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2年 38卷 2期
刊出日期 2012-03-20

生物科学与技术
农业科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
119 许露露,潘文杰,张国平
烟草自毒效应的品种间差异研究(英文)
利用生物测试法研究8个烟草品种(系)根系分泌物的自毒效应。结果表明:大多数供试烟草品种的幼苗鲜质量、干质量、最大叶片长和根长随着根系分泌物浓度的升高而减少,且品种间差异明显,其中黔西1号在稀释1倍的水平下,以上生长指标抑制率分别为63.3%、34.3%、42.4%和30.8%,居各品种之首;但新品系1号表现为以上生长参数均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稀释1倍水平下生长促进率分别为13.0%、51.8%、13.0%和16.7%;此外,新品系7号、1号和品种云烟85和春雷3号的发芽率受根系分泌物的促进,而其他品种则受抑制;生物测试结果显示,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自毒作用以新品系1号最弱,黔西1号最强。可见,自毒作用在烟草品种间差异明显,栽培上应选择适宜的烟草品种以减少自毒作用引起的连作障碍。
2012 Vol. 38 (2): 119-126 [摘要] ( 1398 ) [HTML 1KB] [ PDF 172KB] ( 1217 )
127 杨蓓芬,李钧敏
南方菟丝子寄生对3种入侵植物生长的影响
采用同质种植园实验研究南方菟丝子寄生对3种入侵植物一年蓬、土荆芥和三叶鬼针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菟丝子寄生显著降低了一年蓬的根长,但对土荆芥与三叶鬼针草的根长无显著影响;南方菟丝子寄生显著降低了3种入侵植物的茎长与总长,尤其是一年蓬分别降低了67.4%和63.4%;且显著降低了3种入侵植物的根生物量、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其中影响最显著的是一年蓬,其根、茎、叶生物量分别减少达46.8%、81.7%和65.2%;南方菟丝子寄生可以显著提高3种入侵植物的根冠比。
2012 Vol. 38 (2): 127-131 [摘要] ( 1519 ) [HTML 1KB] [ PDF 934KB] ( 1158 )
132 戴美松,王月志,孙田林,施泽彬
‘翠冠’梨2个后代品种S基因型鉴定及杂交亲和性强度观察
以‘西子绿’ב翠冠’梨组合的2个F1代品种‘初夏绿’与‘翠玉’为材料,利用S基因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技术与PCR产物转质粒测序技术鉴定其基因型,并综合应用花粉原位萌发动态的荧光显微观察与田间授粉试验研究其杂交亲和性强度。结果表明:‘初夏绿’与‘翠玉’的S基因型皆为S3S4;‘初夏绿’和‘翠玉’的自交不亲和强度中等,二者相互间授粉不完全亲和,而与‘翠冠’间的相互授粉均表现为完全亲和。
2012 Vol. 38 (2): 132-138 [摘要] ( 1435 ) [HTML 1KB] [ PDF 5520KB] ( 1219 )
139 杨洁,凌玲玲,胡江琴,金水虎,金孝锋
薹草属菱形果薹草组9种植物叶片的解剖学研究
利用石蜡切片法和叶表皮装片法对薹草属菱形果薹草组(Carex sect. Rhomboidales)9种植物进行叶片解剖结构特征观察。结果表明:9种植物的叶片解剖学特征总体上较一致,如横切面形状为“V”形或近“V”形,具气腔,中脉上方具泡状细胞,中脉维管束周围有不同程度的厚壁组织;上表皮细胞一般比下表皮细胞大;表皮下的叶肉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叶表皮特征显示上、下表皮细胞均为长方形,垂周壁深波状弯曲,表现出近似种之间的相似性;表皮附属物为刺突状表皮毛;但不同种之间的叶解剖特征也有一定的区别,表现在泡状细胞层数、叶肉细胞分化层数和中脉维管束2端厚壁组织发达程度不同,气孔器在脉间成列或随机分布,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也有差异,可以作为区分种的依据。据此,本文提供了基于叶片解剖特征的9种植物分种检索表。
2012 Vol. 38 (2): 139-146 [摘要] ( 1488 ) [HTML 1KB] [ PDF 3877KB] ( 1091 )
147 吴敬超,欧阳五庆,芮弦,刘梅雪,宋冰,兰莹
乙酰甲喹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释药研究
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优选处方,应用相转变法制备乙酰甲喹微乳,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下考察其形态,用Zetasizer Nano ZS分析仪以光子关联能谱法(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PCS)测定其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 PDI),并用上述仪器测定其zeta电位,通过恒温加速试验评价其稳定性,并研究其在小鼠皮肤上的体外经皮释药效果。结果显示:在所考察的油相中,肉桂醛对乙酰甲喹的溶解度最大,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为最佳表面活性剂,用二者制备的乙酰甲喹微乳为黄色的澄清透明液体,流动性好;电镜观察微乳滴呈球形,纳米粒度仪测定其平均粒径为(13.9±0.3)nm, PDI为0.060±0.005;在25 ℃时,稀释5倍后的乙酰甲喹微乳的平均pH值为5.1±0.2,对应的平均zeta电位为(9.4±0.4) mV;高速离心、常温及低温下稳定,高温下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但无药物析出,说明乙酰甲喹微乳符合微乳制剂的要求且稳定性较好;乙酰甲喹微乳配方中无氮酮和氮酮含量为2%及5%的表观透皮系数(Kp×10-3)分别为(12.701±0.012),(12.207±0.021)及(10.796±0.065) cm·h-1,而乙酰甲喹水溶液的表观透皮系数(Kp×10-3)是(4.908±0034) cm·h-1,说明乙酰甲喹微乳的透皮效果优于其水溶液,且差异显著(P<0.01),其配方中无需透皮促进剂氮酮。
