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双月刊 1956年创刊)
主管: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
主编:张国平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刊号:ISSN 1008-9209 CN 33-1247/S
邮发:国内 32-48 国外 BM4108
电话:0571-88272801
E-mail:zdxbnsb@zju.edu.cn 更多...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5期 刊出日期:2014-09-20 上一期    下一期
生物科学与技术
基于叶绿素荧光和形态指标比较5种侧蒴藓类繁殖和生长能力   收藏
汪先军, 夏乔莉, 于晶*, 郭水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 (5): 473-481.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3.283
摘要( 596 )     PDF(1950KB)( 900 )
为筛选出合适的立体绿化载体和侧蒴藓类种类,本文将羽枝青藓(Brachythecium plumosum)、灰藓(Hypnum cupressiforme)、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密叶绢藓(Entodon compressus)和中华细枝藓(Lindbergia sinensis)5种侧蒴藓类植物的配子体碎片撒播于表面有薄层蛭石泥炭土的棕榈垫上。结果表明,在保湿的环境中,2个月后所有种均能形成绿色藓丛,并与立体绿化载体上的基质紧密结合。为比较它们的生长和繁殖能力,测定了这5种藓丛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初始斜率、半饱和光强、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藓丛配子体的盖度、长度,单位面积配子体鲜质量和干质量及叶绿素含量等生长指标,并首次运用根系分析软件(WinRHIZO)定量地测定了单位面积内5种藓类的表面积、茎枝总长度、平均直径、总体积、枝尖数、枝分叉数等指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5种藓类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能力综合指数排序依次为羽枝青藓、细叶小羽藓、灰藓、密叶绢藓和中华细枝藓, 它们可以作为今后屋顶和墙体立体绿化材料使用。WinRHIZO根系分析软件可用于侧蒴藓类植物配子体生长指标的测定,此法简便易行,在侧蒴藓类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研究中具有应用价值。
庆大霉素致大鼠肾毒性模型中早期生物标志物的表达   收藏
陈梦鹿1, 罗启慧1, 孙凤娇1, 陈正礼1*, 李明阳3, 曾文2,龚立2, 程安春1, 彭西1, 方静1,唐丽1, 耿毅1, 陈晓露4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 (5): 482-48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3.212
摘要( 568 )     PDF(6746KB)( 649 )
通过研究肾毒性早期生物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 KIM-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在庆大霉素诱导的大鼠肾毒性模型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氨基糖苷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将45只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庆大霉素低剂量组(50 mg/kg)和庆大霉素高剂量组(100 mg/kg),每组15只,连续肌内注射7 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给药第1、3和7天分别处死各组5只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水平,肾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M-1和NGAL的表达。结果表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仅在给药第7天明显升高;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肾损伤严重程度随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增加,高剂量组给药7 d后近端小管刷状缘消失,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出现蛋白管型及间质炎性细胞浸润。KIM-1和NGAL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在给药第1天就显著上调(P<0.05),之后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升高,与病理组织学改变过程相一致,且优先于临床生化检测指标。支持这2个生物标志物作为庆大霉素引起的急性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鲤IGF2a基因内含子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福瑞鲤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收藏
苏胜彦1, 董在杰1,2*, 朱文彬1, 袁新华1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 (5): 489-49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3.09.122
摘要( 532 )     PDF(1257KB)( 477 )
