并可见机化。
|
|
肺心病时血管平滑肌细胞作用的探讨
收藏
林梅绥, 俞秋棠, 王宝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38-3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54
摘要(
395 )
PDF(85KB)(
60
)
本文通过对三氯化铁静脉注射所引起的肺血管改变的观察,讨论了平滑肌细胞在肺血管病变中的作用。以1%三氯化铁静注于家兔,造成其肺血管病变,重点观察肺肌性动脉、肺微小动脉的形态表现。
|
|
实验性矽肺与矽肺结核中所见肺气肿、囊肿与空洞
收藏
徐英含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38-3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55
摘要(
112 )
PDF(85KB)(
46
)
实验用家兔102只,分单纯矽肺组、矽肺结核组与结核对照组。单纯矽肺组除个别外,仅表现轻度矽结节周围肺气肿,与终末支气管受矽结节包绕、压迫、变窄有关,未见囊肿与空洞。
|
|
矽肺时肺门淋巴结和肺膜的早期病变
收藏
徐英含, 李万德, 许子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39-4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58
摘要(
477 )
PDF(137KB)(
91
)
根据13例矽肺尸检标本的病理检查发现:(1)淋巴结中矽结节中央多数见不到血管,其纤维排列与其说呈同心园式,不如说呈花瓣状排列,在边缘窦中偶而可见蚓状结节;(2)肺膜病变包括:由于粉尘沿肺膜淋巴管的沉着,肺膜淋巴管网显现异常清晰;淋巴管网上有略呈三角形或纺缍形的灰白色纤维斑,形态不属于矽结节,但同矽结节一具有特征性意义,典型的矽结节常呈长条形,其长轴与肺膜平行。
|
|
家兔实验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学定量评价法
收藏
徐英含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39-3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56
摘要(
140 )
PDF(74KB)(
67
)
家兔实验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学定量较少报道,作者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形态学定量方法,评价实验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
|
|
矽肺结核的病理
收藏
徐英含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39-3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57
摘要(
126 )
PDF(74KB)(
54
)
本文系作者20余年来对矽肺结核的尸检材料和动物实验总结。首先介绍了矽肺结核的三种特征病变,即矽肺结核结节、矽肺结核瘤和矽肺结核空洞的形态学及形态发生学。
|
|
钙盐对矽肺发展影响的实验性研究
收藏
徐英含, 许子惠, 王宝林, 李万德, 陆天才, 姚根友, 裘敏芗, 张德乐, 赵君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40-4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59
摘要(
179 )
PDF(72KB)(
42
)
26只家兔一次气管内注入矽尘100 mg,三个月后半数动物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每周2次,每次5 ml,五个月末处死,病理和X线检查发现:(1)矽结节钙化与否决定于矽结节有无崩解,不决定于给钙与否;(2)矽结节钙化不能阻止矽肺病变的发展;③不给钙动物,在实验第三个月末与处死前胸片检查显示,半数无明显改变,半数病变发展,给钙动物,则全部显示恶化。
|
|
家兔气管内注入蔗尘后肺脏的病变
收藏
徐英含, 陆天才, 吴超群, 许子惠, 陈炳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40-4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60
摘要(
110 )
PDF(72KB)(
66
)
应用家兔30只,一次气管内注入蔗尘50~100 mg,7小时~6个月内死亡或处死。病理检查主要发现为在细支气管水平脓性炎症和异物结节形成。
|
|
卡介苗活化的肺巨噬细胞对二氧化矽的反应Ⅱ.溶酶体膜通透性变化的研究
收藏
李万德, 徐英含, 周水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41-4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62
摘要(
206 )
PDF(159KB)(
57
)
为研究卡介苗(BCG)活化的肺巨噬细胞对二氧化矽(SiO2)反应时溶酶体膜通透性的变化,进行了四组培养的家兔肺巨噬细胞[(1)正常细胞组(N组);(2)正常细胞和SiO2作用组(SiO2组);(3)BCG活化细胞组(BCG组);(4)BCG活化细胞和SiO2作用组(BCG+SiO2组)]经过或不经过固定剂处理后酸性磷酸酶染色的形态学观察,以及培养基内酸性磷酸酶的定量测定。
|
|
卡介苗活化的肺巨噬细胞对二氧化矽的反应Ⅰ.细胞内酸性磷酸酶定量变化的研讨
收藏
李万德, 徐英含, 周水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41-4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61
摘要(
114 )
PDF(78KB)(
62
)
矽肺中二氧化矽(SiO2)粉尘作用的主要靶细胞是肺巨噬细胞,两者相互作用的场所在细胞溶酶体。酸性磷酸酶活性是细胞溶酶体的重要标志,通过培养的家兔肺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染色的常规形态学观察,以及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透射光光度测定,进行细胞内酶定量检验,看卡介苗(BCG)活化的肺巨噬细胞对SiO2的反应。
|
|
卡介苗活化的肺巨噬细胞对二氧矽的反应Ⅲ.肺巨噬细胞、矽结节和卡介苗肉芽肿的超微结构
收藏
李万德, 王宝林, 陆天才, 许子惠, 沈祥骥, 石元和, 刘亮, 石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42-4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63
摘要(
202 )
PDF(169KB)(
89
)
为研究卡介苗(BCG)活化的肺巨噬细胞对二氧化矽(SiO2)的反应,进行了在体外培养条件下,BCG活化的肺巨噬细胞和正常肺巨噬细胞分别与SiO2作用时,细胞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形态学比较,并与体内实验的形态学改变相对照。
|
|
直肠类癌34例报告
收藏
许敬尧, 石秋念, 孙其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43-4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64
摘要(
165 )
PDF(87KB)(
68
)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大肠癌协作组1977年7月~1978年4月在海宁县大肠癌普查中经直肠镜检查所发现的直肠类癌34例,检出率为0.018%。
|
|
大肠增生性息肉的性质与组织来源(附126例直肠增生性息肉的病理学分析)
收藏
许敬尧, 石秋念, 孙其荣, 朱善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43-4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65
摘要(
585 )
PDF(166KB)(
93
)
本文报道了1978年及1980年在浙江省海宁县两次肠癌普查中所获得的增生性息肉共126例。此种息肉体积小,绝大多数为0.2~0.3 cm大小,无一例超过0.5 cm者。
|
|
大肠腺瘤腺上皮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发展过程及分级
收藏
石秋念, 许敬尧, 朱善济, 孙其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44-4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66
摘要(
621 )
PDF(165KB)(
91
)
作者对1978年1~4月间浙江省大肠癌研究协作组在海宁县庆云、斜桥及红旗三个公社进行第二次大肠癌普查中发现的大肠腺瘤348例,按大小分成1~2.9、3~3.9、4~4.9、5~9.9 mm及>10 mm五组,观察大肠腺瘤自小到大发展过程中、腺管及腺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的演变过程。
|
|
家族性多发性大肠腺瘤病及其癌变(附病理证实的三例临床病理分析)
收藏
石秋念, 孙其荣, 陈培辉, 许敬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45-4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67
摘要(
486 )
PDF(85KB)(
65
)
作者在1978年海宁县进行大肠癌普查及1981年病理学教研室外科检验工作中,先后遇到了三例家族性多发性大肠腺瘤病。作者对此三例腺瘤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了分析,并调查了他们的家族发病情况。同时,对此三例大肠腺瘤及癌变组织均作了病理组织学观察。
|
|
大肠癌纤维间质反应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收藏
余心如, 陈培辉, 朱善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46-4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68
摘要(
350 )
PDF(85KB)(
55
)
本文采用H.E.染色及Wilders、Massons组织化学方法,对44例各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大肠癌间质反应进行了观察,发现大肠癌的纤维间质反应有两种类型:一类与硬癌相似,即间质中出现多量粗大、密集、浓染之胶元纤维束,纤维母细胞很少,这类间质反应多见于预后较差的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另一类间质反应的特点是纤维母细胞成分较多,但胶元纤维较少,且纤维束较纤细,排列稀疏,这类反应多见于预后较好的乳头状腺癌、分化性腺癌及呈推进性生长的癌组织前缘。
|
|
浙江省岱山县胃癌普查病理结果分析
收藏
余心如, 朱善济, 孙丽萍, 毛凤玉, 李卫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46-4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69
摘要(
133 )
PDF(153KB)(
41
)
1980年全国胃癌协作组在浙江省岱山县所属两个公社及一个镇,对42,533人群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胃癌普查。普查对象为30岁以上的成年人,少数为30岁以下主动要求检查的青年人。
|
|
癌周淋巴细胞及引流淋巴结反应对判断结、直肠癌预后价值的探讨
收藏
余心如, 陈培辉, 丁志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47-4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70
摘要(
156 )
PDF(78KB)(
56
)
本文对附属第一医院外科自1960~1974年间手术切除的有随访资料的160例大肠癌标本进行病理分析,探讨与预后有关的病理因素,并着重研究了癌周淋巴细胞反应及局部引流淋巴结对判断大肠癌预后的价值。
|
|
应用显微荧光光度术研究血管壁的通透性
收藏
楼定安, 单裕德, 周水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48-4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71
摘要(
230 )
PDF(96KB)(
67
)
人们曾经给动物静脉内注入染料、胶体物质、铁蛋白、过氧化物酶等物质以研究血管壁通透性,但这些都是形态学定性的方法。应用同位素虽可以对血管通透性的变化用数字计量表达,但形态学观察又不够理想。
|
|
毛人伴巨大乳腺纤维腺病的雌激素受体及组织化学观察
收藏
单裕德, 单子葭, 李忠惠, 童钟杭, 周水云, 王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49-4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72
摘要(
198 )
PDF(86KB)(
60
)
毛人,女,20岁,全身长毛。两侧乳房于15岁开始发育,近两年迅速增长形成巨乳,手术切除乳房重19.75 kg。切面皮下脂肪极少,乳腺组织灰白而韧,隐约可见粗大条纹结构。
|
|
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时肾内脂质沉着与肾小球纤维化
收藏
单裕德, 楼定安, 朱寿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49-5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73
摘要(
106 )
PDF(171KB)(
51
)
高脂血症对肾脏的损害,甚少受人注意。近年来在病理上虽不断有研究报道,对其病变的发生发展仍各有所见。
|
|
铜对家兔子宫内膜的荧光标记雌二醇和孕酮结合(受体)的观察
收藏
单裕德, 单子葭, 朱寿民, 刘子贻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50-5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74
摘要(
250 )
PDF(178KB)(
69
)
带铜宫内节育器是较为适合我国广大农村进行计划生育的避孕工具。节育器中铜离子释放浓度关系到避孕效率和安全。
|
|
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时胰岛β-细胞的形态改变
收藏
单裕德, 楼定安, 朱寿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51-5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75
摘要(
179 )
PDF(157KB)(
41
)
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不仅有脂质代谢紊乱,也常伴有糖代谢异常。胰岛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作用不断有实验报道,但高胆固醇血症时胰岛β-细胞的形态改变的资料尚未有专题报道。
|
|
软组织的透明细胞肉瘤二例报告
收藏
王祖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52-5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77
摘要(
163 )
PDF(74KB)(
75
)
本文报告了国内杂志尚未报道过的两例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并复习全部英文文献中的50例,对本肉瘤的病理形态、组织来源作了重点讨论。
|
|
癌与血栓形成
收藏
王祖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52-5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78
摘要(
143 )
PDF(151KB)(
47
)
65例晚期癌症的尸体解剖中有33例伴血栓形成。无论是有大血栓、小血栓,还是微血栓的病例,它们均显示出一个非常明显而普遍的现象,即血液凝固性明显升高。
|
|
小儿纤维化性肺泡炎(3例尸检报告及文献复习)
收藏
章锁江, 朱有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53-5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79
摘要(
201 )
PDF(86KB)(
47
)
本文报告了3例小儿纤维化性肺泡炎(Fibrosing alveolitis)。例一,男性,6岁,杭州人,例二,女性,7个月,浙江肖山人;例三,男性,14岁,浙江宁海人。
|
|
三年来应用Ames试验系统检测诱变剂(或致癌剂)小结
收藏
陈星若, 金中初, 秦文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53-5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80
摘要(
162 )
PDF(250KB)(
46
)
Ames试验是一个灵敏、特异、予测值高的试验系统。是利用组氨酸需要型鼠伤寒菌株,在诱变剂的作用下,使之回变为不需组氨酸型,从而能在最少营养培基上长成菌落。
|
|
克菌丹的诱变和代谢研究
收藏
金中初, 秦文清, 陈星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55-5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81
摘要(
231 )
PDF(81KB)(
44
)
克菌丹(Captan)化学名称为:N-(三氯甲硫基)-4-环已烯-1,2-二甲酞亚胺。它是一种高效、广谱工农业用杀菌剂。国外对克菌丹进行了遗传毒性试验和致癌性的实验研究,但尚未得出完全一致的结果,代谢途径和毒性机制也不清楚。
|
|
杀虫脒及其代谢物对细菌的诱变作用及细胞的DNA修复合成作用
收藏
陈星若, 金中初, 余应年, 丁辰, 王鸿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56-5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82
摘要(
127 )
PDF(93KB)(
40
)
杀虫脒是近年发展的高效新农药,对螨和稻螟均有毒杀效力,对温血动物的毒性中等。气巴-加基公司毒理部曾以杀虫脒及其代谢物喂小鼠终生,可致小鼠结缔组织恶性血管内皮瘤。
|
|
石菖蒲单体α-细辛醚的诱变性及其体外代谢途径研究
收藏
金中初, 秦文清, 陈星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57-5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83
摘要(
131 )
PDF(91KB)(
95
)
石菖蒲挥发油及单体α-细辛醚有较强的祛痰、镇咳和平喘等功效。石菖蒲水煎剂还有较好的镇静和抗惊厥作用。
|
|
含磷二硫物的细菌诱变试验
收藏
金中初, 陈星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57-5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84
摘要(
119 )
PDF(175KB)(
40
)
二硫物化学名为双-(0,0-二乙基硫代磷酞基)二硫物[Bis-(0,0-diethyl phosinothioyl)-disulfide],是新合成的硫代磷酸醋类农用杀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等有较好防治效果。
|
|
八角枫碱对外围和中枢性化学感受装置的作用
收藏
余应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59-5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86
摘要(
119 )
PDF(91KB)(
45
)
神经肌肉接点阻滞药八角枫碱在静脉给药时有一过性呼吸激动现象发生。根据它与菸碱的结构极为相似,对交感神经节又具有菸碱样作用,以及在注射后引起脑电变化等事实,推测它可能通过外围化学感受器反射地及或通过某些中枢性感受装置而引起呼吸兴奋。
|
|
八角枫硷对膈肌的松弛作用及新斯的明对抗作用的研究
收藏
丁辰, 金中初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59-6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87
摘要(
