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双月刊 1956年创刊)
主管: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
主编:张国平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刊号:ISSN 1008-9209 CN 33-1247/S
邮发:国内 32-48 国外 BM4108
电话:0571-88272801
E-mail:zdxbnsb@zju.edu.cn 更多...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12-01-20 上一期    下一期
生物科学与技术
耐热水稻基因型的鉴定及相关生理学特征分析(英文)   收藏
周伟辉,薛大伟,张国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1): 1-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2.01.001
摘要( 2308 )     PDF(937KB)( 3053 )
 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72 个水稻品种在抽穗扬花期进行高温处理(40 ℃ /35 ℃ , 14 h/10 h ,12 d) ,记录结实率,分析和耐热相关的生理学特征,并鉴定耐热水稻的基因型.2 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对结实率有严重的伤害,且基因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苗期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绿素含量(SPAD值) 、株高、根长和生物量,且对敏感基因型的影响较耐热基因型大;同时,高温胁迫导致膜脂过氧化,表现为丙二醛含量增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与敏感基因型相比,耐热基因型的丙二醛含量增加较少,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较多;根据试验结果,春江06 、密阳46 和京系17 为高耐热基因型,明恢63 、Kasalath 和IRAT4217 为高热敏感基因型.
适于烟草脆裂病毒诱导的本氏烟基因沉默分析的对照载体构建(英文)   收藏
程维舜,徐秋芳,黎飞,徐幼平,蔡新忠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1): 10-2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2.01.002
摘要( 2095 )     PDF(2070KB)( 3018 )
对烟草脆裂病毒( Tobacco rattle v irus ,TRV)诱导的基因沉默分析体系中目前最常用的对照载体——空pYL156 载体(pYL156 ∷ 00)对沉默处理后番茄和本氏烟( N icotiana benthamiana)植株的病毒症状和生长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YL156 ∷ 00沉默处理后的番茄和本氏烟植株均表现出严重的系统性病毒症状,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因此,pYL156 ∷ 00并不是一个用于TRV 诱导的番茄和本氏烟基因沉默分析的好的对照载体;为获得更好的对照载体,试验构建了2 个新的对照载体pYL156 ∷ N IRi和pYL156 ∷ eG FP ,它们分别通过在pYL156 ∷ 00载体多克隆位点插入253 bp 菜豆亚硝酸还原酶基因内含子序列和400 bp eG FP 基因片段而获得,对这2 个对照载体对沉默处理后本氏烟植株的病毒症状和生长情况的影响与pYL156 ∷ 00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pYL156 ∷ 00沉默处理后的植株表现出较严重的系统性病毒症状,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其中26.7% 植株死亡;pYL156 ∷ N IRi沉默处理后的植株也表现出明显的病毒症状以及生长受抑制现象,但与pYL156 ∷ 00相比,所受影响较小,只有13.3% 植株死亡;而pYL156 ∷ eG FP沉默处理后的植株不表现明显的病毒症状,植株生长也不受显著影响;病毒积累量检测结果显示,3 个对照载体沉默处理的植株病毒症状和生长受抑制情况与植株体内TRV 病毒的积累水平密切相关.这些结果表明,新构建的pYL156 ∷ eG FP可以作为一个优越的对照载体应用于TRV 诱导的基因沉默分析.
泛素融合降解蛋白基因UFD1对植物抗病和抗逆性的调控功能分析   收藏
赖亿玉,黎飞,徐幼平,蔡新忠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1): 21-2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2.01.003
摘要( 1832 )     PDF(1314KB)( 1558 )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RT‐PCR)克隆获得1
个番茄泛素融合降解蛋白(ubiquitin fusion degradation protein , UFD) 基因片段UFD1 ,并应用病毒诱导
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 , VIGS) 技术分析该基因对植物抗病性和抗逆性的调控功能.
结果表明:在本氏烟( N icotiana benthamiana)植株中UFD1 基因的沉默导致C f‐4/ A v r4 和C f‐9/ A v r9
介导的过敏性反应(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 HR) 以及水稻白叶枯病菌( X anthomonas oryz ae pv .
oryz ae , Xoo)诱导的HR 显著减弱,烟草野火病坏死症状明显减轻,在高盐胁迫下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
降低,但对菌核病病害症状以及抗干旱能力的影响不明显.表明UFD1 基因是植物抗病和抗逆性的重
要调控因子,它可能对C f‐4/C f‐9 介导的基因对基因抗性、对Xoo 的非寄主抗性和耐盐性起正向调控
作用,而对烟草野火病抗性起负调控作用.
