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Vol. 27 Issue (1): 26-2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8.01.010
论著     
心电图V1导联“M”型波群的临床意义
刘晓健, 胡申江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室
 全文: PDF(238 KB)   HTML (
摘要: 目的:试图比较不同原因"M"型波群在心电图上的差异。方法:对83例V1导联具矿"M"型波群的心电图进行了观察,用VCG对比分析。结果:22例RBBB,其中21例(95.5%)之VATV1和SV5最低点时限相等,与RVH和RBBB伴RVH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31.01,P<0.01)。20例RVH,其中19例(95.0%)伴电轴右偏。21例RBBB伴RVH与单纯RBBB相比,SV1深度显著减小,而SV5深度明显加深,仅有2例(9.5%)R'V1 >15mm。20例正常变异吸屏后R'均减小或消失,而RBBB之R'不变。结论:SV5增深,电轴右偏及SV1减低是ECG诊断RVH或RBBB伴RVH有别于单纯RBBB的可靠指标;R'V1增高不是RBBB伴RVH的必备条件;吸屏试验有助于鉴别是正常变异室上嵴波形还是RBBB。
关键词: M型波群/诊断心电描记术/诊断应用心脏传导阻滞/诊断    
出版日期: 1998-01-25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刘晓健
胡申江

引用本文:

刘晓健, 胡申江. 心电图V1导联“M”型波群的临床意义[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27(1): 26-28.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1998/V27/I1/26

[1] 姚耿东, 白彩云. 超短波作业人员卧-坐位心电图观察[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19(1):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