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双月刊 1956年创刊)
主管: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
主编:张国平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刊号:ISSN 1008-9209 CN 33-1247/S
邮发:国内 32-48 国外 BM4108
电话:0571-88272801
E-mail:zdxbnsb@zju.edu.cn 更多...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2期 刊出日期:2015-03-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文
全文   收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2): 119-244.  
摘要( 218 )     PDF(20268KB)( 805 )
生物科学与技术
器官形态发生探索Ⅰ:生物电与形态发生   收藏
赵海平,刘振,陈广信,李春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2): 119-12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7.171
摘要( 493 )     PDF(1087KB)( 1064 )
器官形态发生是生命体发育成其固有的三维立体结构并维持其形状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形态发生信息的指导。形态发生信息包含3个方面:1)位置信息;2)预期模式信息;3)表观遗传信息。形态发生信息的实质及其作用机制是理解形态发生的首要条件。在低等动物中研究发现,生物电作为一个密码系统编码着形态发生,是形态发生信息的实质。该文综述了器官形态发生场与器官形态发生、生物电在编码器官形态发生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基于日常生活中用电作为密码系统的实例,提出了生命体内存在生物电高级运行方式的假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生物电密码的破解,人为控制器官形态发生将成为现实。
器官形态发生探索Ⅱ:独特的哺乳动物模型鹿茸   收藏
赵海平,褚文辉,陈广信,李春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2): 125-13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5.261
摘要( 470 )     PDF(1126KB)( 1011 )
生物电编码器官形态发生在低等动物中已被证实。由于缺乏哺乳动物的形态发生研究模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同样适用于哺乳动物至今依然未知。鹿茸是一个复杂的哺乳动物附属器官,其形态发生信息存储于形态发生原胚(鹿前额未来生茸区的骨膜)中。该文1)综述了鹿茸的形态发生原胚及鹿茸发生与再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鹿茸是哺乳动物器官形态发生研究的最佳模型的观点;2)分析了鹿茸形态发生信息的存储位点和复制方式、转移路径,并预测了通过生物电追踪形态发生信息来破解哺乳动物器官生物电密码的研究思路。总之,通过鹿茸这一模型的研究必将为人类器官形态发生的探索奠定理论基础。
蜘蛛类天敌与茶尺蠖幼虫空间关系的聚块样方方差分析   收藏
刘飞飞,柯胜兵,王建盼,毕守东,邹运鼎,周夏芝,党凤花,徐劲峰,禹坤,赵学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2): 133-14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9.041
摘要( 393 )     PDF(1275KB)( 898 )
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空间格局聚集强度指数法和ρ指数法对安徽省潜山县茶园茶尺蠖及其8种蜘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茶尺蠖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是三突花蟹蛛(关联度值为0.856 8)和八点球腹蛛(0.788 8),跟随关系较不密切的天敌是鞍形花蟹蛛(0.631 2)和日本球腹蛛(0.569 8);聚块样方方差分析和聚集强度分析表明,在聚块内有1~32个基本样方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多,聚集格局的扩散系数C值不断增大,均匀和随机格局的扩散系数C值不断减小;茶尺蠖及其蜘蛛在聚块基本样方数为2、4、8、16和32时与为1时之间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差异均不显著;茶尺蠖的种群聚集均数λ在多数情况下大于2,聚集是由其本身原因造成的,在种群聚集均数为正值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加,种群聚集均数不断增大;用茶尺蠖不同大小聚块的ρ指数判断其聚集时个体群的最小范围表明,茶尺蠖个体群聚集格局的最小面积是聚块中具有1个基本样方,即该文的1.7 m2,这为对该害虫抽样时确定样方大小提供了科学依据。
食用菌壳聚糖卡波姆复合凝胶的稳定性及其抑菌效果   收藏
庄远红,刘静娜,黄家福,林娇芬,潘裕添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2): 147-15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9.042
摘要( 783 )     PDF(1195KB)( 1121 )
以食用菌壳聚糖为原料,卡波姆为凝胶增稠剂,三乙醇胺为中和剂制备含1%壳聚糖的壳聚糖卡波姆复合凝胶,通过研究pH对该复合凝胶稳定性、色度、水分活度、质构特征及抑菌效果的影响,确定复合凝胶的最优pH值。结果表明:壳聚糖凝胶与卡波姆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复合凝胶的质地均匀细腻,无异味,性质温和,稳定性好;pH对复合凝胶的外观特性、水分活度、质构特性影响较小,但pH值越大,贮藏期内霉变越小;pH 7.0~7.5的复合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和白色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的抑菌效果特别明显,抑菌率分别为92%、94%和96%。
