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谚语语义性质及其互相作用关系研究
马利军1, 张积家2
1.广州中医药大学 心理学系, 广东 广州 510006
2.中国人民大学 心理学系, 北京 100873

[作者简介] 1.马利军(http://orcid.org/0000-0001-6870-6083),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心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心理语言学中固定表达理解的研究; 2.张积家(http://orcid.org/0000-0002-1855-2917),男,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心理语言学、民族心理学、英汉双语加工等方面的研究。

摘要

通过360名汉族大学生对选取的522组复句形式的汉语谚语进行语义性质评定,相关数据结果显示,熟悉度、预测度、前后语节语义一致度、可理解度、可表象度和习得年龄两两之间均相关显著,其中,熟悉度与其他语义性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习得年龄与其他语义性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逐步回归数据结果显示,熟悉度、可表象度、前后语节语义一致度和习得年龄影响谚语的可理解度;熟悉度和习得年龄影响谚语的语义预测度。分析表明,熟悉度和习得年龄是影响谚语创作和加工的稳定因素;前后语节语义一致度对文本理解和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谚语依赖意合方式构建前后语节内容,意象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

关键词: 汉语谚语; 语义性质; 关系; 熟悉度; 可表象度; 习得年龄
The Nature of Semantic Propertie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in Chinese Proverbs
Ma Lijun1, Zhang Jijia2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 China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3, China
Abstract

As the oldest and most frequently used conventional expressions, Chinese proverbs usually represent the way of thinking of the Chinese people. Metaphors, one typical type of Chinese proverbs, try to establish a relation of equality between two relatively dissimilar entities, such as time and money.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to use figurative language is related to one’s social competence and professional achievement. In order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proverb processing, the current study takes a close look at the nature of semantic propertie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in Chinese proverbs. 522 Chinese sentential proverbs (the two clauses of the proverb are of the same syntax, e.g., “人活脸,树活皮”) were presented to 360 university students. They were asked to rate the familiarity (1 for least familiar, 7 for most familiar), predictability (1 for least predictable, 7 for most predictable), agreement (1 for least matched between the two clauses, 7 for most matched between the two clauses), degree of being understandable (1 for least understandable, 7 for most understandable), and imaginability (1 for least imaginable, 7 for most imaginable) based on a 7-point Likert Scale, as well as age of acquisition (AOA).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based on these ratings. The results show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amiliarity and each of the rest semantic properties,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findings of the previous work.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ge of acquisition and each of the rest semantic properties is also observed in the current study. However,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familiarity and degree of being understandable, which might be due to the low rating of familiarity and the wide dispersity. In order to further reveal the inter-relationships of semantic properties,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es are carried out and show that familiarity, imaginabiltity, agreement, and age of acquisition significantly predict the degree of being understandable, while familiarity and age of acquisition significantly predict the predictability of proverbs.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familiarity and age of acquisition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roverbs. In addition, the semantic consistency between two clauses of a Chinese sentential proverb and degree of imagination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understanding idiomatic strings. Imaginability is related to the theory of ″Dual Coding,″ which argues that visual and verbal information are processed differently and along distinct channels in the human mind, creating separate representations for information processed in each channel. The mental codes corresponding to these representations are used to organize incoming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acted upon, stored, and retrieved for subsequent use. Both visual and verbal codes can be used when recalling information. The ability to code a stimulus in two different ways increases the chance of remembering that item compared to if the stimulus is only coded one way.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rocessing of a Chinese proverb partially relies on the accessibility to visual code of a proverb which is primarily affected by culture. Therefore, Chinese culture could influe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roverbs. Specifically, in the creating process, a number of concrete concepts are used to express the abstract inter-relationships through their similarity, e.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person (人) and his/her reputation (脸) is similar to that between a tree (树) and its bark (皮). In other words, the reputation of a person is as important as the bark of a tree.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understand the Chinese proverbs, it is important to learn about the deeper meanings of ″face″ and ″reputation″ in Chinese culture. That explains why the comprehension of a proverb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one’s culture understanding. Based on the current study, more studies should be conducted with a focus on the understanding process of proverbs, which will help reveal the mental mechanism of Chinese and preserving Chinese culture.

Keyword: Chinese proverb; semantic property; relationship; familiarity; imaginability; age of acquisition (AOA)
一、 引言

语汇是由词和词组合成的、结构相对固定、具有多种功能的叙述性的语言单位, 包括谚语、惯用语、成语和歇后语等非直义性语言。日常生活中, 人们常常使用成语、谚语等固定语来表达思想、交流情感, 传递隐喻概念的内涵。语汇的产生和使用方便群众借助一个概念领域的结构去理解另一个不同的概念隐喻的构成, 甚至采用新的观察视角, 从而产生新的结构和意义。因此, Nippold和Martin认为, 对非直义性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会促使个体社交能力和专业成绩的提升[1]

谚语是汉语里历史悠久、运用广泛的一种语汇。武占坤认为, 在语汇创作使用过程中, 谚语起源最早、数量最多、使用频率最高、信息量最大、社会价值最强[2], 在广义范围内代表了“ 俗语” 。1921年, 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 广义的谚语范围宽泛, 主张讨论狭义的谚语。他把谚语定义为:谚语是人的实际经验之结果, 而用美的言语以表现者, 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 而规定人的行为之言语[3]20。后续研究者基本沿此思路开展研究, 如武占坤和马国凡认为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 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沿用或流传, 是人民群众表达实践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 现成话” [4]

