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Vol. 38 Issue (2): 174-18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9.02.010
原著     
全基因组预测Phenylobacterium zucineum HLK1T的外排蛋白
严智宇;丁宗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9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of exported proteins of the novel bacterium Phenylobacterium zucineum HLK1T using a consensus computational strategy
 全文: PDF(387 KB)   HTML (
摘要:

目的:通过搜索Phenylobacterium zucineum HLK1T全基因组编码蛋白的N-端信号肽,跨膜α-螺旋等外排信号来预测其外排蛋白.方法:应用SingalP V3.0、LipoP V1.0、Phobius和TMHMM 2.0对HLK1T基因组所编码的蛋白进行综合预测;对保守序列用手工方法进行搜索,预测Ⅳ型蛋白和TAT通路蛋白.对预测到的外排蛋白进行COG分类.结果:HLK1T基因组编码的3 861个蛋白中有1 378个(35.7;)为外排蛋白,其中以跨膜蛋白为最多,共预测到735个(占总蛋白的19.0;,外排蛋白的53.3;).此外,它还编码499个Ⅰ型分泌蛋白(12.9;,36.2;)和101个脂蛋白(2.6;,7.3;),以及4个Ⅳ型蛋白和12个TAT通路蛋白.根据COG分类,这些外排蛋白中与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相关的P蛋白以及功能未明的S蛋白为最多.结论:HLK1T编码大量外排蛋白,这些蛋白可能在细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胞内寄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蛋白质转运基因组计算生物学序列分析蛋白分选信号软件蛋白质组    
出版日期: 2009-03-25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严智宇
丁宗辉

引用本文:

严智宇;丁宗辉. 全基因组预测Phenylobacterium zucineum HLK1T的外排蛋白[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38(2): 174-180.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2009/V38/I2/174

[1] 孙广瀚,刘健,万磊,刘维,龙琰,鲍丙溪,张颖.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致炎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9(6): 743-749.
[2] 伦永志,孙杰. 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诊断候选基因的筛选及其调控网络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2): 148-157.
[3] 胡彩琴,朱彪.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5): 534-540.
[4] 胡争,马丁. 人乳头瘤病毒相关宫颈癌的精准筛查和治疗[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4): 338-343.
[5] 赵锦,夏海雄,刘雨杰,RavinderPal,范安然,何志旭,曾令文. 采用等温链置换扩增结合纳米金测流层析试纸条检测登革热病毒[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4): 405-412.
[6] 龚恒佩,刘祖望,陈妍月,张坚,程汝滨,黄真. 松针的显微及分子鉴别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3): 300-306.
[7] 潘宗富,方琦璐,张轶雯,李莉,黄萍.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未分化甲状腺癌关键发病机制及其潜在干预靶点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2): 187-193.
[8] 王佳静,谷海瀛. 幽门螺杆菌的基因分型技术及其应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1): 97-103.
[9] 许晶晶 等. 影像学在肿瘤精准医疗时代的机遇和挑战[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6(5): 455-461.
[10] 任晓梅 等. 低盐饮食对犬类心脏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6(4): 433-438.
[11] 姚国荣,傅云峰,李艳丽,周彩云,吕卫国.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DNAJB1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6(2): 173-178.
[12] 叶臻华 等. 宁波市鄞州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暴露与冠心病就诊人数的时间序列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5(6): 607-613.
[13] 宋炜 等. 艾滋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分枝杆菌菌种鉴定[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5(3): 243-248.
[14] 何凡等. 输入性登革热引起本地传播疫情风险的半定量评估[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4(6): 645-652.
[15] 毛小荣, 张立婷, 蒋妮, 肖萍, 彭雪彬, 张有成.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在中国大陆汉族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分布特征[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4(4): 417-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