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完成”义的表达
王月婷
浙江工商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作者简介] 王月婷(https://orcid.org/0000-0003-0332-9242),女,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古汉语异读问题研究。

摘要

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有两种“完成”:一种强调动作完成后的状态,涉及清—浊交替,属完成体范畴;另一种强调动作在某一参照点前完成,这个参照点不是说话时刻,而是“指示中心”,涉及非去声—去声变读,属过去时范畴。两种完成偶有一些有规律的例外。语音形式与语法意义具有清晰的对应关系,两种完成不可混淆。上古汉语异读系统兼涉完成体、过去时两种语法范畴。完成体、过去时皆有名词引申,皆可充当定语,但充当状语者或是完成体,或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副词,未见过去时充当状语的用例。

关键词: 上古汉语; 异读; 完成体; 过去时; 指示中心
On the Expression of ″Completion″ in the Variant Pronunciation System of Old Chinese
Wang Yuet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s,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 have long been much discussed: 1.Are there both perfective aspect and past tense in Old Chinese? 2.Do the voiceless-voiced alternation and non-falling-falling variance in materials with variant pronunciations mean perfective aspect or past tense? Starting with such examples as ″Jie(解)″ and ″Zhu(著)″ which boast the features of voiceless-voiced alternation and non-falling-falling variance,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se two features both express the meaning of ″completion″ but with different emphases. One emphasizes the state following the action completion and the other one emphasizes action completion before a reference point. In light of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on tense and aspect category in modern linguistics (For instance, some research scholars on English point out that past tense usually takes the utterance time as the reference point, but this view can not account for some linguistic phenomena, and actually past tense is relative to deictic center), we can see that Old Chinese expresses perfective aspect through voiceless-voiced alternation, for example,″Jie(解见上—匣上)″, ″Zhu(著知入—澄入)″, ″Bai(败帮去—並去)″, ″Huai(坏见去—匣去)″, ″Shu(属章入—禅入)″, ″Zhe(折章入—禅入)″, ″Juan(卷见上)/Juan Juan Quan(卷蜷拳群平)″, ″Jin(尽精上—从上)″, ″Hui(会见去—匣去)″, ″He(合见入—匣入)″, ″Ji(戢庄入)/Ji(集从入)″ etc, and we also can see that past tense through non-falling-falling variance, for example,″Guo(过见平—见去)″, ″Ran(染日上—日去)″, ″Guan(贯见平—见去)″, ″Liang(量来平—来去)″, ″Chen(称昌平—昌去)″, etc. In conclusion, there is clear correspondence between phonetic form and grammatical meaning, and they should not be mixed with each other.

The pronunciations of both the voiced initials of voiceless-voiced alternation and the falling tone of non-falling-falling variance boast additional noun meanings and serve as attributes and adverbials, but have different manifestation forms: 1.The additional noun meanings of the former refer to things with the feature of a certain state. For instance,″Shu(属禅入)″ refers to things that are joined together. The additional noun meanings of the later often record the results of action completion. For instance, the product of action completion of ″Zhi(织)″ is called ″Zhi(织去声)″. 2.The former serves as attributes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state following the action completion. For instance,″She Yang(折疡)″ means the state of fracture after the action of breaking-off; The later serves as attributes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action occurring and completing before a reference point. For instance,″Xuan Shi(选去声士)″ means selecting the better ones from talents, and the action of selecting occurs before the completion of ″Xuan Shi″. 3.It’s more common that the former functions as adverbials and refers to the state following the action completion, such as ″Tong-Tong(通—同)″, ″Bing-Bing(并—並)″. The later generally serves as adverbials without state meaning and is more similar to pronunciation variance resulted from grammaticalization, like ″Geng(更)″,″Chong(重)″,″Fu(复)″.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istinguish them from each other.

Keyword: Old Chinese; variant pronunciation; perfective aspect; past tense; deictic center
一、 前 言

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 动词表达“ 完成” 义主要有两种手段:清— 浊交替(如“ 齐败晋— 晋败” )学者多认为该类用例的清声母一读有致使义, 不过这种致使与“ 饮上声— 晋侯饮去声赵盾酒” 、“ 走— 走卯芒” 类用例明显不同, 其浊声母一读有完成义, 很可能涉及两种语法范畴:“ 齐败晋” 涉及致使, “ 晋败” 涉及完成。)、非去声— 去声变读(如“ 过平声谭— 过去声时不祭/时过去声然后学” )有些非去声— 去声变读与完成义无涉(如“ 空平声谷— 空去声我师” 以去声表致使), 不在本文讨论范围。)。这一现象, 前贤已多有讨论。不过, 它究竟反映构词还是语法形态、属何种语法范畴, 尚存争议。就世界语言来看, 当完成义与语音变化联系起来且具有极强的规律性以及批量用例时, 就抽象提升为语法意义, 构成语法范畴。

与完成义相关的语法范畴, 比较常见的是完成体与过去时。两者紧密联系, 但又明显不同:“ 体” 表示动作行为在各个阶段的状态, “ 完成体” 则指动作已经完成的状态。举例来说:英语动词的完成体表达的是过去发生的行为导致的现在的状态; 俄语动词的完成体可以是将来做完某事, 也可以是过去做完某事。“ 时” 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这个时间一般以说话时刻为参照点), “ 过去时” 通常指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某个时间, 至说话时已完成[1]194-199[2]106[3]446

不过英语研究者指出, 过去时一般以说话时刻为参照点;

图1 过去时的三种情况

但以说话时刻为参照点, 存在一些不能解释的语言现象。譬如:在描述历史上的事件时, 那些事件彼此互为参照, 而不是以描述这些历史事件时的具体时间为参照; 还有科幻作品, 所描述的事件应该是发生在写作之后的, 但大部分科幻作品仍然用过去时来叙述。有鉴于此, Lyons提出了“ 指示语境” 的概念, 指出指示语境的中心是说话者当时说话的时间, 而过去是相对于指示中心(deictic center)而言[4]579。在很多语言里, 只要事件发生在指示中心之前, 就能用过去时[5]16。那么, 过去时可以有如图1所示的三种情况。图1从左到右, 时空语境分别处于过去、现在、将来, 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指示中心、自己的过去时。即, 语言中的“ 过去时” 可以有三种情况:发生在过去的指示中心之前的过去时(圈1), 发生在现在的指示中心之前的过去时(圈2), 发生在将来的指示中心之前的过去时(圈3)。按照“ 原型范畴” 理论, “ 发生在现在指示中心之前的过去时” (即圈2)是典型成员, 其他是非典型成员, 但它们都是过去时[6]116

本文据以上认识观察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的两种完成, 发现它们分属完成体、过去时:通过清— 浊交替表达的完成, 强调动作完成后的状态, 属完成体; 通过非去声— 去声变读表达的完成, 强调动作发生在指示中心之前, 属过去时。接下来即结合用例分析论证之。

