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Vol. 31 Issue (2): 65-67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2.02.001
述评     
改进和创新神经药理学研究方法
魏尔清
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31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neuro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全文: PDF(114 KB)   HTML (
摘要:

神经药理学面临创新性药物研究的任务,系统地改进和创新各种方法,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在靶基因寻找和实用化研究基础上,建立以细胞为基础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对筛选出的先导化合物,在不同水平的实验模型上,建立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各种客观定量研究方法.建成这两大技术平台将促进基础研究和创新药物研究的进程.

关键词: 药物筛选神经药理学基因组高通量筛选计算机计算机辅助技术    
出版日期: 2002-03-25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1999054003,39770270)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魏尔清

引用本文:

魏尔清. 改进和创新神经药理学研究方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31(2): 65-67.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2002/V31/I2/65

[1] 冯筱妍,卢诗娟,李一鸣,林军. 基于锥形线束CT数据的智能颈椎骨龄评估系统的建立[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0(2): 187-194.
[2] 霍现洛,薛小花,袁淑绘,张佃春,高庆娥,巩涛. 胸部CT在2019冠状病毒病和支原体肺炎患者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9(4): 468-473.
[3] 钟琦,李志,沈晓勇,徐凯进,沈毅弘,方强,陈峰,梁廷波.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不同临床分型患者胸部CT影像学特征[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9(2): 198-202.
[4] 王锦程,刘锦鹏,王园园,刘伟,陈小群,孙超,沈晓勇,汪启东,吴亚平,梁文杰,阮凌翔.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胸部CT影像学动态变化[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9(2): 191-197.
[5] 李占鲁,黄翯,张文斌,王敏,傅国胜.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提示临界病变有易损斑块患者预后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9(1): 76-81.
[6] 麦合木提江·穆扎帕,周敏.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髂内动脉封堵后盆腔缺血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5): 546-551.
[7] 伦永志,孙杰. 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诊断候选基因的筛选及其调控网络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2): 148-157.
[8] 付涧兰,宋法寰,程爱萍. 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特征[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2): 193-199.
[9] 徐阿巧,何红琴,施秋军,李芝清,张盛箭. 数字化乳腺断层融合摄影对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2): 186-192.
[10] 徐丽臻,杨帆. 瞬时受体电位M8型离子通道选择性滤器的三维结构计算建模[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1): 19-24.
[11] 刘春富,陈红敏. 论健康医疗大数据保护的相对安全观[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6): 563-576.
[12] 邵华,刘斐,张薇,王利新,陈斌,蒋俊豪,董智慧,石赟,郭大乔,符伟国. 颈总动脉分叉部神经鞘瘤与颈动脉体瘤患者外科治疗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6): 583-587.
[13] 石卓,李建华,高跃,黄婷,梁靓,徐玮泽,舒强. 照相式三维扫描在漏斗胸评估中的应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3): 289-293.
[14] 吴超,陈国仙,赵刘阳,李曙,洪云. PeriCam PSI血流灌注成像系统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及评价[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1): 51-56.
[15] 王佳静,谷海瀛. 幽门螺杆菌的基因分型技术及其应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1): 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