厘清谚语的语义本质, 有助于谚语研究的有效开展。但是, 对于谚语的性质归属, 学界争议较大。Mieder整理发现, 英语中的“ proverb” 共有55种定义, 不过大家都认为谚语是熟悉的、固定的、句子式的表达, 内容多涉及已知的事实、社会规范、道德关怀或生态伦理[5], 类似于汉语中对广义谚语的理解。在汉语方面, 刘叔新认为, 谚语是表达思想的语句, 无论什么结构, 也无论是否单独存在, 末了总出现一个表示终止的语调, 因此, 不属于语言词汇, 而属于言语的“ 常语” [6]131。孙治平等也说:“ 谚语是完整的句子, 表示判断或者推理, 可以用来印证、替代自己的观点; 成语、歇后语、俗语一般只能充当句子的成分, 起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性质、状态、程度等进行具体的形容和表述等作用。[7]23两位学者都认为, 谚语是句子, 不属于语汇单位。还有研究者明确认为, 谚语是格言, 是言语单位。如杜同力认为, “ 谚语是民间流行的格言, 或由经验得来的定论, 借以互相告诫的话” [8]161。更多的定义并未对谚语的归属进行明确说明, 如《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将谚语定义为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词句, 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9]1453。罗圣豪认为, 汉语谚语在语法上是完整的句子, 表达一个基于经验的观察或判断。在结构上往往是一或两行, 每行四字或更多字, 用口语或文言的形式表达[10]63。温端政在综合多种定义之后认为, 谚语由群众创造, 在口耳相传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结构, 既可单独成句, 也可充当句子的成分, 不是个人的言语作品, 而是内涵社会化了的、可以充当语言建筑材料的单位。他明确指出, 谚语是语言单位, 是非二二相承的表述语, 属于汉语语汇的一种[8]

在谚语的分类方面, 王鸿雁对《常用谚语词典》所收集的汉语谚语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汉语谚语总的来看有三种形式:单句形式、紧缩句形式和复句形式, 其中复句谚所占比例最高[11]。沈怀兴对几部谚语工具书的研究也表明, 在汉语各类谚语中多数(66%)谚语是复句谚[12]。因此, 复句形式的谚语是谚语语料的主要构建方式。

另一方面, 对成语、歇后语、惯用语和谚语的研究表明, 诸如熟悉度、可表象度、预测度以及习得年龄等语义性质均影响语汇的加工。Libben等研究表明, 在不同的条件下, 熟悉度是较为稳定的影响惯用语理解的因素[13]。对汉语歇后语的研究也表明, 熟悉度是决定喻意型和谐音型歇后语是否可以“ 歇后” 的唯一因素[14]。钟毅平等采用ERP技术研究表明, 不熟悉的成语的N400出现较早, 熟悉的成语的语义已经固化, 加工难度低[15]。谭华玉和刘鸣发现, 根据成语形成的表象能够提高图画命名中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成绩, 尤其是透明度较低的成语的内隐记忆成绩[16]。Janyan和Andonova的实验同样发现, 构建惯用语字面意义的表象有助于对惯用语的理解, 识别出语汇的比喻性质[17]。Boers和Demecheleer的研究也表明, 对可表象度高的不熟悉的惯用语, 被试可推断出它们的具体含义, 对可表象度较低的惯用语则必须借助语境信息才能理解[18]。Uekermann等的研究认为, 年龄是影响谚语理解的重要因素[19]。Nippold等的研究也指出, 年龄是决定惯用语心理表征水平继而影响理解水平的重要因素, 成人的心理表征水平具有更强的“ 比喻” 性质[20]。因此, 习得年龄也是影响语汇加工的稳定因素。同时, 复句谚包含两个语节, 前后语节之间的语义一致度也会对谚语理解产生影响。基于此, 本研究针对复句形式的谚语, 探究熟悉度、可理解度、预测度、可表象度、习得年龄、前后语节语义一致度在谚语理解中的作用, 揭示各语义性质之间的关系, 分析影响谚语理解和加工的主要因素, 对谚语的语义特征所反映的具象思维本质进行揭示。

二、 方法
(一) 被试与材料

被试为汉族大学生360名, 男生163人, 女生137人, 平均年龄20.8岁, 母语为汉语。

材料为从《谚语词典》[21]和《谚语精选6 000》[22]选取的522个复句形式谚语。在谚语选取中, 为控制所选材料造成的误差, 材料平均分布在农谚、气象谚、规诫谚、风土谚、生活知识谚和讽颂谚等六类[23]

(二) 程序与数据处理

语义性质评定采用5点量表, 从低至高遵循1— 5的顺序。按照测试材料的语义性质的不同将问卷汇编成册, 有2类评定问卷。问卷1针对熟悉度、可理解度和可表象度, 有6个分问卷, 180名被试参与评定, 每个分问卷30名被试。522个谚语分成6组, 前5组每组包含90个谚语, 第6组包含72个谚语。在每个分问卷中只出现3组谚语, 6组被试的任务分别为(1)+(2)+(3)、(2)+(3)+(4)、(3)+(4)+(5)、(4)+(5)+(6)、(5)+(6)+(1)、(6)+(1)+(2)。即第一组被试对第(1)组材料做熟悉度判断, 对第(2)组材料做可理解度判断, 对第(3)组进行可表象度判断; 依次类推。熟悉度要求被试根据主观经验评定谚语的出现频率; 可理解度指对谚语的理解程度; 可表象度指谚语语料是否容易形成表象。问卷2针对预测度、习得年龄和前后语节的语义关系, 有6个分问卷, 180名被试参与评定, 每个分问卷30名被试。问卷评定方式同问卷1。预测度指当谚语后一语节省略时, 被试能否将谚语填写完整, 依据补充比例判断预测度; 根据受教育阶段将习得年龄分成6个阶段:幼儿园、小学1— 3年级、小学4— 6年级、初中、高中、大学, 要求被试对谚语进行习得年龄的主观判断; 前后语节语义一致度评定要求被试判定谚语前后语节语义相关程度。