二、 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的两种完成

本文开头即提到, 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完成义的表达主要有清— 浊交替、非去声— 去声变读两种手段, 虽然它究竟反映构词还是语法形态尚存争议, 但就语言学的普遍认识来看当属语法形态。在前贤研究中, 通过清— 浊交替表达的完成义与通过非去声— 去声变读表达的完成义, 往往被统归为同一种语法范畴, 或称之为“ 既事式” , 或称之为“ 完成体” 。周法高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讨论, 明言此类异读是“ 语法(形态方面)的音变” [7]5, 并称之为“ 既事式” (这里的“ 式” 即“ 用法” [7]39, “ 既事” 即“ 事情已经完成” ), 且举出四个非去声— 去声变读用例(“ 治、过、染、张/胀” )、六个清— 浊交替用例(“ 解、系、着、属、折、见” )。吴安其[8]、金理新[9][10]88, 321、王月婷参见王月婷《< 经典释文> 异读之音义规律探赜》, 浙江大学2007年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论文。)等认为是完成体, 用例既涉及去声变读的“ 治、过” 类, 亦涉及清— 浊交替的“ 解、属” 类。谢维维亦认为是完成体, 不过她把以清— 浊交替为主要构形手段的称为状态类, 把以变读去声为主要形态标记的归为“ 动— 名转指” 中的结果类参见谢维维《汉语音变构词研究》, 浙江大学2012年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79-81页。)。

把两种不同形态手段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归为同一语法范畴, 并不是不行, 但把上古汉语中清— 浊交替、非去声— 去声变读所表达的完成义归为同一范畴, 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最有力的证据是:有些用例兼有清— 浊、非去声— 去声两种异读方式, 且所表达的完成义并不相同, 如“ 解” 、“ 著” 等研究异读者大都提及此二例, “ 解” 字条孙玉文考证颇为翔实, 参见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154-165页。)。

“ 解” , 与本文论题相关的音有三个:见母上声(如字)、见母去声、匣母上声。其音义关系如下本文所有用例的音义关系皆据数据库综合分析得来, 至于同条又音、异条又音原因较复杂, 可参考王月婷《< 经典释文> 同条又音原因分析》, 载《语言科学》2010年第3期, 第331-336页; 毕谦琦《< 经典释文> 同条异读和异条异读性质辨析》, 载《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 第57-61页。)。

(1)见母上声一读表示及物的动作, 有剖开、解开、解释等义。《诗· 小雅· 楚茨》:“ 或剥或亨, 或肆或将。” 笺云:“ 祭祀之礼, 各有其事。有解剥其皮者, 有煮熟之者, 有肆其骨体于俎者, 或奉持而进之者。” 《经典释文》(以下简称《释文》):

“ 解:佳买反。” 《礼记· 檀弓上》:“ 故丧冠之反吉, 非古也。” 注:“ 解时人之惑。丧冠缩缝, 古冠耳。” 《释文》:“ 解:佳买反。” 《庄子· 徐无鬼》:“ 以不惑解惑, 复于不惑, 是尚大不惑。” 《释文》:“ 解:佳买反, 注同。”

(2)见母去声一读表示解缓、懈惰、懈倦、解怠等义(后写作“ 懈” )。《左传· 宣公十八年》:“ 晋既与齐盟, 守者解缓, 故得逃。” 《释文》:“ 解:佳卖反。” 《礼记· 聘义》:“ 日莫人倦, 齐庄、正齐, 而不敢解惰。” 《释文》:“ 解:佳卖反。” 就概念来讲, “ 解见上“ 见上” 即见母上声的简称, 下仿此。)后才会“ 解见去” , 正如《释名》所云:“ 懈, 解也, 骨节解缓也。”

(3)匣母上声一读表示离散、解悦、理解/晓悟等义。《诗· 周颂· 载芟》:“ 载芟载柞, 其耕泽泽。” 笺云:“ 将耕, 先始芟柞其草木, 土气烝达而和, 耕之则泽泽然解散, 于是耘除其根株。” 《释文》:“ 解:音蟹。” 《尚书· 序》载“ 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 《释文》:“ 解:音蟹。” 《礼记· 月令》载“ 鹿角解, 蝉始鸣” , 《释文》:“ 解:户买反。” 以上诸例, “ 解匣上” 义为离散, 表示当事的状态。由此引申, 而有解悦、理解/晓悟等义。《诗· 大雅· 崧高》:“ 申伯信迈, 王饯于郿。” 笺云:“ 申伯之意不欲离王室, 王告语之复重, 于是意解而信行。” 《释文》:“ 意解:音蟹。” 《诗· 小雅· 何人斯》:“ 尔还而入, 我心易也。” 毛传:“ 易, 说。” 笺云:“ 还, 行反也……女行反入见我, 我则解说也。” 《释文》:“ 解:音蟹。” 《公羊传· 隐公五年》:“ 弟子未解其言大小缓急, 故复问之。” 《释文》:“ 解:户买反, 或佳买反。” “ 或音” 不稽, 详参陆德明《经典释文· 序》, (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第2页。下文“ 或音” 问题不再出注。)《礼记· 学记》:“ 虽终其业, 其去之必速。” 注:“ 学不心解, 则亡之易。” 《释文》:“ 解:胡买反。”

“ 著” , 与本文论题相关的音有三个:知母入声(或端母入声)、知母去声、澄母入声。其音义关系如下:

(1)知母入声(或端母入声)一读表示及物的动作, 有穿戴义(该动作把所著之物拉向动作的主体)。《周礼· 秋官司寇· 司圜》:“ 司圜掌收教罢民, 凡害人者, 弗使冠饰而加明刑焉。” 注:弗使冠饰者, 著墨幪。” 《释文》:“ 著:丁略反。” 《礼记· 曲礼上》:“ 就屦, 跪而举之, 屏于侧。” 注:“ 就犹著也。” 《释文》:“ 著:丁略反。”

(2)知母去声一读有显著义。《易· 坤》:“ 阴之为道, 本于卑弱而后积著者也。” 《释文》:“ 著:张虑反, 众经不音者皆同。” 《易· 家人》:“ 处卦之始, 功业未著, 物之未信, 故曰‘ 罔孚’ 。” 《释文》:“ 著:张虑反。” 就概念来讲, “ 著知入” 后才会“ 显著知去” 。此又引申出致使用法(可能后起), 如《礼记· 大学》:“ 揜其不善, 而著其善。” 《释文》:“ 著:张虑反, 后同。” 《左传· 桓公二年》:“ 以茅饰屋, 著俭也。” 《释文》:“ 著:张虑反, 后不音者同。”

