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食品安全对新鲜农产品的挑战:采后清洗的局限性及干预措施的需求
新鲜果蔬类食品依旧是食源性疾病爆发的主要来源,致病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及人体寄生虫等。先前食源性疾病的爆发主要集中在绿色叶菜类、番茄类和哈密瓜,但近期新出现了多样性的食源性疾病来源,例如黄瓜、番木瓜等。尽管良好农业规范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食物生产链中的污染,但因开放式种植污染不可避免。因此亟需干预措施来清除土壤带来的污染,尤其可鲜食产品。本综述总结了食源性疾病爆发的潜在因素。采后清洗曾被认为降低致病菌污染的途径,但同时其会增加交叉污染。同时对采后清洗流程监测进行了讨论。对多种干预措施比如辐照处理、紫外、超高压等进行了综述。上述手段在实验室规模上都具有致病菌控制效果并应用于商业上。同时对多种干预措施在商业应用中遇到的挑战进行了综合性描述。
关键词:
新鲜产品,
大肠杆菌O157:H7,
沙门氏菌,
单增李斯特菌,
辐照,
紫外,
二氧化碳,
先进氧化处理,
采后,
清洗,
绿色叶菜类,
水果,
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