139 )
PDF(166KB)(
46
)
八角枫硷0.5 mg/kg体重快速注入麻醉猫的静脉内后,膈肌自主收缩停止,电刺激胫神经时胫前肌的机械收缩反应停止。同量八角枫硷缓慢注入静脉后,膈肌自主收缩良好,胫前肌的机械收缩反应却消失。
|
|
青紫霉素静注的毒性研究
收藏
耿宝琴, 杨秋火, 雍定国, 顾刚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60-6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88
摘要(
138 )
PDF(86KB)(
48
)
青紫霉素属氨基甙类抗菌素,具有抑制G+、G-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抗菌活力与卡那霉素相似,目前主要采用肌肉注射。为了提高血浓度,更有效地治疗严重感染,拟采用静脉给药,本实验观察本药静注时的毒性反应。
|
|
BAPE消沫剂的毒性试验
收藏
耿宝琴, 郑秀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61-6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90
摘要(
799 )
PDF(74KB)(
70
)
BAPE消沫剂是一种含氮的新型消沫剂,已广泛用于土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等生产中消除泡沫。为了解其对人体有无毒性作用,进行了毒性试验。
|
|
吡喹酮对骨骼肌的作用
收藏
乌义恩, 徐端正, 杨藻宸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62-6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92
摘要(
168 )
PDF(92KB)(
39
)
吡喹酮(praziquantel)是一种广谱抗寄生虫药,动物实验治疗和体外血吸虫试验均有较好抗血吸虫作用。试用于临床,疗效亦佳。治程中副作用有乏力、肌肉震颤,个别病例出现下肢弛缓性瘫痪。
|
|
一种新的过敏介质阻释药物筛选方法——介绍大鼠颅骨骨膜法
收藏
谢强敏, 卞如濂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63-6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95
摘要(
129 )
PDF(75KB)(
34
)
大鼠颅骨骨膜法观察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其特点是可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肥大细胞和观察肥大细胞的形态变化,较大鼠PCA法优越,用于过敏介质阻释药物筛选,操作方便,结果可靠,可作为新方法推广使用。
|
|
由应变片制作的几种换能器
收藏
杨秋火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63-6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94
摘要(
174 )
PDF(75KB)(
39
)
本文介绍几种便于自制的压力换能器和拉力换能器,主要采用换能元件应变片组成的电桥电路。压力换能器可用于测定机体多种压力变化(正压、负压、气压或液压)和压力差;拉力换能器可用于测定移位和力的变化。
|
|
新平喘药噻哌酮的药理作用初步观察
收藏
卞如濂, 谢强敏, 郭海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64-6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97
摘要(
168 )
PDF(85KB)(
51
)
噻哌酮(Ketotifen)对豚鼠组织胺性哮喘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在豚鼠气管和回肠对抗组织胺引起的收缩作用,说明本品具有肯定的抗组织胺作用,而色甘酸钠不具有这一作用。
|
|
硝普钠平喘药理的初步探讨
收藏
谢强敏, 杨秋火, 王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65-6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099
摘要(
183 )
PDF(78KB)(
31
)
硝普钠对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主要用于抗高血压等。我们将硝普钠试用于平喘,发现它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阈值剂量为3.3×10-10 g/ml;1 mg/ml给豚鼠气雾吸入对组胺诱发的豚鼠哮喘有保护作用,10 mg/ml时保护作用较强,10 mg/ml给狗气雾吸入3分钟对血压、心率和心电图波形以及胸内压无影响,稍有减慢呼吸频率作用,能使肺容量和气流速率增大。
|
|
用MNNG诱发小鼠大肠癌过程中大肠粘膜细胞DNA含量变化
收藏
耿宝琴, 许敬尧, 周水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65-6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00
摘要(
114 )
PDF(78KB)(
36
)
本文分别测定小白鼠正常大肠粘膜上皮细胞、间变及癌变的大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细胞核DNA含量,比较各型上皮细胞DNA含量的差异性,尤其是组织学上尚不能确定癌变的肠上皮细胞DNA含量的变化,以期找出一种作为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
|
|
医学和伩息
收藏
华蕴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65-6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01
摘要(
72 )
PDF(154KB)(
40
)
疾病形成、断诊过程和治疗方法都和信息传递、加工有关。疾病是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紊乱的表现。物质和能量的代谢必定伴随信息的交流。
|
|
生命系统与自由能
收藏
徐佩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66-6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02
摘要(
190 )
PDF(84KB)(
42
)
生命系统是非平衡的开放系统,观察非平衡过程,必须从分析熵函数开始,即ΔS=Δ外S+Δ内S这是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重要表示式,式中Δ外S为外界供给系统的熵变化,可以正、负或零;Δ内S为系统内部的滴变化,除可逆情况外,总是正的。
|
|
生物热力学
收藏
徐佩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67-6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04
摘要(
268 )
PDF(145KB)(
96
)
19世纪末热力学知识逐渐渗入到生物科学中来。在研究肌肉收缩、物质运输、神经传导等现象时,必须具有热力学知识,才能得到定量描述。
|
|
阻抗法测定电解质溶液的动态浓度
收藏
吕雄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67-6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03
摘要(
228 )
PDF(75KB)(
49
)
当配制大量的电解质溶液时,往往都预先配制浓缩的溶液,然后在使用时再稀释,在连续稀释的过程中,应随时掌握稀释管道中溶液的浓度(即动态浓度)测定电解质溶液浓度一般都采用阻抗法(即电导)。
|
|
人机耦合和参量匹配(应用人工呼吸机的若干理论问题)
收藏
华蕴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68-6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05
摘要(
140 )
PDF(165KB)(
47
)
本文讨论人工呼吸机的操作原则和对经验规律的解释。人工呼吸机有3~4个可调节基本参量,即潮气量V、压力P、呼吸频率f和吸呼时比Rt(T吸/T呼),它们并非都是独立变量,不同型号的呼吸机和患者不同肺部状态相结合,表现出种种不同的呼吸形式。
|
|
女生月经期体育教学适应性的初步探讨
收藏
何志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69-7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06
摘要(
216 )
PDF(170KB)(
41
)
女生在月经期内可参加哪些体育教学作业,如何掌握运动量,又怎样进行区别对待等问题,认识有分歧。有的则作"病假"处理,有的免予跑、跳等体育作业,有的只是对较剧烈震动盆腔过大的作业作些调整和区别对待。
|
|
指拨理筋疗法加硝酸亚汞铝箔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
收藏
唐乙凡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70-7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07
摘要(
135 )
PDF(168KB)(
49
)
在高等院校体育课或训练课中,由于练习不当,跑跳过度,造成扭伤、挫伤、撕拉伤等软组织损伤。
|
|
杭州市首届老年人长跑心血管与呼吸机能测定分析
收藏
唐乙凡, 何志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71-7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08
摘要(
136 )
PDF(90KB)(
59
)
1978年12月17日杭州市举行了首届老年人环湖长跑活动。为了探讨老年人对长跑活动的心血管及呼吸机能变化,我们给61名老年人(60岁以上的男49名、50岁以上的女12名)进行了血压、脉膊、呼吸、肺活量等4个项目的功能测定*。
|
|
加强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研究
收藏
王季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72-7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09
摘要(
186 )
PDF(174KB)(
89
)
出血热是一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流行于全世界数十个国家。本世纪30年代初,在我国黑龙江省首先发现本病,疫区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对工农业生产、经济开发与国防建设都带来了一定影响。
|
|
国外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研究近况
收藏
王季午, 刘克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73-7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10
摘要(
199 )
PDF(194KB)(
56
)
自从南朝鲜李镐汪等报道发现朝鲜出血热(KHF)的抗原及分离出病原体后,国内外对流行性出血热作了详细的研究,如病原体的性质、发病机理、疾病的确诊、可能的传播途径与媒介以及与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的类似综合征的关系等。
|
|
180例流行性出血热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收藏
叶育林, 赵年丰, 陈寿农, 马亦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75-7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12
摘要(
118 )
PDF(80KB)(
41
)
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制迄今未明,为此我们于1980年11月~1981年1月,对嵊县人民医院住院确诊出血热患者180例进行了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动态检测(共572例次)。
|
|
流行性出血热微循环及免疫方面的研究与探讨
收藏
干梦九, 赵年丰, 马亦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76-7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14
摘要(
170 )
PDF(80KB)(
39
)
本文综合报道我院传染病科自1973年以来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观察研究情况。微循环方面应用甲皱镜检查、指脉血流图、VMA测定、EKG描记等方法,并配合凝血象检查和尸体解剖等,初步说明本病早期即有微循环障碍现象,是全身各脏器损害的病理基础。
|
|
血吸虫病与大肠癌关系的探讨
收藏
宣祥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76-7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15
摘要(
132 )
PDF(80KB)(
33
)
1977年9月~1978年5月间,在浙江海宁县对3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了大肠癌的调查研究工作,共检查了198,418人。查到各型息肉3,053例,其中息肉具癌变者19例,直接查到大肠癌者19例,共计38例,其患病率为19.15/10万。
|
|
血吸虫病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的研究
收藏
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学教研室, 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研究所, 浙江医科大学寄生虫研究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76-7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16
摘要(
80 )
PDF(245KB)(
19
)
已有证明免疫RNA具有mRNA作用,能将特异性免疫功能传递给受者细胞或动物,近有认为免疫RNA可能是通过逆转录酶改变受者细胞的遗传基因;另有实验证明免疫RNA能使受者细胞合成个体基因型受体分子,故免疫RNA的研究从分子免疫学来看是很重要的,它的研究也许会揭示免疫系统内基因表达调控的某些重要规律,对某些疾病的防治将会提供新的武器。
|
|
血吸虫病患者免疫状态与临床关系的探讨
收藏
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学教研室, 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研究所寄生虫研究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78-7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17
摘要(
134 )
PDF(91KB)(
24
)
为了探讨血吸虫病患者免疫状态与临床之间的关系,于1978年10月~1979年11月进行了下列三方面的工作:(1)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免疫状态的观察;(2)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治愈前后免疫机能的动态观察;(3)难愈性血吸虫病与免疫状态的关系。
|
|
槟榔加呋喃丙胺治疗慢性血吸虫病的疗效观察
收藏
徐兆骥, 傅宝珍, 马亦林, 吴康贵, 陈和生, 许经纬, 李明淦, 李讳英, 毛慧心, 李忠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78-7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18
摘要(
186 )
PDF(166KB)(
44
)
于1978年11月用槟榔煎剂加呋喃丙胺治疗慢血32例,继于1980年5月用槟榔浸膏片加呋喃丙胺治疗慢血61例。
|
|
吡喹酮治疗297例儿童慢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观察
收藏
宣祥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79-7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19
摘要(
274 )
PDF(85KB)(
51
)
1980年10月在浙江常山阁底公社应用吡喹酮治疗297例15岁以下的儿童慢性血吸虫病人,年龄最小者为3岁,最大不超过15岁。服药后仅有9例(3.1%)有轻度的消化系反应。
|
|
综合治疗重症病毒性肝炎30例临床观察
收藏
屠中元, 孔慧琴, 周绍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79-7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20
摘要(
129 )
PDF(85KB)(
47
)
本文总结了我科在1977年(第一组)收住19例及1978年(第二组)收住的30例重症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结果并进行了对比观察。
|
|
自发性腹膜炎——附50例临床分析
收藏
马亦林, 蔡卫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80-8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23
摘要(
138 )
PDF(164KB)(
55
)
本文报道了1979~1981年期间收治的50例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所有病例均已排除内脏穿孔的继发性腹膜炎,其中47例在肝脏病的基础上发生,27例有诱因可稽。
|
|
93例糖尿病肝血流图初步观察
收藏
干梦九, 叶育林, 褚民德, 吴凤英, 马亦林, 童钟杭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80-8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22
摘要(
104 )
PDF(79KB)(
45
)
本文报道糖尿病患者肝血流图有异常的,也有正常的。异常波型发生率为75.26%。并发现在普查病例中异常肝血流图改变者占71%。
|
|
应用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测定乙型肝炎病人细胞免疫的初步研究
收藏
陈寿农, 屠中元, 陈颙, 魏克荣, 周绍聪, 周朗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80-8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21
摘要(
132 )
PDF(79KB)(
35
)
本文应用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LAI)测定119例乙型肝炎病人对HBsAg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显示在急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中有较强的细胞免疫存在,与国内外用其他方法测出的结果一致。
|
|
麻疹活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
收藏
浙江医科大学诸暨麻疹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协作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81-8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24
摘要(
173 )
PDF(173KB)(
31
)
一、初免后五年结果我国自1965年研制成功麻疹活疫苗后,已对上亿儿童进行了接种,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的流行。有人认为一次人工免疫和自然麻疹一样,均可获得终身免疫。
