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Vol. 37 Issue (5): 437-44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8.05.003
专题报道     
高压氧对大鼠脑缺血区线粒体氧自由基影响的实验研究
楼敏;王季华;钱琼秋;闻树群;丁美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杭州,310009;浙江大学园艺系,浙江,杭州,310029
Effect of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on mitochondrial free radicals af ter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
 全文: PDF(401 KB)   HTML (
摘要: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对大鼠脑缺血区线粒体氧自由基及抗自由基酶的影响.方法:参照改良的Koizumi方法,在激光多普勒 血流仪监测局部脑血流的条件下,建立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90 min后再灌注 ,缺血后3 h高压氧治疗(3个标准大气压,1 h),缺血后24 h分别取缺血核心区和半暗区脑组织,差速离心提取线粒体,进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生成速率、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测定,以及线粒体超氧化歧 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测定. 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缺血半暗区和核心区线粒体的H2O2、O2()/( ·)、MDA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而SOD、GSH-PX活性以及GSH的含量较正常 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经HBO治疗后,缺血半暗区线粒体O2(含量增加(P<0.05),SOD活性提高(P<0.05),而MDA含量减少( P<0.05);缺血核心区线粒体O2()/(·)含量增加(P<0. 05),SOD活性提高(P<0.05),但MDA含量不变.HBO治疗对脑缺血区的H2O 2、GSH-PX和GSH作用无影响.结论:在脑缺血时间窗内,HBO治疗能增 加脑缺血区线粒体自由基生成,提高线粒体抗自由基酶活性;能抑制脑缺血半暗区线粒体的 脂质过氧化损伤,但对核心区作用不明显.提示线粒体的功能状态在HBO治疗后的自由基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压氧脑缺血/治疗脑缺血/病理学线粒体活性氧/代谢再灌注损伤/病理学再灌注损伤/治疗疾病模型,动物     
出版日期: 2008-09-25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00175);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楼敏
王季华
钱琼秋
闻树群
丁美萍

引用本文:

楼敏;王季华;钱琼秋;闻树群;丁美萍. 高压氧对大鼠脑缺血区线粒体氧自由基影响的实验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5): 437-443.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2008/V37/I5/437

[1] 朱锋,项迎春,曾玲晖. 线粒体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家族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0(3): 403-408.
[2] 黄卓群,余夏飞,刘星宇,马康,黄敏华,李芳芳,杨巍,牛建国. 瞬时受体电位 M2抑制剂 A10对缺糖缺氧后复糖复氧细胞的保护作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0(1): 106-112.
[3] 蒋沛然,王志萍. 模式生物神经轴突再生的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9(4): 500-507.
[4] 张大勇,林九洲,王雅艳,许珊,罗成专,蔡佳烨,蒋学范,潘建平. 白藜芦醇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延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6): 617-624.
[5] 钟晚思, 陈智才, 陈红芳, 徐冬娟, 王志敏, 胡海芳, 吴承龙, 张晓玲, 马小董, 王亚仙, 胡海涛, 楼敏, 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行为干预研究协作组 .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3): 241-246.
[6] 陈红芳, 龚筱弦, 徐冬娟, 王志敏, 胡海芳, 吴承龙, 张晓玲, 马小董, 王亚仙, 胡海涛, 楼敏, 陈智才, 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行为干预研究协作组 . 治疗时间提前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灌注治疗的预后[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3): 247-253.
[7] 陶安阳, 王志敏, 陈红芳, 徐冬娟, 胡海芳, 吴承龙, 张晓玲, 马小董, 王亚仙, 胡海涛, 楼敏, 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行为干预研究协作组 . 合并心房颤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3): 254-259.
[8] 张聪聪, 楼敏, 陈智才, 陈红芳, 徐冬娟, 王志敏, 胡海芳, 吴承龙, 张晓玲, 马小董, 王亚仙, 胡海涛, 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行为干预研究协作组 . 医院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时间及预后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3): 260-266.
[9] 泮飞虎, 楼敏, 陈智才, 陈红芳, 徐冬娟, 王志敏, 胡海芳, 吴承龙, 张晓玲, 马小董, 王亚仙, 胡海涛, 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行为干预研究协作组 . 不同工作时间段就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3): 267-274.
[10] 张建民.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手术治疗新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3): 233-240.
[11] 邵颖,王佳丹,朱丹雁. Rictor对小鼠胚胎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线粒体钙信号的调控[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1): 65-74.
[12] 肖梨,佟晓永. 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血管重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1): 102-110.
[13] 赵誉,张凤,赵筱萍,袁玮,张金华,王毅. 参麦注射液保护氧化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机制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5): 507-513.
[14] 何佳怡,张信美. 氧化应激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4): 419-425.
[15] 蒋滟蕲,杨雅兰,杨婷,李玥伶,陈莉玲,燕锦,杨艳芳. UCP2 rs659366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存结局的关系[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2): 14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