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6年 40卷 1期
刊出日期 2006-01-25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1 丁浩 黄志尧 李海青
基于高阶谱的气液两相流差压波动信号的分析

针对水平管气液两相流差压波动信号的非高斯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谱技术的差压波动信号分析的新方法.通过对气液两相流差压波动信号的双谱分析,提取了不同流型下信号的非高斯特征.以信号双谱幅值的平均值作为特征值,对不同流型下信号偏离高斯分布的程度进行了定量地分析,并讨论了在不同管径下不同流型的差压波动信号的双谱特性及非高斯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的特征值反映了信号偏离高斯分布的程度,据此可以作为气液两相流流型转变的判据.

2006 Vol. 40 (1): 1-4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5 陈国金 梁军 刘育明 钱积新
基于多元统计信号处理的间歇过程监控方法研究

针对化工生产中日益增多的间歇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统计信号处理的过程监控方法,其主要思想为将过程信息空间划分为由盲源信号描述的信号子空间、过程主元描述的信号子空间和残差信号子空间,随后对各个信号子空间构造过程统计量或分类器提取信号特征进行过程监控,该方法避免了传统多元统计过程控制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MSPC)需假设过程特征信号服从正态分布的前提.将本方法与传统MSPC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并在仿真中给出了对比研究结果.通过对间歇过程的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故障,而且有利于故障的分离和定位,从而说明该方法不仅是有效的,而且其性能优于仅能检测故障的传统MSPC过程监控方法.

2006 Vol. 40 (1): 5-9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0 李存军 刘良云 王纪华 宋晓宇 王人潮
基于Landsat影像自身特征的薄云自动探测与去除

为有效地去除Landsat云的影响,恢复云区地物信息,基于单景Landsat影像的自身特征,通过利用影像中无云区地物的band1和band3高度相关特性确定晴空线,使用修改的最优化薄云变换算法计算受云影响的像元相对于晴空线的偏离距离(HOT),依据HOT的大小实现云的自动探测.对HOT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将云从薄到厚进行分级;然后利用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波段对云区和非云区的地物进行自动聚类,并根据云的等级和地物类型将云区可见光影像和对应地物的无云区影像进行匹配,实现薄云的去除.试验结果表明,云的探测快速准确,薄云的去除效果较好

2006 Vol. 40 (1): 10-13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4 周媛 贺益康 年珩
永磁型无轴承电机的设计与控制研究

为了深入研究永磁型无轴承电机的设计方法及控制策略,提出了计及定、转子定位偏心的悬浮力解析模型及该解析模型中悬浮绕组参数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永磁型无轴承电机悬浮力产生机理和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进行电机设计,得到永磁型无轴承样机的系统参数.在此样机系统基础上,讨论了转矩控制子系统的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悬浮控制子系统的模糊自调整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策略,并进行了悬浮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参数与实际样机参数基本吻合,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可行性,该控制策略有效地解决了无轴承电机模型复杂、参数时变等实际因素的影响,保证了其运行控制的鲁棒性.

2006 Vol. 40 (1): 14-19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0 郑德春 姚庆栋 刘鹏 余巧燕
嵌入式模拟器中的JTAG应用

为了减少扫描链中扫描时间和关键路径时延,提出了一种嵌入式模拟器.在JTAG接口协议的基础上,增加指令和扫描链,同时通过测试访问端(TAP)控制把串行输入转换成并行输出,并行访问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寄存器文件和片上存储器单元,实现嵌入式模拟器.实验结果表明,该模拟器可以实时仿真和调试16位数字信号处理器,并实现单步、断点和跟踪等调试功能.该模拟器减少了扫描时间和扫描链对关键路径的影响,加快了芯片的测试速度和开发进程.

2006 Vol. 40 (1): 20-24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5 陈哲明 潘再平
基于迭代学习的开关磁阻电动机最优控制研究

以转矩脉动最小化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开关磁阻电动机(SRM)最优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基于迭代学习控制(ILC)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单输入单输出(SISO)非线性系统中ILC的收敛性和稳定性的一般性结论.建立了以非线性磁链模型为基础的SRM数学模型.所设计的最优控制器由基于转矩分配函数(TSF)的转矩控制器和电流控制器构成,转矩控制器根据期望转矩经过“学习”得出期望电流曲线,电流控制器经过“学习”使实际输出电流逼近期望电流曲线,从而实现转矩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恒转矩负载下,转矩脉动减小,且具有较好的收敛性与稳定性,达到了转矩脉动最小的优化目的.