为了解鲤IGF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福瑞鲤(FFRC strain carp)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以福瑞鲤为实验材料,设计用于分析IGF2a基因内含子3的SNP引物,分析其SNP,再结合福瑞鲤的生长性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杂合子A/G基因型使福瑞鲤体质量、体长2个生长指标减小,体质量的降低幅度高于体长,但是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杂合子A/G基因型和纯合子G/G基因型的体长与体质量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IGF2a基因可影响福瑞鲤的体质量、体长,且其SNP可能与福瑞鲤内脏质量增加有关。同时,研究发现这个多态位点与性别在对鲤的生长性能的影响上存在互作。这些结果将为基于内含子3的IGF2a基因分子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农业科学
光照及氮素水平对水稻冠层叶片SPAD值动态变化的影响   收藏
何俊俊, 杨京平*, 杨虎, 赵杏, 叶欣怡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 (5): 495-50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3.11.141
摘要( 509 )     PDF(1663KB)( 832 )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在3个遮阴水平和5个施氮水平处理组合下,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和抽穗期冠层叶片叶绿素计测定值(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 value,
SPAD value)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差异,为弱光条件下实时进行水稻叶片氮素营养诊断及优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同对照相比,在遮阴条件下水稻冠层SPAD值波动幅度受到明显抑制。遮光使水稻冠层叶片SPAD值下降,并抑制施氮水平对水稻叶片向上位叶输送氮素的正向作用。经变异系数分析发现,L4叶对施氮水平变化反应最为敏感。另外,在中度和重度遮阴条件(遮光率分别为65%和85%)下可利用叶片相对叶色差值(relative SPAD value,RSPAD)进行氮素营养状态的诊断。相对叶色差值SPADL3-L2,SPADL4-L3与施氮水平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2L3-L2=0.87~0.97,R2L4-L3=0.85~0.97),这一关系不受生育期和施氮水平的影响。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宜选用SPADL3-L2指示水稻整个生育期氮素营养状况。在日照较弱的季节或受林木遮光影响较大的田块,宜选择SPADL4-L3作为诊断指标。
2个槜李优系成熟过程中果实品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   收藏
齐玉洁1, 贾惠娟1*, 张丽平 1, 李斌2, 熊彩珍3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 (5): 505-51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12.081
摘要( 507 )     PDF(621KB)( 557 )
以筛选出的2个不同成熟期槜李(Prunus salicina Lindl)优系“槜李1号”和“槜李2号”为试材,从果实转色期至树上完熟,分5个成熟度(H1~H5)分别进行采样,研究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品质性状、果实乙烯释放量、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贮藏性变化。结果表明:2个槜李品系均为呼吸跃变型果实,伴随果实成熟进程,“槜李1号”和 “槜李2号”内源乙烯释放峰值分别在盛花后的80 d和100 d到达;2个槜李优系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着果实的成熟不断升高,在完熟期均达到最高;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均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完熟期达到最低;“槜李2号”除单果质量外其他品质指标均优于“槜李1号”;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当果实达到完熟时,果实酸甜可口、汁多、香气浓郁、风味最佳。
不同基因型烤烟成苗期植物学性状和生理特性差异   收藏
武圣江1, 典瑞丽2, 韦克苏1, 李德仑1, 韩志康3, 林叶春1, 潘文杰1, 谢已书1*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 (5): 511-51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3.09.121
摘要( 442 )     PDF(517KB)( 910 )
为进一步提高贵州特色烤烟井窖式移栽烟苗素质,对贵州不同基因型烤烟(“K326”“南江3号”“毕纳1号”“贵烟2号”“韭菜坪2号”)成苗期生物量、根系形态、质体色素含量、电导率、pH值和光合生理特性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烤烟成苗期烟苗植物学性状差异显著,地上部“K326”植物学性状最佳,干质量为0.110 9 g/株,“贵烟2号”相对较差,干质量为0.092 5 g/株;地下部“贵烟2号”和“毕纳1号”烟苗根系形态特征较佳,干质量分别为0.042 4 g/株和0.040 3 g/株;株生物量“K326”和“毕纳1号”较佳,干质量分别为0.149 3 g/株和0.135 4 g/株。在生理特性方面,不同基因型烤烟成苗期烟苗质体色素含量和pH值差异较小,但电导率值和光合特性指标差异较显著。“毕纳1号”成苗期烟苗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019 mg/g和0.538 mg/g,“K326”次之,“韭菜坪2号”最低,分别为1.542 mg/g和0.435 mg/g;“K326”和“毕纳1号”pH值居中,分别为6.63和6.76,“韭菜坪2号”和“南江3号”pH值偏高,分别为6.88和6.83,“贵烟2号”pH值为6.43,偏低;“K326”和“毕纳1号”成苗期叶片绝对电导率值分别为9.85 μS/cm和9.08 μS/cm,相对电导率值较小,分别为15.63%和21.45%,“贵烟2号”绝对电导率值和相对电导率值最高,分别为13.28 μS/cm和29.84%。“K326”光合生理特性指标整体上较佳,其次是“毕纳1号”和“韭菜坪2号”,“贵烟2号”和“南江3号”一般。总之,“毕纳1号”和“K326”成苗期烟苗植物学性状和生理特性较好,光合能力、抗逆性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强,烟苗素质较好,可作为贵州烤烟主栽品种培育壮苗的选择之一。