数据录入计算机, 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三、 结果与分析
(一) 谚语语义性质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数据可知, 大学生对谚语熟悉度的评分为2.93, 熟悉度得分大于4的谚语只有104个, 占总数的19.92%; 熟悉度得分不小于3的谚语共200个, 占总数的38.31%。由此可知, 多数谚语被试并不熟悉, 或者说没有听过。但是, 在可理解度的得分上, 大学生得分均较高, 表明被试认为谚语的意义不难理解。即使是可理解度得分最低的“ 信了肚, 卖了屋” , 平均得分为2.40, 也大于2。理解度得分低于3的谚语只有18个, 不到总数的3.45%。熟悉度和可理解度的分离符合谚语创作的初衷, 即使谚语语料并不常见, 由于谚语基于生活和生产经验, 也并未影响对其意义的加工。同时, 多数谚语都是老百姓常用的口头交流语言, 更突出语用, 话语意义的获得并不受文本是否经常出现的影响。这一结果和马利军等[14]对汉语歇后语的研究发现一致, 谚语和歇后语相似, 在坊间流传较广, 在创作之初就需要保证语素组合是听者容易理解的内容, 那些不容易形成表象和较难理解的语汇无法流传下来。

表1 各语义性质的平均得分(M)和离散程度(CV, 差异系数)

预测度的数据表明, 对522个谚语中的306个, 所有被试都无法依据前一语节写出后一语节, 也即有58.62%的谚语, 没有一个被试可以写出后一语节。只有70个谚语, 60%的大学生可以写出后一语节, 而90%的大学生可以写出后一语节的谚语只有19个。其中的原因包括:被试并不熟悉谚语语料; 谚语前后语节的意义联结在语料未全部呈现时较为松散。例如依据谚语前一语节“ 买鸡看爪” , 个体很难写出后一语节“ 买鸭看嘴” 。与歇后语前后语节存在较强的同一关系不同, 谚语前后语节往往表达了并列的意义, 前一语节语义多数时候独立于后一语节。虽然它们映射概括为概念隐喻, 但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宽泛, 必须在生活经验的支持下, 在抽象水平进行概括提升, 才能形成意义的联结。例如“ 点灯爱油, 耕田爱牛” , “ 搓绳不能松劲, 前进不能停顿” 等, 前后语节并不形成有效的语义联结, 常常是两个不同领域实践经验的总结, 因而需要在语汇材料全部呈现之后进行生活经验或生产实践的意合, 这无形中增加了通过前一语节预测后一语节的难度。

但是, 调查数据又显示, 语义一致性判断得分低于3的谚语只有12个, 占总数的2.30%。这表明, 即使被试并不熟悉语料, 无法依据前一语节写出后一语节(预测度低), 被试依旧认为复句形式谚语的前后语节之间语义一致性的程度较高。这与谚语自身特点有关。通常谚语立论于说理, 经过反复的生产实践的检验和长时间的言语推敲, 其语法结构表现出很强的逻辑性。单句形式谚语的不同概念之间以及复句形式的谚语内部两个或多个判断之间的推理均需符合逻辑协调关系, 这就保障了谚语前后语节语义共通性的程度较高。

研究还发现, 预测度的差异系数较大, 表明不同大学生依据前一语节写出后一语节的情况不一致。这提示研究者, 谚语可能在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使用频率, 存在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差异。熟悉度的变异系数较大也佐证了这一事实。许多语言学家都指出, 谚语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民族性, 例如, 汉语与维语, 汉语与蒙古语等谚语在语义和形式上既有相同的一面, 也有不同的一面。本研究预测度得分较为分散的事实佐证了谚语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同时, 预测度得分离散程度较大, 一致性程度较低也证实了谚语来源于群众, 基于群众具体的生活生产经验和生存环境。例如, 汉谚“ 树大招风, 人狂招灾” , “ 人能克己身无患, 事不欺心睡自安” , 体现了汉民族的含蓄、内敛、谦虚、谨慎; 而维吾尔族受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 则表现出开朗、豁达、直爽的一面, 体现在谚语上则是“ 与其像兔子活一百年, 不如像老虎活一年” 。

另外, 预测度的差异系数较大还表明, 谚语不同于成语, 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较少涉及, 个体可能更多的是从其他来源习得谚语, 导致被试依据前一语节写出后一语节的结果并不趋同。调查显示, 高中阶段以前习得的谚语只有148个, 占总数的28.35%。而马利军等对成语的研究表明, 对于给定的264个成语, 270名大学生认为98.5%的成语都在高中阶段以前习得[24]。国家语委根据常用程度, 将3 500字分成两段学习:一级字2 500个, 为“ 常用字” , 作为小学阶段的识字标准; 二级字1 000个, 为“ 次常用字” , 作为初中阶段的识字标准[25]。虽然谚语和成语的语素均是初中文化就要求掌握的3 500个常用汉字, 但成语是书面语言, 雅语居多, 语源常包含典故, 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而谚语是口语, 不以“ 目视” 为主要流传手段, 通常借助于口耳相传, 即“ 耳听语言” , 未能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素材。因此, 对于多数谚语, 大学生都认为是最近几年才习得。

另外, 调查数据表明, 可表象度得分低于3的只有60个, 占11.50%, 另外462个谚语的可表象度得分都高于3, 表明多数谚语都容易形成表象, 这符合谚语创作易加工的事实。

表2是谚语语义性质相关分析结果:

表2 各语义性质得分的相关分析

表2可知, 各语义性质之间相关均显著, 表明谚语的熟悉度越高, 被试越容易写出后一语节, 语料更容易形成表象, 更容易理解, 语汇前后语节之间的语义一致度得分也较高。但是, 习得年龄和其他语义性质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表明习得年龄越晚, 被试判定谚语语义性质得分越低。这一结果和马利军等对汉语惯用语、歇后语、成语的研究结果一致[14, 24, 26]。对四种语汇的研究均发现, 熟悉度是影响语汇加工速度的稳定的语义性质。熟悉度较高的语汇, 其出现的频率较高; 同时, 由于经常识记, 语义加工和表象激活反复交替, 表象加工促进语义指向单一化。对于复句谚语和歇后语, 前后语节之间的语义一致性程度越高, 理据越强, 越容易得到群众的使用和传承。