青花菜转录因子基因BoWRKY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收藏
蒋明,陈贝贝,管铭,李金枝,黄笑梅,顾云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2): 153-15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5.201
摘要( 534 )     PDF(4789KB)( 966 )
以青花菜为材料,克隆到1个WRKY转录因子基因BoWRKY2,在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其在核盘菌和霜霉菌侵染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BoWRKY2的基因组全长为1 507 bp,具有2个内含子,编码区全长为987 bp;BoWRKY2编码328个氨基酸,具有1个WRKYGQK残基和C-X5-C-X23-H-X1-H锌指结构,WRKY结构域与甘蓝型油菜的最为相似,仅存在1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异。进化分析结果表明,BoWRKY2与同为十字花科的甘蓝型油菜、拟南芥、深山南芥、荠菜和盐芥聚为一组,支持率达97%。RT-PCR结果表明,BoWRKY2的表达受霜霉菌和核盘菌的诱导,二者的表达模式相似,在6 h和12 h时表达量增加,但在24 h后下降,暗示BoWRKY2与2种病菌的早期抗性反应相关.
农业科学
荒漠草原不同种植年限人工柠条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收藏
潘军, 宋乃平, 吴旭东, 杨新国, 陈林, 曲文杰, 翟德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2): 160-16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5.041
摘要( 604 )     PDF(1377KB)( 902 )
以荒漠草原不同林龄(9 a,17 a,27 a)人工柠条林为对象,研究不同土层深度以及柠条灌丛不同部位的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全氮(total nitrogen,TN)和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柠条灌丛各部位SOC和TN含量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具有统计学上的极显著差异(P边缘>外部;随着柠条林龄的增长,灌丛各部位土壤TP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林龄的增长,灌丛各部位土壤C/N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土壤C/P在灌丛内部和边缘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在灌丛外部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N/P在灌丛内部和外部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在灌丛边缘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C/N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C/P和N/P整体上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N/P与TP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TN和C/P呈极显著正相关.可见,人工柠条林在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呈现明显的表聚性,柠条灌丛出现“肥岛效应”;由于柠条在生长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需加强植被与土壤生态系统N/P化学计量特征,土壤N、P养分限制和植被养分适应特征相互关系的研究.
不同秧龄和氮肥运筹对杂交籼稻株型的影响   收藏
吕腾飞,周伟,孙永健,朱懿,严奉君,杨志远,马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2): 169-17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5.121
摘要( 509 )     PDF(1199KB)( 750 )
为探究秧龄和氮肥运筹对杂交稻一些主要株型因子的影响,以四川主推杂交籼稻品种F优498为材料,采用2因子裂区设计,主区为35、50和65 d 3种移栽秧龄,副区为占总施氮量0%、20%、40%和60%的4种穗肥比例运筹.结果表明:随着秧龄的延长,齐穗期水稻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不断降低,且65 d秧龄的平均LAI显著低于35 d和50 d秧龄,但由于65 d秧龄上3叶的叶片长而宽,其高效叶面积率显著高于35 d和50 d秧龄;随穗肥比例的加大,50 d和65 d秧龄齐穗期水稻LAI则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穗肥比例40%时叶面积最大;随着秧龄的延长,上3叶的长、宽和夹角整体表现为变大趋势,比叶质量则是65 d>35 d>50 d秧龄,且65 d秧龄的剑叶、倒2叶长及上3叶夹角显著高于35 d和50 d秧龄,倒3叶长和上3叶宽也显著高于35 d秧龄;在65 d秧龄下,随着穗肥比例的加大,剑叶夹角明显增大,倒2叶和倒3叶夹角也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40%最大).上3叶的长度、宽度、厚度及夹角均与总粒数、实粒数和单穗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且延长秧龄,减少基蘖肥施用比例,株高显著降低.秧龄对水稻株型的影响与穗肥运筹密切相关,延长秧龄和加大穗肥施用比例可以提高F优498的耐肥和抗倒伏能力,而且在长秧龄下重施穗肥还可使其具有较优群体质量和较强光合生产能力,但是上部叶片过大且披散,势必对下层叶片造成遮光,降低水稻群体的光合效率,使长秧龄水稻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
