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双月刊 1956年创刊)
主管: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
主编:张国平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刊号:ISSN 1008-9209 CN 33-1247/S
邮发:国内 32-48 国外 BM4108
电话:0571-88272801
E-mail:zdxbnsb@zju.edu.cn 更多...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16-05-20 上一期    下一期
生物科学与技术
果糖的吸收代谢以及与健康的关系   收藏
蔡雯雯, 李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3): 265-27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11.171
摘要( 1363 )     PDF(3373KB)( 1273 )
果糖是一种单糖,由于其甜度大于葡萄糖和蔗糖,近年来高果糖浓度的果葡糖浆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因此,近年来果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本研究总结了果糖的主要食物来源、吸收和代谢,与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推荐摄入量。果糖和葡萄糖不同,它的主要代谢器官是肝,除部分代谢为葡萄糖外,主要代谢为脂肪酸,后者进一步合成甘油三酯。肝中甘油三酯沉积会增加脂肪肝的发病风险和胰岛素抵抗,其余甘油三酯可被转运至其他组织器官,增加胰岛素抵抗、肥胖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减少游离糖摄入量,成人和儿童游离糖摄入量应减至摄入总能量的10%以内。如能进一步将其降至低于摄入总能量的5%,则对健康有更多益处。
全文
2016年第3期全文   收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3): 265-390.  
摘要( 157 )     PDF(40601KB)( 324 )
生物科学与技术
甲烷氧化菌分类及代谢途径研究进展   收藏
蔡朝阳, 何崭飞, 胡宝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3): 273-281.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11.292
摘要( 1311 )     PDF(3210KB)( 2453 )
甲烷作为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号温室气体,是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贡献者”之一。甲烷氧化菌是一类可以直接以甲烷作为能源和碳源的微生物,不仅能减少土壤甲烷排放量,在含水量不饱和的土壤中还能利用空气中的甲烷,对于减缓全球温室效应具有显著效果。甲烷氧化菌可分为好氧甲烷氧化菌和厌氧甲烷氧化菌2大类,均在环境中分布广泛。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甲烷氧化菌分类及其代谢途径2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甲烷氧化菌在环境中的生态分布研究及甲烷氧化菌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的研究进展   收藏
康永波, 孔祥阳, 张晓芳, 郭丽琼, 苏君鸿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3): 282-28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10.141
摘要( 914 )     PDF(1072KB)( 1359 )
对于人体,肠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它由造血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和T细胞)和非造血细胞(上皮细胞、帕内特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同时在它里面寄居着上亿万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群与宿主免疫系统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肠道微生物对炎性反应(包括自身免疫疾病、过敏症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在人们正在进行肠道微生物对不同类型免疫反应的影响机制的研究,肠道微生物对宿主免疫系统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它对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的诱导、CD4+T细胞包括Th1、Th17和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的调节以及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的表达有重要作用,菌群产生的许多分子可能影响这些免疫反应。同时,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证明调控肠道微生物是一种高效治疗和控制疾病的方法,如果这些机制被完全弄清楚,就可以通过益生菌/益生元来调控肠道微生物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为此,本研究前沿性地综述了肠道共生微生物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
环境胁迫影响植物开花的分子机制   收藏
张吉顺, 张孝廉, 王仁刚, 谢升东, 王轶, 任学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3): 289-305.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11.291
摘要( 668 )     PDF(816KB)( 818 )