(三) 谚语语义性质回归分析的结果

谚语交流的主要目的在于读者能够理解和识别谚语。因此, 以可理解度、预测度作为因变量对谚语的语义性质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3表4

表3 可理解度作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逐步回归)

表3可知, 当以可理解度作为因变量时, 熟悉度、可表象度和前后语节语义一致度、习得年龄均进入回归方程, 表明这几个语义性质影响个体对谚语的理解, 模型可以解释51%的变异量。马利军等对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的研究均表明, 在以可理解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 熟悉度和可表象度均进入回归方程, 表明熟悉度和可表象度是语汇理解较为稳定的影响因素。Giora认为, 在所有语义性质中, 熟悉度对语汇理解的作用最为突出[27]。熟悉度高的语料, 个体对其编码更容易激活, 线索较多, 提取容易, 加工速度较快, 更容易理解。Nippold和Haq对青少年理解谚语的研究表明, 熟悉度影响他们对谚语的加工。谚语加工受到元语义加工能力和语汇是否学习过的双重影响[28]。同时, 双编码理论认为, 表象编码有利于语汇加工。谭华玉等认为, 表象之所以能够促进理解, 是因为表象具有重现知觉加工的作用[16]。周光庆也认为, 在解释成语时, 个人根据语感激活成语的表象, 唤起想象是关键性的一步[29]。Nippold和Duthie发现, 个体对非直义性语言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与年龄相关的理解水平的发展过程[20]。儿童对非直义性语言形成的表象简单具体, 而成人则形成高度一致的概括、比喻性的表象; 同时, 儿童只会对非直义性语言进行字面解释, 而成人却可以形成稳定的概念隐喻。事实上, 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均是“ 习语” , 其创作和传播依赖强烈的具象思维和经验思维, 反映了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感悟和体验, 着重体现语言所描述的客体的具体形象和容易为人感知的特质, 因此, 表象编码非常必要。

表4 预测度作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逐步回归)

表4可知, 当以预测度作为因变量时, 只有熟悉度和习得年龄进入回归方程, 可以解释65%的变异量。汉语歇后语的研究结果发现, 喻意型和谐音型歇后语在以预测度作为因变量时, 也只有熟悉度进入回归方程。谚语的前后语节通常具有较强的逻辑联系, 但是, 预测度的数据表明, 只有熟悉度较高的谚语, 被试才能通过前一语节写出后一语节。因此, 在文本中呈现时, 必须呈现语汇的完整部分, 而不能只呈现前一语节。习得年龄这一性质在以可理解度和预测度为因变量时均进入回归方程, 表明习得年龄是影响谚语加工较为稳定的因素。Uekermann等研究表明, 老年人的执行控制功能减退, 抑制能力减弱, 无法抑制掉非直义性语言的字面意义, 导致对谚语、惯用语理解困难[19]。而且, 具备相应的社会生活经验将有助于谚语语义的形成和理解。另外, 可理解度和预测度并未互相进入对方的回归方程, 表明是否可以依据前一语节写出后一语节并不决定谚语的可理解度。

为了进一步探讨前后语节语义一致性的本质, 以该语义性质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 结果见表5

表5 前后语节语义一致度作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逐步回归)

表5可知, 当以前后语节语义一致度作为因变量时, 熟悉度和可理解度进入回归方程, 但仅可以解释前后语节语义一致度20%的变异量, 表明前后语节语义一致度这一语义特征受到除语义性质之外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生活实践经验等。

复句式谚语在谚语中数量较多, 所占比例较大。被试对复句式谚语前后语节语义一致度的判断, 更多受到熟悉度和可理解度的影响。谚语是语用方便的产物, 越熟悉、越容易理解的谚语, 使用频率也越高, 被试越主观地认为其前后语节表达同一语义, 即被试在不断使用中强化意义与形式之间的联系。Keysar和Bly证明, 在惯用语变得熟悉时, 人们倾向于去发现惯用语的结构, 将寻求意义的策略转向建立惯用语的结构与意义之间的联系, 有时甚至强加给惯用语某种结构以获取意义[30]。李海宏通过对谚语的语用分析也发现, 中国人在运用和理解语言时, 强调言、境一体化, 即强调语义与事实的统一[31]。个体一旦确证了语汇的意义, 就会在语汇的意义和形式(语素组合)之间建立起强有力的联结, 进而强化认知对语料的记忆, 为意义提取提供较丰富的线索。由于前后语节营造理解的语境, 故个体需要反复对比前后语节的意义, 以提升其内在意义的联结, 形成意合。

四、 谚语的内部关系分析
(一) 内容决定谚语的生命力

谚语是“ 典型俗语” , 具有鲜明的口语性和通俗性, 有利于交流和传播。谚语涉及和反映人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个人修养问题。在几种语汇中, 谚语的文化典型性最强, 理据性最高。不管是社会谚还是自然谚, 大多以一定的理据或经验为依据形成, 即使带有想象性的谚语也具有某种合理性。因此, 谚语的生命力在于它具有社会现实性和表述客观性, 是对群众在反复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真知灼见的精确概括和客观反映。就现实而言, 谚语一旦产生, 就必然成为传递知识和真理的重要素材,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 谚语仅仅借助于口传竟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保存自己不朽的生命, 不会仅仅是由于它在形式上的某些特征, 而是由于它能艺术地概括群众所公认的道理, 集中表现多数人对现实的意见。例如, 谚语“ 宁为鸡口, 不为牛后” , 早在战国时期就流行, 后世仍沿用不绝[8]

