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1 Vol.37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1. 印度梨形孢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宋凤鸣,毛克克,吴铖铖,李大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1): 1-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1.001
摘要   PDF(pc) (238KB)(2852)   
2. 肾形肾状线虫的生活史及繁殖能力
张 燕,石红利,郭 恺,郑经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1): 7-1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1.002
摘要   PDF(pc) (1491KB)(2139)   
3. 百脉根花对称性基因LjCYC3转化烟草的研究
张寒英,胡江琴,向太和,梁海曼,王利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1): 13-21.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1.003
摘要   PDF(pc) (2245KB)(1574)   
4. 烟草DREB转录因子新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耿 芳,郭伟华,郭玉双,孟现美,张 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1): 22-3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1.004
摘要   PDF(pc) (2929KB)(2192)   
5. 光诱导和组成型启动子控制柠檬酸合酶基因过量表达对转基因烟草耐铝性影响的比较
王奇峰,胡清泉,赵 玥,易 琼,李昆志,玉永雄,陈丽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1): 31-3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1.005
摘要   PDF(pc) (2341KB)(1527)   
6. 水稻条斑病菌avrBs3/pthA家族基因敲除体系的建立
曹燕飞,邹丽芳,赵文祥,纪志远,邹华松,陈功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1): 40-4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1.006
摘要   PDF(pc) (2327KB)(2356)   
7. 雪山鼠尾草与丹参的生药学比较
蔡文国,刘增禹,钟国成,王 萌,张 利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1): 49-83.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1.007
摘要   PDF(pc) (954KB)(1258)   
8. 棕色杂交棉高产优质的光合生理特性
文国吉,袁淑娜,刘英新,祝水金,王学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1): 54-6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1.008
摘要   PDF(pc) (638KB)(1040)   
9. 印度梨形孢及其近似种Sebacina vermifera促进番茄生长发育及磷吸收
王凤让,毛克克,李国钧,吴铖铖,张慧娟,李大勇,宋凤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1): 61-6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1.009
摘要   PDF(pc) (2573KB)(1556)   
10. 施氮和密度对寒地水稻分蘖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汪秀志,钱永德,吕艳东,刘丽华,郑桂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1): 69-7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1.010
摘要   PDF(pc) (361KB)(1012)   
11. 奥氮平对美国王鸽生产性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赵文静,顾林英,邹晓庭,张 敏,刘进国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1): 77-8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1.011
摘要   PDF(pc) (285KB)(1098)   
12. 甘露寡糖对肉仔鸡肠道微生物区系发育的影响
温若竹,江 芸,刘泽兴,程灵豪,邓 宇,高 峰,周光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1): 83-9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1.012
摘要   PDF(pc) (4469KB)(3285)   
13. 添加尿素和甜菜粕对水葫芦茎叶青贮品质的影响
纪苗苗,吴跃明,梁 权,安培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1): 91-9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1.013
摘要   PDF(pc) (243KB)(1023)   
14. 响应面法与基于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在优化棉粕固态发酵中外源添加物用量上的应用
汤江武,孙 宏,姚晓红,吴逸飞,王 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1): 97-10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1.014
摘要   PDF(pc) (388KB)(1498)   
15. 水稻秧苗发根力与一些碳氮营养生理特性的关系
任万军,卢庭启,赵中操,杨文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1): 103-111.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1.015
摘要   PDF(pc) (286KB)(1317)   
16. 亚铁厌氧微生物氧化及其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作用机制
沈东升,李文兵,姚 俊,陶萍萍,唐梦龄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1): 112-11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1.016
摘要   PDF(pc) (250KB)(1868)   
17. 与瓠瓜品系‘J083’白粉病抗性基因连锁的SCAR分子标记
王玲平,吴晓花,汪宝根,徐 沛,李国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2): 119-12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2.001
摘要   PDF(pc) (1896KB)(1636)   
以瓠瓜抗白粉病品系 J083和感病品系J73及它们的 F1 代和F2 代分离群体为试验材料 , 经接种鉴定和抗性遗传规律分析表明 : 瓠瓜品系J083 对白粉病的抗性受单隐性基因控制 ; 从100 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FLP) 引物组合中获得稳定的多态性引物组合1对 , 即 E ‐ ATG/M ‐ CTC ; 经回收、测序 , 特异片段全长为105bp , 并成功将其转化为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 (SCAR) 标记 ; 经连锁分析 , 该SCAR 标记与白粉病抗性基因的连锁距离为9.6cM , 将其命名为 GPDS ATG/CTC75 . 此标记可用于瓠瓜抗白粉病品种的辅助选育 .
