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双月刊 1956年创刊)
主管: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
主编:张国平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刊号:ISSN 1008-9209 CN 33-1247/S
邮发:国内 32-48 国外 BM4108
电话:0571-88272801
E-mail:zdxbnsb@zju.edu.cn 更多...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5期 刊出日期:2016-09-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文
2016年第5期整期   收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5): 517-.  
摘要( 267 )     PDF(62988KB)( 169 )
生物科学与技术
马铃薯Y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检测应用   收藏
宋革,郭玉双,饶黎霞,周雪平,吴建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5): 51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6.01.201
摘要( 382 )     PDF(5518KB)( 499 )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是危害农作物的重要病毒之一,在全球广泛传播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特异、灵敏的检测技术是防控PVY的关键。本研究以提纯PVYN病毒粒子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获得4株能分泌PVY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B2、3E4、20B2和25C2),杂交瘤细胞分泌的腹水单抗的效价在10-6~10-7之间,Western blot分析发现3B2、3E4和20B2这3株单抗仅与感染PVY的叶片中1条分子质量约为30 ku的蛋白有特异性反应。该蛋白的分子质量与PVY的外壳蛋白亚基大小相符,推测制备的这3个单抗能识别PVY的外壳蛋白亚基,而25C2单抗与感染PVY的病叶组织中约55 ku的蛋白有特异性反应。进而以制备的单抗为核心建立了检测植株中PVY的ACP-ELISA、dot-ELISA、tissue blot-ELISA和IC-RT-PCR这4种血清学方法。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这4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感染PVY的样品呈阳性反应,而检测健康的烟草和马铃薯及感染马铃薯S病毒、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卷叶病毒、马铃薯A病毒的样品呈阴性反应;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ACP-ELISA和dot-ELISA检测马铃薯病叶的灵敏度分别达1∶81 920倍和1∶10 240倍稀释(g/mL),而具有最高检测灵敏度的IC-RT-PCR方法在感病植物组织稀释到1∶5 242 880倍(g/mL)时仍能检测到病毒。用建立的血清学方法对2015年采自云南的30个田间马铃薯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其中有20样品感染PVY,且血清学方法的检测结果与RT-PCR结果一致。抗PVY特异、灵敏单抗的制备及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为我国作物上PVY的检测和诊断、脱毒种薯生产、抗病育种和科学防控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支撑。
黄花芥蓝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   收藏
夏雪, 辜金花, 刘丹, 吴益梅, 田玉肖, 陈清, 张芬, 汤浩茹, 孙勃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5): 52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06.061
摘要( 544 )     PDF(2348KB)( 761 )
以黄花芥蓝典型品种“福州黄花”为材料,对影响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取材时间点、预处理时间和解离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上午9:00取材,分裂相细胞和中期分裂相细胞最多;0.002 mol/L 8-羟基喹啉预处理5 h染色体收缩性最好,形态最佳,分散性好;1 mol/L HCl 60 ℃解离8 min细胞分散,染色体着色良好而细胞质透明,对比度高。黄花芥蓝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18,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9.66%~14.29%,染色体长度比为1.48,其染色体类型包括长染色体(large chromosomes,L)、中长染色体(middle chromosomes 2,M2)和中短染色体(middle chromosomes 1,M1),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L+2M2+14M1,着丝粒指数变化范围为27.86%~48.19%,臂比值变化范围为1.08~2.59,其中第1、4、6、9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s,sm),其余5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etacentric chromosomes,m),第6对染色体具有随体(satellites,SA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1.95%,核型分类标准属2A型。同时,本研究还比较了黄花芥蓝与已报道的白花芥蓝的核型结果,发现两者在核型公式、染色体长度比和相对长度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丰富了对芥蓝遗传组成的认知,为芥蓝分类地位与种内亲缘关系研究提供细胞学证据。
