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Vol. 34 Issue (4): 372-37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5.04.019
经验交流     
液质联用测定血清中地氯雷他定及人体药动学研究
卢晓阳;申屠建中;陈志根;黄明珠;周慧丽;郑国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浙江,杭州,310003;浙江,省药品检验所,浙江,杭州,310016
Study on determination of desloratadine in human serum and its pharma cokinetics by HPLC/MS
 全文: PDF(127 KB)   HTML (
摘要:

目的:研究地氯雷他定血清浓度测定方法及其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地氯雷他定片, 在设计的时间点取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测定血药浓度.药动学参数采用3P97程序计算.结果:单次口服10mg地氯雷他定片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Cmax、AUC0-t、AUC0-∞、t 1/2(ke)、Ke、CL,分别为(1.611±0.366)h 、(4.455±1.990)μg·L -1、(58.50±21.34)μg·L-1·h-1、(60.59±22.32)μg·L -1·h-1、(20.303±5.833)h、(0.0372±0.0116)h-1和(0.1 838±0.0563)L·h-1.结论:地氯雷他定在研究人体内口服吸收较快,约1.5 h达血药浓度峰值,平均消除半衰期为20 h.

关键词: 地氯雷他定/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药代动力学    
出版日期: 2005-07-25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卢晓阳
申屠建中
陈志根
黄明珠
周慧丽
郑国钢

引用本文:

卢晓阳;申屠建中;陈志根;黄明珠;周慧丽;郑国钢. 液质联用测定血清中地氯雷他定及人体药动学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4(4): 372-374.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2005/V34/I4/372

[1] 史婧,冯钰. 细菌RNA聚合酶抑制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1): 44-49.
[2] 詹淑玉,阮钰尔,刘国强,丁宝月,邵青. 葛根素微透析体外回收率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1): 64-70.
[3] 刘馨刚,吴敏,李素莹,李忠宝,胡青莲,周峻,汤谷平. 氟硼二吡咯类光敏剂的制备及对肿瘤细胞的光动力学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6(2): 135-143.
[4] 林虎,渠晨曦,俞毅杰,汤逸宁,孙晓译. 冬凌草甲素长循环冻干脂质体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2(6): 638-643.
[5] 郭文婧;邵青;张玉峰;范骁辉. 生脉方主要活性成分配伍对其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1(1): 6-12.
[6] 应晓英,王蕾蕾,袁弘. 大鼠口服黄体酮脂质纳米粒的血药浓度测定[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2): 146-149.
[7] 曾苏. 加强药学领域中药物代谢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2): 109-112.
[8] 傅旭春;柯芳;詹淑玉. 从分子极性表面积预测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6(4): 386-390.
[9] 徐玫,杨敏,郑一凡,祝慧娟,朱心强. 山奈酚对大鼠体内硝苯地平药物动力学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5(1): 23-28.
[10] 曾苏,程翼宇. 药物分析学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3(1): 1-6.
[11] 诸敏,姚彤炜,曾苏. 银杏黄酮的体外葡醛酸反应及其药物相互作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3(1): 15-20.
[12] 王珏,梁文权,吴建军. 儿童苯妥因群体药动学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2(1): 46-50.
[13] 李民驹;池丽芬;汤谷平. 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30(4): 150-152.
[14] 徐庆, 朱卡琳, 马明铭.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尿中左氧氟沙星的含量[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27(2): 88-89.
[15] 周大春, 周景琳. 异丙酚复合麻醉与异氟醚复合麻醉的苏醒比较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7, 26(4): 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