(3)澄母入声一读有附着义(客体附于主体)。《诗· 大雅· 既醉》:“ 君子万年, 景命有仆。” 毛传:“ 仆, 附也。” 笺云:“ 成王女既有万年之寿, 天之大命又附著于女, 谓使为政教也。” 《释文》:“ 著:直略反, 下同。” 《左传· 宣公二年》:“ 听, 谓常存于耳, 著于心, 想闻其政令。” 《释文》:“ 著:直略反。” 《周礼· 夏官司马· 射鸟氏》:“ 射则取矢, 矢在侯高, 则以并夹取之。” 郑司农云:“ 王射, 则射鸟氏主取其矢。‘ 矢在侯高’ 者, 矢著侯高, 人手不能及, 则以并夹取之。” 《释文》:“ 著:直略反。” 以上诸例, “ 著澄入” 皆表示客体附着于主体的状态, 亦即当事的状态。

上述“ 解” 、“ 著” 二例皆兼有清— 浊、非去声— 去声两种变读, 且两种变读虽皆有完成义但有所不同:浊声母一读表示动作完成后当事的状态; 去声一读也可以理解为完成(“ 解见上” 后才“ 解见去” 、“ 著知入” 后才“ 著知去” ), 但“ 解见去” 、“ 著知去” 似为形容词(现代汉语有“ 很懈怠” 、“ 显著” 这样的说法)。这可以说明两种完成不同, 不当归为同一语法范畴。其各自归属, 接下来结合更多用例进一步观察。

(一) 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通过清— 浊交替表达的完成

动词通过清— 浊交替以表动作完成后的状态也有例外, 如“ 陈阵” 、“ 毁” 等, 但例外也有规律, 详下文。), 这在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有较多用例, 前人亦多有讨论(周法高[7]、金理新[10]、杨作玲参见杨作玲《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研究》, 南开大学2009年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13-76页。)、谢维维参见谢维维《汉语音变构词研究》, 浙江大学2012年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79-81页。)等)。其中颇为可靠的用例, 除了上文提及的“ 解见上— 匣上” 、“ 著知入— 澄入” 外, 还有“ 败帮去— 並去” 、“ 坏见去— 匣去” 、“ 属章入— 禅入” 、“ 折章入— 禅入” 、“ 卷见上/卷蜷拳群平” 、“ 尽精上— 从上” 、“ 会见去— 匣去” 、“ 合见入— 匣入” 、“ 戢庄入/从入” 等“ 见见去— 匣去” 、“ 闻微平— 微去” 二例争议颇大, 本文暂不收。), 简述如下:

帮去— 並去

帮去, 典型句法结构为“ 施事/致事+败+受事/当事” 视角不同, 则理解不同, 若以“ 败” 为一般及物动词, 则主语、宾语分别是施事、受事; 若以“ 败” 为致使词, 则主语、宾语分别是致事、当事。下仿此。), 表及物的动作, 可以理解为“ 使……败” 。《公羊传· 隐公十年》:“ 六月壬戌, 公败宋师于菅。” 《释文》:“ 败:必迈反, 凡临佗曰败皆同此音。” 《左传· 成公二年》:“ 兄弟甥舅, 侵败王略, 王命伐之, 告事而已。” 《释文》:“ 败:必迈反。” 《左传· 宣公十二年》:“ 彘子曰:‘ 败楚服郑, 于此在矣, 必许之。’ ” 《释文》:“ 败:必迈反。”

並去(如字), 常用音, 表状态, 不及物。以“ 当事+败” 句式最为常见, 《释文》多不出注。《左传· 成公十四年》:“ 八月, 郑子罕伐许, 败焉。” 《左传· 定公五年》:“ 又战于公婿之溪, 吴师大败, 吴子乃归。” 《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 子为政, 慎之以礼。不然, 郑国将败。” 《论语· 乡党》:“ 食 , 鱼馁而肉败, 不食。”

见去— 匣去

见去, 典型句法结构为“ 施事/致事+坏+受事/当事” , 表及物的动作, 可以理解为“ 使……坏” 。如《尚书· 序》“ 坏孔子旧宅” , 《释文》:“ 坏:音怪, 下同。《字林》作 , 云, 公坏反, 毁也。” 《礼记· 问丧》“ 如坏墙然” , 《释文》:“ 坏:音怪, 《字林》作 , 音同。” 《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 为其欲坏楚善行” , 《释文》:“ 坏:音怪。”

匣去(如字), 常用音, 《释文》多不出注, 典型句法结构为“ 当事+坏” , 表状态, 不及物。如《左传· 文公十三年》“ 大室之屋坏” , 《韩非子· 说难》“ 天雨墙坏” , 《论语· 阳货》“ 礼必坏” 。

章入— 禅入

章入, 典型句法结构为“ 施事/致事+属+受事/当事” , 表及物的动作, 可以理解为“ 使……属(于)” 。《左传· 哀公十一年》“ 使于齐, 属其子于鲍氏” , 《释文》:“ 属:音烛, 注及下同。” 《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 属矢于弦也” , 《释文》:“ 属:之玉反。” 以上用例皆是使甲物连属于乙物, 亦引申为使同类事物相连属, 如《周礼· 地官司徒· 州长》“ 正月之吉, 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 , 注:“ 属犹合也, 聚也。因聚众而劝戒之者, 欲其善。” 《释文》:“ 属:音烛, 合也、聚也。注下皆同。”

禅入(或作定入、崇入), 注音用例很少, 典型句法结构为“ 当事+属” , 表状态, 不及物。《仪礼· 少牢馈食礼》:“ 腊两髀属于尻。” 《释文》:“ 属:音独。” 《诗· 小雅· 小弁》:“ 不属于毛, 不离于里。” 《释文》:“ 属:音烛, 徐音蜀。” 此“ 音烛” 或为“ 音独” 之误。)引申为名词由词的某一形态引申出新义、发展出新词并不稀奇, 英语中过去分词常引申为形容词(如“ known” 引申为形容词“ 知名的” )、现在分词常引申为名词(如“ feeling” 引申为名词“ 感觉” )。), 指连属在一起的事物。《尔雅· 释言》:“ 孺, 属也。” 注:“ 谓亲属。” 疏:“ 李巡云:‘ 孺, 骨肉相亲属也。’ 《常棣》:‘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 《释文》:“ 属:雏欲反。” 《尔雅· 释器》:“ 斪斸谓之定。” 注:“ 锄属。” 《释文》:“ 属:音蜀。” 《礼记· 三年问》:“ 凡生天地之间者, 有血气之属必有知, 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 《释文》:“ 属:音蜀。”

章入— 禅入

章入, 典型句法结构为“ 施事/致事+折+受事/当事” , 表及物的动作, 可以理解为“ 使……折断” 。《左传· 成公二年》:“ 张侯曰:‘ 自始合, 而矢贯余手及肘, 余折以御, 左轮朱殷, 岂敢言病?吾子忍之!’ ” 《释文》:“ 折:之设反。” 《左传· 定公十三年》:“ 齐高强曰:三折肱知为良医。” 《释文》:“ 折:之设反。” 《诗· 郑风· 将仲子》:“ 将仲子兮, 无踰我里, 无折我树杞。” 《释文》:“ 折:之舌反, 伤害也, 下同。”