|
|
隐球菌脑膜炎(附7例报告)
收藏
刘克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82-8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25
摘要(
203 )
PDF(174KB)(
41
)
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形隐球菌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容易误诊,预后严重,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值得重视。现将我院收治的7例报道如下并作文献复习。
|
|
浙江省部分人群风疹抗体的测定
收藏
何南祥, 王信子, 王莉, 韩桂卿, 潘存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83-8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26
摘要(
125 )
PDF(167KB)(
55
)
风疹病毒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是其对一日令鸡、鸽、鹅、日本鹌鸪、羊、鸭、公鸡及人O型等红细细在4℃或25℃具有凝集作用。本文报道应用血凝抑制试验来测定杭州地区及乐清山区部分人群的风疹抗体水平,特别是了解生育期妇女的风疹免疫状态,从而提出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风疹免疫方案。
|
|
鲎试验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价值的初步观察
收藏
徐际亮, 林舜华, 赵忠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84-8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28
摘要(
208 )
PDF(160KB)(
41
)
本文报道10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脑脊液鲎试验结果,除1例系在治愈期检查为阴性外,其余9例全部阳性,阳性率90%;1例结核菌脑膜炎为阴性,另外临床拟诊革兰氏阴性菌有关的化脓性脑膜炎1例阳性,败血症伴脑膜刺激症状1例阴性;正常脑脊液5例,鲎试验全部阴性。
|
|
常规的、亲和层析分离纯化HBsAg法
收藏
吕新法, 张秀芝, 蒋成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85-8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30
摘要(
181 )
PDF(89KB)(
67
)
鉴于目前对纯化的HBsAg需求不断增加,而用于纯化HBsAg的方法多数沿用氯化铯等比重带和蔗糖密度梯度超离心分离法。
|
|
青少年急性粟粒型肺结核33例报告
收藏
黄文礼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86-8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31
摘要(
163 )
PDF(86KB)(
109
)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近年较为少见,兹将附属一院肺科自1962年7月~1980年6月间收治的青少年急性粟粒型肺结核33例分析如下。
|
|
肺结核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附22例分析)
收藏
孙翠如, 张佩英, 刘银, 朱建平, 黄文礼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87-8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33
摘要(
203 )
PDF(91KB)(
33
)
本文分析了我科1978年3月~1980年10月收治的49例肺结核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较重的23例所作的血气分析及血清电解质检查,有22例发生酸碱平衡失调。
|
|
利福平治疗肺结核引起过敏反应二例报告
收藏
刘敬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87-8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32
摘要(
114 )
PDF(91KB)(
29
)
利福平治疗肺结核有较好的效果,近年来临床应用日渐增多,对其副作用也逐渐引起重视。我科自1974年9月~1979年8月用利福平治疗肺结核106例,其中引起过敏反应2例。
|
|
荧光素钠试验对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收藏
黄文礼, 郑希鲍, 朱雏雏, 黄蕾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88-8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34
摘要(
165 )
PDF(85KB)(
53
)
自藤井坂田首先利用荧光素钠在脑脊液渗透率作为早期诊断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及估计其预后以来,国内亦有报告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用同样试验观察。
|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10例肺癌的临床分析
收藏
王一丁, 刘敬东, 刘银, 严美玲, 黄文礼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88-8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35
摘要(
108 )
PDF(161KB)(
40
)
我科自1974年12月~1978年8月,用Olympus BF-B2型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进行了600例检查。本文分析其中经病理学确诊的肺癌共210例。
|
|
肺癌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收藏
黄文礼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89-9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36
摘要(
554 )
PDF(156KB)(
103
)
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肺结核是一常见病,两者在发病、临床症状、x线表现等均有相似之处,临床上较难鉴别,尤以早期肺癌,国内外报道误诊率高达45~51.4%。
|
|
肺癌与肺部炎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收藏
黄文礼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91-9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37
摘要(
296 )
PDF(91KB)(
119
)
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近年来逐有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常见病。肺癌临床上常需与肺结核、肺部炎性疾病等鉴别,本文讨论了多年来临床上各种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及肺部炎性假瘤等与肺癌的鉴别诊断。
|
|
自发性气胸排气后复张性肺水肿(附4例报告)
收藏
刘敬东, 刘银, 程瑛, 黄文礼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92-9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38
摘要(
216 )
PDF(81KB)(
48
)
肺复张后肺水肿是指患有大量胸腔积液或积气,肺被压缩时间较久,而急速过度的负压抽吸治疗造成的同侧肺水肿。早期表现为抽液抽气时或不久即出现咳嗽、胸闷,随后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有心跳加速、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重者表现休克,甚者引起死亡。
|
|
降低呼吸衰竭病死率的探讨(附43例次分析)
收藏
孙翠如, 程瑛, 黄文礼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92-9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39
摘要(
78 )
PDF(160KB)(
55
)
自1978年11月6日~1981年7月22日我科收治的呼吸衰竭中,有37例(43例次)进行过酸碱血气分析及血清电解质检查。男31例次,女12例次。年龄20~73岁,大于50岁33例次,占76.74%。按例次计算病死率为34.9%,恶化率14%,好转率51.1%。
|
|
用测氧仪测试功能残气的探讨
收藏
张佩英, 刘银, 孙翠如, 朱建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93-9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40
摘要(
159 )
PDF(89KB)(
40
)
本文测试100例病人及正常人的功能残气,用测氧仪检查气样的氧浓度,换算成氮浓度,与何氏(Haldane)化学分析法氮浓度对照,发现二者十分接近,经统计学处理,二法无显著差别。
|
|
闭合容量的常数及其临床意义
收藏
张佩英, 孙翠加, 朱建平, 阮梅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93-9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41
摘要(
322 )
PDF(153KB)(
54
)
本文测定了80例正常人及2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的闭合容量,并计算出其他的有关数据,即闭合气量占肺活量%(CV/VC%),闭合总量占肺总量%(CC/TLC%),Ⅱ相斜率,肺泡氮浓度差%。
|
|
恶性胸膜炎57例临床分析
收藏
王兰生, 刘富光, 陈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94-9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42
摘要(
176 )
PDF(75KB)(
72
)
本文报告恶性胸膜炎57例,男女之比为1.3:1,年龄13~68岁,20岁以下占6例。病程1个月以内11例,6个月以内36例,1年以上4例。本组继发性恶性胸膜炎55例,其中20例找到原发肿瘤,而肺癌转移占15例。
|
|
支气管哮喘免疫诊治41例观察
收藏
许祥景, 刘富光, 洪香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94-9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43
摘要(
77 )
PDF(152KB)(
36
)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我院哮喘门诊于1981年7月首次对41例吸入型、混合型哮喘患者作过敏原及脱敏治疗。
|
|
茶叶与动脉粥样硬化
收藏
楼福庆, 杨祖才, 鲍军, 李翠琴, 王振生, 吕俊陞, 陈端, 夏舜英, 金宏义, 洪允祥, 俞峰, 陈克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95-9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44
摘要(
259 )
PDF(170KB)(
80
)
茶叶作为日常饮料,已有悠久历史。一般高脂饮食后需饮浓茶而解腻。因此,我们以茶叶对动脉粥样硬化有否防治作用进行了探索。
|
|
257例高脂血症的分析
收藏
楼福庆, 陈端, 洪允祥, 夏舜英, 钱仪贞, 金宏义, 黄汝英, 丁文茜, 吴祥, 俞峰, 鲍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96-9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45
摘要(
138 )
PDF(165KB)(
46
)
本文将257例高血脂(血清胆固醇>230mg%、血清甘油三酯≥130mg%)患者进行脂蛋白电泳测定的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
|
鱼油降脂丸Ⅱ号对高脂血症202例临床疗效观察
收藏
李尚贤, 王蔚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97-9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47
摘要(
180 )
PDF(163KB)(
49
)
本文报道202例高脂血症患者用鱼油降脂丸Ⅱ号治疗,结果如下:其中高胆固醇血症95例,显效29例,占30.53%;有效22例,占23.16%;无效26例,占27.37%;加重18例,占18.94%。总有效数51例,有效率53.68%。
|
|
去脂舒治疗高脂血症84例疗效分析
收藏
黄庄严, 黄元伟, 叶耀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97-9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46
摘要(
134 )
PDF(83KB)(
43
)
1978~1980年我们应用去脂舒治疗84例高脂血症,其中男51例,女33例,年龄31~71岁。
|
|
心得安治疗高血压病60例临床观察
收藏
吴祥, 金宏义, 陈端, 夏舜英, 俞峰, 钱仪贞, 黄汝英, 洪允祥, 鲍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98-9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48
摘要(
167 )
PDF(173KB)(
49
)
近年来许多国家日益普遍地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在欧洲一些国家中甚至作为治疗高血压病的首选药物。
|
|
老年心血管病住院病例的临床分析
收藏
陈天秩, 黄元伟, 陈恭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99-10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49
摘要(
184 )
PDF(167KB)(
68
)
1951~1962年我院收治的61岁以上心血管病人占住院心血管病人的13.48%(158/1,172),1973~1980年占28.3%(471/1,664),比五十年代增加一倍以上。
|
|
动态心电图观察几种药物对44例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收藏
金凡, 丁文茜, 洪瑞淦, 吴中玉, 范美珍, 金宏义, 黄汝英, 余培红, 李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01-10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51
摘要(
217 )
PDF(152KB)(
51
)
本文对1979年5月~1981年10月44例心律失常住院患者,以动态心电图连续24小时监测几种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前后疗效分析。
|
|
达舒平治疗心律失常72例分析
收藏
黄庄严, 黄元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02-10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52
摘要(
202 )
PDF(161KB)(
45
)
我们自1979年起在专科门诊及病房中应用达舒平治疗各种心律失常72例,其中男41例,女31例,年龄16~71岁。平均心律失常时间6年。
|
|
窦性心动过缓运动员的多项指标测定及综合分析
收藏
吕俊陞, 钱仪贞, 孙常省, 张兆瑞, 孙德光, 马寿思, 李安民, 李树康, 徐启彬, 赵君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03-10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53
摘要(
307 )
PDF(158KB)(
55
)
38例窦性心动过缓(简称窦缓)运动员进行了心脏X线透视、休息时心电图、心音图、阿托品试验、蹬车次极量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肺功能和血气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测定以及中医辨证分型等多项指标检查,结果如下。
|
|
对比蹬车运动试验和阿托品试验对判断运动员窦房结功能的价值
收藏
吕俊陞, 钱仪贞, 张美芳, 张兆瑞, 马寿思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04-10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54
摘要(
244 )
PDF(164KB)(
81
)
多年来对窦性心动过缓(简称窦缓)病例常应用阿托品试验来判断其窦房结功能。本文对36例窦缓运动员同时进行次极量蹬车运动试验和阿托品试验,对比其判断运动员窦房结功能的价值。
|
|
20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临床分析
收藏
陈端, 钱仪贞, 吴祥, 胡雅明, 洪允祥, 鲍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05-10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55
摘要(
145 )
PDF(91KB)(
42
)
本文对20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作了分析报道。男12例,女8例,年龄20~79岁,平均51.5岁。病程除1例急性双结功能衰竭外均属慢性过程。
|
|
550例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
收藏
俞锋, 张爱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06-10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57
摘要(
149 )
PDF(157KB)(
51
)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心律失常,对房颤的合并症与死因分析国内报道甚少。本文收集本院自1957年至1981年10月24年住院病人经心电图证实为房颤共550例,就其合并症和死因作一分析。
|
|
9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电图分析
收藏
陈端, 钱仪贞, 胡雅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06-10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56
摘要(
129 )
PDF(76KB)(
27
)
本文对90例病窦患者的心电图作一分析报道。男53例,女37例,年龄17~79岁。病因有冠心病20例,高血压6例,心肌炎及心肌病12例,原因不明52例。
|
|
电击与奎尼丁对心房颤动的疗效分析(附59例临床分析)
收藏
张爱珍, 俞锋, 胡雅明, 徐志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07-10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58
摘要(
158 )
PDF(91KB)(
47
)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纠正房颤是临床重大课题之一。目前以电击与奎尼丁复律应用广泛。我院自1957年至1981年10月对550例房颤中59例进行复律治疗,占10.9%。
|
|
3相束支阻滞(附10例报告)
收藏