基质限根栽培对“亚历山大”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收藏
杨夏1, 何水平2, 陆玫丹1, 裴庆松3, 贾惠娟1*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 (5): 519-525.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3.05.312
摘要( 453 )     PDF(1686KB)( 695 )
以欧亚种“亚历山大”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有机基质\[V(泥炭土)∶V(堆肥)∶V(蛭石)=4∶1∶1\]和半基质\[V(有机基质)∶V(土壤)=1∶1\]为栽培基质,以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其对 “亚历山大”葡萄的物候、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及翌年花芽质量和产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基质比土壤栽培的葡萄萌芽期和花期早约1~2 d,成熟期相同,半基质延迟葡萄成熟约3 d;有机基质栽培提高了葡萄果实中的糖酸、芳樟醇和香叶醇含量,对果实大小和翌年旳成花质量无显著影响;半基质栽培提高了葡萄果实中香叶醇含量,但果实大小和果实糖含量都明显降低。这可能与半基质栽培使植株长势过旺、叶面积小、叶片叶绿素值低有关。有机基质栽培改善了“亚历山大”葡萄的品质,但栽培过程中由于水分和pH值变化较大,生产中需使用水肥一体化管理。
食品科学
蜂王浆主蛋白(MRJPs)超滤分离工艺优化及产物质量分析   收藏
李玫璐1, 谭量量1, 裘卫2, 尹志红2, 沈立荣1*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 (5): 526-53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2.131
摘要( 510 )     PDF(1252KB)( 980 )
采用超滤方法从鲜王浆中提取王浆主蛋白(major royal jelly proteins,MRJPs),先就水料比、pH、离子强度3种单因素对MRJPs提取率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对MRJPs的超滤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后对MRJPs分离产物冻干粉和滤后液进行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水料体积质量比5∶1 (mL/g),pH 7.0,离子强度0.5 mol/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MRJPs的提取率为82.63%,冻干粉含可溶性蛋白91.00%、水分0.01%、总糖15.22%、王浆酸2.00%,超滤副产物——滤后液中王浆酸和总糖的回收率分别为3.60%和2.11%。超滤工艺具有无溶剂污染、王浆成分可回收利用,适合规模化生产的优点,为MRJPs分离提取提供了新的工艺方法,为王浆深加工和MRJPs蛋白产品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基于智能技术的蜂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研发   收藏
游兆彤1*, 孔亚广2, 胡晓飞2, 陈天钧2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 (5): 533-54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1.131
摘要( 377 )     PDF(8876KB)( 1116 )
该文针对蜂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蜂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此系统结合C#/ASP.NET、3G、GPS、Android、数据库、条码自动识别、XML、HTTP、Google地图等相关技术,建立起了一条贯穿蜂场、合作社和企业的核心可追溯链,并最终以表现层、技术层和数据层3层分布式架构为基础的B/S模式来呈现效果。在这条可追溯链中,蜂场蜂农使用Android手机发送养蜂日志到网站服务器,开启了可追溯链;合作社负责人使用Android手机发送收购信息到网站数据库服务器,成为蜂农和企业联系的纽带;企业管理人员使用计算机将蜂产品加工信息上传至网站服务器,实现可追溯链的成形。通过实地调研国内试点蜂场和典型蜂业企业,以及借鉴目前优秀的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本系统实现了从原料来源到合作社收购、再到企业加工的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显著提高了蜂产品的质量,也最大程度上维护了蜂农、合作社、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资源与环境科学
种植年限对荒漠草原区苜蓿地表层土壤特性的影响   收藏
陈林, 杨新国, 宋乃平*, 李学斌, 翟德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 (5): 541-55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3.11.261
摘要( 474 )     PDF(2688KB)( 1269 )