禅入, 注音用例很少, 《礼记· 曲礼上》:“ 寿考曰卒, 短折曰不禄。” 《释文》:“ 折:市设反。” 《周礼· 天官冢宰· 疡医》:“ 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 注:“ 折疡, 踠跌者。” 《释文》:“ 折:时设反。” 以上诸“ 折” 皆可以理解为既折之状态, 不及物。其他表状态但未注音之用例颇多, 如《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 栋折榱崩, 侨将厌焉, 敢不尽言?” 《左传· 襄公七年》:“ 衡而委蛇, 必折。” 《左传· 昭公十二年》:“ 末大必折, 尾大不掉, 君所知也。” 其句法结构为“ 当事+折” 。

见上— 卷蜷拳群平

见上, 典型句法结构为“ 施事/致事+卷+受事/当事” , 表及物的动作, 可以理解为“ 使……蜷曲” 。《礼记· 杂记下》:“ 夫大飨, 既飨, 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 《释文》:“ 卷:纪转反, 又厥挽反。” 《仪礼· 燕礼》:“ 司宫兼卷重席, 设于宾左, 东上。” 《释文》:“ 卷:九转反, 刘居远反。”

群平(如字), 典型句法结构为“ 当事+卷” , 表状态, 不及物。《尔雅· 释木》注:“ 树枝曲卷, 似鸟毛羽。” 《释文》:“ 卷:巨员反。” 字或作“ 蜷” , 《楚辞· 离骚》:“ 仆夫悲余马怀兮, 蜷局顾而不行。” 王逸注:“ 蜷局, 诘屈不行貌。” 或作“ 拳” , 《庄子· 人间世》:“ 仰而视其细枝, 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 《释文》:“ 拳:本亦作卷, 音权。” “ 拳” 后指拳头, 名词。《说文· 手部》:“ 拳, 手也。” 段注:“ 今人舒之为手, 卷之为拳。” 朱骏声:“ 张之为掌, 卷之为拳。” 具有卷曲这种状态的事物还有“ 圈” , 同样读群母, 只是声调为上声(上声有表“ 小” 和“ 亲昵” 之义, 参见郑张尚芳《上古音系》,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211页; 朱晓农《亲密与高调》, 载《当代语言学》2004年第3期, 第193-222页。), 《周礼· 秋官司寇· 闽隶》:“ 猛兽不可服, 又不生乳于圈槛也。” 《释文》:“ 圈:求阮反。”

精上— 从上

精上, 典型句法结构为“ 施事/致事+尽+受事/当事” , 表及物的动作, 可以理解为“ 使……尽” 。如《左传· 闵公二年》“ 尽敌而反” , 《释文》:“ 尽:子忍反, 下‘ 尽敌’ 同。” 《仪礼· 既夕礼》“ 乃行祷于五祀” , 注:“ 尽孝子之情。” 《释文》:“ 尽:子忍反。” 《尚书· 康诰》“ 往尽乃心” , 《释文》:“ 尽:徐子忍反。”

从上(如字), 《释文》无单独注音者。《说文· 皿部》:“ 尽, 器中空也。” 徐铉注:“ 慈刃切。” 按, “ 刃” 疑为“ 忍” 字之误, 黄坤尧云:“ 徐锴注‘ 寂泯反’ , 可为旁证。” [11]34“ 器物中空” 是事物的一种状态, 不及物, 典型句法结构为“ 当事+尽” 。《左传· 襄公十八年》:“ 楚师多冻, 役徒几尽。” 《国语· 晋语三》:“ 吕甥曰:以韩之病, 兵甲尽矣。” 《左传· 襄公八年》:“ 楚师辽远, 粮食将尽, 必将速归, 何患焉?”

见去— 匣去

见去, 典型句法结构为“ 施事/致事+会+受事/当事” , 表及物的动作, 可以理解为“ 使……集合” 。《尔雅· 序》:“ 是以复缀集异闻, 会稡旧说。” 《释文》:“ 会:古外反, 《周礼》注云‘ 计也’ 。” 《周礼· 地官司徒· 泉府》:“ 凡国事之财用取具焉。岁终, 则会其出入而纳其余。” 注:“ 会, 计也。” 《释文》:“ 会:古外反, 后放此。”

匣去(如字), 注音用例很少。典型句法结构为“ 当事+会” , 表状态, 义为聚合、集合, 不及物。《左传· 桓公》:“ 会于嬴, 成昏于齐也。” 《左传· 桓元年》:“ 蔡侯、郑伯会于邓。” 引申为名词, 指具有“ 聚合” 这种特征的事物, 如《尚书· 益稷》:“ 予欲观古人之象, 日、月、星辰、山、龙、华虫, 作会。” 孔传:“ 会, 五采也, 以五采成此画焉。” 《释文》:“ 会:马郑作绘, 胡对反。”

见入— 匣入

见入, 典型句法结构为“ 施事/致事+合+受事/当事” , 表及物的动作, 可以理解为“ 使……集合” 。《礼记· 月令》:“ 命乐师大合吹而罢。” 孔疏:“ 乐师之官, 大合诸乐管钥之吹, 以缀恩慈之心……” 《释文》:“ 合:古荅反。” 《周礼· 冬官考工记· 轮人》:“ 三材既具, 巧者和之。” 注:“ 调其凿内而合之。” 《释文》:“ 合:音合, 又如字。” (如字是当时的常用音, 颇为强势, 经常附于合乎音义规律的音之后(有时也居前), 详参王月婷《< 经典释文> 同条又音原因分析》, 载《语言科学》2010年第3期, 第331-336页。)匣入(如字), 指黏合在一起的状态, 不及物, 《礼记· 曲礼上》:“ 凡祭宗庙之礼……黍曰‘ 芗合’ 。” 孔疏:“ 黍曰芗合者, 夫谷秫者曰黍秫, 既软而相合, 气息又香, 故曰芗合也。” 孙希旦《集解》:“ 黍与稷皆今之小米, 黍之性黏, 故曰芗合。” 《释文》:“ 合:如字, 或音合。” 引申为名词, 指具有“ 会合” 这种特征的事物, 如“ 盒” 。

庄入— 集从入

戢, 《说文· 戈部》:“ 戢, 藏兵也。” 《尔雅· 释诂》:“ 戢, 聚也。” 《诗· 周颂· 时迈》:“ 载戢干戈, 载櫜弓矢。” 传:“ 戢, 聚。櫜, 韬也。” 由以上用例可见, “ 戢” 皆为及物动词, 其句法结构为“ 施事/致事+戢+受事/当事” , 可以理解为“ 使……聚集” 。

集, 则是一种聚集的状态, 不及物。《说文》:“ 集, 群鸟在木上也。” 《诗· 周南· 葛覃》:“ 黄鸟于飞, 集于灌木, 其鸣喈喈。” 《诗· 大雅· 大明》:“ 天监在下, 有命既集。” 《尚书· 胤征》:“ 乃季秋月朔, 辰弗集于房……”

