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Vol. 36 Issue (5): 458-46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7.05.009
论著     
问号钩端螺旋体lipL21基因改建及其表达产物免疫原性变化和定位
罗冬娇1,2,胡野3,Dennin RH4,严杰1
1浙江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浙江 杭州 310058;2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3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7;4德国基尔大学吕贝克医学中心医学微生物学和卫生学研究所,德国,D23538
Reconstruction of Leptospira interrogans lipL21 gen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ts expression product
 全文: PDF(333 KB)   HTML (
摘要:

目的:改建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lipL21基因核苷酸序列以提高表达产量并了解基因改建前后表达产物免疫原性变化,确定外膜脂蛋白LipL21在钩体表面的定位.方法:参照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设计,合成lipL21基因核苷酸序列并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和BioRad凝胶图象分析系统检测改建前后lipL21基因表达量变化.采用钩体TR/Patoc Ⅰ抗血清为一抗的Western blot鉴定改建前后两种目的重组蛋白rLipL21s的免疫反应性,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比较改建前后rLipL21s抗血清对不同钩体血清群的交叉免疫凝集效价变化.应用免疫电镜技术对LipL21进行定位.结果:改建前后lipL21基因表达量分别为细菌总蛋白的8.5%和46.5%.两种rLipL21均能与TR/Patoc Ⅰ抗血清发生免疫结合反应,免疫家兔后均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两种rLipL21兔抗血清对我国15群15型钩体参考标准株MAT效价相近,均为1∶80~1∶320.LipL21位于钩体外膜表面.结论:LipL21是钩体表面抗原.改建后的lipL21基因可明显提高原核表达产量,其产物可保持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其抗体具有广泛的交叉免疫凝集活性.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问号/免疫学%钩端螺旋体问号/遗传学%克隆分子%细菌外膜蛋白质类/免疫学%细菌外膜蛋白质类/生物合成%重组蛋白质类/免疫学%重组蛋白质类/生物合成%脂蛋白类/免疫学%脂蛋白类/生物合成    
出版日期: 2007-09-25
基金资助:

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6C24003)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罗冬娇、胡野、Dennin RH、严杰

引用本文:

罗冬娇,胡野,Dennin RH,严杰. 问号钩端螺旋体lipL21基因改建及其表达产物免疫原性变化和定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6(5): 458-464.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2007/V36/I5/458

[1] 郑林立, 葛玉梅, 胡玮琳, 严杰. 感染过程中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抗原表达水平变化及其调控机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2(2): 156-163.
[2] 李小余, 王银环, 严杰, 程东庆. 钩端螺旋体groEL基因原核表达及其产物免疫保护作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2(2): 164-170.
[3] 李成学;赵欣;钱景;严杰. 整合素和钙通道在人与小鼠钩端螺旋体主要宿主细胞上分布的差异[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1(4): 410-417.
[4] 严杰. 问号钩端螺旋体致病机制和新型疫苗及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6): 537-543.
[5] 金丹丹;董海艳;严杰;李立伟;毛亚飞. 问号钩端螺旋体诱导J774A.1细胞凋亡及caspase-3、-6活化对凋亡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6): 558-563.
[6] 阮萍;王欣莹;孙爱华;李世军;严杰. fliR基因与问号钩端螺旋体黏附及损伤细胞功能相关性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6): 572-578.
[7] 张皓,孙爱华,严杰. 问号钩端螺旋体对主要细胞外基质分子黏附作用及其差异性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6): 579-584.
[8] 李世军;胡野;严杰;毛亚飞;李立伟 . 问号钩端螺旋体诱导J774A.1细胞FasL/Fas表达上调及FasL/Fas相关细胞凋亡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6): 551-557.
[9] 张磊;薛峰;严杰;毛亚飞;李立伟. 不同血清群问号钩端螺旋体mce基因序列分析及表达模式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6): 564-571.
[10] 姜久昆;林旭瑷;严杰;薛峰. 问号钩端螺旋体属特异性外膜蛋白LipL41抗原表位预测及免疫学鉴定[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6): 585-591.
[11] 邱晓枫;徐韩飞;郭宗琪;王江;严杰. 基于问号钩端螺旋体rLipL32/1-LipL21-OmpL1/2融合抗原的ELISAs建立及应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6): 592-598.
[12] 罗冬娇;邱晓枫;王江;严谨;王海斌;周金成;严杰. 问号钩端螺旋体lipL32/1-lipL21-OmpL1/2融合基因原核表达及其产物免疫原性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6): 599-604.
[13] 严杰. 问号钩端螺旋体致病机制及其属特异性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4(1): 1-3.
[14] 李立伟;刘云英;严杰;毛亚飞;罗依惠;李淑萍 . 问号钩端螺旋体诱导的Vero和J774A.1细胞的凋亡和超微结构病变[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4(1): 4-8.
[15] 徐丽慧;严杰;阮萍;毛亚飞. 问号钩端螺旋体主要外膜蛋白免疫功能表位及其致炎作用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4(1):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