2006 Vol. 40 (1): 25-28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29 刘加海 白洪欢 黄微凹
基于彩色和边缘信息融合的道路分割算法

为了提高非结构化道路识别算法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种道路分割的新方法,建立了道路区域和非道路区域混合高斯彩色模型,根据像素隶属于彩色模型的概率进行基于彩色信息道路分割.利用彩色分割的结果对提取的图像边缘进行有效约束,抑止大量非道路边沿所产生的图像边缘.并且将彩色分割结果和道路图像的边缘信息融合,利用道路图像边缘信息对真实道路边沿定位的精确性和彩色信息对道路区域分割的适应性,通过动态规划算法求解出真实的道路边沿.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方法可以有效地分割出道路区域,对各种路况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2006 Vol. 40 (1): 29-32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33 徐韡 刘向东 孟晓
基于光学信息处理的交互式电子白板

将面阵电荷耦合器件(CCD)用于探测和跟踪指点特殊光点的位置,基于windows编程的应用软件建立了基于大屏幕显示的新型人机交互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利用视频同步信号分离的专门芯片以及处理用数字电路,通过对面阵CCD输出的全电视信号进行预处理以及逻辑时序运算可以得到光点像在CCD像面上的位置;通过坐标转换可以将得到的光点在CCD像面上的坐标转换为显示屏幕上的坐标;在应用软件支持下,可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定指点笔的操作下,可以使任意的显示大屏幕转变为具有电子书写板和触控功能的虚拟大型触摸屏.

2006 Vol. 40 (1): 33-37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38 聂永军 严惠民 杜艳丽 张秀达
一种新的白光干涉谱数据处理方法

为了克服用极值法从白光干涉谱数据求解光程差存在的抗噪声能力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均方差最小意义下新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假定当光程差某个估计值与实际值最接近时,对应的干涉谱的均方差最小.首先对干涉谱测量值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低频光强变化的影响,并用极值法求得光程差的初值,然后求归一化的干涉谱与基于初值的理想干涉谱之间的均方差,通过逼近法获得均方差最小时对应的估计值.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处理白光干涉谱数据得到的光程差,不仅比极值法具有更高的数据精度,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2006 Vol. 40 (1): 38-40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41 周志洪 王勇 陈抗生
作基于Nagle算法的嵌入式TCP协议

针对在8/16位低速处理器上实现传输控制协议(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 TCP)过于复杂的问题,通过对TCP协议进行简化,减轻了微处理器的运算负担,降低了对系统存储空间的要求,使得TCP协议能够在8/16位低速处理器上实现.嵌入式网络中大量使用长度很小的数据帧,使得网络带宽利用率极低,为此在协议中应用了Nagle算法,减少了协议所需带宽,提高了协议的吞吐率.采用NS-2(Network Simulator-2)进行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是有效的,现已经在普通8位处理器上实现,并通过了在多种宽带网络上进行的测试,在网络电能表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2006 Vol. 40 (1): 41-44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45 高斌 胡树根 宋小文 俞小莉
通基于流形的封闭参数曲线构造理论

为了方便地构造真正意义上的光滑封闭参数曲线,以微分流形——圆为封闭参数曲线的定义域,以非均匀B样条为定义域上的基函数,设计了用于构造封闭参数曲线的控制顶点、控制顶点对应的参数值及节点矢量的确定方法和曲线上一点的三维坐标值计算方法;以作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线常用的控制技术如夹直线段、在曲线上形成尖角等检验该算法与NURBS方法的兼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实用可靠,而且比目前造型系统中的NURBS方法简单方便,完全与NURBS造型系统兼容.

2006 Vol. 40 (1): 45-48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49 梁宜勇 顾智企 章哲明 闫玮 杨国光
稳定线宽的过曝光控制

在利用激光图形发生器制备微细图形时,为获得稳定的线条宽度,提出一种对薄胶层进行过曝光的技术.准直光束经物镜会聚后光斑的能量呈近似高斯分布,当胶层的曝光量阈值远离高斯型曝光量曲线的头部时,可以弱化线宽对实际曝光量或胶层曝光量阈值等变化的敏感度,从而提高线宽的稳定度.在涂有0.6  μm薄胶的基片上,采用渐变曝光量的方法,利用激光束直写技术制取了一组短弧线,对线宽的测试结果表明,线宽与曝光量关系的实验性曲线和理论模型能较好地吻合.过曝光技术对线宽稳定度要求较高的器件,比如具有螺线波导的集成光学陀螺的制作有较重要价值.