以上用例, 清声母一读表示及物的动作, 可以理解为致使。浊声母一读则具有如下特点:

(1)表示动作完成后的状态(不及物)。(2)这个状态可以出现在过去, 也可以出现在将来。过去做完某事, 用例如《左传· 襄公十八年》“ 役徒几尽” , 《左传· 成公十四年》“ 郑子罕伐许, 败焉” , 《左传· 文公十三年》“ 大室之屋坏” 。将来做完某事, 用例如《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 郑国将败” , 《论语· 阳货》“ 礼必坏” , 《左传· 襄公八年》“ 粮食将尽” , 《左传· 昭公十二年》“ 末大必折” 。

这些符合完成体的特征。据此推断, 上古汉语清— 浊交替中的浊声母标记完成体, 读清声母者则为未完成体。这一特点与藏语一致, 吴安其亦持此观点[8]

(二) 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通过非去声— 去声变读表达的完成及其与清— 浊交替型的比较

动词通过非去声— 去声变读表达的完成义, 与清— 浊交替表达的完成义不同:清— 浊交替者强调动作完成的状态, 非去声— 去声变读者强调动作在某一指示中心之前已完成, 这在上文已有交代。下面先结合用例考察去声变读的特点, 之后详细对比清— 浊交替与非去声— 去声变读所表达的完成义的不同。

1.通过非去声— 去声变读表达的完成

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 通过非去声— 去声变读以表达完成义者用例较少, 最常见的是“ 过见平— 见去(或认为“ 治澄平— 澄去” 亦当归入此类, 似可商榷, 详下文。):

(1)过见平, 度也, 位移动词, 典型句法结构为“ 施事+过+处所” (无致使义)。《左传· 庄公十年》:“ 齐侯之出也, 过谭, 谭不礼焉。” 《释文》:“ 过:古禾反。” 《诗· 召南· 江有汜》:“ 之子归, 不我过。不我过, 其啸也歌。” 《释文》:“ 过:音戈, 下文同。” 《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 将有西师过轶我, 击之, 必大捷焉。” 《释文》:“ 过:古禾反, 又古卧反。” (此“ 又音” 只是列出“ 过” 字的另一个读音, 此类“ 又音” 问题下文不再出注。)

(2)过见去, 《群经音辨》云:“ 既逾曰过。” 即已经过了, 则变读去声。《礼记· 曾子问》:“ 过时不祭, 礼也。” 《释文》:“ 过:古卧反。” 《礼记· 学记》:“ 时过然后学, 则勤苦而难成。” 《释文》:“ 过:姑卧反。” “ 过时” 、“ 时过” 皆是抽象的“ 过” , 意思是“ 过了那个时间” , 即以“ 那个时间” 为参照点。过犹不及, 故此“ 过” 又引申出过失、过错等名词义。

不妨用现代汉语来比较“ 过” 字两读的不同。现代汉语中既有“ 过河” , 也有“ 过了河” /“ 过河(拆桥)” :前者相当于“ 过见平” , 后者大致相当于“ 过见去” ; 前者是一般的动作, 后者动作在某一参照点(指示中心)之前已发生, 是为过去时。譬如:“ 过河(拆桥)” 中“ 过河” 这一动作发生在“ 拆桥” 之前, “ 过了河” 则在说话时之前。该类用例还有“ 染日上— 日去” 、“ 贯见平— 见去” 、“ 量来平— 来去” 、“ 称昌平— 昌去” 等, 简述如下:

日上, 濡也; 染日去, 既濡曰染。非去声用例如《左传· 宣公四年》:“ 子公怒, 染指于鼎, 尝之而出。” 《释文》:“ 染:如琰反。” 去声用例如《礼记· 礼运》注:“ 澣帛, 练染以为祭服。” “ 以为祭服” 在“ 练染” 之后, 即“ 练染” 在“ 以为祭服” 这个参照点之前, 《释文》:“ 染:如艳反, 又如琰反。”

见平, 穿; 贯见去, 既穿曰贯。非去声用例如《楚辞· 离骚》的“ 贯薜荔之落蕊” ; 去声用例如《左传· 成公二年》所载“ 矢贯余手及肘, 余折以御” , “ 矢贯余手及肘” 在“ 余折” 这个参照点之前, 《释文》:“ 贯:古乱反, 下注同。”

来平, 测量; 量来去, 既量曰量。非去声用例如《周礼· 地官司徒下· 县师》:“ 凡造都邑, 量其地, 辨其物, 而制其域。” 《释文》:“ 量:音良。” 去声用例如《礼记· 曲礼上》:“ 凡祭宗庙之礼……币曰量币。” 《释文》:“ 量:音亮, 又音良。” 孙希旦《集解》:“ 量币者, 言币之长短广狭合制度也。” 由是知, “ 量来去币” 之“ 量来去” 需“ 量来平” 而后得, 其测量行为发生在该币作为祭祀用品之前。

昌平, 举也; 称昌去, 举事得宜曰称, “ 称昌平” 而后知是否得宜(即“ 相称昌去” ), 即称举这一动作发生在得出是否相称这一结果之前。

概而言之, 上述用例具有以下特点:非去声一读表示及物的动作(无致使义); 去声一读表示的动作发生在某一参照点之前(就参照点而言该动作已完成), 是为过去时。该类用例较少, 有可能是异读衰落所致; 还有另一种可能, 即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的过去时是在完成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所以发育不全。事实究竟如何, 有待进一步探讨。

2.清— 浊交替与非去声— 去声变读表达完成的差异

上文通过用例展示了同是表达完成, 清— 浊交替者强调动作完成的状态, 非去声— 去声变读者则强调动作在某一指示中心之前已完成, 分属完成体、过去时。两者之不同还可以通过现代汉语来观察, 不妨以“ 过” 、“ 败” 为例:现代汉语中, 表达“ 过见去” 义要说“ 过了1(河)” , 表达“ 败” 义要说“ (晋)败了2” , 两者采用不同的句法结构。这说明“ V见去/过见去” 与“ V/败” 不同:“ V见去/过见去” 与“ 了1” 相应, “ 过了1河” 中“ 了1” 标记“ 过” 这一动作的结束, 即动作发生在指示中心之前; “ V/败” 与“ 了2” 相应, “ 晋败了2” 中“ 了2” 标记状态的变化, 与“ 败” 表动作完成的状态一脉相承由此来看, 现代汉语中的“ 了1” 、“ 了2” 分别与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的过去时、完成体相对应, 参见下文。)。

接下来, 继续对比清— 浊交替与非去声— 去声变读在名词引申、充当定语、充当状语等方面的不同。

(1)清— 浊交替与非去声— 去声变读之名词引申

从上文所举清— 浊交替用例来看, 浊声母一读或有名词引申义, 指以该状态为特征的事物, 如“ 属” 、“ 卷/拳圈” 、“ 会/绘” 、“ 合/盒” 等。也有一些清— 浊交替用例或有名词引申义, 或直接呈现为动— 名变读清— 浊交替涉及的动— 名转类来源不一, 这里仅讨论状态类。), 皆明显可见“ 名词表示由状态引申而来的以该状态为特征的事物” 。下面以“ 遭曹” 、“ 系” 、“ 曾层” 等为例予以说明。

