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Vol. 37 Issue (5): 494-498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8.05.013
专题报道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一家系的临床和致病基因初步分析
丁瑶;丁美萍;尹厚民;郭谊;张进;赵国华;王晶;刘志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杭州,310009
Clinical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a pedigree of myotonic dystrophy disea se
 全文: PDF(347 KB)   HTML (
摘要:

目的:探讨浙江台州地区一个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yo tonic dystrophy,DM)汉族家系的临床表现和分子遗传学基础.方法:分析 该家系44例成员中8例(包括先证者Ⅲ13)临床确诊为DM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5例患 者和6例无症状成员的肌电图表现,并对7例DM患者(除Ⅱ6外)的DNA样品进行DM 1和DM22个位点PCR扩增、琼脂糖电泳检测,对克隆产物进行测序. 结果: 该家系患者除有肌强直、肌萎缩等表现外;心电图检查:心脏传导阻滞(7/8);裂 隙灯检查:白内障(6/7);肌电图检查:患者组有强直电位发放(5/5),无临床症状成员也 存在肌源性损害(5/6);但该家系无DM1位点(CTG)n和DM2位点(CCTG )n的重复数增加.结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可能存在新的致病基因位 点.

关键词: 肌强直,营养不良性/遗传学肌电描记术家庭汉族    
出版日期: 2008-09-25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丁瑶
丁美萍
尹厚民
郭谊
张进
赵国华
王晶
刘志蓉

引用本文:

丁瑶;丁美萍;尹厚民;郭谊;张进;赵国华;王晶;刘志蓉 .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一家系的临床和致病基因初步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5): 494-498.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2008/V37/I5/494

[1] 彭丹丹,周旭东. 宁波市儿童家长抗菌药物知识、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2): 156-162.
[2] 陈楠等. 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家庭干预措施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4(6): 689-702.
[3] 蔡坚,等. Wnk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缺血性卒中的关联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3(1): 43-50.
[4] 郑连斌;陆舜华;包金萍;王杨;张晓瑞;薛虹;荣文国. 广东客家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1(3): 250-258.
[5] 刘海平;胡扬;许春燕.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C1772T多态性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3): 267-270.
[6] 魏丹宏;李伟;胡颖红;陈志妹;单江. 我国汉族正常人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突变的观察[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2(5): 415-417.
[7] 王继跃,朱红,周君富,何慧霞,洪幼萍. 儿童焦虑症与不同家庭特征的对照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31(5): 371-374.
[8] 施育平, 单江, 李迪元, 傅国胜. 我国汉族正常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观察[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28(1):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