本研究结果发现, 虽然多数谚语的熟悉度较低, 预测度较低, 预测度和熟悉度的离散程度较高, 但是, 在给出谚语的全体语料时, 被试依旧认为谚语前后语节的语义一致性程度较高, 容易理解。而且, 在回归分析中, 可理解度与预测度并不互相成为对方的决定因素。这内在地揭示了谚语语汇强大的生命力并不依赖于文本是否经常出现, 而在于谚语语汇前后语节的关系。谚语前后语节是社会生活具体事件的抽象表征, 具备知识性, 可以指导现实生活, 方便群众开展生产生活实践。例如谚语“ 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 , 就是采用两种常见的训练模式来说明练习在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它的意义具有共通性, 可以指导各行各业, 因此生命力顽强。再如上文中提到的“ 宁为鸡口, 不为牛后” , 直到现在依旧是职业选择和职业指导常用的语料, 它生动地反映了个人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抉择, 是对生活事件的有效指导。而且, 谚语具有口语性、群众性和普遍性, 这三个性质使得语汇的即时加工能力很强, 只要语料一出现, 无论是说者还是听者都很容易明白它的意义, 这也方便了语汇的传播。同时, 谚语的普遍性基于认知经济原则, 即最省力原则, 使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意义, 形成简洁的表达式。无论是说者还是听者, 均在最短时间内传达和接收相关丰富的信息, 利于言语交流活动的开展。

(二) 语义意合是谚语创作和加工的基本路径

谚语的普遍性决定了语汇使用的高频性, 汉语语义强大的意合功能促成了谚语内容的简洁性。因此, 汉语谚语体现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关系时多依靠语序, 较少使用关联性的虚词, 这是谚语形式简洁经济的自然选择。即谚语既要“ 实言” 、“ 婉言” , 又要“ 少言” 、“ 精言” 。通常, 书面语多用关联法, 口语多用意合法。例如, 谚语“ 宁吃过头饭, 莫说过头话” 是关联法创作, 用关联词语来表示前后语节之间的关系。而“ 人心难测, 海水难量” 则使用意合法。同时, 汉语词的单、双音节较多, 容易联句成偶, 实现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近的整句格局, 无须使用关联词, 而只需通过意合即可建立联系。因此, 关联词数量少、使用频率低是汉语复句谚的重要特点。

本研究选取522个复句谚作为语汇材料, 其中关联谚的数量很少, 使用的关联词包括“ 不怕……就怕……” ; “ 宁……不(莫)……” ; “ 要……须……” ; “ 没有……没有……” ; “ 只有……没有……” 5类共27条谚语, 不到总数的5.18%。沈怀兴认为, 汉语谚语中复句谚是主导, 而复句谚中95%都采用意合法的方式创造[12]。王鸿雁等对《常用谚语词典》(张毅, 1987)进行分析表明, 紧缩句和复句式两类语料中采用意合式占65.9%, 但关联式只占4.6%。对《维吾尔谚语详解词典》(阿不里孜· 艾买提, 2000)的分析同样表明, 紧缩句和复句式两类语料中采用意合式占70.3%, 关联式只占0.4%[32]

语言是人与生活世界互动作用的力的镜像[33]。意合式构成方式纯粹靠语义逻辑关系直接构成, 在形式上体现谚语简约的价值。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汇单位, 交际使命决定其在表意上必须追求自足、独立、完整、概括的特性。用简短的形式传承丰富的语义内容, 要求谚语在创作之初就要将生活、生产经验进行提炼, 化具体为抽象, 化特殊为一般, 突出首要特征和易感特征, 包含广泛的知识性。如谚语“ 牛不知角弯, 马不知脸长” , 选择群众常见的家畜来概括知识, 既方便理解, 也方便交流, 通过简单的生活现象来影射个体自身存在的问题, 起到传递知识的作用, 同时又提醒个体自己很难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起到警醒的作用。同时, 汉语复句形式的谚语98%左右由简单句构成[33], 此类复句关系简单, 方便前后语节意义结合, 意合式比例较高。意合式语法结构关系多种多样, 具体关系主要包括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连锁关系和取舍关系。这种“ 一种形式多种关系” 的建构格局表现出谚语不同于一般语句而作为语汇成员的特点, 暗示谚语是语言单位, 谚语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必须依赖具体的语境才能限定其多义性。

另外, 沈怀兴认为, 汉语自身的特点为意合式谚语的产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12]。这些特点包括:汉语的社会文化特质为复句谚创造中意合法的广泛应用奠定了深厚的认识基础; 汉语的历史嬗变与汉民族的认识发展之间的双向互动作用决定了绝大多数复句谚创造要用意合法; 汉民族语言使用习惯大大促进了汉语复句谚意合法效用的稳固; 汉语诸特点共同作用, 对大量意合谚的生成有积极的配合作用。汉语的上述特点决定了汉语谚语的产生和加工主要依赖前后语节的意合, 这既符合认知经济的内在要求, 又契合汉语自身的特点。同时, 意合式对材料的内容没有具体限定, 只需寻找合适的语料和凸显的客体特征即可, 如为了佐证“ 人心难测” , 群众寻找“ 海水难量” 即可; 而关联式的构成法则限定了前后语节的关系和内容, 使构建语料的范围缩小。同时, 关联词比较集中, 通常在表现创造者的主观愿望时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而言, 意合式是谚语创作的首选。