生物降解地膜对玉米的生物学效应及其降解特性   收藏
胡宏亮,韩之刚,张国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2): 179-18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9.191
摘要( 656 )     PDF(5992KB)( 1197 )
通过大田试验,从土壤保温性、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田间降解等方面对5种可降解地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可降解地膜覆盖能显著提高土壤不同深度的温度,其中M2和M5 2种地膜的整体保温效果最为突出,达到了接近普通地膜的水平;地膜覆盖可显著加快玉米生育进程和增加玉米产量,且部分可降解地膜的促进效果优于普通地膜。在地膜降解方面,5种可降解地膜破裂启动期较为一致,发生于覆膜后约20 d,可基本满足玉米苗期对温度、水分的需要;覆膜90~100 d后可降解地膜从土壤表面基本消失。以上结果显示,供试的5种可降解地膜不仅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和经济学效果,其降解特性也基本符合玉米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完全可以替代传统地膜。
食品科学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植物油中苯并[a]芘   收藏
冯寅洁, 乔勇升, 陈伟, 冯成玉, 应铁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2): 189-19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9.091
摘要( 476 )     PDF(1151KB)( 1607 )
为建立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大体积流通池荧光法检测植物油中苯并[a]芘(benzo [a] pyrene, BaP)的方法,对4种商业化固相萃取柱净化油样和富集BaP的效果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了4种超高效液相色谱柱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借助商业化BaP专用固相萃取柱处理样品,洗脱液旋蒸至干后用乙腈四氢呋喃(体积比为9∶1)溶解定容,经过BEH Shield RP18柱(50 mm×2.1 mm, 1.7 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为70∶30),流速0.4 mL/min,BaP在0.101~10.1 μ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93),检出限为0.2 μg/kg;商业化固相萃取柱能较好地除去样品中的油和吸附BaP,4种固相萃取柱的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91.0%~106.9%,相对标准偏差为1.4%~9.6% (n=6);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样品,速度比高效液相色谱快3倍。与国标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灵敏度高、节省溶剂等优越性,可快速、准确地对植物油中的BaP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丁酸钠对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作用   收藏
朱涵,谭莎莎,杨虹,王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2): 195-20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9.192
摘要( 666 )     PDF(1082KB)( 883 )
为建立由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易感(obesity-susceptible, OS)和肥胖抵抗(obesity-resistant, OR)大鼠模型,并探讨在高脂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对二者的作用,给予SD(Sprague-Dawley)大鼠高脂饲料饲喂3周后依据其体质量增加量排序并再分组,上1/3作为OS组,下1/3作为OR组,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OS大鼠体质量增加明显,体质指数、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体脂肪含量以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瘦素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此造模方法从饲喂高脂饲料第4周起,丁酸钠干预(obesity intervention with sodium butyrate, OI)组增加8 mmol/L丁酸钠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1 mL 灌胃,1次/日;肥胖对照(obesity control, OC)组则用1 mL 0.9%氯化钠溶液灌胃,1次/日,共干预16周。结果表明:添加丁酸钠后,OI组大鼠体质量增加、体质指数、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体脂肪含量以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瘦素与OC组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SD大鼠对于高脂饲料具有不同的应答能力,可获得肥胖敏感及肥胖抵抗模型;对于高脂饮食敏感的SD大鼠,在其高脂饲料中添加丁酸盐能够改善其体质量增加与体质指数,减少体脂肪含量,降低血脂与血清瘦素水平。