鉴于植物对开花时间的调节是其适应逆境的重要机制,且在复杂的遗传网络调控下,植物检测并整合外源(如光周期和温度)和/或内源(如年龄和激素水平)信号来诱导或抑制成花转变。今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详细介绍光、温、水、盐和营养等环境胁迫对植物开花时间的影响,这些过程涉及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上的改变;其目的在于从植物与环境互作的角度对植物开花时间的分子遗传调控网络进行补充,以期为科研工作者更好地研究环境与植物开花时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柠檬烯对食源性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英文)   收藏
卢海燕, 徐重新, 张宵, 梁颖, 刘贤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3): 306-31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07.141
摘要( 679 )     PDF(379KB)( 662 )
研究了柠檬烯乳化液以及柠檬烯丙酮溶液对3种食源性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滤纸片扩散试验表明,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的抑菌活性高低为氧氟沙星(阳性对照)>500 μL/L柠檬烯丙酮溶液>5 000 μL/L柠檬烯丙酮溶液>柠檬烯乳化液>50 μL/L柠檬烯丙酮溶液>丙酮(溶剂对照),抑菌圈分别为46.8,32.2,27.4,17.1,14.5,9.2 mm;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活性最高的是阳性对照,其次是50 μL/L柠檬烯丙酮溶液,抑菌圈达30.3 mm; 柠檬烯丙酮溶液对单核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具有抑菌圈,但与丙酮的抑菌圈大小相似,而柠檬烯乳化液未表现出抑菌活性,说明柠檬烯对该菌没有抑制作用,溶剂丙酮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试管梯度试验表明,柠檬烯乳化液和柠檬烯丙酮溶液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活性,对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没有活性,且柠檬烯丙酮溶液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远低于柠檬烯乳化液,说明前者的抑菌活性更好。所选3种食源性病原菌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对柠檬烯最为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最不敏感。
金针菇疏水蛋白Fv-Hyd1及其潜在的转录因子Fv-Rtg3的共表达分析   收藏
陈仁良, 李肖, 龙莹, 张磊, 严俊杰, 黄千慧, 熊宏民, 谢宝贵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3): 313-32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10.091
摘要( 651 )     PDF(5811KB)( 597 )
疏水蛋白(hydrophobin,Hyd)普遍存在于真菌的气生菌丝、侵染结构或子实体表面,且存在时空性高丰度表达。不同真菌疏水蛋白在其各个发育阶段发挥不同的功能,如气生菌丝的生长、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及其形态分化等。虽然已有众多报道指出Hyd与生物或非生物环境刺激所产生的抗逆性有关,但是对它与细胞分裂分化等生物学功能及其信号转导调控的关系仍了解甚少。通过培养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丝以及金针菇出菇实验,结合基因组及转录组数据、蛋白结构预测、系统发育进化树聚类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金针菇中一个编码疏水蛋白基因Fv-Hyd1,并利用其上游序列预测该疏水蛋白基因潜在的调控转录因子,辅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数据和皮尔森相关系数鉴定它们的表达关系。结果表明,Fv-Hyd1与金针菇菌丝扭结和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其潜在的转录因子Fv-Rtg3之间存在较强的共表达规律,并以此结合蛋白磷酸化位点预测,推测基因Fv-Hyd1的表达调控机制。
农业科学
脱落酸对采后番茄果实损伤愈合的作用   收藏
陶晓亚, 李家寅, 茅林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3): 321-32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11.242
摘要( 761 )     PDF(3420KB)( 737 )
采用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及其合成抑制剂氟啶酮(fluridone,FLD)进行处理,研究ABA对采后番茄果实的愈伤能力及酶活性的影响。绿熟期樱桃番茄表皮切伤处理后,分别用ABA和FLD真空渗透处理(0.07 MPa,5 min),于黑暗条件下(温度20 ℃, 相对湿度90%)贮存愈伤,每天取样测定与损伤愈合相关的果实失重率、自发荧光强度、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结果表明:在愈伤过程中,对照组番茄果实AB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而ABA组始终保持较高水平,FLD组则始终维持较低水平;番茄果实失重率均逐渐升高,ABA组始终低于对照组,FLD组则始终高于对照组;损伤部位细胞自发荧光强度逐渐增强,ABA组始终强于对照组(尤其在第3天以后更为显著),FLD组则始终弱于对照组;PAL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第3天达到峰值,而POD活性则先降低后升高,2种酶活性均表现为ABA组高于对照组,FLD组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说明,ABA具有促进采后番茄果实损伤愈合的作用。该研究将为采后果蔬损伤愈合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亚历山大”葡萄疏果省力化关键技术   收藏