2012 Vol. 38 (2): 147-152 [摘要] ( 1712 ) [HTML 1KB] [ PDF 1852KB] ( 1288 )
153 张花美,李因来,潘熙萍,蒋爱兰,余榛榛,施曼玲
抗麦草畏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为建立麦草畏的免疫分析方法,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麦草畏(DIC)与卵清蛋白(OVA)和牛血清蛋白(BSA)偶联,分别合成免疫原与包被原;用合成的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麦草畏多克隆抗体,该抗体效价为1∶1.28×105,且该抗体与麦草畏的结构类似物2,3,5-三氯苯甲酸、2,3,6-三氯苯甲酸、2-氨基-3,5-二氯苯甲酸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以包被原1∶8000和多抗溶液1∶80000的稀释倍数为工作浓度,建立麦草畏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检测方法,此方法检测麦草畏的线性范围为1~100 ng·mL-1,线性回归方程为y=86844 ln x+15.001,R2=0.9944,最低检测限为IC20=1.779 ng·mL-1;玉米粉和面粉空白样品的麦草畏添加回收实验表明,麦草畏添加值为5~30 μg·kg-1时,玉米粉中的麦草畏回收率为53.08%~92.37%,面粉的回收率则分别为66.5%~94.63%。
2012 Vol. 38 (2): 153-158 [摘要] ( 1760 ) [HTML 1KB] [ PDF 441KB] ( 1165 )
159 孙悦娜, 徐田军, 石戈, 王日昕
鮸鱼应激蛋白STI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根据获得的鮸鱼应激蛋白(stressinducible protein I, STI1)基因的EST序列,克隆测序获得鮸鱼STI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鮸鱼STI1基因全长为2194 bp,包括5非翻译区31 bp,3非翻译区634 bp,开放阅读框1629 bp,编码542个氨基酸。根据氨基酸序列推测鮸鱼STI1分子中含有5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1个多聚脯氨酸识别位点,2个核定位信号识别位点,9个TPR结构域。对物种间STI1基因比对表明,鮸鱼存在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与其他物种STI1基因的相似性在76.5%~94.3%之间。用邻接法构建的STI1基因的系统发育树表明,硬骨鱼类的STI1基因形成独立的一支,其中鮸鱼与大黄鱼的STI1基因同源性最高。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鮸鱼STI1基因的mRNA主要分布于肌肉和肾脏中。
2012 Vol. 38 (2): 159-165 [摘要] ( 1882 ) [HTML 1KB] [ PDF 4046KB] ( 1218 )
农业科学
166 姜继萍,杨京平,杨正超,邹俊良,戈长水
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叶片及相邻叶位SPAD值变化特征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在3种不同施肥方案和6个施氮水平下,水稻植株整个生长周期SPAD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水稻分蘖、孕穗和抽穗3个重要时期主茎顶1叶至顶4叶的SPAD值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稻整个生长期叶色呈现“黑黄”交替的变化规律,而主茎顶4叶对氮素供应盈缺的反应最为敏感,可作为反映水稻N素营养状况的理想指示叶;对水稻主茎上各个相邻叶位的SPAD差值与施氮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发现,顶4叶和顶3叶的SPAD差值(SPADL4-L3)与施氮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顶4叶与顶3叶间的SPAD值差异逐渐缩小,且这一结果不受施肥条件和水稻生长时期的影响,因此,也可以利用SPADL4-L3值作为水稻整个生育期N素营养状况实时诊断的指标。
2012 Vol. 38 (2): 166-174 [摘要] ( 1895 ) [HTML 1KB] [ PDF 3010KB] ( 1343 )
175 丁文雅,邬小撑,刘敏娜,王军君,林咸永