采用时空互代法,研究宁夏中部荒漠草原区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表层土壤理化性状特征。结果表明:3种粒径(>0.5 mm,0.106~0.25 mm,<0.106 mm)间土壤的pH、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CaCO3、全氮(total nitrogen,TN)、碱解氮(available nitrogen,A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和速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在同一种植年限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0.5 mm和<0.106 mm粒径的土壤活性有机碳(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SAOC)含量均显著高于0.106~0.25 mm粒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种植苜蓿年限的增加,pH值有所降低,且苜蓿种植后对20~40 cm土层土壤pH值的影响大于0~20 cm;而EC值在苜蓿不同种植年限间波动较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年限间0~20 cm土层土壤EC值高于20~40 cm土层(P<0.05);SOM在苜蓿种植后的各年限间均较草地高,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20 cm以SOM较20~40 cm高;0~20 cm土层>0.5 mm和<0.106 mm粒径的SAOC随种植年限增加呈先升高(1 a)后降低(4~12 a)的趋势,而20~40 cm则基本没有变化。0~40 cm土层中>0.5 mm和<0.106 mm粒径的SAOC在各种植年限间均显著高于0.106~0.25 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0.106~0.25 mm粒径的SAOC在不同年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40 cm土壤TN和AN波动较大,但没有显著提高土壤氮的质量分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40 cm土层土壤TP和0~20 cm土层土壤AP的变化趋势均为随着种植年限(0~12 a)的增加而增大,而20~40 cm土层的AP则表现为“M”型波动。1~12 a间0~20 cm土层的TP均显著低于20~40 c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0 cm土层土壤C/N在同一年限均高于20~40 cm土层,在12 a时,各粒径C/N显著减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40 cm土壤CaCO3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呈升高的趋势,且在种植苜蓿12 a后20~40 cm土层的CaCO3显著高于0~20 c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旱柳幼苗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及谷胱甘肽代谢对镉胁迫的响应   收藏
杨卫东, 李廷强, 丁哲利, 杨肖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 (5): 551-55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3.11.172
摘要( 511 )     PDF(1775KB)( 1111 )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corbate-glutathione,AsA-GSH)循环及谷胱甘肽代谢对镉(Cd)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Cd显著降低了根部抗坏血酸(ascorbate,AsA)含量,增进了叶部AsA积累,根脱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ate,DHA)含量在低Cd时升高,根和叶DHA含量在高Cd时降低;高Cd时根和叶AsA/DHA值大于对照;根部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在低Cd时增加,高Cd时降低,不同浓度Cd均提高了叶部GSH含量,而根与叶部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含量不同程度低于对照,根和叶GSH/GSSG值高于对照;根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在低Cd时轻微增加,高Cd时受到抑制,叶部APX活性不同程度增强;Cd不同程度提高了根与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活性,仅在低Cd时根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性显著升高,不同浓度Cd使叶GR活性高于对照;Cd也使根和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活性不同程度增加。这些结果表明旱柳通过调节AsA-GSH循环和谷胱甘肽代谢来实现对Cd的耐性与解毒。
镉对旱柳幼苗生长及低相对分子质量巯基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收藏
杨卫东, 李廷强, 丁哲利, 杨肖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 (5): 559-56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3.11.171
摘要( 502 )     PDF(1512KB)( 623 )
通过溶液培养方法,研究