柑橘链格孢褐斑病菌对4种新型杀菌剂敏感性评价   收藏
何美仙,符雨诗,阮若昕,李红叶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5): 535-.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11.251
摘要( 565 )     PDF(860KB)( 634 )
柑橘链格孢褐斑病(Alternaria brown spot,ABS)是新近在我国局部地区新发现的病害,主要为害宽皮柑橘及某些杂交种柑橘,引起落叶、落果和枯梢,不仅影响产量,还影响果实的销售,造成严重损失,并且病害呈逐渐扩散和加重的趋势。药剂防治是目前防治ABS的最有效措施,然而目前尚无药剂被登记用于该病害的防治。本研究以来自我国各褐斑病发生区的54个代表菌株构成一个群体,应用刃天青(resazurin,RZ)显色法测定病菌群体对新烟酰胺类杀菌剂啶酰菌胺、氟酰胺和噻氟酰胺,以及吡啶类杀菌剂氟啶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病菌种群孢子萌发对啶酰菌胺、氟酰胺、噻氟酰胺和氟啶胺而言都是野生的敏感群体,尚未发现抗药性菌株,平均EC50值分别为0.467 7 μg/mL、0.010 3 μg/mL、0.061 9 μg/mL和0.010 0 μg/mL。广东和浙江菌株对啶酰菌胺较不敏感,重庆菌株对噻氟酰胺更敏感,而对氟酰胺和氟啶胺的敏感性则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关。柑橘褐斑病菌种群对这4种杀菌剂敏感性的确定,可为选择药剂防治ABS提供依据,并为这些药剂推广后的抗药性监测提供基础研究。
Connectivity map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张晓芳,康永波,苏君鸿,孔祥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5): 543-.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6.03.041
摘要( 910 )     PDF(2315KB)( 895 )
Connectivity map (CMap)是基于RNA芯片研究药物作用机制和药物重定位的技术与数据资源,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够高效地对全基因组上的基因表达做整体分析。相对于低通量的药理学、毒理学方法以及色谱技术,该技术能以全面、高通量、准确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尤其对由多种化合物共同作用发挥疗效的中药,CMap 技术可以突破“药物—靶标”测定技术的单一性困难,对中药的作用机制做综合性分析,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中药的药物作用机制,有利于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也为中药获取国际认可奠定理论基础。本文系统介绍CMap技术在中药研究方面的应用潜力,同时对该技术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药物重定位及鉴别有效成分进行评价,还对推动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做了具体分析与展望。
浙江省6种新记录植物   收藏
陈丽春,陈征海,马丹丹,林海伦,李修鹏,李根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5): 551-.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11.081
摘要( 562 )     PDF(7038KB)( 838 )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宁波的6种新记录植物,隶属于6科6属,它们分别是心脏叶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reticulatum Linn.) (瓶尔小草科Ophioglossaceae)、银花苋(Gomphrena celosioides Mart.)(苋科Amaranthaceae)、中华萍蓬草(Nuphar sinensis Hand.Mazz.)(睡莲科Nymphaeaceae)、白花水八角(Gratiola japonica Miq.)(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三叶绞股蓝(Gynostemma laxum (Wallich) Cogniaux)(葫芦科Cucurbitaceae)和乳白石蒜(Lycoris albiflora Koidz.)(石蒜科Amaryllidaceae);其中水八角属Gratiola Linn.为浙江新记录属。它们在浙江省的发现丰富了浙江省植物区系的内容,同时也为其在中国的地理分布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农业科学
玉-豆间作对菜用大豆品质的影响   收藏
方萍,刘卫国,刘孝德,刘婷,池晓玉,许燕,庞婷,彭霄,蔡凌,杨文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5): 55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6.02.031
摘要( 506 )     PDF(1461KB)( 546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方式对3个菜用大豆品种外观性状、营养物质和食味主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净作相比,在间作模式下菜用大豆的外观品质除百粒鲜质量增大外,百荚鲜质量、百荚粒质量、一粒荚数、二粒荚数、三粒荚数和二粒荚率均降低;营养品质表现出菜用大豆的优良特性,其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均高于净作,浙鲜豆4号和沈鲜6号的游离氨基酸高于净作。青酥5号间作模式的外观品质表现较优,浙鲜豆4号次之,沈鲜6号较差,而营养品质则是沈鲜6号表现较优,青酥5号较差。对品种与种植方式2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外观品质主要受栽培方式影响,而营养品质受栽培方式和品种的共同影响。对各品质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百荚鲜质量与粗脂肪、百粒鲜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百荚粒质量和甜味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呈显著正相关。可见,选用适当的菜用大豆品种,采用玉—豆间作种植可以达到较好的品质效果。