精平— 曹从平该例由黄笑山先生提供, 虽前贤未收, 但两者形、音、义间的联系非常明显, 应该不谬。

精平, 逢也, 及物动词。《诗· 齐风· 还》:“ 子之还兮, 遭我乎峱之间兮。” 《庄子· 应帝王》:“ 天根遊于殷阳, 至蓼水之上, 适遭无名人而问焉……” 既已遭遇(相逢)则形成多人聚集之状态, 变读从平(字作“ 曹” ), 充当状语, 如《左传· 昭公十二年》:“ 周原伯绞虐其群臣, 使曹逃。” 《国语· 周语下》:“ 且民所曹好, 鲜其不济也; 其所曹恶, 鲜其不废也。” 或引申为名词, 指集聚在一起的人, 有“ 偶、类” 等义。《楚辞· 招魂》:“ 分曹并进, 遒相迫些。” 王逸注:“ 曹, 偶也。” 《吕氏春秋· 知度》:“ 贪得伪诈之曹远矣。”

见去— 匣去

见去, 拴结, 及物动词。《周礼· 春官宗伯· 占人》:“ 凡卜簭既事, 则系币以比其命; 岁终, 则计其占之中否。” 《释文》:“ /系:音係。” 匣去, 注音用例很少且多为名词, 指世系、系统等, 即系联在一起者。《周礼· 春官宗伯· 小史》:“ 小史掌邦国之志, 奠系世, 辨昭穆。” 注:“ 系世, 谓《帝系》《世本》之属是也。” 《释文》:“ 系:户计反, 注同。”

曾增王筠句读:“ ‘ 曾’ 下虽云‘ 词之舒也’ , 而‘ 会’ 下则曰:‘ 曾, 益也。’ 知增即曾之分别文。” 见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字典》, (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 1990年版, 第489页。)精平— 层从平

精平, 益也, 及物动词。《孟子· 告子下》:“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从平, 指重重叠叠的状态, 《楚辞· 招魂》:“ 层台累榭, 临高山些。” 王逸注:“ 层、累, 皆重也。” 引申指具有重叠这一状态的重屋, 《说文· 尸部》:“ 层, 重屋也。”

以上三例, 名词皆表示具有相应状态之事物, 与此前所述“ 清— 浊交替用例中浊声母一读表示动作完成的状态” 一脉相承。

与以上不同, 与完成义相关的非去声— 去声变读中的名词非去声— 去声变读涉及的动— 名转类来源不一, 这里仅讨论与完成义相关的那部分。), 往往表示动作完成的结果。名词表示动作完成的结果, 这意味着动作原本发生在物品成形之前, 若以物品成形为参照点, 相应的动作则是过去时。也就是说, 这个变读去声表结果的名词与动词的过去时一脉相承, 用例如:“ 织章入, 编织— 织章去, 丝织品” 、“ 积精入, 堆积— 积精去, 堆积起来的物品” 、“ 委影上, 累积— 委影去, 仓廪积聚的物资” 、“ 炙章入, 炮也— 炙章去, 炮肉曰炙” 、“ 熹晓上, 炙也— 晓去, 熟食也” 、“ 列来入, 条陈— 列来去, 行列” 、“ 缝奉平, 也— 缝奉去, 既 曰缝” 、“ 凿从入, 穿也— 凿从去, 穴也” 、“ 结见入, 打结— 结/髻见去, 发髻” , 等等。

由以上分析可知, 清— 浊交替与非去声— 去声变读虽皆有名词引申义, 但明显不同:前者与动作完成后的状态相关联(其特点是单位个体仍可视), 后者与动词的过去时相关联(其特点是强调动作的整体结果)。

(2)清— 浊交替与非去声— 去声变读之充当定语

通过清— 浊交替、非去声— 去声变读以表完成义的动词, 其异读形式皆可充当定语, 但两者亦有所不同。先看变读去声的用例(详参王月婷[12]):

贯:见母平声, 及物动词, 穿也。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六:“ 置高碪上以刀屠割, 或用木枪竖贯其体, 衣缠油沃以火焚烧, 如是等苦, 种种逼迫。” 《慧琳音义》:“ 贯:古鸾反。” 见母去声, 既穿曰贯。《易· 剥》:“ 六五:贯鱼, 以宫人宠, 无不利。” 注:“ 处剥之时, 居得尊位, 为‘ 剥’ 之主者也。‘ 剥’ 之为害, 小人得宠, 以消君子者也。若能施宠小人, 于宫人而已, 不害于正, 则所宠虽众, 终无尤也。‘ 贯鱼’ 谓此众阴也, 骈头相次, 似‘ 贯鱼’ 也。” 由此可见, “ 贯鱼” 即既贯之鱼, “ 贯” 这一动作发生在“ 贯鱼” 形成之前, 这与过去时特征一致。《释文》:“ 贯:古乱反, 徐音官, 穿也。” 该例以首音为是, 徐音乃取常用音, 与音义规律不合。)

选:心母上声, 及物动词, 择也。《礼记· 礼运》:“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心母去声, 既择曰选。《礼记· 王制》:“ 命乡论秀士, 升之司徒, 曰选士。” “ 选士” 即从秀士中选出来的更优者, “ 选” 这一动作发生在“ 选士” 形成之前, 与过去时特征一致。《释文》:“ 选:宣恋反, 下皆同。”

以上变读去声充当定语者, 皆可以理解为某一动作的完成(仍保留了一些动作性), 即相应动作发生在参照点之前。而变读浊声母充当定语者, 语义有所不同, 更强调状态(呈现出形容词性)。上文“ 折” 例提到“ 折疡” , 汉郑玄注:“ 折疡, 踠跌者。” 孙诒让正义:“ 踠跌, 谓手足宛屈及蹷仆, 因而折损支体, 故谓之折疡。” 由此可知, “ 折疡” 即既折之疡, 呈现的是折损之状态。上文提到的“ 坏” , 汉代《论衡》中有充当定语的用例:“ 坏屋所压, 崩崖所坠, 非屋精崖气杀此人也。” “ 坏屋” 即已损坏之房屋, 呈现出破败之状态。下文还将提到“ 治澄去世” , 并非治理之后就叫治世, 治理成功、呈现安定祥和状态的才叫治世。

由以上分析可知, 虽然清— 浊交替、非去声— 去声变读其异读形式皆有完成义、可充当定语, 但两者有所不同:前者强调动作发生于参照点之前, 至参照点已完成; 后者强调动作完成之后的状态。