陈端, 胡雅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08-10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59
摘要(
234 )
PDF(74KB)(
46
)
对3、4相阻滞的认识,是近代心电图学上重大进展之一。3相阻滞是指传导障碍发生在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第3时相。通常以发生于束支为多见,故称为3相束支阻滞。
|
|
二度Ⅰ型窦房与房室传导阻滞二例报告
收藏
陈端, 赵昜, 黄令扬, 瞿月英, 樊良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08-10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60
摘要(
139 )
PDF(74KB)(
82
)
单独出现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或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前者,但两者同时存在则很少见。
|
|
100名正常人心电向量图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收藏
鲁端, 车岳卿, 王梅冠, 金干, 黄元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09-10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61
摘要(
177 )
PDF(74KB)(
47
)
本文通过对100名正常人(21~50岁)心电向量图(VCG)和标量图(SECG)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1)较完整地报道了正常P向量环和SECG等各项分析指标结果;(2)提出了VCG常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19个项目;(3)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正常成人VCG除个别项目外与欧美人相接近;(4)阐明了VCG的诊断标准、操作程序和分析方法尚需规范化。
|
|
人造瓣膜的超声心动图所见
收藏
徐启彬, 裘敏芗, 赵君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09-10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62
摘要(
131 )
PDF(74KB)(
53
)
本院自1976年12月起开始对某些严重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人造瓣膜置换术,共对22例患者作了二尖瓣、主动脉瓣以及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术,死亡7例。因为仪器不能搬动,且死亡病例病情又十分严重,故仅对生存者15例进行了超声心动图检查。
|
|
病毒性心肌炎74例临床分析
收藏
陈天秩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09-11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63
摘要(
92 )
PDF(158KB)(
46
)
本文总结我院1963~1981年4月间收治病毒性心肌炎74例的临床资料及部分病例的随访。
|
|
家族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14例分析
收藏
夏舜英, 刘富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0-11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64
摘要(
133 )
PDF(160KB)(
52
)
本文报道了我院内科近年来观察的二个家庭14例家族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男、女各7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46岁。其中猝死竟达6例。本文从临床特点、四图特征、X线检查、有关猝死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
|
原发性心肌病心电图分析(一)充血型心肌病82例
收藏
陈端, 胡雅明, 钱仪贞, 张美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1-11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65
摘要(
206 )
PDF(77KB)(
53
)
本文对82例原发性充血型心肌病心电图作一分析报道。男56例,女26例,年龄14~60岁,平均39.1岁。
|
|
原发性心肌病心电图分析(二)肥厚型心肌病32例
收藏
陈端, 胡雅明, 刘富光, 钱仪贞, 张美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1-11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66
摘要(
108 )
PDF(146KB)(
45
)
本文对32例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作了分析报道。男23例,女9例,年龄11~55岁,平均34.6岁。心电图表现以心室肥大(59.4%)、ST-T改变(62.5%)最为多见,尤以左室肥大及/或劳损为主要变化。
|
|
纤维胃镜在胃癌普查中的应用
收藏
黄怀德, 彭清璧, 王开明, 陈贻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2-11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68
摘要(
180 )
PDF(154KB)(
47
)
为研究纤维胃镜在胃癌普查中的应用,先后对以生产化肥的衢州化工厂、放射性物质的××矿、民丰造纸厂以及岱山县以捕鱼为主的长涂公社、晒盐为主的岱西公社进行了纤维胃镜检查共1,985例,检出食道癌、胃癌23例(1.15%),其中早期胃癌2例,中期胃癌2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
|
|
先天性主动脉窦动脉瘤破裂(附13例分析)
收藏
陈恭森, 汤洪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2-11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67
摘要(
109 )
PDF(80KB)(
31
)
我院5年内(1977年12月~1981年6月)见到13例先天性主动脉瘤破裂,男10例,女3例,年龄15~47岁。11例经手术证实,并获得满意的疗效,2例因进行性心衰,药物控制无效而短期内死亡。
|
|
纤维胃镜下胃残留缝线拆除术
收藏
黄怀德, 朱志建, 王开明, 彭清璧, 朱登庸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3-11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69
摘要(
146 )
PDF(84KB)(
31
)
8,300人次纤维胃镜检查中有254例为手术后胃,其中发现缝线残留41例(16.1%)。在纤维胃镜下进行缝线拆除术32例(33次),29例1次取线成功,1例经2次操作拆除全部缝线,2例取线失败。取线成功的病例信访,除4例失访、1例胃癌术后拆线后未好转外,其余为症状消失或遗留轻微症状,不影响工作及生活。
|
|
纤维胃镜诊断消化性溃疡925例分析
收藏
黄怀德, 彭清璧, 朱志建, 王开明, 朱登庸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3-11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70
摘要(
127 )
PDF(84KB)(
45
)
本文报道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共925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214例,吻合口溃疡10例及空肠溃疡8例。溃疡合并浅表性胃炎714例,萎缩性胃炎44例。胃溃疡好发部位在胃角,其次在胃窦部。
|
|
纤维腹腔镜检查对疑难病例的诊断价值
收藏
吴佩娟, 潘奎, 钱可大, 晏远方, 俞文琴, 魏道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4-11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72
摘要(
163 )
PDF(164KB)(
45
)
腹腔镜的临床应用早在1902年,但至今未被全部临床医师所接受。我院自1980年12月开展此项检查以来,体会到对临床某些疑难病例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是临床值得采用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
|
纤维胃镜诊断残胃癌(附3例报告)
收藏
王开明, 黄怀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4-11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71
摘要(
154 )
PDF(91KB)(
67
)
本文报道了纤维胃镜诊断残胃癌3例,并复习了文献,对残胃癌的定义、发生的部位、发生的时间、病因、诊断、预防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
|
老年胃病703例(纤维胃镜检查12,528例结果)
收藏
黄怀德, 彭清璧, 朱志建, 车惠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5-11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73
摘要(
180 )
PDF(82KB)(
68
)
12,528例纤维胃镜检查的病例中,60岁以上的患者703例(5.61%),其中以食道、贲门癌及胃癌发病率最高,共诊断236例(35.37%),包括4例早期胃癌。其次为浅表性胃炎187例(26.60%),消化性溃疡103例(14.68%)。
|
|
胃细胞学检查诊断价值(附1,801例分析)
收藏
彭清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6-11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77
摘要(
262 )
PDF(152KB)(
50
)
本院自1973年2月~1978年8月五年内,先后用α-糜蛋白酶胃洗涤液涂片、纤维胃镜直视下细胞刷涂片、纤维胃镜直视下活组织标本涂抹法,共检查1,801例。
|
|
青年人胃癌
收藏
钱可大, 吴佩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6-11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76
摘要(
89 )
PDF(72KB)(
101
)
本文报告1958年1月~1981年1月23年间收治青年胃癌35例,占同期确诊胃癌的3.03%。青年胃癌指年龄在30岁以下者,误诊率达37.1%。误诊为胃溃疡、胆道感染、阻塞性黄疸、结核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等。
|
|
慢性萎缩性胃炎壁细胞抗体检测初步报告
收藏
姚碧光, 朱登庸, 朱建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6-11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75
摘要(
218 )
PDF(72KB)(
90
)
本文报道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法对20例经胃镜和病理检查证实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进行血清壁细胞抗体(PCA)的检测。
|
|
血清胃壁细胞抗体检测223例初步小结
收藏
许瑞珠, 吴佩娟, 钱可大, 包玮, 赵昌峻, 魏道珍, 孙常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7-11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78
摘要(
199 )
PDF(162KB)(
39
)
本文介绍了检测血清中胃壁细胞抗体(PCA)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应用本法检测179例消化道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胃癌、胃息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炎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缺铁性贫血、结缔组织病等,同时以44名无胃肠疾病的献血员作正常对照。
|
|
有关白血病诊治的一些体会
收藏
郁知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8-11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80
摘要(
151 )
PDF(166KB)(
66
)
用以杂交细胞产生的单株抗体诊断和治疗白血病。1975年Kohler及Milstein[Eur J Immunol 6:511, 1976]报告从免疫的小鼠取得骨髓瘤细胞和脾细胞使融合成杂交细胞。
|
|
血清素代谢产物-5-羟吲哚醋酸测定的研究血清负荷试验对肝病的诊断价值
收藏
吴佩娟, 王振生, 楼福庆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8-11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79
摘要(
124 )
PDF(83KB)(
40
)
血清素(5-羟色胺)的灭能,一般认为是与氧化脱胺、肝内结合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氧化有关。因此,我们对几种肝脏疾病进行了5-羟色胺最终代谢产物5-羟吲哚醋酸(5-HIAA)在尿中的排量测定,并与其他肝功能测验作比较,探求本测验对肝功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
非特异性自动免疫疗法结合诱导化学疗法治疗急性白血病
收藏
郁知非, 林茂芳, 王珌瑺, 林修基, 林秀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19-12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81
摘要(
141 )
PDF(176KB)(
76
)
我院自1972年7月起,在诱导化疗的同时加用以结核菌苗或/及麻疹疫苗的自动免疗,以部分病人只接受化疗而无免疗作为对照。结果显示这种形式的治疗能提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非淋)的完全缓解率,但不能提高急淋的缓解率。
|
|
62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类型与预后的关系
收藏
林修基, 林茂芳, 宋鞠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20-12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82
摘要(
126 )
PDF(165KB)(
49
)
本研究探索成人急淋的不同细胞类型与预后的关系。62例急淋中,男42人,女20人,年龄最小14岁,中位年龄22岁。
|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阿米巴运动外形和有丝分裂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意义
收藏
林修基, 林茂芳, 钱世欢, 宋鞠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21-12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83
摘要(
176 )
PDF(83KB)(
42
)
本研究为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的阿米巴运动外形(手镜形)和有丝分裂对ALL的预后意义。46例ALL,其中男31人,女15人,年龄自14~62岁。
|
|
成人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及细胞化学染色的研究
收藏
林茂芳, 宋菊贞, 林修基, 沈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22-12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84
摘要(
179 )
PDF(166KB)(
48
)
255例未经治疗的成人急性白血病病人的外周血及骨髓涂片用美兰-伊红染色,在光学显微镜油镜下观察,按"全国白血病分类分型讨论会"建议的白血病分型标准对200个有核细胞作了分型。
|
|
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测定
收藏
林茂芳, 宋菊贞, 林修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23-12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85
摘要(
243 )
PDF(86KB)(
50
)
本文采用Kaplow氏偶氮偶联法,对经骨髓穿刺诊断为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的16例、其他疾病180例及正常成人29名作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力的观察。
|
|
三尖杉酯类生物碱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和毒性反应(附34例报告)
收藏
林茂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23-12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86
摘要(
111 )
PDF(169KB)(
38
)
本文报告用三尖杉醋类生物碱治疗急性白血病34例,单用此药治疗者29例,其完全缓解率13.8%,急单7例的完全缓解率42.9%与急粒20例的缓解率5.0%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
|
|
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查人的B淋巴细胞及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学分型
收藏
乔崇年, 郁知非, 林修基, 孙国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24-12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88
摘要(
226 )
PDF(173KB)(
69
)
本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查人的B淋巴细胞,并配合淋巴细胞的其它表面标记(SrbcR、CR、FcrR、ME-R)的检查,对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了免疫学分型。
|
|
康力龙治疗1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收藏
孙德本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25-12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89
摘要(
604 )
PDF(90KB)(
68
)
本文对通过蛋白同化激素康力龙(Stanozolone)治疗1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进行总结。19例再障患者中,原发性再障6例、纯红细胞性再障1例、继发性再障12例。全组19例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15~60岁。