资源与环境科学
浙江省植物分布2个新记录属和4个新记录种   收藏
周庄,吴棣飞,陈贤兴,陶正明,熊先华,杨燕萍,丁炳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2): 201-20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5.271
摘要( 547 )     PDF(5363KB)( 864 )
该文报道了分布在浙江省的2个新记录属和4个新记录种植物。2个新记录属分别是鸟巢兰属(Neottia Guett.)(兰科Orchidaceae)和枣属(Ziziphus Mill.)(鼠李科Rhamnaceae)。4个新记录种分别是乌头叶蛇葡萄(Ampelopsis aconitifolia Bge.),掌裂草葡萄[A. aconitifolia Bge. var. palmiloba (Carr.) Rehd.],日本对叶兰[Neottia japonica (Bl.) Szlach.],滇刺枣(Ziziphus mauritiana Lam.)。其中,乌头叶蛇葡萄、日本对叶兰为华东地区分布新记录。它们在浙江省的发现丰富了浙江省植物区系的内容,为其在我国地理分布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退化红壤区杉木树干液流模拟   收藏
涂洁,刘琪璟,危骏,胡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2): 205-21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5.191
摘要( 415 )     PDF(1222KB)( 716 )
以江西退化红壤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MATLAB工具箱中的log-sigmoid型函数(tansig)为神经元作用函数,以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净辐射、水汽压亏缺为输入变量,液流速率为输出变量,运用贝叶斯正则化算法和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4 000组气象数据和液流数据进行网络训练和检验,构建拓扑结构为4101的杉木树干液流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在2种算法下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模型输出值与实测值之间线性回归的拟合程度均较高,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在0.93以上;训练样本的拟合精度分别为83.57%和83.06%,检验样本的仿真精度分别为82.87%和82.15%。说明该网络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可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林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有效手段。
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中磷的化学形态与稳定化   收藏
谢国雄,吴崇书,孔樟良,姜铭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2): 213-21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8.111
摘要( 483 )     PDF(1084KB)( 825 )
为了解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中磷的化学形态,寻求畜禽粪便中磷的稳定化途径,采集浙江省代表性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样92个,采用改进的Hedley磷分级方法鉴定磷的化学形态;通过添加明矾、碳酸钙、石膏、粉煤灰及土壤物质,研究不同添加物对畜禽粪便中磷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样品具有高磷、高无机磷比例及高生物有效性的特点,全磷质量分数在18.70~54.30 g/kg之间,平均为30.50 g/kg;可提取态无机磷占全磷的比例平均达70.08%;水溶性磷、NaHCO3-P和HCl-P占全磷的比例平均分别达20.03%、29.59%和22.93%,而NaOH-P和残余态磷占全磷的比例分别只有14.64%和12.81%.培养试验表明:各类稳定剂均对畜禽粪便中的磷有稳定效果,并随添加物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稳定效果为明矾>粉煤灰>碳酸钙>土壤物质>石膏.建议畜禽粪的施用量应基于其磷素水平确定,并适当添加稳定剂增加磷的稳定性.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及阳离子添加对水稻土流失量的影响   收藏
陶淑鑫,施加春,曾令藻,吴劳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2): 219-22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9.151
摘要( 473 )     PDF(1317KB)( 759 )