2006 Vol. 40 (1): 49-52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53 刘燕德 应义斌 傅霞萍 陆辉山
一种近红外光谱水果内部品质自动检测系统

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探讨了水果内部品质快速自动检测的新方法.建立水果的内部品质自动检测系统由光源、迈克尔逊干涉仪、近红外漫反射光纤探头组件、铟镓砷检测器、数据采集卡和水果样品室等部件组成.利用该系统对不同采收期雪青梨糖度和总酸度进行了自动检测试验并结合多元校正算法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雪青梨漫反射光谱与其内部糖度、酸度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为:定标误差分别为0.25%、0.02% ,预测误差分别为 0.32%、0.02%.经研究表明,该自动检测系统可以直接用于水果内部品质的快速定量分析.

2006 Vol. 40 (1): 53-56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57 沈乐乐 黄爱苹 张炜
无线局域网中会话型语音业务的实现及效率

为在无线局域网中支持高服务质量(QoS)要求的会话型语音业务,提出一种新的系统实现方案,给出了由无线终端、无线接入点、语音网关、因特网等组成的网络结构模型.无线局域网内部的协议栈自应用层到介质接入控制(MAC)层采用RTP/UDP/IP/LLC802.2/802.11e结构.在MAC层接入方面,提出一种基于IEEE 802.11e标准中混合协调方式(HCF)的改进型多点调度(Multipoll)方式.设计了调度帧结构和调度时序,推导了满足时延和带宽要求的准入协商、Multipoll和单点调度(Singlepoll)的调度效率公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实现会话型语音业务,保证其带宽、最大时延等QoS要求;Multipoll是比Singlepoll效率更高的调度方式.多用户条件下仿真所得的吞吐量与所推导公式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表明推导的调度效率公式可用于系统吞吐量的精确估计.

2006 Vol. 40 (1): 57-62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62 王斌 王磊 吴兴坤
一种基于平面光波导线路的PMD补偿器的性能分析

为了解决长途高速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高度集成化的偏振模色散(PMD)光学补偿解决方案.基于无转动部件的偏振控制器(PC)原理,利用硅平面光波导线路(PLC)技术,实现了一个无限偏振控制系统,从而完成对偏振模色散的补偿.对该模型利用PMD向量的级联规则理论,通过蒙特卡洛统计方法分析得出,三段级联的PLC系统与麦克斯韦理论分布基本吻合,并接近十二段传统非线性晶体型PMD补偿器的补偿特性.级联式的PLC系统是传统PMD补偿器的一种较好的集成化升级方案.

2006 Vol. 40 (1): 62-66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67 蔺军 董石麟 袁行飞
环形平面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的预应力设计

针对大跨度肋环型索桁张力结构在不对称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且易发生整体扭转失稳的弱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体系——环形平面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 考虑该结构几何拓扑复杂、多自应力模态与机构位移模态的特点,应用平衡矩阵理论与奇异值分解算法,通过模态矩阵的分解组合方法,给出一种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预应力优化策略,使多自应力模态结构体系的最终可行预应力分布求解得以简便的实现.对3种不同形式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算例的可行预应力分布进行了设计. 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预应力优化策略算法简便,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2006 Vol. 40 (1): 67-72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73 陈联盟 袁行飞 董石麟
型索穹顶结构自应力模态分析及优化设计

为了解新型Kiewitt型索穹顶结构的受力性能,采用节点平衡理论和平衡矩阵理论对该结构的自应力模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这类具有多个整体自应力模态的索穹顶结构采用非线性规划、以初应变能最小为优化目标进行了预应力优化.研究表明,考虑结构对称性后体系超静定次数等于基于平衡矩阵理论运用奇异值分解法求得的整体自应力模态数,且其整体模态数随环索数的增加而呈规律性增加,预应力优化后的合理初始预应力分布在一定的荷载工况作用下由于部分索临近松弛而达到极限状态.

