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7年2月~1988年4月,从本院临床散发伤寒病人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到伤寒沙门氏菌60株,桐乡县、余姚市当地流行菌种52株,共计112株。初代分离培养时,V型菌占17.85%,VW型菌占71.44%,W型菌占10.71%,总计带Vi抗原菌株为89.29%,鞭毛抗原(H:d)阳性菌占91.96%。来自桐乡菌株,发酵木糖占20%、发酵山梨醇占45%,而不发酵山梨醇与耐氯霉素的相符率91%。从本院分离到的伤寒沙门氏菌对氯霉素敏感占38.30%,桐乡组只有17.1%,余姚组100%。对氨苄青素霉敏感者分别占12.70%、14%、100%。复方新诺明是39%、22.20%、88.90%。唯有桐乡组菌株出现对第三代头孢霉素-头孢氨噻肟及第三代有机酸一氟哌酸的耐药,分别为2.30%和4.40%。
朱建国, 刘惠云, 袁祖行, 干梦九, 陆红云, 陈士良. 112株伤寒沙门氏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耐药性[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19(1): 18-20.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1990/V19/I1/18
C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