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Vol. 33 Issue (5): 407-41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4.05.008
专题报道     
血清肿瘤标志物优化组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余捷凯;杨美琴;姜铁军;郑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310009;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2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310009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serum tumor markers with bioinformatics in diagnosi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全文: PDF(149 KB)   HTML (
摘要:

目的:从目前已知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中筛选出用于大肠癌诊断的最优化肿瘤标志物组合,并联合这组标志物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大肠癌智能诊断模型.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128例大肠癌患者和113例健康人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724(CA724)、癌抗原242(CA242)、癌抗原211(C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组织多肽抗原(TPA)共8种肿瘤相关标志物含量,用曲线下面积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评价并筛选最优标志物联合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大肠癌的诊断.结果:筛选出CEA、CA199、CA242、CA211及CA724 5个最优肿瘤标志物的组合,建立了诊断大肠癌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用5倍交叉验证,该模型预测大肠癌样本的特异性为95;,敏感性为83;,阳性预测率为95;.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最优肿瘤标志物组合诊断大肠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诊断神经网络(计算机)肿瘤标记,生物学癌胚抗原    
出版日期: 2004-09-25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余捷凯
杨美琴
姜铁军
郑树

引用本文:

余捷凯;杨美琴;姜铁军;郑树. 血清肿瘤标志物优化组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3(5): 407-410.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2004/V33/I5/407

[1] 郑江江 等.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D10表达在结直肠腺瘤癌变和复发中的意义[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5(4): 335-341.
[2] 何玲非, 赵贇, 王正平.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再次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发生羊水浑浊的风险[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4(3): 264-268.
[3] 杨莉;阮文静;陈恩国;应可净. 血清NKX2-1蛋白在原发性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1(5): 535-539.
[4] 陈坤;金明娟. 结直肠癌人群筛检策略[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0(3): 233-236.
[5] 李其龙;马新源;俞玲玲;姚开颜;马万里;薛峰. 大肠癌优化序贯筛查方案的应用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0(3): 272-275.
[6] 甘丽虹;潘洁;陈淑洁;钟菁;王良静. 结直肠癌ZIC1和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的临床价值初探[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0(3): 309-314.
[7] 陈益定;解磐磐;余建伟;周俊;郑树. 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结合生物信息学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38(5): 470-477.
[8] 刘建;郑树;余捷凯;俞学斌;刘伟国;张建民;胡汛. 胶质瘤脑脊液蛋白质指纹图诊断模型的建立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4(2): 141-147.
[9] 徐栋;李旭芬;蒋文智;曹江;郑树. 定量RT-PCR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3(5): 403-406.
[10] 王敏,Vogel Ilka,Kalthoff Holger. 大肠癌HT-29细胞亚系与母系转移能力和相关因子的比较[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31(5): 355-358.
[11] 戴宁,王建国,高敏,孙蕾民,赵岚,章士正,姒健敏. 仿真结肠镜在结直肠肿瘤检查中的应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31(5): 369-370.
[12] 林建江;崔峻辉;毛伟芳;顾秀珍. 内镜粘膜切除术在结直肠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30(4): 161-163.
[13] 梁廷波, 郑树森, 孙义国, 林建灿, 于吉人. 胃良恶性病变组织及不同距离癌旁粘膜内癌胚抗原表达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6, 25(2): 63-65.
[14] 陈克云, 杨以理, 陈金泉, 徐加鹤, 刘前进. CA50和CEA测定对732例大肠癌诊断价值的初步观察[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3, 22(3): 126-129.
[15] 屠斌, 程秋梅, 郁金声, 金光盛. 唾液癌胚抗原RIA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9, 18(2): 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