以水稻土(黄斑田)为供试对象,采用恒温振荡及室内沉降方法,通过不同量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与Na+、Ca2+的添加研究在外力扰动下,稻田土壤颗粒在水体中的沉降和流失状况,探索不同条件下土壤流失的减量效果。结果表明:1)在添加PAM条件下,土壤流失量随PAM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最适PAM添加量在5 mg/L左右时,静置沉降2 min内土壤颗粒的减少量达90%;试验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0.25 mm)含量随PAM增加而不断增加,说明PAM添加对于促进土壤颗粒间聚合及加速水体中土壤颗粒聚沉效果显著;2)在添加阳离子情况下,随着阳离子浓度增加,其促进土壤颗粒聚沉从而减少土壤流失的作用逐渐增强,且在相同电荷密度条件下Ca2+的效果明显优于Na+,具体表现为Ca2+(0.005 mol/L)>Ca2+(0.001 mol/L)>Na+ (0.01 mol/L)>Na+ (0.002 mol/L)> 无外加阳离子(0 mol/L)的空白对照;3)阳离子与PAM同时添加的作用效果与分别添加时差异巨大,表现为阳离子加入降低了PAM的聚沉能力并使其最适添加水平提高,同种离子随浓度增加这种作用更为明显;二者共同添加时,其减少土壤流失、增加土壤颗粒聚沉的效果表现为单独施加PAM>[Na+(0.002 mol/L)+PAM]>[Ca2+(0.001 mol/L)+PAM]>[Na+ (0.01 mol/L)+PAM]>[Ca2+(0.005 mol/L)+PAM]>空白对照,各离子处理对PAM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0.25 mm)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明显,但均小于单独添加PAM条件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0.25 mm)的增加量。总体上,PAM和阳离子都有利于促进水体中土壤颗粒聚沉,减少土壤的流失量,但当二者共同添加或者土壤与水体中盐分含量过高时PAM的作用会被削弱。
壳聚糖生物炭微球对甲基红的吸附及微球菌剂的吸附增益效应   收藏
杜敬霆,孙朋飞,赵宇华,张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2): 228-23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8.112
摘要( 476 )     PDF(1267KB)( 1001 )
以典型偶氮染料甲基红为吸附对象,将壳聚糖和生物炭混合制成微球制剂,对该制剂吸附甲基红的潜力、机制及添加微生物后微球菌剂的吸附增益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壳聚糖生物炭微球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在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500 mg/L、pH 3.0和20 ℃条件下,微球对甲基红的最大吸附量为460 mg/g。Freundlich等温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模型与该吸附过程拟合良好。利用Elovich方程与颗粒内扩散方程对微球的吸附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证实该吸附过程为自发过程,内部扩散为该过程的限速步骤。通过热力学方程计算得到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ΔG0、ΔH0和ΔS0分别为-24.35 kJ/mol(30 ℃)、-21.36 kJ/mol和8.45 J/(mol?K)。表明此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较高温度可降低微球吸附的自发性并抑制微球对甲基红的吸附作用。利用神经网络对影响吸附过程的4个因素(pH值,温度,初始浓度,吸附时间)进行建模分析,发现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最大,相对重要性为32.76%,时间次之(为25.56%),其余依次为pH(23.36%)和初始浓度(18.32%)。包埋微生物的微球菌剂与无微生物的纯壳聚糖生物炭微球相比,脱色率提高了29%;与微生物单独脱色相比,脱色率提高了76%,表明生物吸附材料与微生物混合制备成菌剂的吸附增益效果明显.
动物科学
猪神经元蛋白3.1基因3′侧翼区多聚腺苷酸数目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系   收藏
杨云, 曾勇庆, 张哲, 徐正刚, 陈伟, 房国锋, 王守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2): 237-24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4.04.061
摘要( 472 )     PDF(3312KB)( 957 )
选取54头莱芜猪和40头鲁莱黑猪,宰后测定肉质性状,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PCR-SSCP)技术检测其神经元蛋白3.1(neuronal protein 3.1, P311)基因3′侧翼区2个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的长度多态性,测序确定连续腺苷酸的数目,并与肉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以期发现有效多态位点.结果表明:1)在莱芜猪和鲁莱黑猪中共检测出2个连续腺苷酸数目的多态位点polyA-L1和polyA-L2,两者的polyA数目分别为18、15和15、12,2个位点的3种基因型分别记为polyA-L1位点的MM型、NN型和MN型,以及polyA-L2位点的BB型、DD型和BD型;这2个多态位点在莱芜猪和鲁莱黑猪群体中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P>0.05),其多态性在2个猪种间的分布差异在统计学上均不显著.2)莱芜猪polyA-L1位点的3种基因型之间在肉质性状上均未表现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但MN型个体各项肉质性状普遍优于2个纯合型,肉质较好,鲁莱黑猪中的结果与此相同.3)莱芜猪polyA-L2位点的3种基因型之间在肉质性状上均未表现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但鲁莱黑猪在该位点处的失水率和烹饪损失指标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其中DD型个体的失水率显著高于BD型个体,BB型和DD型个体的烹饪损失显著高于BD型,其余各指标的基因型间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总之,在这2个位点处普遍表现为杂合型的肉质性状优于纯合型,生产中应重视2个纯合型个体间的杂交利用,以产生更多肉质优良的杂合型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