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污染物入湖通量研究
Research on pollutant discharge loads from Tiaoxi to Taihu
摘要 根据2005~2010年苕溪入湖河流小梅港、长兜港和大钱港的水质监测资料以及杨家埠和杭长桥2个水文基点站的径流量数据,计算CODMn 、NH3 -N、TP和TN等污染物的入湖通量来明确苕溪入湖的主要污染及通量的关键影响因子.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并计算水质的污染分担率,表明苕溪的入湖河流水质总体为Ⅲ类,首要污染物为TN;统计逐日流量数据,计算2005~2010年入湖水量为9.15×108 ~17.85×108 m3 ;对污染物年通量进行等标计算,发现总氮的等标入湖量最高,年均入湖通量为3 415 t;对水质、水量与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水量与通量的相关系数远高于水质,且两者之间呈现季节性响应关系.因此,总氮是苕溪入湖的主要污染,水量是通量的关键影响因子.
收稿日期: 2011-12-02
引用本文:
杨哲, 钟晓辉, 次新波, 王震, 史惠祥. 苕溪污染物入湖通量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3, 40(2): 196-200.
YANG Zhe, ZHONG Xiao-Hui, CI Xin-Bo, WANG Zhen, SHI Hui-Xiang. Research on pollutant discharge loads from Tiaoxi to Taih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Edition), 2013, 40(2): 196-200.
链接本文:
http://www.journals.zju.edu.cn/sci/CN/ 或 http://www.journals.zju.edu.cn/sci/CN/Y2013/V40/I2/196
[1]
刘永林, 延军平. 1960~2012年气温突变下的两广地区干湿演变 [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 42(5): 584-594.
[2]
龚惠文, 季青原, 金平斌.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中国东中部地区FDI时空演变格局研究 [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 42(5): 595-604.
[3]
黄赛花, 吴彦坤,孙志林. 海湾工程对杭州湾北岸深槽潮流的影响 [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 42(5): 605-611.
[4]
彭 勃. 港口运输海域价格确定方法 [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 42(5): 612-620.
[5]
章世林, 胡梦欣, 徐志康. 胆酸高分子刷修饰表面的溶剂响应性研究 [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 42(5): 621-625.
[6]
张继成, 王潇悦. 考虑含水饱和度的产量劈分方法及应用 [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 42(5): 626-630.
[7]
王 尧, 薛 岭, 任艳丽. 强α-半交换环及其扩张 [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 42(5): 505-510.
[8]
潘 媛. 广义(a,b,c)Koszul代数 [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 42(5): 511-513.
[9]
刘春辉. MTL-代数的模糊理想 [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 42(5): 514-520.
[10]
彭波, 高炜. 分数临界图的新韧度条件 [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 42(5): 521-525.
[11]
高 兴, 吕华众, 王维忠. 二面体群的双凯莱图的匹配可扩性 [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 42(5): 526-528.
[12]
史明, 李红海. 具有给定阶和最大度的单圈图的最大匹配能量 [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 42(5): 529-531.
[13]
韩友发, 姚 尧, 沙 欣, 马晓莎. 纽结多项式和整系数多项式 [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 42(5): 532-536.
[14]
张国英, 王贵君. 基于三角形模糊化的非线性T-S模糊系统对 [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 42(5): 537-541.
[15]
余 丽. 用广义二阶组合切上图导数刻画集值优化的强有效解 [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 42(5): 54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