18. 柑橘黄龙病菌核糖体蛋白基因的多态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鹿连明,范国成,姚锦爱,胡秀荣,陈国庆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2): 125-13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2.002
摘要   PDF(pc) (3543KB)(1835)   
通过 PCR 扩增6 个不同地区柑橘黄龙病 (citrus huanglongbing ,HLB) 病原菌的核糖体蛋白基因 , 采用4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对 PCR 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 分析 ; 并对核糖体蛋白基因克隆和测序后 , 使用 DNAman 和 NCBI Blast 等软件对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 , 并通过软件 Mega4.1构建其系统发育树 . 结果表明 : 6个分离物核糖体蛋白基因的 RFLP 指纹图谱有所差异 , 表现出一定的多态性 ; 不同分离物核糖体蛋白基因的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均存在差异 , 但相互之间同源性很高 ,其中核酸序列与数据库中亚洲种 ( 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 的同源性高达99% ~100% , 与非洲种 ( Ca.L.africanus) 的同源性为85% , 与美洲种 ( Ca.L.americanus) 的同源性为77% ~80% ; 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所有的 Ca.L.asiaticus 亲缘关系极近 , 归为一个类群 , 而后与 Ca.L.africanus 和 Ca.L.americanus 组成韧皮部杆菌属 ( Candidatus Liberibacter) 一个大的类群 .
19. 长柄链格孢AlCyP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渗透胁迫适应中的作用
罗义勇,祝明亮,路则宝,毕 薇,张克勤,杨金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2): 133-141.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2.003
摘要   PDF(pc) (6660KB)(1410)   
为了阐明烟草赤星病 (tobacco brown-spot disease) 病原真菌长柄链格孢 ( Alternaria longipes )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抗性的分子机制 , 以不同抗性水平的长柄链格孢菌株为实验材料 , 通过基因钓鱼(GeneFishing) 技术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并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对已克隆到的 AlCyP1 基因进行功能分析 . 结果表明 : 一个亲环蛋白基因 AlCyP1 的表达量在不同抗性水平的长柄链格孢中存在明显差异 ;应用 DNA 步移 (DNA walking) 方法克隆得到 AlCyP1 基因的 DNA 序列 , 其开放阅读框中存在2个翻译起始密码子 , 可以编码产生2种不同长度的多肽 , 长、短多肽产物分别具有222 和188个氨基酸 , 其中短多肽起始于长多肽的第35个密码子 ; 另外 ,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 ,AlCyP1和其他真菌的亲环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 达50.0%~61.3%; 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对 AlCyP1 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发现 , 该基因通过表达水平的改变参与了长柄链格孢对渗透胁迫的适应调节过程 .