不同营养液配方对雾培生菜生物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采用雾培试验,比较Hoagland、日本园试、日本山崎、华南农大叶菜B、英国Hewitt等5个生菜常用的水培营养液配方对生菜生物量、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南农大叶菜B的营养液pH值升幅最小,英国Hewitt最大;华南农大叶菜B处理的生菜根系和地上部鲜质量、干质量最高,英国Hewitt或Hoagland处理的最低;华南农大叶菜B处理的生菜叶片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FRAP (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抗氧化活性和DPPH(1,1-diphenyl-2-picrydrazyl)自由基清除率最高,日本园试次之,日本山崎最低;日本园试处理的生菜类胡萝卜素和谷胱甘肽含量最高,华南农大叶菜B次之,日本山崎最低;华南农大叶菜B处理的生菜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日本园试相当,显著高于其他配方;华南农大叶菜B处理的生菜叶片和茎的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英国Hewitt和Hoagland,略高于日本园试和日本山崎。说明采用华南农大叶菜B作为生菜气雾栽培的营养液配方,不仅营养液pH波动小,而且生菜具有较高的生物量、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以及较低的硝酸盐含量,是较为适宜的生菜气雾栽培配方,而英国Hewitt和日本山崎不适合生菜的气雾栽培。
2012 Vol. 38 (2): 175-184 [摘要] ( 2455 ) [HTML 1KB] [ PDF 1815KB] ( 4249 )
185 万燕,闫艳红,杨文钰
不同氮肥水平下叶面喷施烯效唑对套作大豆生长和氮代谢的影响
以大豆品种‘贡选1号’为试验材料,在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研究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叶面喷施烯效唑对大豆植株生长和根系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均具有显著的控旺效果,使株高、第1节间长以及株高/茎粗比值降低,茎粗、分枝数以及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烯效唑促进植株氮代谢,使植株地上部、地下部全氮含量以及根系伤流量增多,伤流中NO3--N、NH4+-N含量、氨基酸总量以及天冬氨酸、苏氨酸等氨基酸含量上升,NH4+-N/NO3--N比值、谷氨酸、甘氨酸等氨基酸含量降低;在低氮肥水平(30 kg·hm-2)下以喷施60 mg·kg-1烯效唑,中氮肥水平(32.4 kg·hm-2)下喷施30 mg·kg-1烯效唑,高氮肥水平(64.8 kg·hm-2)下喷施60、90 mg·kg-1烯效唑效果较优,能有效控制植株地上部旺长和促进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同化能力、代谢能力,提高植株氮循环水平。
2012 Vol. 38 (2): 185-196 [摘要] ( 1641 ) [HTML 1KB] [ PDF 602KB] ( 1334 )
197 王强,徐建明,姜丽娜,符建荣,马军伟,叶静,汪建妹
平衡施肥对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土壤中作物生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平衡施肥对长期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制中2季作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N是现阶段土壤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P、K则不成为土壤养分限制因子,连续2季不施用P、K对作物产量、养分含量和吸收量无显著影响;轮作周期内最佳施肥量处理(OPT)的地上部N总累积量为314.2 kg·hm-2,其中土壤N供应量分别占大棚茄子季和水稻季N累积量的63.0%和72.9%,N肥的当季利用率仅为10.85%和24.9%;2季地上部P2O5和K2O的总累积量分别为159.5和543.9 kg·hm-2,土壤P和K的供应量均超过了90%,P肥和K肥的2季总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1.5%和8.6%;减少总施N量和N肥后移至水稻季的施肥措施均可增加作物地上部养分累积量,大棚茄子季和水稻季的适宜施N量分别是450和150 kg·hm-2,可比常规施肥量分别减少55%和33.3%;水旱轮作可有效地消耗土壤养分,但大棚茄子长期高量施肥累积的养分仍有向下层土壤迁移的趋势。
2012 Vol. 38 (2): 197-203 [摘要] ( 1439 ) [HTML 1KB] [ PDF 503KB] ( 933 )
204 危锋,郝明德
长期氮磷化肥配施对不同种植体系土壤交换性镁分布与累积的影响
为了解不同种植体系对土壤交换性镁的影响,从陕西省长武县黄土高原长期定位试验站采集6个种植体系[小麦连作、豌豆小麦(2 a)+糜子轮作、红豆草小麦(2 a)轮作、豌豆小麦(2 a)+玉米轮作、玉米小麦(2 a)+糜子轮作、小麦(2 a) +糜子玉米轮作]的0~200 cm土壤剖面样品,研究22年连续施用氮磷(NP)化肥下6个种植体系交换性镁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与累积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种植体系交换性镁在土壤剖面上发生淋溶累积现象,在60~100 cm土层产生累积峰;交换性镁的累积峰值由高至低分别为:红豆草小麦(2 a)轮作263 mg·kg-1、小麦(2 a) +糜子玉米轮作255 mg·kg-1、玉米小麦(2 a)+糜子轮作250 mg·kg-1、豌豆小麦(2 a)+糜子轮作248 mg·kg-1、小麦连作244 mg·kg-1、豌豆小麦(2a)+玉米轮作243 mg·kg-1;不同种植体系0~200 cm土壤交换性镁的总累积量由高至低分别为:红豆草小麦(2 a)轮作6152 kg·hm-2、小麦(2 a)+糜子玉米轮作5855 kg·hm-2、豌豆小麦(2 a)+糜子轮作5853 kg·hm-2、玉米小麦(2 a)+糜子轮作5755 kg·hm-2、豌豆小麦(2 a)+玉米轮作5740 kg·hm-2、小麦连作5347 kg·hm-2。不同种植体系交换性镁在土壤剖面上分布与累积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作物和种植方式的不同引起的。
