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Vol. 19 Issue (1): 18-20    DOI: 10.3785/j.issn.1008-9292.1990.01.008
论著     
112株伤寒沙门氏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耐药性
朱建国1, 刘惠云1, 袁祖行1, 干梦九2, 陆红云3, 陈士良4
1. 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2. 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
3. 桐乡县第二医院;
4. 余姚市人民医院
 全文: PDF(258 KB)   HTML (
摘要:

自1987年2月~1988年4月,从本院临床散发伤寒病人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到伤寒沙门氏菌60株,桐乡县、余姚市当地流行菌种52株,共计112株。初代分离培养时,V型菌占17.85%,VW型菌占71.44%,W型菌占10.71%,总计带Vi抗原菌株为89.29%,鞭毛抗原(H:d)阳性菌占91.96%。来自桐乡菌株,发酵木糖占20%、发酵山梨醇占45%,而不发酵山梨醇与耐氯霉素的相符率91%。从本院分离到的伤寒沙门氏菌对氯霉素敏感占38.30%,桐乡组只有17.1%,余姚组100%。对氨苄青素霉敏感者分别占12.70%、14%、100%。复方新诺明是39%、22.20%、88.90%。唯有桐乡组菌株出现对第三代头孢霉素-头孢氨噻肟及第三代有机酸一氟哌酸的耐药,分别为2.30%和4.40%。

关键词: 伤寒沙门氏菌/微生物学发酵抗原-抗体反应药物耐受性    
收稿日期: 1989-01-18 出版日期: 1990-01-25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朱建国
刘惠云
袁祖行
干梦九
陆红云
陈士良

引用本文:

朱建国, 刘惠云, 袁祖行, 干梦九, 陆红云, 陈士良. 112株伤寒沙门氏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耐药性[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19(1): 18-20.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med/CN/Y1990/V19/I1/18

[1] 徐力,许鸣,童向民. 有氧糖酵解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及耐药机制中的作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2): 219-223.
[2] 沈夏梦,吕卫国. 外泌体参与卵巢癌患者对化疗耐药的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8(1): 116-120.
[3] 孙爱华, 方佳琪, 严杰. 病原菌耐药信号传导机制及多抗原肽疫苗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2(2): 125-130.
[4] 吴亦斐, 孙爱华, 赵金方, 葛玉梅, 严杰. 细菌药物钝化酶基因分布及其表达诱导与抑制机制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2(2): 131-140.
[5] 杨春梅;钱文斌. 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1(5): 576-580.
[6] 瞿婷婷,张樱,俞云松,陈亚岗,魏泽庆,李兰娟. 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肠球菌的修饰酶基因检测与临床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5(1): 76-82.
[7] 孔海深,李雪芬,王菊芳,吴敏瑾,陈晓,杨青. 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酰基转移酶基因型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5(1): 83-86.
[8] 江秀秀;吕时铭. 5-氟胞嘧啶耐药白色念珠菌的DNA与RNA的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4(1): 69-72.
[9] 苏关关;杨丹红;赵年丰. 168例耐拉米夫定慢乙肝病毒的分布及临床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2(4): 349-351.
[10] 金赛红;谢强敏;陈季强 . 隐孔菌发酵物对离体中性粒细胞释放白三烯B4和C4及D4的抑制作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2(4): 292-295.
[11] 邹薇,吴南屏,Armin Bader,Norbert Brockmeyer. HIV感染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失败后的耐药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2(2): 104-106.
[12] 丁倩,蒋燕灵,邵靖宇. 产乳糖酶酵母Kluyveromyces fragilis株培养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30(2): 49-51.
[13] 朱三明, 张嵘, 宣贵达. 非发酵菌属对17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性[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7, 26(5): 219-222.
[14] 陆导仁, 崔峰波, 庞丹梅, 徐月爱, 褚敏, 王枫, 单达先. 新酶抑制剂他唑巴坦的合成[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7, 26(2): 52-56.
[15] 林舜华, 李赤波, 方海林, 高谷音, 吴近曾. 解脲脲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19(4): 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