20. 哈维氏弧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及其特性分析
沈锦玉,李新华,潘晓艺,尹文林,郝贵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2): 142-14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2.004
摘要   PDF(pc) (807KB)(2819)   
从大黄鱼致病菌哈维氏弧菌 ( Vibrio harveyi )GYC 1108-1株提取外膜蛋白 (OMP) 、脂多糖(LPS) 和胞外产物 (ECP) , 并进行毒性实验 , 以研究哈维氏弧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及其特征 . 结果表明 :OMP 、LPS 致病性较弱 , 而 ECP 可导致鱼死亡 , 初步得出哈维氏弧菌 GYC 1108-1株的主要致病因子为胞外产物 , 其对鱼的半数致死量 (LD 50 ) 为3.5μ g.g -1 ; 该蛋白酶与底物偶氮酪蛋白 (azocasein) 作用的最适 pH 为8.0 , 最适温度28℃ , 对热敏感 , 分子质量为55ku ; 该酶活性被碘乙酸抑制 , 也被 SDS 和 HgCl 2完全抑制 ,PMSF 和 ZnCl 2能部分抑制该蛋白酶活性 , 而 CuCl 2 、 CaCl 、 MgCl 对该酶活性影响不大 , 2‐巯基乙醇、 DTT 、 L ‐半胱酸、EDTA 和 EGTA 对该酶活性有促进作用 , 表明其为半胱氨酸蛋白酶 ; 研究发现 ECP 具有酪蛋白酶、明胶蛋白酶、淀粉酶、卵磷脂酶和脂肪酶活性 , 无脲酶活性 ; 免疫印迹结果发现GYC 1108-1 的 ECP 能与大黄鱼抗 GYC 11-8-1血清发生免疫发应 , 分子质量为55 ku 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是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
21. 产胞外多糖的黒鲷肠道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戴贤君,章 蔚,刘明启,黄晓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2): 149-15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2.005
摘要   PDF(pc) (790KB)(1427)   
通过常规鉴定和16S rDNA 序列分析 , 从黒鲷 ( Sparus macrocephalus ) 肠道中分离鉴定出1株明串珠菌属 ( Leuconostoc ) 乳酸菌菌株 ; 该分离株对酸、胆盐、蛋白酶具有良好耐受性 , 但对温度耐受能力较差 ; 分离株培养上清液对哈维氏弧菌 ( Vibrio harveyi ) 、溶藻弧菌 ( Vibrio alginolyticus ) 、副溶血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 的抑菌圈直径为1.12 ~ 1.22cm, 不同培养时间的抑菌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 分离株在培养24 、32 、40 、48 和56h时的胞外多糖质量浓度为167.24~ 184.45 mg.L -1 ,不同取样时间的胞外多糖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灌服胞外多糖20d 后黑鲷血液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和血红素浓度、淋巴细胞比率均显著升高 ( P<0.05) . 综上 , 该分离株为产胞外多糖的明串珠属乳酸菌 , 可作为开发海水鱼用微生态制剂的候选菌株.
22. 一串红品种‘神州红’和‘帝王’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刘辉,张国平,沈国正,傅巧娟,阮松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2): 155-161.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2.006
摘要   PDF(pc) (825KB)(1168)   
以自育的一串红新品种 '神州红'与进口品种' 帝王'为材料 , 在田间模拟自然高温及人工气候箱高温胁迫 ( 40 ℃ ) 条件下 , 研究高温胁迫对一串红生育期和田间生长指标以及一串红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 值 ) 、 Fv/Fm( 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 、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丙二醛 (MDA) 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并比较这2个品种的耐热性差异 . 结果表明 : 在田间模拟自然高温条件下 ,'神州红'比'帝王' 的耐热性强 , 具体表现在'神州红'花期较长 , 冠幅和花序长度均比'帝王'受高温影响的程度小 ; 在人工气候箱高温胁迫条件下 , 2个一串红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均降低 , 但2个品种未显示出耐热性差异 ; 高温胁迫明显降低2个品种的 Fv/Fm 值和 SOD 酶活性 ,显著增加 CAT 和 POD 活性以及 MDA 和脯氨酸含量 , 且2个品种间的以上性状受高温影响的程度有明显差异 ; 与'帝王'相比 ,'神州红'的光保护机制和活性氧清除系统较强 .
23. 四川鼠尾草属植物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研究
吴文林,张利,杨在君,杨瑞武,丁春邦,周永红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2): 162-16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2.007
摘要   PDF(pc) (291KB)(1161)   
以2006-2009年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 , 结合查阅的标本资料和文献研究 , 应用 Delphi 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四川鼠尾草属植物的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 . 结果表明 : 四川鼠尾草属植物有14个分类群处于濒危状态 , 9个分类群处于渐危状态 , 11个分类群处于稀有状态 ,17个分类群处于安全状态 ;对优先保护顺序进行综合评定 , 划分保护级别 , 由此确定了四川鼠尾草属植物中一级优先保护有4个分类群 , 二级优先保护有31个分类群 , 暂缓保护有16个分类群.
