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Vol. 30 Issue (6): 281-284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1.06.011
原著     
白细胞介素2激活的外周血和脐带血及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对骨髓造血的影响
龙梅笑;金洁;瞿国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
Effect of the Culture Supernatams of Interleukin-2-activated Peripher al Blood, Bone Marrow and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on Hematopoiesis.
 全文: PDF(143 KB)   HTML (
摘要:

目的: 探讨用白细胞介素2(IL-2)激活的外周血(APB)和脐带血(ACB)及骨髓(ABM)单个核细胞的培养上清,对骨髓造血的影响和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MTT法,在体外同时检测APB和ACB及ABM培养上清,对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时用集落培养法,检测这3种上清对骨髓粒-单细胞集落和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加入APB和ACB及ABM培养上清,对正常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能力,以及粒-单细胞集落和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无显著的影响.结论 :应用IL-2对自体干细胞移植物进行体外净化时,培养上清对正常造血细胞和单个核细胞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造血干细胞单核细胞胎血骨髓脐带血    
出版日期: 2001-11-25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龙梅笑
金洁
瞿国伟

引用本文:

龙梅笑;金洁;瞿国伟. 白细胞介素2激活的外周血和脐带血及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对骨髓造血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30(6): 281-284.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2001/V30/I6/281

[1] 张大勇,林九洲,王雅艳,许珊,罗成专,蔡佳烨,蒋学范,潘建平. 白藜芦醇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延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6): 617-624.
[2] 黄淑敏,赵正言.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新生儿筛查及免疫系统重建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4): 351-357.
[3] 曹丽芹,施继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失败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6): 651-658.
[4] 林美娜,许瑞元,章涛,张琳,梅序桥.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FLIP与外源性凋亡途径的相关性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4): 381-388.
[5] 周美菊, 王加伟, 孙闻嘉, 吴新宇, 薛静, 吴华香, 杜燕.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A3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中的表达[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7(4): 395-399.
[6] 杨荣 等. Molday IONTM EverGreen标记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及体外磁共振成像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46(5): 481-486.
[7] 候仕芳 等. 下调lmna基因对斑马鱼胚胎髓系和红系造血干细胞发育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5(6): 620-625.
[8] 高秋明 等. Ⅰ期植骨联合非接触钢板技术治疗股骨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八例[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5(6): 631-635.
[9] 吴志华 等.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T细胞受体β链CDR3谱型表达与巨细胞病毒激活[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5(5): 515-521.
[10] 杨肃文 等. 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微RNA-221和微RNA-222的表达[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5(4): 371-378.
[11] 孔祥朋 等. 肌腱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髌腱愈合的对比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5(2): 112-119.
[12] 韦洁平, 黄河. 第19届亚太国际造血干细胞移植会议热点[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4(1): 112-115.
[13] 张健,赵正言.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及抗炎作用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3(3): 372-378.
[14] 蒋端凤,贺艳娟,李林,等.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骨髓瘤细胞生长、分化及RARα2表达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3(3): 305-312.
[15] 颜冰希,余姗姗,冯晓,吴冬玲,蔡昕筱,周倩沁,何晓敏,陈爱嫩,张大勇. D-半乳糖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2(6): 6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