(三) 表象度在谚语理解中具有重要作用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是观察世界的途径, 语义的表达方式和民族心理、思维方式有着密切联系。喜欢使用隐喻和具象思维发达是汉民族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 即“ 立象以尽意” 。社会生活中, 群众往往善于透过纷繁的表象简明扼要地归纳出普遍的事理, 形成谚语或歇后语。谚语创作通常基于具体、形象的表象。如“ 人活脸, 树活皮” , 生活经验表明, 树皮一旦被剥掉, 树通常会死亡, 用死亡来反喻脸面于人生存的重要性。因此, 汉语语汇反映客观事物时, 习惯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传递概念背后“ 说话人的意义” , 用意象组合的方法使语言表达富于图像化, 在具体的语言交流中, 增加了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 同时提供或建构观察世界的进路。语汇通常都携带语义不透明的比喻义, 加工需要通过概念机制如隐喻和转喻才能通达。而谚语表情达意的基础恰恰在于语言的隐喻映射, 谚语的创作并不仅仅在于描述表象, 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意义之间的传递或转换。如谚语“ 雷声大, 雨点小” , 其内在的含义在于批评人们做事时“ 声势大, 做得少” , 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之间建构概念框架。其本质在于借用喻体概念内涵中的某涵项作为意向性表意的基础, 通过引申、激发成为另一概念, 构建本体来解读喻体。隐喻、转喻和两者的交互作用在比喻性语言的理解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抽象概念是通过隐喻进行表征的, 因此, 隐喻是人们借助具体的、有形的、简单的始源域概念(如温度、空间、动作等)来表达和理解抽象的、无形的、复杂的目标域概念(如心理感受、社会关系、道德等), 实现抽象思维的过程。即隐喻是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 或者说是从一个认知域(来源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投射的认知方式。映射受不变原则制约, 依赖人们头脑中的意象图式和表象表征。谚语的比喻义是通过隐喻和转喻的思维手段由字面义激活的表象抽象概括形成的, 而人类的这一思维定式是语言发展和思维演化长期互相作用的产物, 即意向性。人们已经习惯从具体的、形象的现象推衍出话语背后的“ 真义” , 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心智总是利用过去的经验使有关的感知场趋向于“ 完形” 和抽象。

本研究数据表明, 多数谚语都容易形成表象, 而且, 表象和其他语义性质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表象是影响可理解度的重要变量, 证实了表象在谚语理解中的重要作用。表象是社会生活经验的抽象概括和形象表达, 许多关于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的研究均证实, 表象度在语汇理解中发挥重要作用。Lakoff和Johnson指出:“ 无论我们的抽象概念变得如何复杂, 它们也必须与我们的具身形式紧密联系。我们仅能经验个体形成的具身性允许我们经验的, 并基于身体经验来概念化地运用这些概念体系。” 简而言之, 抽象概念是在具体表象的基础上通过隐喻性映射机制来表征的[34]。Vega-Morene认为, 作为复杂结构概念的谚语包含三类信息:语言学的、逻辑的和百科全书式的[35]。语言学的词条包括语汇的句法和音位特征, 它告诉人们谚语该如何读以及内部是如何构造的。逻辑词条包括与谚语直接相关的一些概念。逻辑词条没有囊括谚语的比喻意义, 而仅仅是对谚语本身和比喻意义逻辑关系的表达。即逻辑信息不能穷尽谚语的意义, 而只是指向谚语与其他凸显概念的逻辑关系。如谚语“ 树正不怕影子斜” 就与“ 不做亏心事, 不怕鬼敲门” 有逻辑上的联系。百科信息包括不同类型的信息, 这些信息产生于说写者与谚语长期的接触, 因而谚语的熟悉度能够促进个体对谚语的理解。同时, 得益于知觉符号系统的工作, 表象是个体在接触谚语过程中首先激活的信息, 在理解谚语中发挥重要作用。表象编码有利于谚语的加工, 具体的谚语可表象程度越高, 逻辑信息包括的语言及与直接语义相关的概念越多, 谚语的理解度就越强, 本研究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证实了这一事实。周光庆认为, 汉语词汇系统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语词, 其语义不是由语形直接表达出来, 而是由两重性质不同的符号逐层传达的, 即表层的词语符号和里层的意象符号[29]。意象是一种“ 表意之象” , 是一种以隐喻、示现或象征为主要方法而表达某种意念或心态的建构性图像, 是在主体认知图式作用下, 对事物表象进行改造、组织, 使之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而形成的、具有独立于其构成成分的特殊性质的图像, 体现了“ 异质同构” 原理, 如上例中的“ 树皮” 对应“ 人脸” 。因此, 当人们使用谚语时, 不同域之间的隐喻映射自动建构激活, 表示两个不同事物或现象的表象互相激活, 交互作用, 通过本义和隐喻义之间的借用和互补, 完成语境之间的信息交易, 形成对现象的本质描述。经过隐喻或转喻的架构过程而形成的抽象概念与始源概念具有紧密的联系, 概念间的关联既体现在语词层面上, 也存在于自然的心理表征层面。通过隐喻的架构机制, 人们将一个与直觉运动系统相关联的具体概念结构映射到一个无法用身体经验知觉的抽象概念领域, 具体概念的图式结构成为抽象概念的内在逻辑结构, 而与具体概念相关的感知觉经验则成为抽象概念表征不可或缺的部分。