在镉(Cd)处理下旱柳生长、Cd积累、耐性及低相对分子质量巯基化合物对Cd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Cd浓度≥25 μmol/L时显著降低相对生长速率;地上部、根以及整株生物量随着介质Cd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在Cd浓度≥5 μmol/L时显著降低了根生物量,而Cd浓度≥25 μmol/L时显著降低地上部生物量;同时,随着Cd浓度增加耐性指数也逐渐降低;用根表示半数抑制浓度(50%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为82 μmol/L;根和地上部含Cd量随着介质Cd浓度升高而增加,Cd主要积累于根部,在5~25 μmol/L时,地上部含Cd量为64.89~163.13 μg/g,此时植物生长没有受到严重影响;根和叶非蛋白质巯基(non-protein thiols,NPTs)、蛋白质巯基(protein thiols,PTs)和总巯基(total thiols,TTs)化合物含量随着介质Cd浓度增加而增加;中高Cd浓度使根部半胱氨酸(cysteine,Cys)含量高于对照,在Cd浓度范围为 5~50 μmol/L时叶部Cys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Cd浓度为100 μmol/L时降低了叶中Cys含量;与对照相比,Cd提高了根中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而对叶中GSH含量没有影响,根和叶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含量降低,GSH/GSSG值高于对照。这些结果表明低相对分子质量巯基化合物在Cd忍耐与解毒中起重要作用。
农业工程
我国甘蔗收获机虚拟设计综述   收藏
王俊*, 胡金冰, 吴剑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 (5): 568-57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3.12.121
摘要( 510 )     PDF(3927KB)( 880 )
针对我国甘蔗机械化收获水平低和生产效率不高,现在一直没有出现一款能适应我国实际生产并得到大量推广使用的甘蔗收获机等问题,基于农业装备虚拟设计方法,概述了甘蔗收获机械的特点。从我国甘蔗收获机在虚拟设计应用研究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综述了我国甘蔗收获机在整机虚拟设计、扶蔗机构、切割机构、剥叶机构、作业过程动态仿真等方面的虚拟设计应用研究状况。结合甘蔗收获机械的发展与推广,分析了扶蔗机构、剥叶机构、作业过程动态仿真和整机虚拟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甘蔗模型不符合实际,虚拟设计与农艺要求结合少,虚拟设计与“机电液”结合少,虚拟样机模型不够完善。针对目前甘蔗收获机在虚拟设计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提出了应该从关键机构入手,结合虚拟设计的优势,今后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开展研究:甘蔗物理特性的研究,结合农艺要求,与“机电液”相结合,完善虚拟样机模型。
联合收获机切割器驱动装置减振设计与试验   收藏
王志明1,2, 马广2, 吕彭民1*, 陈霓2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 (5): 579-58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1.076
摘要( 380 )     PDF(3347KB)( 802 )
为提高联合收获机割台的工作可靠性,构建了联合收获机切割器驱动装置力学模型,对平衡块安装位置和质量2个减振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当曲柄轴转速为常用转速700 r/min时,计算得到最佳减振设计参数组合为平衡块质量1.677 kg,平衡块安装位置243°。在4LZS-1.8型联合收获机割台上进行振动试验,对滤波处理后的振动加速度测量值和惯性力计算值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比较,验证了力学模型的准确性;最佳减振设计参数组合的减振比为66.3%,切割器驱动装置摇臂末端与切割器连接处的间隙是造成割台非线性振动的主要原因。为了明确由于长期使用导致间隙扩大造成振动加剧对减振设计参数的影响,构建了带间隙碰撞振动模型,分析了不同间隙距离的碰撞振动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隙大小不影响平衡块的安装位置,但间隙超过0.002 m时,驱动装置所受惯性力随间隙增大而增大。
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农田害虫检测与识别系统的开发   收藏
宋革联1, 韩瑞珍2,3, 张永华3*, 何勇2*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 (5): 585-59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3.241
摘要( 492 )     PDF(2090KB)( 750 )
为了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虫害难以及时发现和识别的问题,开发了基于图像和无线传输技术的农田害虫远程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包括1个主控平台和多个远程平台,主控平台与多个远程平台之间采用3G/4G无线网络通信,远端平台实时采集害虫图片,并将图片发送到主控端。主控端和远程端均具有获取图片、读入图片、特征提取、特征选择、专家识别、发送图片等功能模块。主控端和远端平台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将害虫从背景中分割出来,系统提取害虫的面积、周长、复杂度、偏心率和不变矩等16个形态学特征值,以及9个颜色特征值和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10个纹理构成特征向量,并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农田中常见的稻纵卷叶螟、斜纹夜蛾、稻螟蛉、二化螟、玉米螟、白背飞虱和小地老虎等7种害虫进行分类。试验验证表明,系统对7种典型害虫的平均正确识别率为88.5%,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