浙江省晚粳稻耐低氮品种的筛选和评价   收藏
翟荣荣,余鹏,叶胜海,王俊梅,吴明国,林建荣,朱国富,张小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5): 565-.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6.03.011
摘要( 476 )     PDF(652KB)( 467 )
以14个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和大田栽培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低氮胁迫对水稻苗期形态与分蘖期分蘖数和成熟期有效穗数、株高、穗长及其他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胁迫对供试品种的主要形态、产量等性状均有影响。在低氮胁迫下,苗高、苗干质量、分蘖数、株高、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分别降低15.61%、36.92%、38.88%、5.98%、12.98%和29.44%;根尖数、根长、根干质量、根冠比、穗长、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分别提高2.68%、1.83%、8.31%、74.78%、0.05%、1.18%和0.26%。根据性状相对值的变异系数大小,筛选出根尖数、苗干质量、根干质量、根冠比、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6个性状作为耐低氮能力的筛选指标。据此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对耐低氮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重合率达80%。本试验筛选出具有一定耐低氮特性的常规晚粳稻品种浙粳88、祥湖301和秀水42,对低氮胁迫表现较为敏感的品种湖251、浙湖3号和矮糯21。上述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耐低氮胁迫的遗传机制以及通过遗传改良培育氮高效品种,奠定了材料基础。
资源与环境科学
电子介体研究进展   收藏
丁阿强,郑平,张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5): 573-581.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6.02.251
摘要( 768 )     PDF(886KB)( 1187 )
电子介体不仅在胞内生理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也在胞外生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探明电子介体的生理生态功能,对于微生物电化学过程的研究和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研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电子介体可分为细胞合成的生理性电子介体和非细胞合成的非生理性电子介体。本文综述了几种典型的生理性电子介体和非生理性电子介体的化学结构、氧化还原电位、电子传递机制及其在环境生物技术研发中的应用。
土壤中以抗生素为单一碳源的抗性细菌   收藏
顾超, 张奇春, 徐晨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5): 58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6.03.171
摘要( 595 )     PDF(960KB)( 498 )
通过单一碳源选择性培养基(sole carbon source,SCS),从4种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中分离得到2株以青霉素为碳源的菌株(p4,p5)以及3株以四环素为碳源的菌株(t1,t5,t9),5种菌株均为革兰阴性菌。研究结果表明抗生素能刺激相应抗性菌株的生长。分别将p4,t5,t9菌株接种到100 mg/L相应抗生素SCS培养液中,30 d后培养液中抗生素质量浓度与不接种菌株的培养液相比分别下降19.5%,29.1%,24.9%。通过系统发育分析,5种菌株分别属于溶杆菌属(Lysobacter)、贪噬菌属(Variovorax)、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噬几丁质菌属(Chitinophaga)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说明土壤中以抗生素为单一碳源分离的抗性细菌具有群落结构多样性,甚至有菌株与机会致病菌相关,应引起重视。
养殖氧化塘周边地下水氨氧化细菌分布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收藏
任娟, 张磊, 曾令藻, 吴劳生, 施加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5): 58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11.182
摘要( 524 )     PDF(2558KB)( 701 )