|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附二例报告)
收藏
孙德本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26-12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90
摘要(
292 )
PDF(84KB)(
61
)
本文通过两个临床病例的报告,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ic Purpura简称TTP)之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发病机理、治疗及预后略加讨论。
|
|
血紫质病(附七例报告)
收藏
许瑞珠, 陈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26-12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91
摘要(
209 )
PDF(171KB)(
86
)
本文报道我院自1958~1974年收治7例血紫质病的临床表现。7例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19~42岁;病程3天~32年。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且无特异性,因此易被误诊。本组7例入院时,误诊6例,其中误诊为胆道系统疾患4例(胆道蛔虫症、胆囊炎、胆石症)、无黄胆型传染性肝炎1例、尿路结石1例。
|
|
家兔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模型的建立与血凝改变的观察
收藏
王振生, 杨祖才, 李翠琴, 陈朝仕, 俞秋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27-12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92
摘要(
474 )
PDF(98KB)(
99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多种疾病发病过程的重要中心环节,尤其与"三衰"关系极为密切。DIC动物模型的建立对进一步探索其发生机理及其防治有重要意义。
|
|
骨髓涂片中特殊形态的巨噬细胞的出现对于伤寒诊断价值的探讨(附35例分析)
收藏
陈朝仕, 沈良华, 卢兴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28-12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93
摘要(
224 )
PDF(71KB)(
39
)
我们曾在1964年作过伤寒患者骨髓涂片中出现巨噬细胞的个案报道,十多年来的实践认为,伤寒患者的骨髓象出现特殊形态的巨噬细胞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
|
溶菌酶活力测定-滤纸平皿法及其有关因素的探讨(附64例血液系统疾病溶菌酶活力分析)
收藏
陈朝仕, 卢兴国, 陈谱发, 沈良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28-12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94
摘要(
110 )
PDF(71KB)(
58
)
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是一种粘多糖物质,参与非特异体液免疫,它能水解细胞的粘胺酸成分,故具有溶解细胞壁的活力。溶菌酶活力测定对区别急性白血病类型,了解中性粒细胞更新率、骨髓增殖程度等均有一定参考意义。
|
|
杭州市20,908名居民糖尿病调查报告
收藏
童钟杭, 谢隆化, 顾维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29-12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95
摘要(
171 )
PDF(82KB)(
65
)
为摸清我省糖尿病的自然患病率,深入开展糖尿病研究,1980年组成了浙江省和杭州市糖尿病调查组。用整群抽样方式对杭州市20,908名居民进行了糖尿病调查,男女约各半,年龄从婴儿到80岁以上,调查单位包括工厂、机关、学校、商店、街道等。
|
|
46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收藏
彭昌敏, 吴阶元, 王瑞芬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29-12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96
摘要(
116 )
PDF(82KB)(
42
)
我院内科自1979年~1981年4月共收住糖尿病46例,男20例,女26例,其中以40~60岁年龄为多见,职业方面以脑力劳动者为多,病程多系慢性经过。
|
|
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向量图改变——附100例糖尿病和100名正常人VCG对比分析
收藏
鲁端, 黄元伟, 童钟杭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0-13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97
摘要(
357 )
PDF(74KB)(
48
)
本文通过分析和讨论,发现在门诊糖尿病患者中,VCG异常有较高的发生率(67%),它们主要表现为房内传导障碍、QRS环低电压、室内单纯型终末传导缓慢、蚀缺、心室复极改变和异常等。
|
|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释放试验39例分析
收藏
顾维正, 赵元威, 翟连珍, 童钟杭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0-13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199
摘要(
106 )
PDF(137KB)(
46
)
本文分析报道了糖尿病普查中3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成人型)糖尿病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包括隐性糖尿病25例,显性糖尿病14例。
|
|
205例正常人葡萄糖负荷后的血糖和血清胰岛素释放反应
收藏
钟光恕, 童水金, 童钟杭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1-13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01
摘要(
306 )
PDF(73KB)(
134
)
本文报道了205例正常人糖负荷后的血糖和胰岛素释放状况。高峰值大多数出现在负荷后30分钟,部分出现在60分钟。180分钟后均恢复至正常水平。
|
|
抗胰岛素血清的制备及血清胰岛素的放射免疫测定
收藏
钟光恕, 周振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1-13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00
摘要(
107 )
PDF(73KB)(
31
)
本文介绍制备胰岛素抗体的免疫过程,包括抗原的纯化,动物的免疫,羊、豚鼠第二抗体的制备等。
|
|
系统性硬皮病二例报告
收藏
彭昌敏, 梁献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2-13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04
摘要(
183 )
PDF(136KB)(
47
)
本文报告并讨论了2例系统性硬皮病。例一男性,58岁,于1968年8月因腹泻入院,继而发现心脏扩大,心脏杂音,颜面浮肿,两肩、膝、髋关节酸痛,伸展受限,张口困难,康华氏反应阳性。
|
|
介绍一种快速半定量测定尿中三甲氧基四羟基苦杏仁酸(VMA)的方法
收藏
钟光恕, 赵元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2-13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02
摘要(
244 )
PDF(72KB)(
30
)
VMA是体内儿茶酚胺的最终代谢产物,临床上有必要对阵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与嗜铬细胞瘤加以鉴别。但VMA定量法步骤复杂,目前尚不能在基层普遍开展,故有必要建立一种简便的筛选方法。
|
|
三甲氧基四羟基苦杏仁酸(VMA)测定诊断嗜铬细胞瘤
收藏
钟光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2-13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03
摘要(
327 )
PDF(72KB)(
38
)
本文根据Woiwod的测定方法,加以改良,使步骤简便,可迅速测定VMA。我室七年来对60例正常人及151例高血压患者以及10例经手术证实为嗜铬细胞瘤的患者进行了24小时尿VMA定量测定。
|
|
硝氯酚中毒五例报告
收藏
姚碧光, 夏惕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3-13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05
摘要(
268 )
PDF(74KB)(
45
)
硝氯酚(Menichlopholan,Niclofolan,又名Bayer-9015)系-兽用药物,为目前治疗牛、羊肝片吸虫感染安全而有效的口服剂。本文报道5例误服硝氯酚中毒病例及主要临床表现,并对抢救治疗措施进行了讨论。
|
|
腹膜透析伴药物驱汞治疗急性汞中毒
收藏
刘富光, 张为民, 赵幼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3-13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06
摘要(
134 )
PDF(74KB)(
47
)
急性汞中毒以腹膜透析合并药物驱汞治疗有一定疗效,特别是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均主张早期联合治疗。很多作者认为,早期联合治疗可减少汞中毒继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死亡率,提高存活率。
|
|
谷丙转氨酶标准物-丙酮酸钠的快速鉴定
收藏
赵允文, 林志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3-13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07
摘要(
178 )
PDF(144KB)(
49
)
目前国内GPT多采用测定经酶作用后的生成物丙酮酸,但用作标准的丙酮酸钠稳定性较差,常导致结果普遍上升。
|
|
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功酶琼脂糖凝胶电泳
收藏
叶耀征, 赵允文, 钟步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4-13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08
摘要(
170 )
PDF(80KB)(
45
)
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在临床上对心肌梗塞或肝脏器官病变具有较灵敏和特异的鉴别诊断价值。我们用国产琼脂糖凝胶作电泳载体,并用国产之试剂及分光光度计为酶谱定量工具,能较简易、清晰、迅速地将LDH同功酶获得分离和定量,较国外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为载体,用光密度扫描仪为定量工具的要求为普及。
|
|
单向扩散免疫技术的最优计算方程式与统计学指标的选择
收藏
朱建国, 丰以贵, 魏克荣, 傅明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4-13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09
摘要(
126 )
PDF(80KB)(
62
)
为了探查当前单向免疫扩散技术计算用哪一种变换公式来处理是最优的方程,因此,我们用相关系数"r"、相关系数"t"检验、两个相关系数差别显著性"u"检验、回归方程标准估计误差(Syx)、回归系数的显著性(Sb、tb)、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F检验)等数学的数量性指标,来衡量几种回归方程的计算方法,通过几种计算方程,能找出一个比较满意的统一计算公式。
|
|
介绍一种脑脊液新形隐球菌的染色法
收藏
陆水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5-13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10
摘要(
177 )
PDF(77KB)(
32
)
目前国内外均采用印度墨汁作新形隐球菌的对比(衬托)染色剂。而印度墨汁在部分白细胞周围可形成晕状环,检验者把它当成厚膜而误诊者为数不少。
|
|
血红蛋白控制溶液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收藏
陆水根, 叶莲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5-13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11
摘要(
124 )
PDF(77KB)(
40
)
按血红蛋白结构原理,经草酸盐抗凝血,用HicN法测定标化后,自制成血红蛋白(Hb)控制溶液,在国内首先应用。
|
|
精神发育不全的流行病学调查
收藏
郭公宜, 庄艳琴, 冯维琴, 王佩珍, 应智林, 陈建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6-13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13
摘要(
165 )
PDF(84KB)(
49
)
本文对341,102人口进行精神发育不全普查,发现有320人患精神发育不全,患病率为0.94%,较国内其它报道为低。
|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收藏
张扬达, 朱雏雏, 黄鉴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6-13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14
摘要(
93 )
PDF(165KB)(
41
)
本文根据我院1958~1977年20年中收治住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288例(共291例次,其中3例二次入院)的临床资料,作了回顾性研究。
|
|
服驱虫净后引起的脑炎(附四例报告)
收藏
朱雏雏, 张扬达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7-13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15
摘要(
182 )
PDF(171KB)(
43
)
本文报告4例服用驱虫净后发生的脑炎病例,其起病方式、病程经过、症状表现及脑电图变化,均与近年来各地报道的"散发性脑炎"相似。
|
|
66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呼吸肌麻痹抢救成功经验总结
收藏
郑锦志, 潘以正, 李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8-13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16
摘要(
121 )
PDF(169KB)(
45
)
我院1961~1980年收治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共495例,其中呼吸肌麻痹132例,占26.7%,抢救成功66例,占50%。本文就此进行经验总结。
|
|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69例死亡的临床资料、死因分析及抢救的经验体会
收藏
俞玉信, 王佩珍, 程源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39-14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17
摘要(
282 )
PDF(171KB)(
35
)
我院1961~1980年收治本症495例,死亡69例(13.9%)。现就死亡的69例进行临床和死因分析。其中男44例,女25例。发病年龄最小18个月,最大66岁(平均26.1岁)。30岁以下者40例(58%),40岁以上仅15例(21.7%)。
|
|
重症肌无力危象30例分析
收藏
俞玉信, 张扬达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40-14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18
摘要(
155 )
PDF(92KB)(
41
)
重症肌无力危象是一种严重的呼吸困难,可危及生命的紧急状态,死亡率很高。我科自1961年1月~1981年8月收治重症肌无力64例,发生危象者30例(45.8%),其中男17例,女13例。
|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抗纤溶治疗观察
收藏
张扬达, 朱雏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41-14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19
摘要(
135 )
PDF(81KB)(
53
)
本文系我科20年来,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住院治疗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
|
慢性硬膜下血肿104例临床分析
收藏
俞玉信, 张扬达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41-14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20
摘要(
77 )
PDF(153KB)(
39
)
一、本病以男性体力劳动者占绝大多数,而年龄以41~60岁之间多见,其中以51~6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平均年龄50.39岁,与文献报道类似。
|
|
正常人292名压脉带脑血流图与1,015名普通脑血流图的比较
收藏
丁德云, 黄鉴政, 徐松翔, 郑锦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42-14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21
摘要(
216 )
PDF(82KB)(
65
)
普通脑血流图所反映的是整个头部的改变,为了能观察到单纯颅内血流情况,我们试用了压脉带试验。本文主要分析了292名正常人脑血流图压脉带试验(颅内血流图)有关波幅、二侧幅差百分比、上升时间、转折高比和切迹深度等五项指标,逐一与1,015名正常人普通脑血流图(头部血流图)作比较。
|
|
198例健康儿童的脑电图资料
收藏
萧绪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42-14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22
摘要(
73 )
PDF(154KB)(
34
)
本文分析了从1~3周岁的198例健康儿童的脑电图资料。按年龄分组统计,以观察大脑半球各部位基本节律的频率、波幅随年龄增长的发展过程,并进行了左右侧及男女性别的频率、波幅的比较。
|
|
1,182例癫痫病人的脑电图分析
收藏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癫痫组脑电图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43-14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23
摘要(
121 )
PDF(82KB)(
22
)
本文回顾了近4年内的1,182例癫痫病人的脑电图资料,共发现有弥漫异常、阵发性高幅慢活动、临床下痫性发作、弥漫或多灶性痫性活动、局限性致痫灶及局限性慢波灶六种脑电图异常的类型。
|
|
蝶骨电极在颞叶癫痫发作间歇期中的价值
收藏
