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Vol. 32 Issue (6): 492-496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3.06.007
专题报道     
脑表面大体摄影评价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水肿变化
徐慧敏;魏尔清;张世红;朱朝阳;余国良;张琦;储利胜
浙江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31
Macrophotographic measurement of brain surface area for evaluating brain edema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mice
 全文: PDF(188 KB)   HTML (
摘要:

目的:建立脑表面大体摄影评价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水肿变化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诱导小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于缺血后10、30 min,1、3、6、12、24 h取脑,用数码相机作脑顶面及侧面摄影;然后切成6片1 mm厚的脑片进行摄影;最后,恒温烤干脑组织测定脑含水量.以MedBrain-2软件计算脑表面及脑片面积,评估脑水肿程度.结果:脑表面摄影测定面积的方法显示小鼠局灶性缺血后1 h开始,缺血侧的脑面积明显增加,与脑含水量的结果一致.该方法测量脑水肿与脑含水量及脑片体积测量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脑表面大体摄影法是客观、定量评价局灶性脑缺血后脑水肿变化方法的一种补充,具有简便、敏感、不需前处理等优点.

关键词: 脑缺血脑水肿大脑中动脉阻塞大体摄影法     
出版日期: 2003-11-25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498);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99090)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徐慧敏
魏尔清
张世红
朱朝阳
余国良
张琦
储利胜

引用本文:

徐慧敏;魏尔清;张世红;朱朝阳;余国良;张琦;储利胜. 脑表面大体摄影评价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水肿变化 [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2(6): 492-496.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2003/V32/I6/492

[1] 郑心甜,甘海燕,李琳,胡小伟,方燕,储利胜. 黄芪甲苷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2型极化抑制大鼠脑缺血后炎症反应[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9(6): 679-686.
[2] 诸葛陆杰,方燕,金华倩,李琳,杨琰,胡小伟,储利胜. 补阳还五汤上调miR-199a-5p表达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9(6): 687-696.
[3] 张建民.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手术治疗新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3): 233-240.
[4] 钟晚思, 陈智才, 陈红芳, 徐冬娟, 王志敏, 胡海芳, 吴承龙, 张晓玲, 马小董, 王亚仙, 胡海涛, 楼敏, 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行为干预研究协作组 .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3): 241-246.
[5] 陈红芳, 龚筱弦, 徐冬娟, 王志敏, 胡海芳, 吴承龙, 张晓玲, 马小董, 王亚仙, 胡海涛, 楼敏, 陈智才, 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行为干预研究协作组 . 治疗时间提前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灌注治疗的预后[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3): 247-253.
[6] 陶安阳, 王志敏, 陈红芳, 徐冬娟, 胡海芳, 吴承龙, 张晓玲, 马小董, 王亚仙, 胡海涛, 楼敏, 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行为干预研究协作组 . 合并心房颤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3): 254-259.
[7] 张聪聪, 楼敏, 陈智才, 陈红芳, 徐冬娟, 王志敏, 胡海芳, 吴承龙, 张晓玲, 马小董, 王亚仙, 胡海涛, 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行为干预研究协作组 . 医院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时间及预后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3): 260-266.
[8] 泮飞虎, 楼敏, 陈智才, 陈红芳, 徐冬娟, 王志敏, 胡海芳, 吴承龙, 张晓玲, 马小董, 王亚仙, 胡海涛, 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行为干预研究协作组 . 不同工作时间段就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3): 267-274.
[9] 马竞, 何文龙, 高重阳, 余瑞云, 薛鹏, 牛永超. 木瓜苷通过抑制NF-κB P65/TNF-α通路活性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组织损伤[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3): 289-295.
[10] 张力三, 孙毅, 王甜甜, 潘瑜, 姚瀛, 潘柳青, 徐清霖, 张文颖, 徐佳慧, 胡兴越.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特点和临床意义[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3): 275-281.
[11] 梁刚, 牛育苗, 李一涵, 魏安怡, 董静尹, 曾玲晖. 雷帕霉素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给药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5): 443-449.
[12] 曾婷婷,张力三,杨怡,谢非,张丹,胡兴越.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筛查量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2): 174-180.
[13] 王浩,郭红刚,楼琦,石巧娟.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慢性损伤的作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1): 19-26.
[14] 王庆松 等. 基于CT灌注成像的侧支评分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动脉取栓治疗预后的价值[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6(4): 377-383.
[15] 张美霞 等. 静脉溶栓获益的最大梗死体积阈值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时间的关系[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6(4): 384-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