(3)清— 浊交替与非去声— 去声变读之充当状语

清— 浊交替、非去声— 去声变读的异读形式皆可充当状语(后世多以“ 副词” 称之, 为便于称呼, 本文沿用之), 但两者亦不同。相较之下, 清— 浊变读中的浊声母一读更易引申出副词, 如上文提到的“ 民所曹好” 、“ 使曹逃” 等。更多用例参见金理新[10]90-94, 这里只略举几例:

通— 同:透母, 通达, 字多作“ 通” 。《庄子· 天地》“ 故通于天地者, 德也” , 字或作“ 同” ; 《山海经· 海内经》“ 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 , 郭注:“ 同, 犹通也。” 定母, 字多作“ 同” , 《左传· 桓公六年》:“ 是其生也, 与吾同物, 命之曰同。” 桓公六年夫人生子, 与桓公同日, 故名之曰同。)或充当状语(义为“ 一起” ), 如《诗· 邶风· 北风》“ 携手同行” , 《孟子· 梁惠王下》“ 不与民同乐也” 。

并— 並:非母上声, 表动作, 《左传· 成公二年》:“ 左并辔, 右援枹而鼓。” 並母上声, 指合并在一起的状态, 充当状语, 如《诗· 秦风· 车邻》:“ 既见君子, 並坐鼓瑟。” 《诗· 小雅· 宾之初筵》:“ 既醉而出, 並受其福。”

由上可见, 清— 浊变读中读浊声母的副词仍表动作完成后的状态。这与非去声— 去声变读中读去声的副词亦形成区别(兼有浊、去变读者不在此讨论之列), 非去声— 去声变读中读去声的副词无状态义, 亦无完成义, 更似语法化导致的音变。下面以“ 更” 、“ 重” 、“ 复” 为例予以说明(详参王月婷[13]271-273)。

更:见母平声表示动词, 改也、代也, 《论语· 子张》:“ 过也, 人皆见之; 更也, 人皆仰之。” 见母去声表示副词, 相当于“ 再” 、“ 复” 、“ 又” , 《左传· 僖公五年》:“ 虞不腊矣, 在此行也, 晋不更举矣。” 动词“ 更改” 是在已有事物的基础上再来一次, 副词也是在已有事物的基础上再来一次, 只是意义比较虚化。

重:澄母平声表动词, 有重复义, 如《易· 乾》“ 九三, 重刚而不中” , 乾卦之九三爻, 上下俱阳, 故云九三“ 重刚” 。澄母去声表副词, 《广韵· 用韵》:“ 重, 更为也。” 如《左传· 昭公十年》所载“ 其以丧服见, 是重受吊也” 。上述两个“ 重” 特点相似:已有某事物, 再次出现者即为重, 只是副词意义较为虚化。

复:有非母入声、奉母入声、奉母去声三读。非母入声一读义为双重、厚、高, 形容词, 如“ 复庙” 之“ 复” 。奉母入声一读义为返也、还也, 动词, 如《左传· 僖公四年》“ 昭王南征而不复” 。奉母去声一读义为再也、又也, 副词, 《论语· 述而》:“ 久矣, 吾不复梦见周公。” 这三者很明显:奉母入声— 非母入声表达浊— 清交替型的完成(属逆构):一往一返之后呈现双重、厚、高之状态; 与非母入声一读相较, 奉母去声表示的副词再、又非关动作的完成, 而是返也、还也的虚化, 不再强调返回义, 只保留了重复这一特点:再一次梦到周公则称为“ 复梦” 。

综上所述, 清— 浊交替与非去声— 去声变读明显不同形容词的清— 浊交替、非去声— 去声变读区别不明显(清— 浊交替型用例如“ 分非平奉平” 、“ 长知上澄平” , 非去声— 去声变读型用例如“ 知知平知去” 、“ 张知平知去” ), 个中原因不得而知, 谨记之以待方家。):(1)前者的浊声母一读表动作完成后的状态, 属完成体; 后者则用去声表示发生在指示中心之前的动作, 属过去时。(2)完成体、过去时皆有名词引申, 皆可以充当定语, 但充当状语者或是完成体, 或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副词, 未见过去时充当状语的用例。

(三) 其他相关问题的讨论

相关问题主要探讨那些例外用例的规律, 对进一步探讨语法范畴意义不大, 但对于全面认识上古汉语异读却是非常必要的。上文各用例皆体现这样一条基本规则:清声母者通过变读浊声母以表状态, 非去声者通过变读去声以表过去时。这条基本规则面临这样的问题:如果源词即为浊声母, 它如何变读以表状态; 如果源词即为去声, 又如何变读以表过去时?一条重要途径是逆构, 即由浊声母变读为清声母、由去声变读为非去声。可是, 除此之外呢?

还是通过事实说话。先看源词为去声者如何变读以表过去时。“ 分” 这个用例很有意思[13]122-128, 它涉及非母平声、奉母平声、非母去声、奉母去声四音:非母平声表示带受事宾语的及物动词, 如“ 君分国以禄之” ; 奉母平声, 字作“ 贫” ; 非母去声表示带与事宾语的及物动词, 如“ 分贫振穷” ; 奉母去声, 后写作“ 份” , 指分出的部分。以上四音义有如下关系:(1)非平— 非去, 增项变读(变读去声者增加与事); (2)非平— 奉平, 即把东西分给别人后自己“ 贫” , 表动作完成后的状态; (3)非去— 奉去, 即分给别人则别人有份, 是动作完成后的结果, 亦即“ 分” 这个动作在“ 份” 之前, 是由过去时引申而来。这最后一组, 即源词为去声者, 通过变读浊声母以表过去时。

那么源词为浊声母者如何变读以表完成体(动作完成后的状态)?不妨以“ 陈澄平/阵澄去” 为例予以说明:源词为浊声母(澄平), 义为陈列, 及物动词, 如《左传· 成公十六年》“ 缮甲兵, 展车马” , 注:“ 展, 陈也。” 《释文》:“ 陈:如字。” 表动作完成后的状态则变读去声(澄去), 如《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晋师陈于莘北” , 《释文》:“ 陈:直靳反。” 此例说明, 源词为浊声母者通过变读去声以表完成体。

浊声母用例的变读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种特殊情况, 这里一并说明:(1)源词即读浊声母、表状态, 然后变读去声以表示具有该状态的事物, 其实是通过变读去声实现动名转类。例如:“ 聚从上” , 本指集合在一起的状态, 如《周礼》“ 六材既聚” ; 变读去声时指具有“ 聚” 这一状态的事物, 如《说文》“ 邑落曰聚” 。(2)源词即读浊声母、表动作, 通过变读去声以表动作完成的结果(即动作发生在过去时), 这与常见的非去声— 去声变读一致, 如“ 缝奉平” 之后有“ 缝奉去” 。