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形成过程中特异基因的表达与分析   收藏
陈晓耀,王伟,王政逸,陈卫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1): 28-3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2.01.004
摘要( 1476 )     PDF(4796KB)( 1435 )
 以水稻纹枯病GD‐118 菌株菌丝形成期的mRNA 为驱赶子(driver) ,以菌核形成期的mRNA 为
检测子(tester) ,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SH)结合虚拟Northern 杂交筛选,构建了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形成
过程中特异表达产生的差减cDNA 文库;进一步用PCR 筛选显示克隆中插入的片段主要分布在200 ~
500 bp 之间;随机挑取克隆应用虚拟Northern 技术以菌丝、菌核cDNA 为探针来验证消减有效性,经测
序和同源性检测剔除重复序列之后,获得了从菌丝到菌核形成相关的28 条特异表达的基因片段;所筛
选的特异表达序列主要涉及胁迫响应、转录调控、信号传导、合成代谢等.这为进一步分析水稻纹枯病菌
菌核形成过程的相关基因提供了科学线索.
玉米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收藏
王静,刘丽,张志明,赵茂俊,潘光堂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1): 35-4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2.01.005
摘要( 1870 )     PDF(6490KB)( 1756 )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耐玉米穗粒腐病自交系R15 中分离得到病程相关蛋白1(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1 , PR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命名为ZmPR1 ,测序结果显示该序列长为528 bp ,编码175 个氨基酸,其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8 .7 ku .利用NCBI/Blastp 和Genedoc 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显示,ZmPR1 基因编码蛋白与水稻、小麦、拟南芥等高等植物中的PR1 蛋白相似性较高,且具有相同的富含半胱氨酸蛋白(cysteine‐rich secretory protein , CAP) 的保守结构域.将构建的重组载体pET32a( + )‐ZmPR1 在宿主菌Escherichia coli BL21 中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 IPTG) 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在不同的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IPTG 诱导浓度下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十二烷基硫酸钠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 分析结果表明,ZmPR1 基因的最佳诱导条件为IPTG 终浓度0.6mmol.L -1 ,诱导温度28 ℃ ,且诱导时间对表达量影响不大.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证实有39 ku的融合蛋白表达,表明ZmPR1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已成功表达,这为蛋白纯化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基于α半乳糖苷酶基因为筛选标记的酿酒酵母诱导型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应用   收藏
张伟,郭钦,阮辉,何国庆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1): 43-4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2.01.006
摘要( 1510 )     PDF(875KB)( 1570 )
以α‐半乳糖苷酶基因为筛选标记,构建GAL1 诱导型启动子介导的酿酒酵母表达载体YGM‐α‐gal 质粒,将枯草芽孢杆菌的β‐1 ,3‐1 ,4‐葡聚糖酶基因克隆到此载体中,构建质粒YGMPA‐α‐gal ,转化宿主酵母后,实现β‐1 ,3‐1 ,4‐葡聚糖酶在酿酒酵母中的分泌表达.结果表明:在2% 半乳糖诱导下,摇瓶发
酵24 h 后分泌表达的β‐葡聚糖酶活性达到411.9 U.mL - 1 ,而在培养60 h 后,发酵液中α‐半乳糖苷酶活性可达64.2 U.mL - 1 .说明α‐半乳糖苷酶基因可用作酿酒酵母表达载体转化的有效筛选标记,为食品级酿酒酵母表达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新选择.