张丽平, 卢晓明, 陆玫丹, 王莉, 李坤峰, 沈林章, 贾惠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3): 327-33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10.261
摘要( 558 )     PDF(667KB)( 343 )
以六年生“亚历山大”(Vitis vinifera cv. Mascat of Alexandria)葡萄为试材,在盛花期前15 d左右、花穗长度为3.0~8.0 cm时使用5个不同质量浓度(1、2、3、4和5 mg/L)的赤霉酸(GA3)溶液对葡萄花穗进行喷洒处理,研究GA3处理对疏果简约化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 mg/L的GA3在新稍长度为15~20 cm、展叶数为6~7片(花穗长度为4.0 cm左右)时处理效果最佳。与自然生长果穗相比,可使花穗拉长50%,果穗疏松但不过于松散,坐果较好,平均穗质量最大,并能有效减少疏果工作量,省工38%。与对照相比,不同质量浓度的GA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亚历山大”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酒石酸、苹果酸和芳樟醇含量,并且3 mg/L处理显著提高了葡萄果实中总酚和橙花醇含量。因此,3 mg/L GA3处理的果实品质较优并且能够有效减少人工疏果的工作量。生产中建议在盛花期前15 d左右用3 mg/L GA3对“亚历山大”葡萄花穗进行喷施处理,以减少劳动成本、提高劳动效率。
茶花皂的研制及性能探究   收藏
张丹, 陆颖, 李博, 余华军, 屠幼英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3): 333-33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11.181
摘要( 552 )     PDF(661KB)( 535 )
茶花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与茶叶主成分和功能显著不同,尤其皂素和多糖含量远远高于茶叶中的含量,具有一定的降脂减肥、防辐射、保湿、消炎抑菌、表面活性剂等功效,也可用于日化工业。本文对茶花皂主成分原料:不同pH的皂基、不同质量分数的茶花粉末和茶花花瓣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测定护肤效果、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筛选最佳护肤功能的茶花皂配方。结果表明,采用弱碱性皂基、2%的茶花粉和不添加茶花花瓣的茶花皂护肤性最佳。制得产品颜色白中带黄、具有典型茶花香气。手背皮肤测试发现使用后油分、色素含量分别减少49%和20%,皮肤真皮层水分增加51%、弹性和胶原蛋白分别增加36%和9%。此外,研究发现添加茶花提取物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
清香型产区烤烟品种经济性状环境稳定性   收藏
曹玉杰, 吴兴富, 肖炳光, 徐海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3): 340-34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10.161
摘要( 514 )     PDF(2032KB)( 478 )
为明确品种、产地等因子对清香型烟叶经济性状的贡献率,特筛选适宜各清香型亚区种植的特色品种,开展了一年多点的清香型烟叶特色品种田间试验,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参试品种的经济性状变异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品种、产地、品种与产地互作效应对各经济性状都有极显著影响;其中,产地效应对各经济性状指标的贡献率高达60%~90%,对均价的贡献率最大,为89.35%。另外,品种相关效应的贡献率分布在8.9%~42.7%。对综合、单一经济性状进行多重比较,筛选出各亚区的适宜和最适宜品种,分别为滇中高原平坝区的PVH1452、云烟208、云烟105,滇南山地谷地区的云烟116、云烟119,东北黔西乌蒙山地区的云烟208、云烟105、云烟110、云烟119,闽西北丘陵山地区的云烟208、云烟97。品种的稳定性分析表明,产地效应解释了70%~99%的总变异,说明清香型烟叶的经济性状稳定性总体表现较差,这与方差分析中产地相关效应所占总方差比例较大的结果吻合。
HPLC检测枇杷中氯吡脲含量的前处理方法   收藏
杨春平, 李钊君, 宁红, 陈华保, 龚国淑, 杨继芝, 张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3): 350-35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11.101
摘要( 425 )     PDF(1204KB)( 430 )
建立合适的样品提取和净化条件是确保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方法准确的重要条件。为了研究枇杷果实中氯吡脲残留HPLC检测的前处理方法,通过对比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和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2种处理方法对枇杷中氯吡脲残留的检测效果,确定适合的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QuEChERS前处理方法的平均回收率显著高于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法,适于枇杷中氯吡脲的残留检测。针对QuEChERS前处理方法,比较了不同提取及净化条件对枇杷中氯吡脲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其最适条件为:8 g枇杷果实用16 mL乙腈提取20 min,然后用m(无水硫酸镁)∶m(氯化钠)=3∶2盐析脱水,最后用m(PSA)∶m(C18)=1∶1净化3 min。经验证,氯吡脲与杂质分离效果较好,回收率稳定在80%~100%之间,变异系数为3.1%~4.8%,表明本方法可有效提取和净化枇杷中的氯吡脲残留。
食品科学
茶叶在抵抗Ⅱ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收藏
陆鹏, 王校常, 汪瑛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3): 358-36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07.031
