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Vol. 36 Issue (3): 273-27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7.03.011
论著     
早期胃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特征研究
潘文胜1,曹敏1,海老原善郎2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9;2东京医科大学第二病理,160-0023 东京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features of micrometastasis in early gastric cancers
 全文: PDF(538 KB)   HTML (
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特征,探讨微小转移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阐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发生、发展机理.方法:以11例有微小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微小转移组,以46例有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sDNA、bcl-2、p53、c-myc、E-cabherin、Ki-67和CD34.将各组的肿瘤灶亚分类为表层部、浸润部和淋巴结部,对各病例的各部位、各个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小转移组中表层部的ssDNA阳性率高于对照纽、浸润部和淋巴结部,bcl-2的阳性率高于浸润部和淋巴结部,c-myc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其淋巴结部的E-cadherin阳性率和微血管面积比低于对照组;其表层部和淋巴结部的Ki-67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微小转移组中淋巴结等于或小于4 mm者占27.3%.结论:ssDNA、E-cadherin和Ki-67低表达的早期胃癌癌细胞恶性程度较高,黏附力较低,但增殖能力较弱,部分处于静止状态;而微血管增加是转移灶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出版日期: 2007-05-25
基金资助:

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5C24004)%浙江省卫生厅研究项目(2005A046)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潘文胜、曹敏、海老原善郎

引用本文:

潘文胜,曹敏,海老原善郎. 早期胃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特征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6(3): 273-279.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2007/V36/I3/273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