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Vol. 36 Issue (4): 355-35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7.04.008
原著     
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张志杰;胡申江;孙坚;孙雅逊;朱朝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
Effects of atorvastatin on endothelium protection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全文: PDF(282 KB)   HTML (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18只SHR随机分为3组:SHR对照组、阿托伐他汀50mg组和10 mg组;6只Wistar-Kyoto大鼠(WKY)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共10周,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每2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脂含量.结果:用药前SHR各组SBP均显著高于WKY组(P<0.01);阿托伐他汀50 mg组在给药后第6、8、10周和阿托伐他汀10 mg组在给药后第10周,SBP明显低于SHR对照组(P<0.05或P<0.01).SHR对照组血浆NO浓度明显低于WKY正常对照组(P<0.01);给药10周后,用药2组血浆NO浓度明显高于SHR对照组(P<0.01或P<0.05).SHR对照组血浆vWF浓度明显高于WKY正常对照组(P<0.01);给药10周后,用药2组血浆vWF浓度明显低于SHR对照组(P<0.01).同时,用药2组血脂水平低于SHR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压,并通过提高血浆NO浓度和降低vWF浓度等机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关键词: 吡咯类/药理学内皮,血管/药物作用大鼠,近交SHRvon,Willebrand因子/血液一氧化氮/血液脂类/血液高血压/血液    
出版日期: 2007-07-25
基金资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张志杰
胡申江
孙坚
孙雅逊
朱朝晖

引用本文:

张志杰;胡申江;孙坚;孙雅逊;朱朝晖. 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6(4): 355-359.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2007/V36/I4/355

[1] 刘馨刚,吴敏,李素莹,李忠宝,胡青莲,周峻,汤谷平. 氟硼二吡咯类光敏剂的制备及对肿瘤细胞的光动力学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6(2): 135-143.
[2] 毛小荣, 彭雪彬, 张有成, 李林平. 甘肃地区不同基因型丙肝感染与糖脂铁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2(3): 345-349.
[3] 高壮;周鑫;胡晓倩;薛长湖;徐杰;王玉明. 海参脑苷脂及其长链碱基对肥胖小鼠脂代谢和糖代谢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1(1): 60-64.
[4] 姜慧芳;李向荣;唐超. 紫心甘薯黄酮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0(4): 374-379.
[5] 徐海潮,钱令波,茹筱晨,缪海锋,叶治国,王会平.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缺血/复灌电生理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39(6): 589-593.
[6] 赵晓红;徐哲荣;吕雪英;张勤;杨云梅. 初发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血压和血糖及血脂变化[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39(2): 198-201.
[7] 李向荣,龙宇红,方晓,刘晓光. 维生素C和E对染铅大鼠海马抗氧化酶及NO与NOS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2): 189-192.
[8] 李惠春,陈巧珍,钱烈.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内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6(2): 150-154.
[9] 康兰,胡申江. 阿托伐他汀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塑的效应及机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6(1): 54-60.
[10] 孙雅逊,胡申江,张新华,孙坚,朱朝辉,张志杰. 代谢综合征及其代谢指标异常对患者血浆vWF与NO含量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5(3): 315-318.
[11] 但青宏, 黄元伟, 彭章平, 韩阳, 孙坚, 金争鸣. 血清脂质和脂质过氧化物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6, 25(4): 151-153.
[12] 宋水江, 黄鉴政, 周君富, 秦光明. 血栓性脑梗塞和脑出血脂质代谢系列对比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4, 23(2): 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