2006 Vol. 40 (1): 73-77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78 包红泽 邓华
铰接杆系机构稳定性条件分析

基于能量准则,讨论了铰接杆系机构的稳定性问题.通过分析体系切线刚度矩阵解析表达式的构成,阐明了机构的稳定仅来源于可行内力(预应力或外荷载效应)的强化,严格证明了经典预应力机构的稳定性判别准则,其等同于系统势能二阶变分的正定性条件,同时指出该准则的不完善性.针对荷载强化机构的稳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稳定性判别准则并辅以算例说明.最后对几何稳定性问题的实质、结构和机构的定义以及机构稳定性的必要条件等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

2006 Vol. 40 (1): 78-84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85 颜潇潇 童根树 张磊
斜加劲梁柱节点翘曲传递分析

对梁和柱内的翘曲位移及其双力矩通过斜加劲的梁柱节点的传递提出了新的数学分析模型.新模型除了节点区内梁柱翼缘在自身平面内的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外,还考虑了斜加劲肋在自身平面内的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节点区腹板对斜加劲肋扭转变形的约束,得到了节点域双力矩的计算公式.算例表明,提出的模型与板壳有限元方法结果符合非常好,而传统的梁柱翘曲连续的处理方法与板壳有限元方法结果有较大的误差.该方法可以简单地通过修改传统的薄壁杆件单元刚度矩阵来实现,并可以解决薄壁构件框架弯扭线性和非线性分析.

2006 Vol. 40 (1): 85-91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92 李伟国 杨静 王娟
居民对小城市居住区环境的评价分析

在把握浙江省温岭市居住区环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居民的问卷调查,总结了居民对居住区环境的总体评价特征,分析了不同建设时期、不同地段和不同个体属性对各项目评价结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温岭市居住区环境建设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升,在地段、居住面积、房价等基本项目的建设在一定程度满足了居民对居住区环境的要求;但是在区内停车场地数量、区内停车秩序、内部公共活动设施等项目上居民的意见仍然很大.因此,有必要在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水平的同时,引导和提升居民的居住区环境的意识水平,以适应我国城市居住区建设对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建设的需要.

2006 Vol. 40 (1): 92-95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96 李玉荣 沈金 裘涛 孙炳楠 秦从律
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通过对连续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结构模型的两种加载方式下的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了型钢混凝土转换节点与柱不带轴压力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特性,得到了不同于普通框架节点的转换节点的破坏机制、耗能能力、强度退化等.分析得出节点型钢腹板的剪应力方程,利用试验数据可求得腹板上测点的应力值.为了与试验结果相互验证,建立有限元模型,进一步对比分析证明了转换节点在地震力下的受力特性符合节点斜压杆机理.

2006 Vol. 40 (1): 96-102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03 麻剑锋 沈新荣 章本照
极坐标系下黏性流动的拟谱方法

针对拟谱方法在极坐标下遇到的坐标奇异以及压力边界条件难处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极坐标系下的拟谱方法.该方法在一致网格上直接求解非定常原始变量形式的N-S方程,采用算子分裂法来解耦速度和压力,在径向采用Chebyshev-Radau配置点,在角方向采用标准的Fourier配置点.同时对压力的谱导数矩阵进行了变换,使边界上的压力点不出现在计算方程中.把该方法应用于圆截面的曲线管道的层流流动中,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解决了极坐标系中的坐标奇异问题;对压力谱导数矩阵的变换,避免了对压力提非物理的边界条件,保证了解的精度,同时也消除了虚假压力模式

2006 Vol. 40 (1): 103-106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07 邹建锋 任安禄
串列双圆球的流场转捩研究

本文对虚拟边界法加以改善并推广到三维多连通区域的数值模拟上去,研究了不同雷诺数下串列双圆球的流场转捩现象.结果显示小间距比串列双圆球绕流场的第一分叉点位于雷诺数150~175,第二分叉点位于雷诺数225~250.大间距比绕流场的第一分叉点位于雷诺数170~200.转捩点的位置与单圆球绕流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提前.给出了切面内流态沿流向的发展变化,捕捉到极限环现象,发现下游尾流场的涡结构分别脱落自下游圆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两个来源处的涡脱频率为倍频的关系,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存在频率竞争和占优频率交替的现象.