综上, 浊声母的非去声— 去声变读至少包含三种情况:有些与清— 浊变读一致(如“ 陈/阵” ); 有些与常见的非去声— 去声变读一致(如“ 缝” ); 还有些用例浊声母的源词即表状态, 然后通过去声变读实现动名转类(如“ 聚” )。那么, 研究者屡屡提及的浊声母的非去声— 去声变读用例“ 治澄平— 澄去” , 究竟属哪种类型的变读?先考察其使用情况:

澄平, 如《尔雅· 释天》“ 出为治兵, 尚威武也” , 《释文》:“ 治:音持。” 《尚书· 禹贡》“ 壶口治梁及岐” , 《释文》:“ 治:如字。”

澄去, 《尚书· 大禹谟》:“ 帝曰:‘ 地平天成, 六府三事允治。’ ” 传:“ 水土治曰平, 五行叙曰成, 因禹陈九功而叹美之。” 《释文》:“ 治:直吏反。” 《尚书· 大禹谟》:“ 能知为君难, 为臣不易, 则其政治, 而众民皆疾修德。” 《释文》:“ 治:直吏反。” 《诗· 周南· 关雎》序:“ 治世之音, 安以乐, 其政和。” 《释文》:“ 治:直吏反。”

由上可见:(1)“ 治澄去” 可用于过去、现在、未来; (2)“ 治澄去世” 即治理成功、呈安定祥和之态的社会, 并非治理后就叫“ 治世” ; (3)“ 治澄平” 为及物动词, 可以理解为“ 使……治澄去” 。综合以上三点, 可以断定:“ 治” 的变读所呈现的语义关系与清— 浊类变读一致, 即源词为浊声母者通过变读去声以表动作完成后的状态, 与上文的“ 陈澄平/阵澄去” 例同。

除以上这些有规律的例外, 还有一些特殊用例, 譬如“ 毁晓上— 晓去” :晓母上声, 及物动词, 《孝经· 开宗明义章》:“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 《释文》:“ 毁:如字。” 晓母去声, 用于领主属宾句, 《周礼· 秋官司寇· 司厉》注:“ 龀, 毁齿也, 男八岁女七岁而毁齿。” “ 毁齿” 即“ 齿毁” , 表状态。《释文》:“ 毁:况伪反, 下同。” 据语义, “ 毁” 与“ 败、坏” 等用例一致, 但却是晓母的上— 去变读, 其原因不得而知, 谨记之以待方家。

三、 小 结

综上可以得出, 动词异读中清— 浊交替表达的完成义与非去声— 去声变读表达的完成义确实不同, 就总体来看(有一些有规律的例外):前者强调动作完成的状态, 属完成体(用例较多); 后者强调动作在某一参照点前完成, 这个参照点是不固定的, 也未必是说话时刻, 而是话语语境中的指示中心[4]579, 动作发生在指示中心前则用去声标记, 属过去时(用例较少)。那么, 上古汉语异读系统兼涉完成体、过去时两种语法范畴。完成体、过去时皆有名词引申, 皆可以充当定语, 但充当状语者或是完成体, 或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副词, 未见过去时充当状语的用例。

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的完成体、过去时分别与现代汉语中的“ 了1” 、“ 了2” 相关, 此论断与通常的观点可能不太一致, 但绝非无稽之谈:(1)上文曾提到, 现代汉语中若想表达“ 过见去河” 义, 要用“ 过了1河” 这样的结构, 若想表达“ 晋败” 义, 则用“ 晋败了2” 这样的结构。这说明, 虽同是表完成的变读, 但非去声— 去声与“ 了1” 相应、清— 浊与“ 了2” 相应。(2)“ 了1” 即动词后的“ 了” , “ 了2” 即句尾的语气词“ 了” , 它们皆由义为结束的动词“ 了li o” 语法化而来, 故皆与完成相关, 这与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非去声— 去声、清— 浊皆表完成相一致。(3)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的过去时并不以说话时为参照点, 而是相对于指示中心而言; 现代汉语中的“ 了1” 可以出现于现在、过去、将来, 但事件皆发生在指示中心之前[5]16。至于从读音标记到助词“ 了” , 中间经历了哪些发展演变, 有待进一步研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高名凯: 《汉语语法论》, 上海: 开明书店, 1948年.
[Gao Mingkai, The Theory of Chinese Grammar, Shanghai: Kaiming Bookstore, 1948. ] [本文引用:1]
[2] 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
[Ye Feisheng & Xu Tongqiang, , An Outline of Linguistics, Beijing: S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3. ] [本文引用:1]
[3] 刘丹青: 《语法调查研究手册》,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年.
[Liu Danqing, A Hand book for Grammatical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Shanghai: Shanghai Educ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2008. ] [本文引用:1]
[4] Lyons J. , Semantics(Ⅱ),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本文引用:2]
[5] 周睿丰: 《试论“了1”是汉语里的过去时标记》, 《黑河学刊》2011年第4期, 第15-17页.
[Zhou Ruifeng, ″ On 'Le1' Being the Marker of Past Tense in Chinese, ″Heihe Journal, No. 4(2011), pp. 15-17. ] [本文引用:2]
[6] 邱桂林: 《从原型理论角度浅谈过去时的用法》,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第115-116页.
[Qiu Guilin,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Usage of Past Tense from Prototyp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Medical University, No. 2(2010), pp. 115-116. ] [本文引用:1]
[7] 周法高: 《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年.
[Zhou Fagao, On the Grammar of Classical Chinese Language: Series of Morphology, Taipei: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2. ] [本文引用:3]
[8] 吴安其: 《汉藏语的使动和完成体前缀的残存与同源的动词词根》, 《民族语文》1997第6期, 第21-33页.
[Wu Anqi, ″The Remnant of Sino-Tibetan Causative and Perfective Aspect Prefix and Cognate Verbal Root, ″Minority Language of China, No. 6(1997), pp. 21-33. ] [本文引用:2]
[9] 金理新: 《汉藏语的完成体后缀*-s》, 《民族语文》2005年第2期, 第1-6页.
[Jin Lixin, ″*-s, the Sino-Tibetan Perfective Aspect Suffix, ″Minority Language of China, No. 2(2005), pp. 1-6. ] [本文引用:1]
[10] 金理新: 《上古汉语形态研究》, 合肥: , 黄山书社, 2006年.
[Jin Lixin, Morphologic Study on Old Chinese, Hefei: Huangshan Publishing House, 2006. ] [本文引用:3]
[11] 黄坤尧: 《音义阐微》,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
[Wong Kuan Io, A Brief Elucidation of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 Shanghai: 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97. ] [本文引用:1]
[12] 王月婷: 《古汉语定语动词的读音问题》, 《古汉语研究》2009年第1期, 第23-26页.
[Wang Yueting, ″The Pronunciation of Attributive Verb in Ancient Chinese, ″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No. 1(2009), pp. 23-26. ] [本文引用:1]
[13] 王月婷: 《<经典释文>异读之音义规律探赜》,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年.
[Wang Yueting, Topics on the Rules between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 in Jingdian Shiwen,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11. ] [本文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