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Vol. 39 Issue (6): 594-601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0.06.008
论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分支形态的影像学及流态功能改变
王丽华1,张文普2,姜卫香1,钱玉娥1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科,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6 2.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力学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
Image and hemodynamical features of pulmonary artery branches in COPD with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全文: PDF(635 KB)   HTML (
摘要:

目的:利用MDCT的CTPA图像和超声肺动脉测压数据,模拟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状态下的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内流动状态;了解肺动脉分支直径随压力变化的情况和敏感度.方法:选择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COPD患者,进行胸部心电门控CTPA检查,同时收集超声心动图测量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近端双期血流参数.对CTPA原始图像分别进行心脏收缩期及舒张期薄层MPR重建,测量肺动脉分支的直径和长度;利用坐标网格,生成二维网格,导入Fluent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和二维流态模拟.结果:共进行13例COPD患者研究,CTPA显示,主肺动脉分叉前和左、右肺动脉近端直径在收缩期均较舒张期小.右上叶前段动脉舒张期直径较收缩期增大,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的长度在收缩期和舒张期都无显著性差异,而主肺动脉右肺动脉的弯曲度和跨度间距在舒张期均较收缩期增大.COPD比较正常对照组的右肺动脉近端、远端及左肺动脉近端,在收缩期和舒张期直径均增大,且存在显著性差异,舒张期仅主肺动脉分叉前出现直径增大;收缩期后基底段动脉,左后基底段动脉COPD组较正常变细;两组间长度未见显著性差异.流态分析显示,COPD舒张期高压场较正常组扩散的趋势更明显,影响范围更大.右下叶动脉出口压力收缩期最高,舒张期也较左下叶动脉高,是所有动脉出口中承受压力最高且波动最大者,出口流速变化差异最大.结论:利用CTPA重建MPR图像和相关模拟软件结合,是研究肺动脉分支内血流变化的可行方法.CTPA测量右肺动脉远端直径可能成为肺动脉高压诊断的新指标.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放射摄影术肺动脉/放射摄影术高血压肺性/病理生理学肺动脉血流模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    
出版日期: 2010-11-25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00110)%浙江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Z200805704)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王丽华
张文普
姜卫香
钱玉娥

引用本文:

王丽华,张文普,姜卫香,钱玉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分支形态的影像学及流态功能改变[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39(6): 594-601.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2010/V39/I6/594

[1] 王锦程,刘锦鹏,王园园,刘伟,陈小群,孙超,沈晓勇,汪启东,吴亚平,梁文杰,阮凌翔.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胸部CT影像学动态变化[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9(2): 191-197.
[2] 钟琦,李志,沈晓勇,徐凯进,沈毅弘,方强,陈峰,梁廷波.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不同临床分型患者胸部CT影像学特征[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9(2): 198-202.
[3] 李占鲁,黄翯,张文斌,王敏,傅国胜.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提示临界病变有易损斑块患者预后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9(1): 76-81.
[4] 麦合木提江·穆扎帕,周敏.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髂内动脉封堵后盆腔缺血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5): 546-551.
[5] 叶萍仙, 叶萍贞, 何锦平. 曲美他嗪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3): 282-288.
[6] 付涧兰,宋法寰,程爱萍. 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特征[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2): 193-199.
[7] 孙婷,徐明娟. 妊娠期正常高值血压产妇体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回顾性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2): 174-179.
[8] 徐阿巧,何红琴,施秋军,李芝清,张盛箭. 数字化乳腺断层融合摄影对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2): 186-192.
[9] 肖梨,佟晓永. 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血管重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1): 102-110.
[10] 邵华,刘斐,张薇,王利新,陈斌,蒋俊豪,董智慧,石赟,郭大乔,符伟国. 颈总动脉分叉部神经鞘瘤与颈动脉体瘤患者外科治疗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6): 583-587.
[11] 石卓,李建华,高跃,黄婷,梁靓,徐玮泽,舒强. 照相式三维扫描在漏斗胸评估中的应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3): 289-293.
[12] 宋春泽,蒋国平,叶菁菁,何瑾,俞劲. 超声心动图显像诊断儿童肺动脉吊带的价值[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3): 250-254.
[13] 吕丹丹,应可净. 自噬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和发展中的调节作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2): 207-212.
[14] 沈杰,陈闻东,姬开达,高平进,朱鼎良. Arg188Gln(G/A)突变对犬尿氨酸酶活性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6(6): 643-648.
[15] 张思影 等. CT和磁共振参数反应图在肿瘤精准疗效评估中的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6(5): 468-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