张扬达, 吴永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44-14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26
摘要(
134 )
PDF(71KB)(
53
)
本文研究了我科门诊诊断为"颞叶癫痫"患者的脑电图共132例,均在发作间歇期进行检查。在作常规头皮电极外,加作针型电极的蝶骨电极。
|
|
散发性脑炎脑电图及其和临床的关系
收藏
萧绪煌, 程源深, 吴永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44-14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25
摘要(
107 )
PDF(71KB)(
62
)
本文分析了近4年来本科所收集的104例散发性脑炎的资料,并将其EEG结果与临床类型、意识状态及预后转归进行比较。
|
|
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黄癣痂样体癣二例报告
收藏
刘惠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45-14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29
摘要(
234 )
PDF(83KB)(
43
)
石膏样小孢子菌是嗜土壤菌,也是亲动物癣菌,偶感染人类。我科于1979年9~11月发现2例由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的似体黄癣痴样损害,临床报告如下。
|
|
330例血管性头痛的脑电图分析
收藏
萧绪煌, 吴永红, 沈可芬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45-14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28
摘要(
145 )
PDF(83KB)(
57
)
近5年7个月内,我科对330例血管性头痛病例进行了脑电图描记。并以306例官能性头痛病者的脑电图、文献中的资料及健康人的脑电图作对比。
|
|
口蹄病(口蹄疫)
收藏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45-14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30
摘要(
99 )
PDF(173KB)(
19
)
口蹄病在我国亦称5号病,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由家畜传染给人,亦可以由人传染给人。
|
|
Sweet综合征三例报告
收藏
邱家全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46-14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31
摘要(
257 )
PDF(101KB)(
41
)
Sweet综合征(急性热性嗜中性白细胞增多性皮病)是目前病因尚未清楚的皮肤病,一般认为与感染引起变态反应有关。我科自1977~1979年三年中收住3例Sweet综合征,2例女性,1例男性,发病前均有畏寒、发热、头部痛、鼻寒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
|
|
免疫增强剂(Ⅰ号)治疗颜面带状疱疹和扁平疣14例报告
收藏
张灒, 马崇敏, 芦连治, 毛静然, 张雯, 金蓓雷, 王珌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47-14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33
摘要(
308 )
PDF(165KB)(
35
)
不少报告带状疱疹与扁平疣的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我们采用免疫增强剂(I号)治疗4例颜面带状疱疹和10例扁平疣,后者的显效率为30%,治愈率分别为100%与50%。未发生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
|
|
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40例
收藏
朱铁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48-14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34
摘要(
125 )
PDF(87KB)(
39
)
本文报道我科1957年9月~1978年8月21日间用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住院患者40例的结果。有寻常型天疱疮26例、落叶型8例、增殖型4例、红斑型2例。一般分析中指出发病季节与职业以农民与夏季为多。
|
|
应用活血化淤治则治疗结节性血管炎Ⅰ.临床观察Ⅱ.治疗前后的实验室研究
收藏
张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48-14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35
摘要(
111 )
PDF(163KB)(
34
)
结节性血管炎的致病因素可能是多因性,瘀滞、原有血管损伤、寒冷等常促发或加重。中医认为和气滞血瘀有关,采用活血化瘀治则解除"血瘀",达到治疗本病目的。共治疗55例,痊愈41例,占74.55%,有效率为10.91%,治愈有效率占85.46%。治疗前后的实验室研究则证明此治则皆有明显的抗凝与纤溶作用。
|
|
液氮冷冻治疗粘液囊肿观察
收藏
洪修鄂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49-14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36
摘要(
356 )
PDF(87KB)(
42
)
粘液囊肿是口腔科常见病,近年来国内很多单位采用冷冻治疗,但由于复发率高,推广应用尚有争论。我科针对复发问题,改进了治疗方法,疗效较满意。
|
|
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癌22例1~3年随访
收藏
洪修鄂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50-15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37
摘要(
330 )
PDF(79KB)(
75
)
利用液氮超低温冷冻治疗皮肤癌24例,其中22例随访1~3年多,效果良好。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5例,基底细胞癌18例,鲍温氏病1例。
|
|
高压氧治疗中并发急性氧中毒五例报告
收藏
包永善, 汤中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50-15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39
摘要(
160 )
PDF(147KB)(
39
)
本文报告5例急性氧中毒,其中1例为肺氧中毒、1例为神经精神型、3例为神经痉挛型。由于当时认识不足,对肺型氧中毒被误认为肺部感染,因此在治疗_仁采取以抗炎为主。结果于发病96小时死亡,尸检完全符合肺氧中毒的病理改变。
|
|
激光、冷冻治疗寻常疣疗效的评价
收藏
洪修鄂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50-15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38
摘要(
185 )
PDF(79KB)(
40
)
本文报道用二氧化碳激光和液氮冷冻治疗寻常疣的疗效对比分析。激光组99例,共157只疣,治愈146只(占92.99%)、复发11只(占7.01%)、感染11只(占7.01%)、遗留肥厚性疤痕23只(占14.6%)。
|
|
丁氧呼吸装置的临床使用和测定
收藏
包永善, 汤中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51-15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40
摘要(
153 )
PDF(78KB)(
40
)
丁氧呼吸装置为循环或全紧闭供氧方法。在该装置的呼出阀与吸入阀上分设两个安全阀,可自动调整内外压力差,防止肺气压伤的发生。
|
|
高压氧合并二氧化碳股动脉注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附24例疗效分析)
收藏
包永善, 汤中泉, 林凤英, 胡月梅, 笪祖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51-15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41
摘要(
225 )
PDF(78KB)(
41
)
本文报告高压氧合并二氧化碳股动脉注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4例,其中1期1例、2期9例、3期14例。二氧化碳住射剂量每公斤体重不得超过2 ml。
|
|
安脑合剂治疗脑震荡后遗综合征120例疗效观察
收藏
叶子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52-15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42
摘要(
145 )
PDF(76KB)(
39
)
在祖国医学中,脑震荡后遗综合征相当于头部内伤后期。有认为此期因病程迁延,脏腑、经络和气血之间的机能紊乱,导致气血两虚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等理论。
|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收藏
黄志云, 吕学正, 王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53-15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44
摘要(
225 )
PDF(87KB)(
65
)
本文就我院1960~1980年进行手术的200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作一分析。男性占96%,86%有外伤史,然外伤较轻,仅44.1%有昏迷史。
|
|
应用冷冻技术摘除脑瘤
收藏
陶祥洛, 吕世亭, 朱焱, 甘海鹏, 刘伟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53-15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45
摘要(
126 )
PDF(159KB)(
62
)
脑瘤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其中以神经胶质瘤较多见。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再辅以放射和化学治疗,但疗效至今尚不能令人满意。如何减少手术中出血和尽可能全部切除而减少脑瘤复发,是神经外科的重要课题。
|
|
脊髓硬膜外脓肿
收藏
黄志云, 刘伟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55-15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47
摘要(
232 )
PDF(78KB)(
54
)
脊髓硬膜外脓肿文献报道较为罕见。此病多见于青壮年,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常在短期内造成截瘫,并不易回复。我院自1957~1977年收治134例。本病男性占多数,18~50岁者占82.8%,绝大部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脓肿可见于任何脊段,但多见于上中胸段,占62.4%。
|
|
烟雾病的外科治疗
收藏
陶祥洛, 甘海鹏, 刘伟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55-15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49
摘要(
104 )
PDF(149KB)(
43
)
烟雾病是一种脑血管闭塞性疾病。自1969年铃木根据脑血管造影的形态命名以来, 世界各地络续报道,引起了重视。此病的临床表现为脑缺血性发作或脑出血。
|
|
白血病致脊髓压迫症二例报告
收藏
刘伟国, 黄鉴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56-15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50
摘要(
173 )
PDF(80KB)(
54
)
白血病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以脑出血较为常见,而以脊髓压迫为其表现形式者则罕有报道。本文对2例白血病致脊髓压迫症的病例进行了报道,并对其发病率、表现形式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
|
高流量体外循环的临床应用(100例分析)
收藏
舒洪海, 陈自立, 倪婉如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57-15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52
摘要(
154 )
PDF(78KB)(
37
)
本文报道以高流量为主的综合性体外循环方法临床应用100例的结果。方法:成人要求流量100 ml/kg/分钟,儿童120 ml/kg/分钟,低于85 ml/kg/分钟的病例不予列入。
|
|
快速钻颅的临床应用
收藏
吕世亭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57-15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51
摘要(
128 )
PDF(78KB)(
41
)
在脑外科临床工作中,为了诊断和治疗颅内疾病,经常要钻颅作脑室引流术。我院一般每年要做130~140例。以往脑室引流术要在手术室进行,操作繁琐,时间较长,病人痛苦,病床周转慢,经济负担重。
|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不用血100例分析
收藏
舒洪海, 汤洪生, 陈军, 陈自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58-15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53
摘要(
161 )
PDF(88KB)(
45
)
本文对10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完全不用血进行了分析。病种为继发孔房缺33例,室缺30例,非紫绀型四联症5例、三联症5例,原发孔房缺3例,肺瓣狭窄8例,风心二狭房颤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5例,右室流出道狭窄3例,动脉导管未闭症、房缺伴室缺、房缺伴二闭各1例。
|
|
经肺动脉修补心室间隔缺损
收藏
严志焜, 杨俊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58-15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54
摘要(
100 )
PDF(166KB)(
48
)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一般均采用右室切口。此径路虽然暴露良好,但亦存在若干问题:(1)少数病例右室切口愈合后纤维组织过度生长,影响局部血源供应,由此可能引起期外收缩及右室收缩力减低,(2)右室壁切开可损伤心内膜下的蒲氏纤维;(3)伴有肺动脉高压时,术后不能期望其压力即有明显下降,此时任何右室功能的损害均有可能造成致命的影响;(4)当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缺损进行Mustard手术时,右室须代替左室功能程,能找出一个比较满意的统一计算公式。
|
|
肺炎性假瘤25例临床分析
收藏
严志焜, 陈明策, 杨树森, 田鲁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59-16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55
摘要(
219 )
PDF(160KB)(
179
)
自1960年以来,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经手术证实为肺炎性假瘤共25例。发病年龄为17~56岁,男:女为2:1。主要症状为间歇性轻咳、痰中带血、胸痛、低热等,部分病例无自觉症状。
|
|
肺癌肉瘤——文献复习并附病例报告
收藏
严志焜, 许敬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60-16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56
摘要(
171 )
PDF(83KB)(
52
)
肺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常易误诊。临床上可分成绝然不同的两种类型:一类位于较大支气管内,为息肉样新生物,向周围肺实质的侵犯和远处转移甚少见;另一类肿瘤位于周围肺组织,易侵犯旁近器官,并有早期远处转移的倾向,预后恶劣。本例即属此型,主要表现为肺部感染,延误诊断达半年余。
|
|
一侧全肺切除对心肺胃肠的影响
收藏
吴定凯, 李荷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61-16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57
摘要(
422 )
PDF(72KB)(
50
)
本院自1952年~1978年间,共行全肺切除312例。其病种为肺癌、肺脓疡、肺结核、脓胸、支气管病变等。无选择地发出随访信,共得回访66例。50年代和60年代的肺癌病例,无一回访。
|
|
横膈扑动症
收藏
吴定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62-16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58
摘要(
186 )
PDF(75KB)(
39
)
横膈扑动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我们诊治了二例。诊断上除用膈肌计波摄影外,还自行设计应用了胸廓呼吸波暨腹呼吸波联合计纹图和膈电冲击图,记录了治疗前后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效果。
|
|
外伤性膈疝(附4例报告)
收藏
朱家光, 严志焜, 朱士鑫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62-16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60
摘要(
117 )
PDF(75KB)(
33
)
在下胸及上腹部钝器伤时,因外伤膈肌破裂而引起腹内脏器进入胸腔,这类创伤多见于生产或交通事故中。近年我院遇到4例。
|
|
甲状旁腺和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收藏
朱士鑫, 张万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63-16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61
摘要(
186 )
PDF(96KB)(
55
)
Rasmussen(1959)分离并提纯甲状旁腺素。Copp等(1962)发现并描述了降钙素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有效降钙因子。Berson&Yalow (1963)创建了甲状旁腺素放射免疫测定。
|
|
颈动脉体瘤(附5例报告)
收藏
朱士鑫, 花锦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64-16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62
摘要(
162 )
PDF(79KB)(
51
)
颈动脉体瘤为化学感受器肿瘤。化学感受器广泛地散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通过对血液中PO2、PCO2和pH变化的敏感起着调节人体血压、呼吸和血管阻力的功能。
|
|
颈动脉瘤(附6例报告)
收藏
朱士鑫, 花锦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64-16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63