2006 Vol. 40 (1): 107-112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13 成群林 柯映林 董辉跃
航空铝合金高速铣削加工的有限元模拟

研究了铣削加工模拟所涉及的切削层的等效简化、工件材料的流动应力模型、刀屑接触面的摩擦模型和热传导控制方程等关键技术,并针对铣削加工的特点,建立了铣削加工模拟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此模型对高速铣削加工航空铝合金7050T7451的切削力、应力和温度进行了有限元模拟.通过铣削力实验测得了同样切削条件下的铣削力值,其值与数值模拟结果比较吻合,证明了所建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从而也表明了采用此模型进行的应力和温度的模拟结果是可信的.铣削加工有限元模拟研究为铝合金切削加工的工艺参数优化、刀具的优选和工艺规划奠定了基础.

2006 Vol. 40 (1): 113-117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18 王勤辉 高琼 石惠娴 吴学成 骆仲泱 岑可法
循环流化床中的颗粒团形成、结构及其运动

为了获得循环流化床床内颗粒团的行为特性,利用高速数字摄像与激光相结合的图像拍摄系统,以玻璃珠为床料,在一截面为200 mm ×200 mm、高为4 m的冷态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获得了循环流化床内颗粒团形成、运动及破碎过程的动态连续图像。通过对数字图像的分析,床内颗粒团可以依据结构形态分成抛物体状、U形颗粒团、松散型颗粒团、致密型颗粒团、贴壁带状颗粒团以及小颗粒团等几类,并获得了不同位置上这些颗粒团的一些特性参数如:形状、大小和存在时间等.在分析床内颗粒团的形成及破碎过程的同时发现颗粒团在过渡区和稀相区内具有不同的运动特性.

2006 Vol. 40 (1): 118-122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23 俞自涛 胡亚才 洪荣华 范利武 黄君丽 方梦祥 岑可法
温度和热流方向对木材传热特性的影响

以4种常用木材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热流方向对木材的导热系数、比热和热扩散率的影响,并分析了热物理性质变化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热流方向对木材的传热特性影响显著.在25~200 ℃内,木材导热系数和比热呈现非线性变化,开始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接近80 ℃时达到一个峰值,然后又逐渐降低.而木材热扩散率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不明显.同一温度下,木材的顺纹(热流平行于纹理方向)导热系数要大于其横纹(热流垂直于纹理方向)导热系数,前者是后者的2.4~3.0倍.

2006 Vol. 40 (1): 123-125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26 周强 程乐鸣 骆仲泱 岑可法
方形卧式分离器的PIV流场试验研究

应用粒子成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技术对方形卧式分离器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分离器内典型的颗粒运动分布状态.采用灰度互相关法处理试验图像数据,得到分离器内3个不同截面的二维瞬时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在分离器内气流为顺时针旋流,中间流速高而边壁流速低,在分离器的右上角存在有角涡.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了方形卧式分离器中间面的平均二维速度分布,与应用雷诺应力模型(RSM)数值计算模拟得到的分离器内气流速度分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除了近壁面区域差别较大外,其他区域基本吻合.

2006 Vol. 40 (1): 126-130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31 周俊虎 方磊 程军 刘建忠 周志军 岑可法
煤液化残渣与褐煤混合燃烧硫污染物排放规律

用ZCS-1型智能化定硫仪研究了神华煤液化残渣与褐煤混煤燃烧时硫污染物的动态排放特性,研究发现单煤及混煤燃烧时硫析出速率曲线呈双峰结构.由煤液化残渣、古山煤和风水沟煤配成的三元混煤的硫析出速率双峰曲线比煤液化残渣和风水沟煤配成的二元煤平缓.当高硫的煤液化残渣掺混比减少时,二元混煤或三元混煤的最大硫析出量都逐渐减少,硫析出速率逐渐降低,且其峰值时间均有所延迟.

2006 Vol. 40 (1): 131-134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35 翟昕 俞小莉 蔡金雷 沈瑜铭
气动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研究

作为新型动力,气动发动机的功率和气耗率是影响其运用推广的关键因素.为了准确了解气动发动机的功率和气耗率的变化趋势,利用改造的样机进行了台架试验,得到了速度特性曲线和负荷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在进气压力不变时,随转速升高发动机功率线性下降,气耗率升高,在高转速时气耗率恶化;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负荷的增加,发动机气耗率下降,进气压力升高.从结果可知气动发动机的特性不同于传统的内燃机,其最佳工作区间在较低转速、较高负荷的区域,此时,其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较好.在其推广运用过程中,要根据此特性对配套的零部件进行改造或重新设计.