24. 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的大麦浙农大3号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
张晓勤,薛大伟,周伟辉,邬飞波,张国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2): 169-17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2.008
摘要   PDF(pc) (1868KB)(3103)   
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 (ethyl methane sulfonate ,EMS) 诱变处理大麦品种浙农大3号的种子 , 然后种于大田 , 将获得的M 2代材料进行生物学性状与农艺性状鉴定 , 入选的M 3代材料继续进行验证 . 结果表明 , 实验获得了幼苗、生育期、叶、茎秆、穗及育性等生物学特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突变体 , 变异类型丰富 , 突变群体的表型变异率约为7.46%. 本研究构建的突变群体为大麦功能基因组研究奠定了基础 , 同时为大麦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
25. 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油菜籽品种鉴别方法研究
邹伟,方慧,刘飞,周康韵,鲍一丹,何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2): 175-18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2.009
摘要   PDF(pc) (2766KB)(1709)   
提出了一种采用高光谱图像技术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对油菜籽品种进行鉴别的方法 . 采集多个品种油菜籽400~1000nm 范围的高光谱图像数据 ,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 (PCA) 获得主成分图像 , 确定特征波长 ; 采用基于灰度直方图和灰度共生矩阵联合的统计方法从特征图像中提取纹理特征参数 ,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油菜籽品种鉴别模型 . 结果表明 , 模型训练时品种判别率为93.75%, 预测的判别率为91.67%. 说明高光谱图像技术对油菜籽品种具有较好的分类和鉴别作用 .
26. 基于多极化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的水稻识别
李坤,邵芸,张风丽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2): 181-18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2.010
摘要   PDF(pc) (3907KB)(3086)   
基于多极化 (HH/HV/VH/VV)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 (SAR) 数据 , 分析水稻和典型地物在不同极化方式上的响应特征及其差异 , 并根据水稻的极化响应特征进行识别 . 结果表明 : 水稻在不同极化方式上的响应差异比较大 , 而且水稻在水平极化 (HH) 和垂直极化 (VV) 上的差异明显高于其他地物 ; 基于这一特点 , 利用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的比值 ‹HH› / ‹VV›提取水稻信息 ,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水稻识别精度可以达到90%以上 ; 对增强水稻信息的图像进行自动分类 , 分类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的水稻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区分.
27. 烤烟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
张广富,赵铭钦,韩富根,吕中显,刘 乐,闫永胜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2): 187-19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2.011
摘要   PDF(pc) (473KB)(1204)   
以"吉烟九号"成熟期烟叶为试验材料 , 利用 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烟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Pn) , 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 . 结果表明 : 烤烟净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 , 在11:00达到峰值 , 为9.88μmol.m -2. s -2 , 无" 光合午休" 现象 ; 气孔导度 (Gs) 、蒸腾速率 (Tr) 、叶片温度 ( TL ) 和大气温度 ( Ta ) 均呈单峰曲线 , 均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 在生理因子日变化中 , 叶片温度和蒸腾速率起主导作用 , 气孔导度和胞间 CO2 浓度 ( Ci) 处于次要地位 ; 在生态因子日变化中 , 温度和大气 CO2 浓度 ( Ca ) 起主导作用 , 光照和湿度处于次要地位 ; 各生理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直接作用大小顺序为 Gs > TL > Tr > Ci , 各生态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直接作用大小顺序为 TL > Ta > 相对湿度 (RH) > Ca > 光合有效辐射(PAR) . 综上所述, 气孔导度、叶片温度和蒸腾速率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理因子, 光照和温度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子 .