摘要(
192 )
PDF(148KB)(
49
)
颈动脉瘤大多由动脉粥样硬化、感染、外伤等引起。常见的部位是颈总动脉分叉处,少数局限于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干,而颈外动脉则罕见。
|
|
胃血吸虫病合并胃癌(附15例报告)
收藏
冯懿正, 石秋念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65-16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65
摘要(
98 )
PDF(155KB)(
44
)
本文报道1970年9月~1977年11月间我院在508例胃癌切除病例中经病理确诊为合并胃血吸虫病的共15例,占2.95%。同期内因胃良性病变(溃疡及少数炎症)行胃切除5例合并血吸虫病,占0.89%。
|
|
影响胃癌术后远期疗效的一些因素(附147例分析)
收藏
冯懿正, 周杏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66-16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66
摘要(
90 )
PDF(149KB)(
40
)
本文总结我院肿瘤科自1970年9月~1974年9月间共收治的235例胃癌病人,其中进行手术探查的213例,手术探查率为90.6%。
|
|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的细胞免疫状态
收藏
冯懿正, 周杏仁, 马芳华, 郁金声, 朱圣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67-16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67
摘要(
167 )
PDF(74KB)(
44
)
本文对66例确诊为胃癌患者作手术前后体内和体外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并和22例胃良性病变、3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胃癌患者术前淋巴细胞转化率(刺激指数)较胃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人明显低下(P均<0.01),而胃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人之间则无差异(P>0.05)。
|
|
残胃癌
收藏
黄钟英, 黄德赡, 林建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67-16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68
摘要(
128 )
PDF(74KB)(
42
)
胃良性病变行胃切除术若干年后,原发于胃残留部分的癌肿称残胃癌,近年来已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国内报道尚少。
|
|
全结肠息肉病外科治疗的体会
收藏
林建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68-16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69
摘要(
125 )
PDF(74KB)(
35
)
一、本文报道3例全结肠息肉病的治疗经过。采用的术式各不相同,一例作全结肠切除,回、直肠端端吻合术,一例采用Jeffery氏术式,作回肠、直肠(保留肌层)袖状吻合术;另一例采用Coran氏并参照Emmermann氏术式,作直肠粘膜管状剥脱、回肠拖出肛外、回肠肛管吻合术。我们认为后一种术式是可取的。
|
|
78-1型直肠吻合器的临床应用
收藏
徐加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68-16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70
摘要(
118 )
PDF(74KB)(
37
)
本文介绍我科1979年4月~1980年3月采用杭州产78-Ⅰ型直肠吻合器作结、直肠吻合20例的经验,并简要讨论了该器械的有关性能和应用上的某些局限性。
|
|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血流动力学和脾肾分流术
收藏
齐伊耕, 陈建, 潘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68-16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71
摘要(
251 )
PDF(154KB)(
67
)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死亡率很高。对本病治疗各家意见不一。国内以脾切除脾肾分流术较为常用。
|
|
肝毛细胆管炎22例误诊探讨
收藏
朱士鑫, 朱家光, 章士勤, 余文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69-17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72
摘要(
216 )
PDF(173KB)(
38
)
当胆道内压力超过35 cmH2O时,胆流阻抑,可造成阻塞性黄疸。肝内外阻塞的结果均能因胆汁栓子导致毛细胆管破裂,胆汁从血管周围淋巴进入血流,或者胆红素从毛细胆管进入肝细胞,再逆流入窦状隙,所以血清胆红素既有结合的亦有非结合的,血清双氮和尿三胆试验均反映为同样的阻塞性黄疸,致使决定外科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
|
|
老年胆道疾病384例临床分析
收藏
黄德赡, 李正之, 孙义国, 寿才灿, 李性定, 林建灿, 刘奇壁, 徐加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70-17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73
摘要(
166 )
PDF(170KB)(
39
)
本文报道我科肝胆组1957年3月~1980年12月间治疗老年胆道疾病348例。其中147例(38.3%)采用非手术治疗,其中119例(81.0%)症状好转或消失,死亡28例(包括14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的病例),病死率为19.0%,237例(61.7%)作手术治疗,其中119例50.2%)系急诊手术,118例(49.8%)为择期手术,治愈好转210例(88.6%),死亡27例,手术死亡率为11.4%。
|
|
胆道再手术161例临床分析
收藏
黄德赡, 李正之, 孙义国, 寿才灿, 李性定, 何善悌, 黄钟英, 徐加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71-17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74
摘要(
102 )
PDF(160KB)(
118
)
本文报道我科胆道再手术161例(1957年3月~1980年10月),占同时期胆道(胆囊)手术2,997例的5.4%。
|
|
133例胆囊与胆道疾病手术死亡原因分析
收藏
何善悌, 黄德赡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71-17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75
摘要(
216 )
PDF(88KB)(
46
)
本文报道我科22年来(1957年3月~1979年12月)手术治疗胆囊、胆道疾病2,885例的经验,死亡133例,手术死亡率为4.6%,其中40例(30.0%)死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86例治疗经验
收藏
孙义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72-17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76
摘要(
124 )
PDF(149KB)(
29
)
本文总结我院外科肝胆组1957年3月~1979年3月18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治疗经验。
|
|
经皮穿肝胆道造影术的临床应用
收藏
郑树森, 李正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72-17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77
摘要(
124 )
PDF(84KB)(
53
)
经皮穿肝胆道造影术(PTC)对于鉴别阻塞性黄疸为肝外胆管阻塞抑或肝内胆汁郁滞有一定临床价值。我科自1978年以来,相继对14例阻塞性黄疸患者作经皮穿肝胆道造影术,11例成功,3例失败。
|
|
胆汁自动回输装置的临床应用
收藏
石志谦, 陈开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73-17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78
摘要(
123 )
PDF(76KB)(
36
)
本文介绍我科与宁海县人民医院外科共同设计的胆汁自动回输装置的结构和原理,经临床应用30例,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促进体力恢复,缩短住院日期,减轻医药费用,无任何不良反应。
|
|
胰腺和壶腹周围癌手术的回顾(附211例分析)
收藏
余文光, 齐伊耕, 朱士鑫, 章士勤, 施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73-17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79
摘要(
97 )
PDF(158KB)(
37
)
我院自1953年4月~1981年3月28年期间共收治胰腺及壶腹周围癌211例,占同期外科住院病人总数的0.49%。其中1970年以前68例(0.27%),以后143例(0.89%),增长2.3倍。符合国外统计近40年来此病之发病率增长二倍的趋势。
|
|
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187例临床分析
收藏
王家骅, 彭淑牖, 余文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74-17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80
摘要(
107 )
PDF(168KB)(
38
)
本文对浙医二院外科自1953年4月~1980年12月共收住187例经剖腹探查及病理切片证实为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进行临床分析,其中胰头癌116例(62%),全胰腺癌31例(16.6%),胰体尾部癌21例(11.2%),壶腹癌11例(5.9%),十二指肠乳头癌5例(2.7%),总胆管下端癌3例(1.6%)。
|
|
十二指肠乳头异位胰腺三例报告
收藏
王家骅, 潘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75-17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81
摘要(
160 )
PDF(87KB)(
50
)
本文报道3例罕见的十二指肠乳头异位胰腺,均误诊为胰头癌,作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病理切片证实为十二指肠乳头异位胰腺。
|
|
脾破裂155例报告
收藏
寿才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76-17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82
摘要(
118 )
PDF(77KB)(
43
)
一、本文报告本科自1957年2月~1979年2月,22年期间共收治脾破裂155例。其中外伤性142例,自发性13例(另文报告),死亡1例。
|
|
215例大肠息肉临床病理分析
收藏
苏咏元, 郑备义, 陈美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76-17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83
摘要(
86 )
PDF(145KB)(
55
)
大肠癌是我国目前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大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深入探讨大肠息肉的病理学本质有着重要意义。
|
|
753例大肠癌病理分析及预后
收藏
苏咏元, 郑备义, 陈玉珍, 陈美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77-17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84
摘要(
94 )
PDF(153KB)(
36
)
大肠癌在我国约占恶性肿瘤的第5~8位,在美国约占全部癌肿死亡率之15%,在胃肠道癌肿中,仅次于胃而居第二位。我科自1955~1980年共收检大肠上皮性肿瘤标本986例,大肠癌为753例,占76.36%。现回顾病史、病理资料及部分随访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
|
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临床观察
收藏
李祖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78-17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85
摘要(
120 )
PDF(148KB)(
40
)
1977~1979年我们先后承担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制的15%大豆脂肪乳剂临床应用观察的部分任务。共计32人次(即单次急性反应11人次,连续应用3例21人次)。
|
|
关于Ⅲ度烧伤创面的处理(十二年107例总结)
收藏
浦树松, 丁岳梁, 吴德桢, 马奇, 鲁新, 潘中莲, 缪寿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79-17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86
摘要(
173 )
PDF(74KB)(
62
)
本文总结了我院十二年来107例含有10%以上Ⅲ度烧伤的临床资料,并介绍我院处理Ⅲ度烧伤创面的方法。
|
|
自体皮与猪皮混合移植治疗Ⅲ度烧伤的临床和组织学观察
收藏
丁岳梁, 浦树松, 吴德桢, 马奇, 鲁新, 姚竹秀, 徐柏林, 何建如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79-18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87
摘要(
141 )
PDF(144KB)(
35
)
焦痂切除、植皮术已成为治疗大面积Ⅲ度烧伤的有效方法。除同种异体皮外,猪皮也已被普遍采用。
|
|
特重烧伤切痂复盖猪皮的临床观察(附10例分析)
收藏
丁岳梁, 浦树松, 吴德桢, 马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0-18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88
摘要(
182 )
PDF(80KB)(
50
)
我院自1973年以来,对10例特重烧伤病人进行了14次切痂、移植猪皮手术。方法是切痂后复盖大张新鲜小猪皮,2~3天后嵌入自体皮。本组病例烧伤总面积为41~86%(平均61.9%),Ⅲ度20~60%(平均38.1%)。
|
|
血管损伤(附35例临床分析)
收藏
朱士鑫, 花锦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0-18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89
摘要(
102 )
PDF(153KB)(
38
)
血管外伤中以四肢血管为最多,本组35例中有31例,占88%。动脉损伤的基本形态有完全断裂、部分断裂、动脉挫伤三种。
|
|
股静脉穿刺插管输液法的体会(附25例分析)
收藏
朱家光, 朱士鑫, 章士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1-18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90
摘要(
190 )
PDF(83KB)(
59
)
输液是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危急情况下,特别因周围循环衰竭或反复长期输液而致浅表静脉栓塞变硬时,往往需要作大隐静脉切开才能插入导管输液。
|
|
交感神经节快速鉴定法
收藏
苏咏元, 郑备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1-18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91
摘要(
279 )
PDF(169KB)(
34
)
为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时,术中凭肉眼正确判断交感神经节非常困难,即使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有时也难免发生错误,将淋巴结误认为交感神经节进行切除。
|
|
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切口的改进
收藏
李祖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2-18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92
摘要(
138 )
PDF(95KB)(
50
)
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常用方法。以往作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习惯采用横向腹膜外切口、内斜腹膜外切口与经腹腔切口三种,又以内斜腹膜外切口较为常用。采用习惯方法,运用该切口必须切断腹内斜肌与腹横肌,容易造成组织创伤大、创面出血多、增加创口感染机会等缺点。
|
|
痔切除缝合术后出血原因和防治(附30例分析)
收藏
何英慙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3-18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95
摘要(
222 )
PDF(77KB)(
87
)
我科1957~1974年住院行痔切除缝合术2,733例,并发术后出血32例,出血率为1.17%。本文对30例进行了分析,其中有原发性和反应性出血6例,继发性出血24例。临床表现:出血部位不同分显性出血和隐性出血两种,显性出血4例,其出血来自齿线以下的开放创面,容易早期发现;隐性出血26例,其出血来自齿线以上的闭合创面,因血液向肠腔反流,故不易早期发现。出血部位以母痔位置最多。
|
|
复方明矾液注射治疗痔(附141例分析)
收藏
何英慙, 张宏志, 袁佩馨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3-18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94
摘要(
145 )
PDF(150KB)(
98
)
本文报道复方明矾液注射治疗痔141例,包括内痔38例和混合痔103例。按药物浓度不同分4%和6%两组。对能暴露于肛门外的痔,进行肛外注射,或者通过肛门镜住射。
|
|
马蹄形肛瘘72例手术治疗分析
收藏
陈达恭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4-18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96
摘要(
240 )
PDF(84KB)(
45
)
马蹄形肛瘘在肛瘘中是比较复杂的一种,治疗难度大,变化多,若处理不当会导至终生痛苦。
|
|
肾脏移植11例的体会
收藏
朱琮, 范小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4-18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98
摘要(
120 )
PDF(84KB)(
32
)
自1977年7月~1981年7月进行11例12次同种异体肾移术。9例病情恶化,在移植前经过血液透析的准备。全组未发生手术并发症,但有3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经透析后2例恢复;3例移植肾周围感染,治愈1例;2例移植肾破裂均切除;3例急性排异合并感染死亡。
