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Vol. 39 Issue (6): 618-622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0.06.011
论著     
长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HIV-1感染者体内异常免疫激活和免疫重建的影响
孙健1,吴南屏1,冯婷婷1,冯磊1,Norbert Brockmeyer2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国家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06 2.德国鲁尔大学约瑟夫艾滋病中心
Effect of long-term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on abnormal immune activation and immune reconstruction in HIV-1 infected individuals
 全文: PDF(325 KB)   HTML (
摘要:

目的:研究长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于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体内异常免疫激活和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德国鲁尔大学艾滋病中心HIV-1感染者55例,在HAART治疗前及HAART治疗后(治疗1、3、5年),检测其外周血中CD4+T,CD8+T,CD8+CD38+T,CD8+HLADR+T细胞和NK细胞数.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治疗前的HIV-1感染者体内CD4+T和NK细胞数量显著下降(P均<0.05),CD8+T,CD8+HLADR+T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均<0.05).HAART治疗后CD4+T和NK细胞数回升(P均<0.05),但仍低于正常水平(P<0.05);HAART治疗1年,3年和5年的机体CD4+T细胞数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NK细胞数随HAART治疗进程有下降趋势,1年组和5年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CD8+HLADR+T细胞数迅速降低减少(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各组、3年组和5年组间、1年组和5年组间数据皆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CD8+CD38+T细胞数HAART治疗前、后,治疗后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AART治疗能有效升高免疫细胞数,降低体内异常免疫激活水平,一定程度上实现免疫重建,但即使长期HAART治疗也难以使免疫细胞数恢复到完全正常水平;HLADR对于HAART治疗更敏感;长期HAART治疗过程中HIV-1病毒可能通过某种方式继续损害NK细胞.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药物疗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高效/治疗应用杀伤细胞天然/血液艾滋病HAARTNKCD38HLADR    
出版日期: 2010-11-25
基金资助:

国家十一五"艾滋病结核肝炎传染病重大专项"项目(2008ZX10001-006)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孙健
吴南屏
冯婷婷
冯磊
Norbert Brockmeyer

引用本文:

孙健,吴南屏,冯婷婷,冯磊,Norbert Brockmeyer. 长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HIV-1感染者体内异常免疫激活和免疫重建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39(6): 618-622.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2010/V39/I6/618

[1] 石坚宏,李瑞芝,杨元宵,姬丽婷,李昌煜. α-细辛醚、β-细辛醚改善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及机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0(5): 591-600.
[2] 王诗琦,卫海燕,付东霞,刘晓景,沈凌花,毋盛楠,陈永兴. 五例Keishi-Bukuryo-Gan综合征患儿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0(4): 494-499.
[3] 方娟,潘志成,郭晓纲. INK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9(1): 113-117.
[4] 王雪 等. TANK结合激酶1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5(5): 550-557.
[5] 王炬峰 等.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骨代谢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5(3): 228-235.
[6] 孙建军等. 《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2015版)》更新解读[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4(6): 597-602.
[7] 吴丽娟,靳昌忠,白石,梁勇,吴南屏. 合并病毒性肝炎HIV感染患儿接受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治疗后肝功能变化[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3(2): 180-186.
[8] 蔡坚,等. Wnk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缺血性卒中的关联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3(1): 43-50.
[9] 杨莉;阮文静;陈恩国;应可净. 血清NKX2-1蛋白在原发性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1(5): 535-539.
[10] 吴功强;赵妍敏;黄河;来晓瑜. 体外抗体功能修饰抑制性KIR对人NK细胞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0(5): 475-481.
[11] 黄河;刘丽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GVHD与GVL分离策略[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0(5): 461-466.
[12] 王成,吴丹霄,刘建华,夏大静. 爆发性肝炎小鼠中髓系衍生抑制性细胞对NK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39(4): 357-363.
[13] 胥昀;黄河. 抗体修饰抑制性Ly49受体对小鼠NK细胞功能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38(2): 130-135.
[14] 姚航平,靳昌忠,张福杰,冯磊,魏红山,吴灵娇,郜桂菊,Armin Bader,Norbert Brockmeyer,吴南屏.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AIDS患者MCP-1和MSP水平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6(2): 174-178.
[15] 陈玮;邵传森;沈建根;潘毅;郑树. 阳离子脂质体包裹的IL-12基因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治疗作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4(1): 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