28. 不同类型林地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和黑碳的分布特征
王阳,章明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2): 193-20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2.012
摘要   PDF(pc) (635KB)(1662)   
为了解不同类型植被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及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 从浙江省泰顺县乌岩岭自然保护区采集6类自然植被 ( 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草丛、毛竹 ) 下的土壤剖面 , 分层分析土壤有机碳总量、颗粒态有机碳 (POM-C) 和黑碳碳库的分布特征 , 并与当地农业土壤进行比较 . 结果表明 : 1 m 土体中有机碳总量由高至低分别为常绿阔叶林 ( 53.95 kg.m -2) > 常绿落叶阔叶林 (52.87 kg.m -2) > 灌草丛 ( 39.22 kg.m -2) > 针阔混交林 ( 38.50kg.m -2) > 针叶林 ( 29.57 kg.m -2) > 毛竹 ( 21.00 kg.m -2) > 农地 (15.68 kg.m -2) ;POM -C 贮量由高至低也有相似的趋势 ; 黑碳贮量由高至低依次为 :常绿阔叶林 (5.54 kg.m -2) 、常绿落叶阔叶林 ( 5.54 kg.m -2) > 农地 ( 4.22 kg.m -2) >灌草丛 (3.68 kg.m -2) > 针阔混交林 ( 3.10kg.m -2 ) > 针叶林 ( 2.60 kg.m -2) > 毛竹 ( 2.10 kg.m -2 ) ; 农用地颗粒态有机碳占总碳的比例明显低于林地土壤 , 而黑碳占总碳的比例则明显高于林地 , 表明农用地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明显高于森林土壤 ; 当林地开垦转变为农用地后 ,POM-C 优先比其他土壤有机碳分解和下降 , 而黑碳却有增加的趋势.
29. 谷氨酰胺对岭南黄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与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
唐胜球,董小英,陈建荣,杜雄伟,刘厚森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2): 203-211.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2.013
摘要   PDF(pc) (373KB)(1208)   
将144羽14日龄岭南黄肉鸡随机分成4组( 每组6个重复 , 每个重复6羽 ) , 在各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CK) 、0.2%、0.4%和0.6%的谷氨酰胺(glutamine, Gln) , 饲养试验分为14~28、29~42日龄2个阶段 , 测定其生长性能与养分利用率 , 并于42日龄进行屠宰 , 取样分析消化器官的发育情况 . 结果表明 : 与对照组相比 , 岭南黄肉鸡日粮中添加0.2% Gln 显著提高十二指肠黏膜厚度 ( P< 0.05) , 对其他试验指标无显著影响 ( P>0.05) ; 添加0.4% Gln 极显著提高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与空肠绒毛高度 ( P<0.01) , 显著降低十二指肠、空肠隐窝深度与增加空肠黏膜厚度 ( P<0.05) , 在14~28日龄极显著提高平均日采食量与平均日增质量 ( P<0.01) , 显著降低料质量比 ( P<0.05) , 显著提高干物质与粗蛋白利用率 ( P< 0.05) ,29~42日龄显著提高粗纤维利用率 ( P<0.05) ; 添加0.6% Gln 显著降低肌胃指数 ( P<0.05) , 在14~28日龄显著提高平均日增质量 ( P<0.05) , 29~42日龄显著增加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质量与干物质利用率 ( P<0.05) , 并显著下调料质量比 ( P<0.05) . 由此可知 , 在岭南黄肉鸡日粮中适量添加 Gln 能促进消化器官发育 , 并提高养分利用率与生长性能 , 尤以0.4% Gln 的添加效果最为理想 .