|
|
泌尿男生殖系恶性肿瘤(附1,363例分析)
收藏
杨松森, 蔡松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5-18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00
摘要(
142 )
PDF(161KB)(
36
)
泌尿男生殖系恶性肿瘤是较常见的肿瘤,本科在1958~1980年间共收治1,363例,占我科同期住院病人的14.8%。近年来,癌肿发病数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所占比例已迅速增长,1958~1967年间仅占8.50%,到1968~1980年间已达22.5%。
|
|
肾移植与透析配合治疗(附9例报告)
收藏
朱琮, 徐敏, 王逸民, 顾亚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5-18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299
摘要(
217 )
PDF(83KB)(
48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选择于肾移植和透析疗法,如果两种方法相配合,则病人的存活率较单独采用其中一种方法者为高。本院从慢性透析29例中,筛选9例接受肾移植,其中存活二年2例。
|
|
肾脏肿瘤95例分析
收藏
蔡松良, 杨松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6-18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01
摘要(
122 )
PDF(88KB)(
62
)
我科在1959~1978年间共收治肾肿瘤95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恶性90例,良性5例。肾盂癌44例居首位,以下分别是肾癌40例,肾母细胞瘤5例,肾血管瘤3例,肾肉瘤、肾纤维瘤、肾盂血管瘤各1例。
|
|
从24例误诊探讨诊断膀胱肿瘤时所应注意的问题
收藏
陈昭典, 杨松森, 陈昭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7-18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04
摘要(
117 )
PDF(145KB)(
53
)
本文就我院22年中所遇24例误诊病历,探讨了诊断膀胱肿瘤时所应注意的问题。
|
|
原发性膀胱鳞状上皮癌
收藏
陈昭典, 陈昭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7-18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03
摘要(
203 )
PDF(74KB)(
34
)
我科23年中收治膀胱肿瘤773例,其中7例(0.9%)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膀胱鳞状上皮癌。由于此类肿瘤易于溃破、浸润生长并侵犯输尿管口,因此,其临床特征是以血尿和膀胱刺激症状同时作为复合症状(85.7%),膀胱镜检查不易发现输尿管口(4例/7例)。
|
|
全膀胱切除术治疗102例膀胱肿瘤
收藏
陈昭典, 陈银珠, 陈昭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7-18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02
摘要(
121 )
PDF(74KB)(
51
)
我科自1958年~1980年采用全膀胱切除术治疗102例膀胱肿瘤,其中男性8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3.3岁。移行上皮细胞癌94例(占92.1%),未分化癌3例,鳞状上皮细胞癌2例,乳头状瘤、粘液腺癌和混合癌各1例。
|
|
原发性尿道肿瘤
收藏
杨松森, 陈昭典, 王钟奇, 黄学斌, 史时芳, 朱琮, 蔡松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8-18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05
本文报道1958~1977年收治17例原发性尿道肿瘤病例,女15例,男2例,年龄34~67岁,其中51~60岁占9例,农民最多13例。症状女性以尿频、尿急(8例)、尿痛(8例)、排尿不畅(9例)、尿道肿块(12例)、肿块出血(9例)为多见。
|
|
前列腺恶性肿瘤
收藏
杨松森, 王钟奇, 黄学斌, 魏克湘, 陈昭典, 史时芳, 朱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8-18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06
摘要(
112 )
PDF(81KB)(
45
)
本文报道1958~1979年前列腺恶性肿瘤26例,其中癌20例,肉瘤6例。癌年龄51~70岁占15例(75%);肉瘤年龄较轻,25~50岁5例(83%)。症状主要是排尿困难25例,伴尿潴留13例,尿急、尿频、尿痛20例。
|
|
尿路结石伴上皮癌(附11例分析)
收藏
魏克湘, 蔡松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9-18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07
摘要(
178 )
PDF(86KB)(
42
)
本文报道我院自1958~1981年施行肾、输尿管和膀胱结石1,416人次手术中发现伴尿路上皮癌11例,其中肾盂结石伴肾盂癌3例、输尿管结石伴输尿管癌1例、膀胱结石伴膀胱癌7例,占我院同期尿路上皮癌的1.5%。
|
|
尿路多器官移行上皮癌(31例分析)
收藏
魏克湘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89-19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08
摘要(
119 )
PDF(157KB)(
39
)
本文就我院近23年来经手术并病理证实的674例尿路移行上皮癌,其中具有多器官尿路上皮癌31例(占4.9%)进行临床分析。上尿路远较下尿路容易发生多器官肿瘤,尤以输尿管癌为多,所谓的原发性输尿管癌单独存在机会很少,其次是肾盂。
|
|
腹膜透析45例临床分析
收藏
朱琮, 徐敏, 陈江华, 王逸民, 朱立中, 顾亚琴, 吴兔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0-19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10
摘要(
104 )
PDF(155KB)(
39
)
腹膜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中毒的重要方法,操作简便,疗效较好,比较适用于基层医院。我院近10年来经腹膜透析治疗45例(20种病因引起),年龄5~65岁。
|
|
儿茶酚胺增多症(附14例分析)
收藏
史时芳, 沈志坚, 杨松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0-19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09
摘要(
248 )
PDF(82KB)(
42
)
本文报道我科1961年6月~1980年2月经手术治疗之儿茶酚胺增多症14例,其中嗜铬细胞瘤12例(肾上腺内10例、多发性1例、膀胱壁1例),肾上腺髓质增生2例。
|
|
急性中毒的透析、血液灌流治疗
收藏
朱琮, 徐敏, 叶有新, 王逸民, 顾亚琴, 陈江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1-19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11
摘要(
176 )
PDF(84KB)(
80
)
急性中毒的透析(Dialysis)和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治疗意义在于中毒早期使毒物及时排除作为解救治疗,中毒后期肾功能衰竭时作为生命支持治疗。
|
|
硅橡胶包膜炭床血液灌流器的实验研究报告
收藏
叶有新, 朱琮, 王逸民, 顾亚琴, 朱立中, 吴兔荣, 吴光华, 徐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1-19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12
摘要(
113 )
PDF(160KB)(
65
)
血液灌流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血液净化新技术,本文介绍硅橡胶包膜炭床血液灌流器(SACB)的制作工艺及其特点。
|
|
渗透压测定在肾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收藏
朱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2-19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13
摘要(
239 )
PDF(88KB)(
62
)
尿液浓缩和稀释能力是反映肾小管对水和钠溶质的重吸收能力,临床测定指标有尿比重和尿渗透压方法。尿比重仅反映尿内溶质的质量和密度,尿渗透压可直接反映出溶质颗粒(分子和可电离数)的排出数。
|
|
前列腺增生302例临床分析
收藏
沈志坚, 杨松森, 吴忠信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3-19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14
摘要(
151 )
PDF(72KB)(
32
)
本文对我院自1958~1979年收治的302例前列腺增生病例作临床分析。对本组病例的发病年龄、病程、症状、合并症均作了详细的统计。对前列腺的大小,增生的叶也作了统计。
|
|
肾损伤的急症处理
收藏
顾才校, 史时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4-19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17
摘要(
257 )
PDF(146KB)(
103
)
我院自1967年1月~1979年12月共收治肾损伤41例,男性35例,女性6例,年龄5~56岁,工人、农民占31例。损伤原因主要是撞压、坠跌,达35例。
|
|
尿道外伤的急诊处理(附167例分析)
收藏
余家琦, 黄学斌, 王仲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4-19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16
摘要(
124 )
PDF(79KB)(
47
)
我科自1974~1979年治疗尿道损伤167例,其中男166例,女1例。年龄10~68岁,平均30.1岁。病因以骑跨式球部尿道损伤最多见,占86.2%(144/167);其次为骨盆骨折所致后尿道损伤,占10.8%(18/167);海绵体部尿道损伤最少,占3%(5/167)。
|
|
严重后尿道狭窄的治疗(会阴部双带蒂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4例报告)
收藏
陈昭典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5-19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18
摘要(
146 )
PDF(78KB)(
54
)
作者创用会阴部双带蒂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了4例严重后尿道狭窄。此4例均为骨盆骨折损伤所致,先前皆经二次以上的尿道手术,由于多次手术失败引起了后尿道广泛性完全性狭窄,其狭窄段长度自4.5 cm~11 cm,长期尿流改道。
|
|
成人输尿管囊肿(附20例报告)
收藏
魏克湘, 蔡松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5-19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20
摘要(
191 )
PDF(143KB)(
42
)
输尿管囊肿在成人少见,本文报道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发病年龄34岁。常见症状为排尿障碍、膀胱刺激症、腰痛、脓尿、血尿,女性患者多可见尿道口囊性肿物。
|
|
异位肾的临床问题(病例报告与文献复习)
收藏
陈昭典, 杨松森, 朱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5-195.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19
摘要(
100 )
PDF(78KB)(
36
)
本文报告我院4年来所遇5例异位肾,1例术前确诊,3例手术时才明确诊断,另1例横过性融合型异位肾为某院误为"肿瘤"切除,造成无肾转我科,迄今七个月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机。
|
|
膀胱外翻的整形修复术
收藏
杨松森, 王钟奇, 黄学斌, 魏克湘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6-19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22
摘要(
311 )
PDF(75KB)(
47
)
我院1962~1975年收治完全性胱膀外翻4例,均经整形修复术治疗。1例先行双侧髂骶关节截骨术,余3例一期修复。除1例尿道上裂裂开外,3例术后基本上达到功能性修复要求。本文重点介绍手术具体步骤与初步体会。
|
|
输尿管异位开口(附20例分析)
收藏
魏克湘, 杨松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6-19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21
摘要(
198 )
PDF(75KB)(
36
)
本文报告20例输尿管异位开口病例,全部为女性,最小5岁,最大30岁,平均14岁。唯一的症状除正常排尿外均有持续性部分性漏尿。20例异位开口之输尿管均来源于畸形伴发育不全之肾脏,其中18例系完全型重复肾伴输尿管异位开口,除1例为两侧异位开口其他均为一侧性,此18例均开口于外尿道口与阴道之间;2例系发育不全之异位肾伴输尿管异位开口。
|
|
尿道肉阜的冷冻疗法(附18例报告)
收藏
史时芳, 黄腊梅, 杨松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7-19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23
摘要(
478 )
PDF(68KB)(
40
)
冷冻治疗尿道肉阜,国内尚无报道。本文系我科1980年4~8月冷冻治疗18例尿道肉阜之初步总结。
|
|
阴道前壁囊肿的分类和诊断(附13例报告)
收藏
蔡松良, 姚根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7-19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25
摘要(
673 )
PDF(130KB)(
39
)
本文报告1958年以来资料完整的阴道前壁囊肿13例,在阅读原病理切片的基础上,将蜡块重新切片作阿尔辛兰特殊染色,根据组织化学的特征重新分类。
|
|
尿道憩室(附12例报告)
收藏
蔡松良, 杨松森, 魏克湘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7-19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24
摘要(
221 )
PDF(68KB)(
46
)
尿道憩室多见于女性,常是反复性尿路感染的根源。1962~1980年间本科共收治12例,男5例,女7例,男性患者均并发憩室内结石。
|
|
42例精道造影的分析
收藏
朱选文, 杨松森, 蔡柏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8-19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26
摘要(
143 )
PDF(72KB)(
34
)
我科自1980年来采用经阴囊皮肤直接穿刺输精管精道造影术45例,造影剂选用60%泛影葡胺,每侧注入3 ml,一次拍片,获得较满意效果。
|
|
20例睾丸活检的分析
收藏
朱选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8-19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28
摘要(
125 )
PDF(72KB)(
38
)
我科采用改进的直接钳穿睾丸活体组织的方法行20例不育症睾丸活检,除用1%普鲁卡因局部麻醉外,另加精索封闭麻醉,可明显减轻患者术时的胀痛感。
|
|
针麻下行全喉切除、咽气管吻合发音重建术(附13例报告)
收藏
柳子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9-19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31
摘要(
198 )
PDF(74KB)(
39
)
本文对我院近几年来针麻下行全喉切除和全喉切除加咽气管吻合发音重建术13例作了临床资料的总结。采用了耳针颈透肺穴为主穴,合谷、咽喉等穴为辅穴,其成功率达92.3%。具有取穴少、操作方便、成功率高等特点。
|
|
连续直流电刺激治疗骨折不连接
收藏
袁中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9-19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30
摘要(
123 )
PDF(74KB)(
108
)
作者自行设计以场效应晶体管为主件的微电流发生器,通过半埋入法对外伤后平均10.6个月尚未连接的骨折进行治疗研究。从1973年7月~1979年12月共治疗10例骨折不连接和迟缓连接。
|
|
脱钙同种骨加自体红骨髓复合植骨
收藏
夏贤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199-19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29
摘要(
112 )
PDF(74KB)(
38
)
动物实验充分证明了脱钙骨基质的骨诱导性质及移植骨浸泡以自体红骨髓对成骨作用的有利影响。本文报道了临床试用脱钙同种骨加自体红骨髓构成复合骨,以充填良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切除后所造成的骨缺损38例。
|
|
人造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处理16例小结
收藏
沈婉青, 叶林祥, 陈庆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00-20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33
摘要(
146 )
PDF(87KB)(
52
)
我院自1976年12月~1979年3月共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1~44岁,最小11岁。针麻2例,具有术中平稳、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
应用肌安松引起喉肌麻痹二例报告
收藏
柳子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00-20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32
摘要(
104 )
PDF(87KB)(
32
)
我院在应用肌安松过程中有2例发生喉肌麻痹并引起上呼吸道阻塞。1例为"肛管癌",患者因连续硬膜外麻醉追加麻药无效而用肌安松6 mg,用后35分钟发生上呼吸道阻塞现象,经静脉住射新斯的明后阻塞现象才解除。
|
|
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附684例临床分析)
收藏
杨诏贞, 范慧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2 (S1): 201-20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82.S1.335
摘要(
101 )
PDF(132KB)(
54
)
本文报道以氯胺酮为主的静脉复合麻醉应用于心血管手术180例、普胸手术504例,其中男499例,女185例。年龄5~58岁。麻醉时间一般为2~5小时,最长达9小时55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