为了研究畜禽养殖场的废水氧化塘对周边地下水的影响,我们通过在海盐县某养猪场氧化塘周边区域布井,采集相应点位的地下水,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ng system,qPCR)和水质理化性质分析手段,研究氧化塘周边相应位点地下水中的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的丰度和水质情况,并结合相关系数,探究AOB丰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应位点的地下水中AOB的丰度与相应地下水中氨氮、硝氮和总氮的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特别是AOB丰度与硝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同时也发现AOB丰度受pH影响,当pH>7.8时,AOB丰度较大,但AOB丰度和pH线性相关性不显著。
优化法与贝叶斯估计法在非饱和水力参数反演中的比较   收藏
柯凤乔,满俊,曾令藻,吴劳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5): 59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6.11.091
摘要( 547 )     PDF(9861KB)( 873 )
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模型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非饱和土壤水力参数的准确获取是利用模型进行可靠预测的前提。传统的参数反演研究大多基于优化方法,只能获取一组最优参数,不能量化其中的不确定性。最新发展的一种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理论的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算法(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MCMC)—DREAM(ZS),可以有效进行参数反演,且准确量化不确定性。我们在获取水头观测值的基础上,利用MCMC和Levenberg-Marquardt (LM)非线性优化算法分别对非饱和土壤水力参数进行反演,通过数值模拟与一维沙柱入渗实验比较了2种方法对于分层异质的水力参数估计与水头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1)LM优化方法使用广泛,求解速度较快,但受参数初始值影响较大,预测结果与观测值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由于只能给出一个单一的反演结果,无法量化结果的不确定性。2)与基于优化的反演方法相比,MCMC反演方法不仅能够更好地得出参数的单一估计值,同时预测结果与观测值也具有更好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可以给出未知参数的后验分布,从而准确量化非饱和水力参数的不确定性,避免了基于单一参数反演结果进行预测的风险。但是相对于LM优化方法,MCMC计算量大大增加。
杭州市富阳区公益林封山育林后群落结构变化   收藏
张骏,徐升华,吴初平,焦洁洁,黄玉洁,高洪娣,沈爱华,袁位高,朱锦茹,高智慧,江波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5): 60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6.02.041
摘要( 440 )     PDF(5459KB)( 361 )
为分析实施封山育林后公益林群落结构、林分质量,探明次生演替趋势,研究公益林封山育林后群落结构变化,根据杭州市富阳区公益林的分布格局与森林类型等基本特征;运用森林生态野外观测、试验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建立固定监测样地88个,并对固定样地进行跟踪调查,定期研究森林群落相关因子,并运用实测数据对其进行计量研究。结果表明富阳区公益林林分质量显著提高,2009—2014年5年间阔叶林的幼龄林密度极显著地增加了325.00株/hm2(27.4%,P<0.01),平均胸径显著增长了0.65 cm(8.2%,P<0.05),群落生物量增加了4.53 t/hm2(5.7%);中龄林平均胸径增长了0.23 cm(2.1%),群落生物量极显著地增加了18.55 t/hm2(15.9%,P<0.01)。5年间针阔混交林3个龄组的密度略有增加,幼龄林的平均胸径增加最多,增加了1.07 cm(12.8%);幼龄林的群落生物量增加最多,极显著地增加了20.59 t/hm2(20.7%,P<0.01),中龄林的群落生物量极显著地增加了12.14 t/hm2(11.5%,P<0.01)。对比富阳区公益林2009年和2014年林龄结构,幼龄林、中龄林面积减少,近熟林和成熟林面积增加;阔叶林的幼龄林基本不变,中龄林比例下降,向近熟林变化;针阔混交林的幼龄林比例下降,中龄林和近熟林比例提高,说明5年内针阔混交林的幼龄林逐渐进入中龄阶段,同时中龄林也进入中近熟林阶段。富阳区公益林经过5年的封育,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中的阔叶树种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针叶林中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和黄檀(Dalbergia hupeana Hance)相对优势度增加最多;在阔叶林中木荷(Schima crenata)、朴树(Celtis sinensis)、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的相对优势度增加最多,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女贞(Ligustrum lucidum)、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相对优势度减少最多;在针阔混交林中,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檫木(Sassafras tzumu)、木荷的相对优势度增加最多,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柏木、野鸦椿的相对优势度减少最多。林内更新层阔叶树种资源丰富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应采用封育管护,以实现由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方向、针阔混交林向阔叶林方向发展。对一些郁闭度较高或林内目的树种匮乏的林分应进行适当抚育,通过人工栽培、种植阔叶树等措施,以提高公益林内物种多样性,迅速增加公益林的生态效益。