2006 Vol. 40 (1): 135-138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39 陈琪 洪荣华 陈光明 吴杰 姜周曙 黄国辉
高精度制冷工质PVT实验系统研制

研制了一套高精度制冷工质PVT(温度体积压力)实验系统,该系统由自行开发的测控软件进行计算机实时测控.通过对系统的误差分析表明,实验系统的温度测量不确定度小于±6 mK,压力测量不确定度小于±1.3 kPa.实验本体的体积用氦作了标定.利用本实验系统,对293.15~323.15 K的HCFC22气体进行了定容式PVT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CFC22的密度测量值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提供值的平均偏差小于±0.064%,最大偏差小于±0.356%.整个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控温精确稳定.

2006 Vol. 40 (1): 139-141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42 谭建松 魏志明 俞小莉
基于储测技术的活塞瞬态温度和应力测量

内燃机的活塞工作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其温度的准确测量一直是困扰研究人员的技术难题.由于自身的缺陷,传统的测量方法很难测得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及温度的变化.在内燃机台架试验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多通道存储测试技术,对活塞温度和应力进行了实时测量,得到了活塞温度和应力随内燃机工作过程变化的波形.验证了计算机存储测试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内燃机受热零件在高温、高压、强冲击振动环境下的动态测试要求.证明了其应用于内燃机零部件动态测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测量的活塞温度和应力波动结果能为研究活塞热负荷提供依据.

2006 Vol. 40 (1): 142-144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45 陈喜明 蒋新
掺杂钒对TiO2薄膜光诱导超亲水性的影响

为了研究钒的掺杂对TiO2薄膜的接触角、晶型及晶粒粒径的关系,采用sol-gel制备了V2O5-TiO2复合薄膜和复合粉末并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实验发现,少量钒的加入使接触角下降到10°以下,随着钒摩尔分数的增加,接触角下降趋势变缓.X射线衍射(XRD)分析发现,添加V2O5能抑制TiO2金红石晶型的产生以及晶粒的生长,随着V2O5添加量的增加,金红石晶型质量分数不断减小,当V2O5的摩尔分数达到1.81%时,金红石晶型完全消失,添加摩尔分数为0.23%的V2O5后TiO2锐钛矿晶粒尺寸为27 nm,约为未添加V2O5时的1/2,同时发现薄膜的超亲水性与锐钛矿晶粒尺寸存在相关性.

2006 Vol. 40 (1): 145-148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49 崔永刚 孙俊全 单玉华 王临才 程进
双核中性镍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乙烯聚合研究

经烷基化、甲酰化、Schiff碱缩合反应,制得两种水杨醛亚胺配体(7)和(8),并与 trans[NiCl(Ph)(PPh3)2] 反应合成了两种中性镍配合物:(9){[[O-(3-Cyclohexanyl)(5-CH3)C6H2-ortho-C(H)=N-2,6-C6H3(i-Pr)2]Ni(Ph3P)(Ph)]2CH2}和(10){[[O-(3-Cyclohexanyl)(5-Cl)C6H2-ortho-C(H)=N-2,6-C6H3(i-Pr)2]Ni(Ph3P)(Ph)-2-CH2},以GC-MS,1H NMR对中间产物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Ni(COD)2的助催化作用下,配合物(9)和(10)能有效催化乙烯聚合.在8.0×105 Pa的压力下,配合物(9)的最高活性可达5.34×105 g /(mol·h),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别为5.26×104和 2.39.配合物(10)的最高活性可达5.74×105g /(mol·h),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别为8.61×104和2.81.

2006 Vol. 40 (1): 149-153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54 傅维琦 吴绵斌 陶银英
牛初乳中提取乳铁蛋白工艺的研究

从牛初乳中分离提取乳铁蛋白,建立快速分离纯化乳铁蛋白的工艺.选择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CMSEPHAROSE FAST FLOW装柱,脱脂牛初乳在4 ℃下进行动态吸附上柱后进行阶跃洗脱.通过对洗脱条件的比较优化,确定了分离提取乳铁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牛初乳料液pH 6.6,上柱速度300 mL/h,阶跃洗脱剂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5%和5.0%的NaCl,洗脱体积流速200 mL/h.乳铁蛋白洗脱液经过超滤和冷冻干燥,得到冻干粉纯度可达98.98%,得率为29.0%.

