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Vol. 34 Issue (1): 77-7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5.01.016
原著     
冷冻对心肌合成一氧化氮的影响
赵百亲;朱家光;章明;程海峰;范军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31
Effect on synthesis of nitric oxide in myocardium by local cryoablation
 全文: PDF(191 KB)   HTML (
摘要:

目的:观测心肌局部冷冻对心肌合成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冷冻阻滞心脏传导的机理.方法:采用液氮(-60℃±2℃)冷冻心肌,并用温生理盐水复温,在冷冻时加入L-精氨酸和美兰,观测心肌中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结果:心肌冷冻后NO和NOS的含量均下降,但左右房心肌NO的含量未见差异.L-精氨酸组在冷冻时、复温时及冷冻复温时持续滴注L-精氨酸,心肌NO含量分别为(107.4±15.1)、(109.6±15.7 )、(121.8±18.4)nmol/g高于未加L-精氨酸组[(86.8±13.2)nmol/g],且以冷冻前加入并持续滴注组最为明显;美兰组在冷冻时、复温时及冷冻复温时持续滴注美兰,心肌NO分别为(62.3±11.2)、(64.7±11.0)、(42.8±10.6)nmol/g低于未加美兰组[(86.8±13.2)nmol/g],以冷冻前加入并持续滴注组最为明显.冷冻后血液中NO含量未见改变(P>0.05).结论:心肌冷冻后心肌中NO含量减少.

关键词: 心肌冷冻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    
出版日期: 2005-01-25
基金资助: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No:397484)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赵百亲
朱家光
章明
程海峰
范军强

引用本文:

赵百亲;朱家光;章明;程海峰;范军强. 冷冻对心肌合成一氧化氮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4(1): 77-79.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2005/V34/I1/77

[1] 严坤宁,张婷,查艺闻,梁景岩,成勇. 运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PCSK9点突变家兔模型[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0(2): 229-238.
[2] 张圣,胡振杰,叶璐,郑亚如. 决策树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事件预测中的应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6): 594-602.
[3] 郭丹玲,胡红杰,赵振华,吕桑英,黄亚男,蒋汝红,蒲彩玲,倪虹霞. 心肌瘢痕对慢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5): 511-516.
[4] 李春桃,张会冰,张岩. 单颗粒冷冻电镜揭开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生物学研究的新篇章[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1): 39-43.
[5] 史婧,冯钰. 细菌RNA聚合酶抑制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1): 44-49.
[6] 何玉贤,郑良荣. 脊髓电刺激对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作用的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2): 201-206.
[7] 李文波,贾丁丁,王飞,张超,石杰,张洪,吴路加,高秋明. 外源性L-精氨酸对大鼠背部跨区皮瓣成活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6(6): 656-661.
[8] 柳银兰,罗燕,杨文君,施军平,庄振杰.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对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6(2): 192-197.
[9] 白石 等. 雷公藤甲素缓解局灶性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的炎症及其相关凋亡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5(5): 493-500.
[10] 严凌 等. 阿托伐他汀可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现象[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5(5): 530-535.
[11] 谭兴梅, 胡海峰, 陈枢青. 环鸟苷酸兔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的建立[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4(4): 423-428.
[12] 泮辉,等. 胎盘生长因子恢复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及其机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3(4): 441-447.
[13] 谭丽华, 李小刚, 郭运忠, 唐晓鸿, 杨侃, 蒋卫红. 去肾交感神经术对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其炎症因子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2(5): 550-555.
[14] 姜翠翠, 夏满莉, 王敏, 陈士票.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减轻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相关机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2(3): 326-330.
[15] 马雷雷;张冯江;严敏. 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产生延迟相的心肌保护作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1(5): 55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