干旱胁迫对拉萨半干旱河谷主要灌木树种耗水及光合的影响   收藏
辛福梅,贾黎明,杨小林,臧建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5): 61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10.211
摘要( 433 )     PDF(2061KB)( 528 )
采用盆栽苗木直接称量和Li-6400光合系统测定法,研究了拉萨半干旱河谷5种灌木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耗水及光合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加剧,细叶小红柳、江孜沙棘和小叶醉鱼草的耗水量均下降,江孜沙棘和小叶醉鱼草在轻度干旱时降幅最大,细叶小红柳在重度干旱时的耗水量较中度干旱时下降了71.8%。香柏和砂生槐则在轻度干旱时耗水量最大。重度干旱时各苗木的耗水量均最小。2)在正常供水条件下,细叶小红柳、香柏和小叶醉鱼草的耗水速率日变化为明显的双峰曲线,细叶小红柳峰值出现在10:00—12:00和14:00—16:00,香柏和小叶醉鱼草峰值出现在12:00—14:00和16:00—18:00;江孜沙棘和砂生槐均为单峰曲线,江孜沙棘在12:00—14:00耗水速率最大,砂生槐峰值出现在14:00—16:00。其他3种在干旱条件下,5个树种的耗水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轻度干旱下香柏和小叶醉鱼草的峰值出现在12:00—14:00,其余3个树种最大值出现在14:00—16:00;中度和重度干旱下各树种的耗水速率均在14:00—16:00达到最大值。3)在正常供水时小叶醉鱼草、细叶小红柳和江孜沙棘的净光合速率达到各自最大值,分别为19.67 μmol/(m2·s)、17.1 μmol/(m2·s)和18.06 μmol/(m2·s),显著高于香柏;香柏和砂生槐在轻度干旱下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8.52 μmol/(m2·s)和21.99 μmol/(m2·s)。随着干旱加剧,细叶小红柳、江孜沙棘、小叶醉鱼草的蒸腾速率呈下降趋势。而香柏和砂生槐在轻度干旱胁迫下蒸腾速率最大,重度干旱时各树种的蒸腾速率均达到最小值。4)砂生槐的水分利用效率在正常供水条件下的最大值达到6.0 μmol/mmol,其在各水分条件下均显著高于其他树种近50%。随干旱胁迫加剧,小叶醉鱼草的水分利用效率递增。香柏、细叶小红柳和江孜沙棘均在轻度干旱时达到最大水分利用效率。
不同工艺复合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收藏
周旋,丁俊山,吴良欢,陆若辉,杨国标,王旭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5): 62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6.03.311
摘要( 853 )     PDF(643KB)( 658 )
随着肥料产业的发展,我国复合肥料的产量逐年增高,生产工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连续3年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在养分含量(15-15-15)相同条件下,研究不同工艺复合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复合肥养分总量相同,而有效养分形态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不同工艺复合肥处理的增产幅度达到48.49%~122.93%。AZF复合肥15-15-15S和团粒法复合肥15-15-15S处理有利于小白菜的植株生长,产量较高,但叶片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低,硝酸盐含量较高,品质下降;树脂包膜复合肥18-9-18S和单质肥料处理降低了小白菜叶片硝酸盐的累积,根系活力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但产量较低。通径分析表明,不同工艺复合肥有效养分含量对小白菜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为:NH4+-N(1.9855)>有效K(0.8002)>有效Ca(0.6871)>pH值(-0.1196)>硝铵比(-0.354 0);对硝酸盐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为:pH值(0.9298)>有效S(0.2176)>硝铵比(0.1461)。小白菜叶片硝酸盐含量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和SPAD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总之,高塔法复合肥15-15-15S较有利于小白菜的高产、优质栽培,且提升土壤肥力。
动物科学
淀粉预糊化对中华鳖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收藏
贾艳菊,王海燕,廖幸,陈秋馨,卫佳敏,郑晓彤,宋瑞雪,李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5): 63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6.03.073
摘要( 430 )     PDF(607KB)( 578 )
探讨生淀粉替代预糊化淀粉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试验设计了等氮、等能、等淀粉含量,不同生淀粉替代预糊化淀粉比率(0%、33%、67%和100%)的4种饲料,测定了各试验组稚鳖的摄食率、生长速度、消化率、体组成。结果显示,各试验组稚鳖的特定生长率、肝体指数、脏体指数、鳖体组成、饲料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随着生淀粉替代预糊化淀粉比率的增高,摄食率逐渐增加,蛋白质效率逐渐降低;生淀粉完全替代预糊化淀粉,饲料系数显著增高。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鳖对生淀粉具有较高的利用能力,饲料淀粉预糊化可以增加稚鳖的饲料利用率,但是对生长性能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