2012 Vol. 38 (2): 204-210 [摘要] ( 1329 ) [HTML 1KB] [ PDF 368KB] ( 1302 )
211 张蕊,耿桂俊,白岗栓,杜社妮
保水剂施用方式对土壤水热及春小麦生产的影响
为了探寻保水剂在春小麦生产中的最佳施用方法,在河套灌区春小麦播种时以不施为对照,研究沟施、混施、撒施BJ2101-L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春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用方式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特别是在缺乏灌溉的开花期具有显著作用,其中沟施效果较强,撒施较弱;不同施用方式降低了土壤最高温度,提高了最低温度,缩小了日温差,降低了日均温,其中撒施对地表温度影响较大,沟施对10 cm土层土壤温度影响较大;沟施、混施、撒施促进了根系向深层土壤分布,增加了根系及总生物量,较对照分别增产22.6%、16.3%和8.0%;不同施用方式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水分产出率和灌溉水分产出率,其中沟施效果较强,撒施较弱。说明沟施是河套灌区春小麦播种时施用BJ2101-L保水剂的适宜方法。
2012 Vol. 38 (2): 211-219 [摘要] ( 1558 ) [HTML 1KB] [ PDF 604KB] ( 1047 )
资源与环境科学
220 马军伟,孙万春,俞巧钢,王强,汪建妹,符建荣
山区农村生活垃圾成分特征及农用风险
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为代表,对山区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理化性状及其周年变化作了系统分析,并进行大豆-大豆-蚕豆3季作物定位试验,以评估可降解类有机垃圾肥料化利用的潜能和风险。结果表明:可降解类有机垃圾是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组分,占总量的43.64%,其N+P2O5+K2O(干基)养分含量约为3%,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4.9%,且周年变化稳定,但有机垃圾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且变异较大;与常规化肥相比,施用垃圾有机肥对前2茬大豆产量的影响不明显,但能显著提高第3茬蚕豆的产量;垃圾有机肥对大豆和蚕豆的品质和重金属含量影响不明显,是安全的;施用垃圾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的pH值、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但同时也提高了土壤重金属含量,并有逐渐累积的趋势。由此可见,建立一套合适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将可降解的有机垃圾肥料化利用可有效减少生活垃圾的数量;垃圾有机肥长期施用具有提高产量,培肥改土的效果,但也会带来重金属污染风险,对垃圾有机肥的施用量和时间需进行监控。
2012 Vol. 38 (2): 220-228 [摘要] ( 1791 ) [HTML 1KB] [ PDF 848KB] ( 1244 )
229 罗光恩,颜军,倪吾钟,石伟勇
侵入性水生生物质的快速资源化利用研究
为了解决泛滥成灾的侵入性水生生物质所引发的环境生态问题,采用亚临界水热降解工艺对新鲜水生生物质进行快速资源化利用研究;试验以水葫芦、水浮莲和花鸟市场的绿色垃圾混合物为研究对象,在3 L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考察不同的处理温度(150~280 ℃)和停留时间(0~60 min)等水热条件对这2种水生生物质模型物水热资源转化为有机肥料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该工艺可以很好地将水葫芦和混合生物质转化为安全、稳定的有机肥料;处理得到的有机肥料产量随处理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生物质材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分随处理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而被快速降解转化,但木质素在本研究试验所设置的温度和时间参数内不能被降解;对制成的肥料养分特性分析表明,用水葫芦和混合生物质制成的有机肥料具有较高的腐植酸质量分数(最高分别可达38.29%和41.76%)和氮磷钾总养分质量分数(最低值仍分别可达4.1%和3.0%),是一种良好的生态型有机肥料,具有很好的生态和社会效应。
2012 Vol. 38 (2): 229-236 [摘要] ( 1355 ) [HTML 1KB] [ PDF 3028KB] ( 14980 )

浙ICP备14002560号-5
版权所有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浙江大学出版社内 邮编:310028
联系电话:0571-88272801 E-mail:zdxbnsb@zj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