30. 不同储藏温度对鲢鱼鲜度品质的影响姚燕佳,张进杰,顾伟钢,纪 蓉,胡亚芹
姚燕佳,张进杰,顾伟钢,纪蓉,胡亚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2): 212-21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2.014
摘要   PDF(pc) (1435KB)(1911)   
对储藏于10 ℃ 、-1 ℃ 和-20℃ 条件下的鲢鱼进行感官评定 , 并测定挥发性盐基氮 (T-VBN) 、三甲胺 (TMA) 和 K 值等 , 从而分析不同储藏条件下鲢鱼鲜度品质的变化情况 . 感官评定结果表明 :10 ℃ 条件下鲢鱼块的储藏期不超过3 d ; -1 ℃ 条件下不超过9 d .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 图谱显示 : 在10 ℃ 条件下储藏至第3 天 , 肌球蛋白重链明显发生降解 ; 在-1 ℃ 和-20℃ 条件下储存至第9天 , 出现肌球蛋白重链的降解条带 ; 但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 , 肌球蛋白重链进一步降解的趋势并不明显 . 在3种储存条件下 ,T ‐ VBN 、 TMA 和 K 值均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上升 , 且储藏温度越高 , 上升趋势越快 , 与感官检测结果一致 ; 因此 , 蛋白质降解、 ATP 降解及三甲胺的形成是评价鲜度损失的理想指标 , 而且充分地解释了鱼体鲜度降低的规律 . 此外 , 低温冻藏有效地减缓了淡水鲢鱼储藏过程中鲜度的降低速率 .
31. 改进的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食源性多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抑制活性
高丹丹,曹郁生,麦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2): 219-223.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2.015
摘要   PDF(pc) (375KB)(1949)   
在传统检测食源性多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 ACE) 抑制肽体外活性方法的基础上 , 结合纸层析测定马尿酸的方法对其进行改进 , 建立了一种新的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样品中 ACE 的抑制活性 . 结果表明 : 该方法确定的显色反应吸收波长为459nm ; 最佳显色温度为40 ℃ ; 最佳显色时间为30 min ; 最佳显色剂质量分数为0.5%; 用卡托普利和有 ACE 抑制活性的棉籽蛋白肽作为样品进行检测验证 , 结果表明 , 此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 , 可用于筛选食源性 ACE 抑制肽 .
32. 湿地植物根表铁膜在污水磷去除中的作用
刘婧,陈昕,罗安程,王珊珊,鞠伟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2): 224-23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2.016
摘要   PDF(pc) (568KB)(1765)   
通过室内小型人工湿地装置, 研究湿地植物根表铁膜在2种磷进水质量浓度条件下对磷去除效率的影响 , 并通过对铁膜上磷含量、植株根系和地上部吸磷等的研究 , 阐明根表铁膜在污水磷去除中的主要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 在小型人工湿地的整个运行过程中 , 根表富集铁膜的植物系统和无铁膜植物系统在低磷质量浓度进水时 , 磷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85%和55%; 在高磷质量浓度进水时, 前12 d内磷去除效率分别为76%和1.7%, 富集铁膜的植物系统对磷的去除效率高于无铁膜植物系统; 运行结束后 , 铁膜上磷含量比运行前铁膜上磷含量少, 低磷、高磷质量浓度进水的铁膜上磷含量沿水流方向依次减少51% 、55%和23% 、27% ; 同时 , 运行结束后低磷和高磷质量浓度进水的植物根系和地上部磷累积量均比运行前高 , 沿水流方向根系磷累积量依次增加31% 、16%和28% 、25% , 地上部磷累积量依次增加65% 、65%和73% 、73% . 根表铁膜增加了植物根系磷累积量和植物地上部的磷累积量 , 这表明富集在湿地植物根表的铁膜在湿地植物对磷的吸收和污水磷的去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3. 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区域水资源需求量预测——以金华市为例
刘丹丹,冯利华,王宁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2): 231-23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2.017
摘要   PDF(pc) (780KB)(1449)   
为推广反向传播 (BP) 神经网络在区域水资源需求量预测方面的实际应用, 以金华市为例,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金华市水资源需求量的3类主要影响因子——经济发展因素、水资源开发利用因素和水环境破坏因素; 运用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对该区域水资源总需求量进行预测, 得出金华市2010年总需水量为21.935 280 × 108 m , 其结果可为与水资源相协调区域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34. 番茄生长素应答因子SlARF8-1的分离与SlARFs表达特征分析
王飞燕,吴健,张佳景,程琳,孔福苓,彭真,卢钢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3): 237-35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3.001
摘要   PDF(pc) (5352KB)(1579)   
根据番茄基因组序列,以cDNA 为模板扩增获得1个生长素应答因子新基因,其与番茄SlARF8 基因同源性高达94% ,编码区全长2535 bp ,编码844个氨基酸,但这2个基因存在于番茄的不同染色体上,是区别于SlARF8 的一个新基因,将其命名为SLARF8-1 ,NCBI 登录号为HM560979.利用半定量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RT‐PCR)分析4种ARF 基因( SlARF3 、SlARF4 、SlARF6 和SlARF8-1)的时空表达特性,发现SlA RF8-1 基因在"中蔬6号"番茄的5个器官(茎、叶、花前子房、花后子房和不同时期果实)中均有表达;SlARF3 在叶片和子房中几乎没有表达;SlARF6 在番茄叶片中表达量低,而在果实中的表达量较高;在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4个SlARFs 的表达量变化不大.利用2 ,4‐二氯苯氧乙酸(2 ,4‐D)和赤霉酸(GA3)处理番茄花蕾均可诱导单性结实,但外源激素并没有引起果实内SlARFs 表达水平的显著改变,4个SlARFs 基因在番茄单性果实中均有表达.
