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7, Vol. 26 Issue (4): 177-17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7.04.012
论著     
创伤后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PMNs的意义
施小燕, 干建新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
 全文: PDF(178 KB)   HTML (
摘要:

作者回顾分析近5年来在该院EICU中收治的28例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病例,对MOF累及脏器个数与病死率的关系、PMNs与MOF发生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MOF病死率为57.1%,MOF累及脏器个数与病死率呈线性相关,MOF组与对照组在发病24~48h内PMNs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PMNS在MOF发生中的可能机制,提出早期对严重创伤病人进行PMNs监测,可作为预测MOF发生的综合指标之一。

关键词: 多器官衰竭/诊断嗜中性白细胞/血液    
收稿日期: 1996-07-17 出版日期: 1997-07-25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施小燕
干建新

引用本文:

施小燕, 干建新. 创伤后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PMNs的意义[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7, 26(4): 177-178.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1997/V26/I4/177

[1] 姚永金, 柳俊平. 多器官功能衰竭57例临床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2, 21(4): 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