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Vol. 39 Issue (5): 506-51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0.05.011
论著     
线粒体融合基因2在肝细胞癌中的杂合性缺失及意义
瞿丽,王伟林,尉建锋,周武华,郑树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浙江,杭州,310003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eterozygosity loss at Mfn2 gen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全文: PDF(276 KB)   HTML (
摘要: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基因2(Mfn2)在肝癌患者中的杂合性缺失(LOH)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用位于Mfn2附近的4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29例肝癌患者进行LOH分析.结果:微卫星D1S2667、D1S2740、D1S434和D1S228的LOH发生率分别为21%、23%、21%和22%.Mfn2基因LOH患者的HBV感染,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包膜的完整性及分化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与患者性别、HCV感染、有无癌栓、肝内肿瘤的多发性、有无肝硬化以及AFP值高低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肝癌患者Mfn2基因发生LOH与临床病理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 肝细胞杂合子丢失线粒体蛋白质类基因缺失    
出版日期: 2010-09-25
基金资助:

浙江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KYJD090223)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瞿丽
王伟林
尉建锋
周武华
郑树森

引用本文:

瞿丽,王伟林,尉建锋,周武华,郑树森. 线粒体融合基因2在肝细胞癌中的杂合性缺失及意义[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39(5): 506-510.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2010/V39/I5/506

[1] 吴超,王羽,高红亮,张逸,戴敏,李曙. 盐诱导激酶2与结直肠癌伴慢性血吸虫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0(5): 607-613.
[2] 胡茫莎,韦树丽,周武源,王苹莉. 新生儿Fc受体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0(4): 537-544.
[3] 陈小斌,郭婷婷. 基于SEER数据库建立预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术后患者生存时间列线图[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0(3): 369-374.
[4] 胡靖依,王青青,刘杨. 蛋白酶体亚基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0(3): 396-402.
[5] 施锦波,励夏炜,吴育连. 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早期胰腺导管腺癌患者能否从常用术后化疗方案中获益[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0(3): 375-382.
[6] 邵一鸣,苏力德,郝睿,王茜茜,那仁满都拉. 乙型肝炎病毒诱发肝细胞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0(1): 113-122.
[7] 邹华伟,项承. 异嗜性和多变性逆转录病毒受体 1在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中表达的意义[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0(1): 90-96.
[8] 杨泽然,张欣,马杰,金丽,何徐军. 大肠癌患者肿瘤相关血管中胰岛素受体表达及其与肿瘤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关系[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9(6): 725-731.
[9] 王晓波,张兆辉,吴章强,孙跃宗,章义利,龚鸣,季峰. 基于白蛋白胆红素指数的肝细胞癌根治性手术患者中期死亡风险预测模型评估[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9(3): 375-382.
[10] 叶子奇,洪昀,吴秀华,洪东升,张燕芳,董曦浩,饶跃峰,卢晓阳. 一例肿瘤合并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的治疗决策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9(2): 245-248.
[11] 马盼盼,蔡利军,吕宾,乐敏. 探头式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临床诊断中的作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5): 504-510.
[12] 陈钿雨,祁鸣. 单亲二体及其在癌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5): 560-566.
[13] 伦永志,孙杰. 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诊断候选基因的筛选及其调控网络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2): 148-157.
[14] 狄晨红,金帆. 密封蛋白4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测对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的诊断价值[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4): 344-350.
[15] 陈倩,刘露,张静静,韩赛,崔保霞,张友忠,孔北华. 237例宫颈腺癌及腺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4): 35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