35. 低聚木糖的制备及其对益生菌体外增殖的作用
李艳丽,许少春,柳永,杨会玲,许尧兴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3): 245-251.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3.002
摘要   PDF(pc) (527KB)(1942)   
针对玉米芯微波消解‐内切木聚糖酶水解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以低聚木糖的得率为主体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影响低聚木糖得率的微波消解过程和内切木聚糖酶水解过程的因素与水平进行研究,并考察获得的低聚木糖对益生菌的体外增殖作用.结果表明:玉米芯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处理压力1.6 MPa ,微波处理时间5 min ,内切木聚糖酶用量140 U.g -1 ,酶解时间6 h ;在最适条件下,玉米芯酶解液中低聚木糖的得率为82.5%,质量浓度为11.02 g.L-1 ;低聚木糖对益生菌的体外增殖实验表明,低聚木糖添加量在0.2%和0.4%时,分别可以对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起到最好的增殖作用,分别达到311%和183% ,添加量进一步提高反而会抑制这2种菌的生长.
36. 诱变选育棉籽粕高效脱毒菌株
林海晶,夏新成,王俊峰,高峰,周光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3): 252-25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3.003
摘要   PDF(pc) (295KB)(1418)   
以橄榄假丝酵母( Candida oleophila) 、克雷克酵母( K loeckera lindneri ) 、红酵母( Rhodothece glutinis)为出发菌株,采用物理诱变剂紫外线和化学诱变剂硫酸二乙酯(DES)对其进行单一诱变及复合诱变处理,选育出棉酚降解率较高的菌株,并确定单一诱变和复合诱变的最佳诱变条件.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诱变处理后再进行有利突变株的筛选,通过初筛、复筛,获得6株棉酚降解率较高的突变株(GJ-Z-25、GJ-D-25、GJ-Z-25-D-25、GJ-Z-20-D-20、HJ-D-20、HJ-Z-20-D-20) ,棉酚降解率分别高达90.69%、91.40%、93.78%、89.64%、90.78%和89.56%,比诱变前分别提高了50.00%、51.20%、55.14%、48.29%、26.33%和24.63%;橄榄假丝酵母的复合诱变效果好于单一诱变,最佳诱变条件是紫外线照射25 s ,DES 处理25 min ;红酵母的DES 诱变效果好于复合诱变,最佳诱变条件是DES 处理20 min .通过本实验获得了高浓度棉酚耐受菌株,棉酚的降解率极显著提高,从而使棉粕营养价值显著提高.
37. 高效木质素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
燕红,苏俊,于彩莲,艾恒雨,张晓甜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3): 259-26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3.004
摘要   PDF(pc) (217KB)(2298)   
为筛选能高效降解木质素的菌株,从31份采集的朽木和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155株菌;将纯化获得的菌株接入到含愈创木酚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初筛,观察其颜色变化,根据菌落圈和变色圈直径的比值,筛选出9株可降解木质素的菌株;将这9株菌接入产酶培养基中进行液体静止培养并测定木质素酶活力,最终获得2株高产木质素酶的真菌菌株14-7 和15-1 .将这2株真菌培养7 d 后,所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的活力分别为0.087、0.060、0.144和0.070、0.059、0.000U.mL-1.