摘要( 518 )     PDF(1027KB)( 561 )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经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其中全球已被诊断的糖尿病成人患者中,90%是Ⅱ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 在中国T2D同样占了总病人数量的95%。由于治疗T2D常见药物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如低血糖,体质量增加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因此,寻找没有不良反应,但相对低疗效的膳食疗法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替代疗法之一。富含茶多酚的茶叶(Camellia sinensis)一直是我国的传统健康功能性饮料,它作为一种天然降血糖材料已经被广泛研究。过去的研究多集中在抵抗T1D的研究,近年来对T2D的研究在快速增多。根据现有结果,可将茶叶抵抗糖尿病T2D的作用机制概括为胰岛素途径、糖代谢途径和其他3大途径。胰岛素途径主要表现在茶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活性和敏感性,增强肠促胰岛素活性这3个方面。糖代谢途径则主要表现在茶能促进糖酵解过程和抑制糖异生。第3大途径则主要是以茶多酚的抗氧化功能为主。茶作为一种健康饮料,在Ⅱ型糖尿病的膳食治疗中将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资源与环境科学
饮用水有机污染物的三维荧光光谱检测与分析方法   收藏
陈方, 张晓燕, 黄平捷, 侯迪波, 张光新, 赵佳佳, 何纪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3): 368-37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10.281
摘要( 635 )     PDF(9510KB)( 979 )
针对城市供水中各类有机污染事件难以通过简单阈值法进行超标报警等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三维荧光光谱和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llel factor analysis,PARAFAC)的饮用水水质定性判别方法。在三维荧光光谱检测数据中含有的瑞利和拉曼散射会影响光谱信息的分析,因此采用Delaunay三角形内插值法进行数据预处理;然后,应用对荧光激发—发射矩阵(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EEMs)进行分解,获得被测样品的荧光峰位置分布及各组分相对质量浓度,用于判断水体中是否受到有机污染物侵入;接着,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对检测样本根据相对质量浓度值特征信息进行分类,将自来水水样和有机物污染的水样区分开来。最后,设计了不同质量浓度苯酚水溶液等检测实验,验证分析了所研究方法对于有机污染物的检出与判别能力。
基于光散射法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测试分析   收藏
陆叶强, 史云斌, 孙在, 宋熠金, 楼晓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3): 378-38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6.02.221
摘要( 430 )     PDF(3439KB)( 639 )
通过计算无因次参量(x)、散射光接收角(θ)、粒径(D)等参量和散射光强(Is)之间的数值关系,以及散射光接收立体角β和散射光通量(F)之间的数值关系,得到光散射法测量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粒径谱和单位体积中颗粒含量的理论依据。1) 随着D的增大,Is显著增加并且分布随θ波动越大,某一散射角内Is与D之间不再具有成正比的一一对应关系,需测量多角度内Is而计算得到颗粒粒径谱;2)90°散射光接受范围附近光通量F与颗粒的相对体积D3参数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通过测量F可得到颗粒单位体积的含量,并且选取散射光接收立体角β =30°,能够取得很好的测量效果。依据上述结论设计的测量装置用于柴油发动机台架的尾气粒径分布测量实验,并将该测量装置用于柴油发动机的尾气粒径分布的实际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装置稳定性、实用性好,测量精度高,并具有实时、在线、不损坏样品等优点。
动物科学
2个云南原始鸡种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红色原鸡的亲缘关系   收藏
陆俊贤, 贾晓旭, 唐修君, 樊艳凤, 唐梦君, 高玉时, 苏一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3): 385-39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5.06.113
摘要( 723 )     PDF(1412KB)( 436 )
对60只个体的线粒体基因组(mitochondrial genome,mtDNA)D-loop区全序列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和测序,并结合GenBank中红色原鸡的D-loop区序列,分析其线粒体D-loop区多态性。结果发现,2个原始地方品种鸡mtDNA D-loop区全长1 231~1 232 bp,在60只个体中共发现19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和8种单倍型。系统发育分析发现,8种单倍型可以分为A、B、D和E 4个分支,其中A和B为主要分支。A和B分支各有3种单倍型,D和E分支分别只有1种单倍型。A和B分支与红色原鸡滇南亚种(Gallus gallus spadiceus)聚为一类,E分支与红色原鸡印度亚种(Gallus gallus murghi)聚为一类,D分支与4个红色原鸡(Gallus gallus)亚种聚为一类。表明2个品种有多个母系起源,红色原鸡滇南亚种在2个原始鸡种形成过程中贡献最大。研究为家鸡的起源和遗传分化提供基础材料,同时也为2个品种的选育改良、遗传资源保护以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