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猕猴肺及气管内IFN-γ蛋白与mRNA表达   收藏
罗启慧,章瑶,陈恋,陈正礼,曾文,程安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1): 48-5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2.01.007
摘要( 1362 )     PDF(2849KB)( 830 )
采用常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m , 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猕猴肺及气管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与γ 干扰素(interferon‐γ , IFN‐γ)在其中的蛋白与mRNA 表达.结果表明:在光镜下感染组的肺呈现大面积充血、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及肺泡腔内出现浆液性渗出物;IFN‐γ 蛋白表达面积均高于健康组( P < 0.05 ) ;IFN‐γ 蛋白产物在肺血管内的光密度值极显著高于健康组( P < 0.01 ) ,在气管和肺的其他部位光密度值显著高于健康组( P < 0.05 ) ;IFN‐γmRNA 在肺气管上皮层、肌层内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值均极显著高于健康组( P< 0.01 ) ,肺泡隔、血管内、气管固有层内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健康组( P < 0.05 ) .说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猕猴肺出现了明显的红色肝变期病理变化,且肺及气管中IFN‐γ 蛋白及mRNA 表达显著增加,表明IFN‐γ 在肺炎链球菌感染猕猴肺及气管的免疫调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香蕉枯萎病菌对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收藏
钟爽,何应对,韩丽娜,曾会才,金志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1): 55-6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2.01.008
摘要( 1569 )     PDF(598KB)( 1009 )
为了探明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对土壤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影响,利用土壤线虫作为指示生物,对比研究了海南香蕉枯萎病发病蕉园和未发病蕉园土壤线虫营养类群及生态指数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发病区和对照区共鉴定出土壤线虫属31 个,发病区26 个,对照区28 个;发病区土壤线虫总数、10 ~ 30 cm土层食细菌线虫数量、植物寄生线虫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区( P < 0.01 ) ,10 ~ 20 cm 土层食真菌线虫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区( P< 0.01) ;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发病区土壤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数量逐渐降低( P <0.01) ,植物寄生线虫数量逐渐增加( P< 0.05) ,对照区土壤线虫总数、植物寄生线虫数量逐渐降低( P <0.05) ;发病区香农多样性指数( H′) 、成熟度指数(MI) 、结构指数(SI)和富集指数( EI)均显著低于对照区( P< 0.01) ,优势度指数(λ)显著高于对照区( P< 0.01) ;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发病区和对照区(10 ~ 20cm 土层)的结构指数(SI)逐渐增加( P< 0.01) .说明香蕉枯萎病病原菌改变了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降低了土壤线虫群落的多样性.
农业科学
手性农药毒性评价进展   收藏
刘维屏,张颖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1): 63-7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2.01.009
摘要( 1482 )     PDF(262KB)( 2001 )
长期以来,手性农药都被当作单一化合物进行环境行为和生态毒性研究,但是由于手性农药对映体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立体选择性,手性农药对动物及人类的毒性作用可能具有对映体选择性.本文介绍了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苯基吡唑等手性农药对内分泌、神经、免疫、生殖、发育等毒性作用的对映体选择性,分析了对映体选择性产生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浙江省耕地土壤氮磷钾现状分析   收藏
麻万诸,章明奎,吕晓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1): 71-8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2.01.010
摘要( 1510 )     PDF(258KB)( 857 )
对浙江省11个地市83 县(市、区)的耕地土壤全N 、有效P 和有效K 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浙江省耕地土壤全N 和有效K 平均含量略有下降,有效P 平均含量明显增加;全N质量分数低于1 g.kg -1 、有效P 质量分数低于10 mg.kg -1 和有效K 质量分数低于80 mg.kg -1 的比例分别占13.90% 、44.80% 和48.7% ;土壤全N 、有效P 和有效K 等3 种养分中存在1 种以上养分低于以上数值的样本占总样本的73畅79% ,土壤N 、P 、K 等3 种养分不平衡状况明显;土壤全N 、有效P 和有
效K 存在较大的空间分异,变异程度为有效P(192% ) > 有效K(71% ) > 全N(39% ) ;土壤全N 含量与土壤有机质积累呈显著的正相关,其中黏土> 黏壤土> 壤土> 砂土,水网平原> 河谷平原> 高丘、低丘> 滨海平原;土壤有效P 含量随pH 的下降而增加,其中砂土> 壤土> 黏壤土、黏土,高丘、滨海平原> 河谷平原、低丘> 水网平原;土壤有效K 与土壤pH 、质地和地貌类型存在一定的关系,随土壤pH值的下降而下降,其中黏土> 黏壤土> 壤土> 砂土,滨海平原> 水网平原> 河谷平原> 低丘> 高丘.
