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Vol. 33 Issue (6): 496-499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4.06.006
专题报道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在肾脏肿瘤中的表达水平
施继敏;丁伟;黄河;张志根;汤立旦;林茂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
Expression of telomere repeat binding factor1(TRF1) protein in kidney cancer
 全文: PDF(199 KB)   HTML (
摘要:

目的:研究TRF1蛋白在肾脏恶性肿瘤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定量分析肾组织中TRF1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经倍比稀释的TRF133-277纯化蛋白作为定量标准,建立了以抗TRF133-277单抗作定量Wes-tern-blot的方法,并以该方法检测TRF1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32例肾肿瘤样本均不同程度的表达TRF1蛋白质,均值为2.428±1.352 μg/μl,癌旁自身对照组织TRF1的表达水平为3.611±1.922 μg/μl(t=5.776,P<0.001).肿瘤组织内TRF133-277表达水平较相应癌旁组织显著降低,并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TRF1蛋白在肾脏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明显减低,并与肿瘤恶性程度呈负相关.

关键词: 端粒肾肿瘤肾癌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单克隆抗体Western-blot蛋白表达水平    
出版日期: 2004-11-25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2CB7137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339)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施继敏
丁伟
黄河
张志根
汤立旦
林茂芳

引用本文:

施继敏;丁伟;黄河;张志根;汤立旦;林茂芳.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在肾脏肿瘤中的表达水平[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3(6): 496-499.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2004/V33/I6/496

[1] 雷雅静,周丽芳,王安行,陈枢青. 可替宁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免疫学检测中的应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9(6): 765-771.
[2] 韩雪,蒋国军,石巧娟. 降血糖药对内皮祖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9(5): 629-636.
[3] 来翀 等. 转移性肾细胞癌靶向治疗的分子生物学基础[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5(1): 91-97.
[4] 王懿娜;吴炜;彭国平;方红. 紫外线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衰老的作用与端粒酶表达无关[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38(3): 283-288.
[5] 陈小会,童茵,徐伟来,金洁,钱文斌. 急性白血病细胞端粒结合蛋白2表达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2): 170-175.
[6] 刘伟光;顾伟忠;周银宝;汤宏峰;李民驹. 动脉栓塞化疗对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7(1): 83-87.
[7] 葛建荣,任国平,姚航平. 细胞周期素D1和p27kip1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6(5): 483-487.
[8] 黄河;曹伟杰.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6(4): 313-318.
[9] 徐熠熠;蓝建平;朱园园;余建;来晓喻;孙洁;黄河. TRF1 219位磷酸化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6(4): 325-330.
[10] 童向民;金洁;姚航平;钱文斌;孟海涛.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和人白细胞介素18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功能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5(4): 360-365.
[11] 郭莉;汤永民;沈红强;钱柏芹;宁铂涛;张海忠;张怡. 新单抗ZCH-7-2D3与白血病细胞的反应性及其临床意义[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5(4): 390-393.
[12] 陈斌,何超,劳伟峰,黄学锋,方炳良. 端粒酶启动子肿瘤靶向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抗大肠癌细胞HT-29的活性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5(1): 45-49.
[13] 林进,谢珏,钱文斌.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和CD8+细胞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4(6): 534-537.
[14] 黄河;孙洁. 端粒结合蛋白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3(6): 469-473.
[15] 李静远;来晓瑜;罗依;孙洁;余建;蓝建平;朱园园;谭亚敏;林茂芳;黄河.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表达[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3(6): 48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