另一方面, 谚语对表象的选择具有语言学和社会生活的限制。首先, 对语言的使用受到先前存在于人们头脑中隐喻图式的限制和激活, 人类的大脑由于生活经验的作用累积了大量的概念知识和结构, 并以最佳范例或原型为中心组织起来。因此, 对谚语创作而言, 来源域的选择并不是自由和任意的。概念隐喻构成思维和行为的方式, 语言只是概念隐喻的外在表现形式。来源域一般是可以被直接理解的经验, 对说话者或听话者而言要比目标域更为熟悉。更为熟悉的具体事物的意义被投射到抽象的事物上, 可以帮助认识抽象事物的意义, 即隐喻提供了谚语表象建构和理解的框架。其次, 沈怀兴指出, 谚语特点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方面有其真理性和实用性决定的口语性、群众性、普遍性; 隐性方面则有社会现实性、社群认识的共同性和规律性以及表述的客观性和语用的经济性, 即真理性和实用性[33]。谚语的这些性质特点密切联系、辩证统一。因此, 谚语的表象性语料的选择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制约和普通群众生活实践规律的束缚。陈嘉映指出, 语词系统是我们的经验的一种形式化[36]。越是弥漫在广泛经验深处的东西, 越是要求确定的形式化指引, 也就是说, 在概念成形时, 要求更多的约定因素。因此, 语句意义和隐喻的话语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系统的, 而不是偶然的或特设的。隐喻多数时候控制了人们建构个体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方式, 以隐喻为基础构建的谚语, 其语用的本质在于意义的有效转移, 为理解社会现象提供表象基础。比喻性语言的理解经由概念隐喻范例或原型触发, 与整词的比喻意义进行匹配, 寻找比喻性表达的图式和概念映射, 完成认知加工。不同的研究者已经在行为层面、神经心理学层面和个体发育层面证实了概念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因此, 在谚语形成中, 最佳表象原型被选择, 在“ 人活脸, 树活皮” 中, 副句“ 树活皮” 是主句“ 人活脸” 的最佳表象原型。为了说明人的生存中脸面的重要性, 最佳原型选择了树皮对树的生命的重要性。原型的基础是日常概念系统中的概念隐喻, 即语言创作过程中, 概念的最佳原型已经在语境中固定, 如“ 鸟” 的原型是“ 鸽子” , 武器的原型是“ 枪” , 群众在探讨股票市场的内幕小道消息时, “ 老鼠仓” 是最佳原型, 这种表象原型从一个方面限定了语汇创作的范围, 同时, 也加快了语汇创作和理解的速度。如谚语“ 文戏靠嘴, 武戏靠腿” , 即使没有看过戏剧的个体也不难理解, 但是, 如果对调为“ 文戏靠腿, 武戏靠嘴” , 则让人费解。当然, 在对谚语理解中, 隐喻不仅揭示相似性, 也创造相似性。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惯常的思维模式或角度, 提供了新的互相作用点。例如, 从未有人想到要测量海水, 但日常生活中, 个体总是在猜测他人的心理活动, 由此产生了“ 人心难测, 海水难量” , 用海水难量来凸显人心难测, 非常贴切, 也方便理解, 实现了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有效关联。