2006 Vol. 40 (1): 154-157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58 胡又佳 李光 郑俊褒 吴萍建
定量检测振动觉阈值的自动方法研究

介绍了自主研发的一套用于评价人体外周神经纤维功能的振动觉阈值定量检测系统.该系统的设计以神经生物学原理和实验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阈值由渐增渐减转换规则和强迫选择法两者联合得到,并用心理物理学统计算法过滤人体主观感受的影响.该系统具有医生病人双盲的自动检测功能,也兼具医生干预.用该振动觉阈值检测系统进行两组不同的对比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靠性和精确性.

2006 Vol. 40 (1): 158-161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62 马良 陈万锁 鲁波 陈志荣
手性α-烯丙基苯甲醇的立体选择性合成研究

为研究手性烯丙基硼酒石酸衍生物在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中的立体选择性作用,将光学纯酒石酸经酯化或酰胺化反应后与烯丙基硼烷作用生成手性烯丙基硼酒石酸衍生物,与苯甲醛反应后用碱液淬灭即可得手性α-烯丙基苯甲醇。通过比较酒石酸苯甲酯和酒石酰苯胺等手性配体反应后得到的最终产物的光学收率,可知由酒石酰苄胺控制的产物光学收率更高;同时,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G(d, p)方法在Gaussian 03软件上对该类型的反应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的计算结果也是由酒石酰苄胺控制的产物光学收率更高,与计算结果相吻合.

2006 Vol. 40 (1): 162-166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67 郭亮 卢琴芬 叶云岳
磁悬浮列车用直线电机的有限元分析和电感计算

为研究磁悬浮列车长定子直线电机的性能,以德国TR08型磁悬浮列车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尺寸为基础,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一个悬浮电磁铁模块的分析模型,对其牵引和悬浮电磁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得到了不同动子极距下牵引和悬浮力的变化曲线.重点研究了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在分别改变定、动子电流和气隙大小的情况下,以及定动子绕组交直轴电感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多项式拟合和傅立叶分解得到了交直轴电感的经验公式.仿真结果表明,定子电流对气隙磁场和电感影响较小,当动子极距为266.5 mm时电机性能较佳,拟合得到的经验公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平均误差小于5%.

2006 Vol. 40 (1): 167-170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71 韦鲲 林平 张仲超
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脉动的电流预测控制

分析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换相原理,提出了一种换相电流预测控制方法以抑制换相转矩脉动.在换相期间依靠检测非换相绕组上的电流,采用换相电流预测控制的方法,确保换相期间关断相的电流下降率和开通相的电流上升率相等,从而保证了换相期间非换相电流的恒定,达到了抑制换相转矩脉动的目的;同时采用时间延迟控制(time delay control,TDC)方法分析和估计参数扰动对换相转矩脉动的影响,认为参数扰动对换相转矩脉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仿真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电流脉动,抑制了换相转矩脉动.

2006 Vol. 40 (1): 171-175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176 马皓 郎芸萍
空间矢量简化算法在三相PWM电压型整流器中的应用

为了避免常规空间矢量控制方法复杂的反正切函数、正弦函数和平方根运算,提出了应用于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整流器的空间矢量简化算法.该方法根据两相笛卡儿坐标系上的电压空间矢量,直接确定电压空间矢量所在扇区,从而计算出当前的开关状态及控制占空比.避免了传统控制策略中关于反正切正弦查表等繁杂工作,简化了运算过程.此外推导出了适用于此三相整流系统的建模和控制环设计.通过实验验证了此简化算法和控制环设计的有效性.将此简化算法应用于三相PWM整流电路,得到对称连续正弦的输入电流实验波形,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整流.

2006 Vol. 40 (1): 176-180 [摘要] ( 0 ) [HTML 1KB] [ PDF 0KB] ( 0 )

浙ICP备14002560号-5
版权所有 ©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出版社406室 邮编:310007
联系电话:0571-87952273 E-mail:xbgkb@zj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