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79, Vol. 8 Issue (1): 14-1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79.01.004
临床医学     
e抗原系统在乙型肝炎各型中检出的临床意义的初步观察
屠中元, 于敦锡, 蒋自钟
 全文: PDF(502 KB)   HTML (
摘要: 1972年Magnius及EspmarK(1)在研究乙型肝炎HBsAg (+)血时,发现一组新抗原抗体系统,它的免疫性和理化性既与HBsAg不同,也与HBcAg有区别,定名为e抗原系统。1974年Neilsen(2)发现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e抗原检出率比急性肝炎明显增高,且发现有e抗原的急性肝炎往往预后不佳,从而指出了e抗原可能成为判断乙型肝炎预后和感染性的有价值的指标。
出版日期: 1979-01-25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屠中元
于敦锡
蒋自钟

引用本文:

屠中元, 于敦锡, 蒋自钟. e抗原系统在乙型肝炎各型中检出的临床意义的初步观察[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79, 8(1): 14-19.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1979/V8/I1/14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