资源与环境科学
地表灰尘中黑碳含量的研究   收藏
黄佳鸣,王晓旭,王阳,章明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1): 81-9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2.01.012
摘要( 1475 )     PDF(399KB)( 1185 )
为了解人为活动对地表灰尘中黑碳积累的影响,从浙江省各地采集174 个受不同人为活动影响的地表灰尘样,采样地包括农居点(室内、室外) 、燃煤工厂厂区、汽车站、城市居民区(室内、室外)和办公室,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地表灰尘中黑碳的含量.结果表明:地表灰尘中黑碳质量分数在1畅47 ~25.47 g.kg -1 之间,平均为9.24 g.kg-1 ,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变异系数达61.04 % ;地表灰尘中黑碳质量分数主要集中分布在5 ~ 10 g.kg -1 之间,占样品总数的45.98% ;各类地表灰尘中黑碳平均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农居点(室内) > 燃煤工厂厂区> 汽车站> 农居点(室外) > 城市居民区(室外) > 城市居民区(室内) > 办公室;黑碳占地表灰尘中有机碳的比例在14畅35% ~ 63畅47% 之间,平均为40畅55% ,该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汽车站> 燃煤工厂厂区> 城市居民区(室外) > 城市居民区(室内) > 办公室> 农居点(室内) > 农居点(室外) ;相关分析表明,地表灰尘中黑碳含量与有机碳积累呈正比,地表灰尘中黑碳含量一般高于土壤,但低于大气粒子中的黑碳含量,地表灰尘中黑碳占有机碳的比例也高于一般的土壤.
不同初始磷浓度下湖泊沉积物对磷吸附的动力学特征   收藏
黄利东,柴如山,宗晓波,章永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1): 91-9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2.01.011
摘要( 1618 )     PDF(1036KB)( 1518 )
通过选取自然湖泊梅梁湾和人工湖泊华家池2 个湖泊的沉积物,研究不同初始磷浓度( C )对沉积物磷吸附动力学的影响以及2 种沉积物磷吸附动力学的类型.结果表明:1)梅梁湾沉积物对磷的吸附量大,吸附过程明显分为快、慢吸附2 个阶段,华家池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过程较慢且吸附量小;2)梅梁湾与华家池沉积物零净吸附磷浓度(EPC )分别为0.03 和0.42mg.L -1 ,当C < EPC 时,沉积物解吸磷,反之则吸附磷;3)经过模型理论基础、标准残差和决定系数的比较得出,梅梁湾与华家池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分别属于假二级和假一级动力学模型;4)随着磷初始浓度的升高,沉积物的磷吸附量增加,磷吸附速率加快,同时需要更长的时间达到平衡;通过分析吸附动力学参数与初始浓度的关系,分别得到了梅梁湾与华家池沉积物磷吸附量与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的经验方程,这2 个方程可以用来预测不同磷浓度和不同时间段条件下2 种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过程.
中国主要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对策   收藏
章永松,柴如山,付丽丽,刘立娟,董慧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1): 97-10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2.01.013
摘要( 1679 )     PDF(386KB)( 1742 )
 近年来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以及由此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CO2 、CH4 和N2 O 是几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生产活动是温室气体CH 和NO 最重要的排放源之一,本文从减少水稻田和反刍动物CH气体排放、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进行CO 气体施肥以减少秸秆燃烧和畜禽粪便随意堆置过程中CH 和NO 排放以及调整农田氮肥施用方法减少土壤N2 O 排放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在中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些措施,以期在这些方面为中国温室气体减排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作出积极的贡献.
猪粪对黑土-水稻系统中铜的化学形态、生物积累和有效性的影响   收藏
马荣辉,朱蕊,宗玉统,卢升高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1): 108-11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2.01.014
摘要( 1558 )     PDF(1707KB)( 1234 )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猪粪对铜(Cu)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化学形态、生物积累和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人为添加的Cu 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残留态存在,随着土壤中Cu 含量的增加,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Cu 比例增加,其中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Cu 的增加速率最快,添加1% 猪粪能减少土壤Cu 的迁移能力,促使非结合态Cu 离子向结合态转化;添加1% 猪粪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水提取态和二乙基三胺五乙酸‐三乙醇胺(DTPA‐TEA)提取态Cu 的量( P < 0.01) ,使毒性特性溶出程序( TCLP)提取态Cu 的量有少量增加,但没达到显著水平;相比1% 猪粪处理,添加3% 的猪粪有相反的效果.对水稻不同部位Cu 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与根部相比,水稻地上部分Cu 含量很低;w(Cu) ≥ 400 mg.kg -1 处理中米粉Cu 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GB 15199‐1994 , w (Cu) ≤ 10mg.kg -1 ) ,添加猪粪能使水稻各部分Cu 含量显著降低( P<0.01) ,以1% 猪粪处理效果最佳;适量添加猪粪到Cu 污染土壤中可以降低Cu 的生物有效性,但大量猪粪的长期施用导致土壤中Cu 的积累会带来严重的环境生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