谚语结构紧凑, 文字凝练, 是“ 语言中的花朵” , “ 语言中的盐” 。谚语是文化的典型代表, 对谚语的研究有利于揭示不同民族的性格和生存环境的差异,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 可以先从了解其谚语开始。武占坤认为, 谚语具有五大特征:流传的口碑性, 功能上的内向性, 语用上的相沿习用性, 语形上的相对定型性和表意的完整性[2]。在以口语为交流基础的社会中, 谚语是保留和处理知识的重要方式, 因此, 谚语体现了人类的思考方式和心理表征水平。当前对谚语的研究, 普通语言学的分析较多,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较少, 心理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研究更少。温端政发现, 谚语的语用功能包括:用于说理, 提高语言的说服力; 用于记叙, 增强语言的概括力; 用于刻画人物形象,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8]。而语言的使用终究是人对语言的运用, 体现人的心智水平和语用能力, 因此, 谚语是文化心理和语用研究较好的素材, 需要更多有价值的研究和探索。本研究尝试对复句形式谚语各语义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揭示, 试图寻找影响谚语理解和加工的语义性质因素, 为进一步采用即时实验手段探索谚语理解机制寻找研究切入点, 方便后续研究的开展。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M. A. Nippold & S. T. Martin, "Idiom Interpretation in Isolation versus Context: A Developmental Study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Vol. 32, No. 1(1989), pp. 59-66. [本文引用:1]
[2] 武占坤: 《中华谚谣研究》, 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0年.
[Wu Zhankun, A Study on Chinese Proverbs, Baoding: Hebei University Press, 2000. ] [本文引用:2]
[3] 温朔彬、温端政: 《汉语语汇研究史》,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9年.
[Wen Shuobin & Wen Duanzheng, A Research History of Chinese Phrase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9. ] [本文引用:1]
[4] 武占坤、马国凡: 谚语,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0年.
[Wu Zhankun & Ma Guofan, Proverbs, Hohhot: Inner Mongolia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0. ] [本文引用:1]
[5] W. Mieder, Proverbium: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Proverb Scholarship, Taroona: De Proverbio, 1985. [本文引用:1]
[6] 刘叔新: 《汉语描写词汇学(重排本)》,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年.
[Liu Shuxin, Chinese Description Lexicology(Revised Edition),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5. ] [本文引用:1]
[7] 孙治平: 《谚语两千条》,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年.
[Sun Zhiping, Two Thousand Proverbs, Shanghai: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1984. ] [本文引用:1]
[8] 温端政: 《汉语语汇学》,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6年.
[Wen Duanzheng, Chinese Phrase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6. ] [本文引用:4]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年.
[Dictionary Editorial Office of Linguistics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ed. ), A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Revised Edition),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6. ] [本文引用:1]
[10] 罗圣豪: 《论汉语谚语》,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 第62-70页.
[Luo Shenghao, "On Chinese Proverbs,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No. 1(2003), pp. 62-70. ] [本文引用:1]
[11] 王鸿雁: 《汉语谚语的句法形式特点分析》,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8期, 第152-154页.
[Wang Hongyan, "An Analysis of the Syntac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Proverbs, "Guangxi Social Sciences, No. 8(2005), pp. 152-154. ] [本文引用:1]
[12] 沈怀兴: 《汉语谚语中意合法的应用》,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4年第3期, 第72-80页.
[Shen Huaixing, "The Application of Semotactic Method to Chinese Proverbs,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No. 3(2004), pp. 72-80. ] [本文引用:3]
[13] M. R. Libben & D. A. Titone, "The Multidetermined Nature of Idiom Processing, " Memory and Cognition, Vol. 36, No. 6(2008), pp. 1103-1121. [本文引用:1]
[14] 马利军、张积家: 《歇后语的内部关系研究》, 《语言文字应用》, 2011年第4期, 第84-92页.
[Ma Lijun & Zhang Jijia,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hinese Xiehouyu, ″ Applied Linguistics, No. 4(2011), pp. 84-92. ] [本文引用:3]
[15] 钟毅平、雷潇、屈卫国: 《熟悉度对中文成语理解的影响: 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1年第4期, 第116-120页.
[Zhong Yiping, Lei Xiao & Qu Weiguo, "The Impact of Familiarity on Chinese Idioms Comprehension: An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 Study,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No. 4(2011), pp. 116-120. ] [本文引用:1]
[16] 谭华玉、刘鸣: 《表象对成语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2009年第1期, 第21-graphic xlink: href="1008-942X-47-2-42. xml/img_1. jpg"/>24页.
[Tan Huayu & Liu Ming, "The Effects of Imagery on the Memory of Chinese Idioms, " Psychological Science, No. 1(2009), pp. 21-24. ] [本文引用:2]
[17] A. Janyan & E. Andonova, ″The Role of Mental Imagery in Understand ing Unknown Idioms, ″ in L. R. Gleitman & A. K. Joshi (eds. ), Proceedings of the 22 nd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 Mahwah, N. J.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0, pp. 693-698. [本文引用:1]
[18] F. Boers & M. Demecheleer,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on Learners’ Comprehension of Imaginable Idioms, " ELT Journal, Vol. 55, No. 3(2001), pp. 255-262. [本文引用:1]
[19] J. Uekermann, P. Thoma & I. Daum, "Proverb Interpretation Changes in Aging, " Brain and Cognition, Vol. 67, No. 1(2008), pp. 51-57. [本文引用:2]
[20] M. A. Nippold & J. K. Duthie, ″Mental Imagery and Idiom Comprehension: A Comparison of School-age Children and Adults, ″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Vol. 46, No. 4(2003), pp. 788-799. [本文引用:2]
[21] 姚铁军、姜心主编: 谚语词典, 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6年.
[Yao Tiejun & Jiang Xin(eds. ), A Dictionary of Proverbs, Shanghai: Shanghai University Press, 2006. ] [本文引用:1]
[22] 阿良选编: 《谚语精选6000》,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5年.
[A Liang(ed. ), A Collection of 6000 Proverbs, Wuhan: Changjiang Literature and Art Press, 2005. ] [本文引用:1]
[23] 林祥楣主编: 现代汉语,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1年.
[Lin Xiangmei(ed. ), Modern Chinese,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Press, 1991. ] [本文引用:1]
[24] 马利军、胡峻豪、张积家: 《汉语成语的语义性质及其关系研究》, 《语言文字应用》, 2013年第1期, 第99-108页.
[Ma Lijun, Hu Junhao & Zhang Jijia, "The Semantic Property and Inner Relationship of Chinese Four-character Idioms, " Applied Linguistics, No. 1(2013), pp. 99-108. ] [本文引用:2]
[25] 山石: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语文建设》2001年第5期, 第51页.
[Shanshi, ″ List of Frequently-used Modern Chinese & List of Generally-used Modern Chinese, ″ Language Planning, No. 5(2001), p. 51. ] [本文引用:1]
[26] 马利军、张积家: 《汉语三字格惯用语的语义性质及其关系研究》, 《语言文字应用》, 2011年第1期, 第64-72页.
[Ma Lijun & Zhang Jijia, "Semantic Attribute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 of Chinese Three-character Idioms, " Applied Linguistics, No. 1(2011), pp. 64-72. ] [本文引用:1]
[27] R. Giora, On Our Mind: Salience, Context, and Figurative Langua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本文引用:1]
[28] M. A. Nippold & F. S. Haq, "Proverb Comprehension in Youth: The Role of Concreteness and Familiarity, "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Vol. 39, No. 1(1996), pp. 166-176. [本文引用:1]
[29] 周光庆: 《成语中介符号论》, 《语言文字应用》 1995年第1期, 第91-96页.
[Zhou Guangqing, "On Idioms as Intermediary Symbolism, "Applied Linguistics, No. 1(1995), pp. 91-96. ] [本文引用:2]
[30] B. Keysar & B. M. Bly, ″Swimming against the Current: Do Idioms Reflect Conceptual Structure?″ Journal of Pragmatics, Vol. 31, No. 12(1999), pp. 1559-1578. [本文引用:1]
[31] 李海宏: 《汉语谚语中的语用观》, 《语言文字应用》 2005年第3期, 第150-152页.
[Li Haihong, "Pragmatic Views on Chinese Proverbs, "Applied Linguistics, No. 3(2005), pp. 150-152. ] [本文引用:1]
[32] 王鸿雁、阿不都外力: 《维汉谚语形式对比分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 第115-119页.
[Wang Hongyan & Abuduwaili, ″A Comparison of the Semantic Differences between Han and Uygurian Proverbs, ″ Journal of the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 4(2005), pp. 115-119. ] [本文引用:1]
[33] 沈怀兴: 《汉语谚语中关联法的应用》, 《语文研究》 2005年第4期, 第42-46页.
[Shen Huaixing, "The Application of Associate Method to Chinese Proverbs, "Linguistic Research, No. 4(2005), pp. 42-46. ] [本文引用:3]
[34] G. Lakoff & M. 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本文引用:1]
[35] R. E. Vega-Moreno, ″Representing and Processing Idioms, ″ UCL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13, https://www.sil.org/series/ucl-working-papers-linguistics, 2016-07-01. [本文引用:1]
[36] 陈嘉映: 《语言哲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
[Chen Jiaying, Philosophy of Languag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