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Vol. 37 Issue (1): 1-3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8.01.001
述评     
生物电磁学研究的难点及可能突破
曾群力;许正平
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省生物电磁学重点研究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58
Challenges and possible breakthroughs in bioelectroelectromagetics research
 全文: PDF(194 KB)   HTML (
摘要:

文中分析了目前在生物电磁学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难点和困难,提出了未来研究中可能的突破方向,供我国生物电磁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参考.

关键词: 电磁场定群研究辐射剂量辐射效应    
出版日期: 2008-01-25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509);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Y205458)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曾群力
许正平

引用本文:

曾群力;许正平. 生物电磁学研究的难点及可能突破[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1): 1-3.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2008/V37/I1/1

[1] 徐美娇,王一枫. 二苯乙烯苷可抑制中波紫外线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6): 625-630.
[2] 邵佳乐,李志忠,周建,李凯,秦荣,陈克明. 低频脉冲电磁场通过IGF-1R/NO信号通路促进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成熟及矿化[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2): 158-164.
[3] 朱保应,周建,高玉海,石文贵,魏振龙,李文苑,王媛媛,陈克明. 低频率低强度电磁场对体外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成熟和矿化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6(6): 585-592.
[4] 周延峰 等. 1.8 mT不同频率正弦电磁场对青年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5(6): 561-567.
[5] 方清清 等. 低频脉冲电磁场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基因调节和非基因调节探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5(6): 568-574.
[6] 周齐红 等. 长期电离辐射对介入放射人员造血系统和细胞遗传学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5(6): 626-630.
[7] 岑超等. 纳秒脉冲电场肿瘤电消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4(6): 678-683.
[8] 崔光莹等. 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激发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4(6): 672-677.
[9] 杨敏丽, 叶招明. 极低频电磁场诱导人骨肉瘤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4(3): 323-328.
[10] 易战雄,张炜. X线照射大脑对幼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3(5): 535-540.
[11] 黄满丽;许毅;胡健波;周韦华;魏宁;胡少华;戚洪莉;罗本燕.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早期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0(3): 286-290.
[12] 王懿娜,方红,王海明,陈鸿超. 慢性紫外线照射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39(5): 517-522.
[13] 王懿娜;吴炜;彭国平;方红. 紫外线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衰老的作用与端粒酶表达无关[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38(3): 283-288.
[14] 陈志健;何继亮. 移动电话射频辐射的致突变、致癌、致畸作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1): 97-102.
[15] 陈光弟;鲁德强;姜槐;许正平. 工频磁场对人乳腺癌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1):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