3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河南流行毒株S1基因的变异分析
徐雪,赵军,王川庆,王泽霖,杨霞,周欣,迪丽拜尔·阿木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3): 263-27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3.005
摘要   PDF(pc) (1940KB)(1452)   
经鸡胚接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气管环培养等方法从河南不同地区发病鸡群中先后共分离、鉴定出7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应用RT-PCR 方法对7株病毒以及IBVH120 疫苗株的S1 基因全序列进行扩增,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8株IBV 的S1基因全长分为4类,分别是1632、1620、1617和1611 bp ;序列相互之间存在多位点变异,同时存在型特异性的插入和缺失;其S 蛋白裂解位点序列模式有HRRRR 、RRFRR 和RRSRR 3种;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显示Jin-13为呼吸型毒株,YI 为ArkDPI 型肾型毒株,HN/SG 株与国内其他肾型分离株亲缘关系均较远;河南肾型分离株HN/HL 、XP/1/09 、XP/3 、WZL 与山东肾型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较高且其亲缘关系最近,而与河南HN99株的亲缘关系较远.说明河南地区存在不同的IBV 流行毒株,这些流行毒株在主要保护性抗原蛋白S1 基因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异.
39. 山西舍饲羊群羊痘病毒的分离和实验室诊断
史宗勇,史新涛,袁建琴,古少鹏,陈璋辉,郑明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3): 275-27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3.006
摘要   PDF(pc) (937KB)(1316)   
为了分离舍饲羊群羊痘病毒并对其进行诊断研究,对山西舍饲羊群疑似羊痘发病羊的口唇痘状痂皮组织提取物进行细胞培养以扩增病毒,对病变细胞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 HE )观察,然后进行动物回归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结果表明:扩增的病毒经连续培养3代后出现规律性细胞病变;用常规HE 染色可见细胞中出现由于病毒感染产生的包涵体;动物回归实验表明已分离的病毒可导致动物发生痘性病变;用ELISA检测出现显色反应,表明样品中存在与酶标抗体发生反应的病毒抗原,样品病毒浓度为6.835 IU.L-1.实验成功诊断并分离出山西舍饲羊群羊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40. 鮸鱼EST-cSNP位点发掘及其特征分析
徐田军,孙悦娜,石戈,王日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3): 280-28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3.007
摘要   PDF(pc) (442KB)(1645)   
为发掘鮸鱼的EST-cSNP 位点,以测序获得的鮸鱼脾脏4609条高质量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 ,EST) 序列为源序列,利用Vector NTI 11.0 软件拼接出707 条重叠群(contig)序列,检测到209个可信度高的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coding-regio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cSNP)位点;SNP 位点数在包含SNP 序列中的发生概率为0.743%,在209个SNP 位点中包含114个碱基转换位点、74个碱基颠换位点和21个插入缺失位点,转换与颠换比为1.54;对所鉴定的SNP 位点的相关序列进行基因注释表明,这些序列包括一批与免疫抗逆相关的基因,例如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免疫球蛋白、T 细胞受体以及各类蛋白酶等.说明所发掘的SNP 将有助于促进鮸鱼的分子遗传学及分子辅助育种研究.
41. Wnt1和Frizzled 2在性成熟前小鼠卵巢组织定位及配受体关系鉴定
庞训胜,林春联,许雪萍,王正朝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3): 289-29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3.008
摘要   PDF(pc) (2065KB)(1496)   
为揭示Wnt1 和Frizzled (Fzd) 2 参与卵巢和卵泡发育的作用机制,选择12 只3 周龄小鼠,应用免疫组化研究Wnt1 和Fzd2 在卵巢组织内的定位,免疫共沉淀鉴定其蛋白间的配受体关系.结果表明:在健康初级、次级卵泡卵母细胞以及腔前和腔后卵泡近基膜颗粒细胞的胞质和胞膜中,Wnt1 均表现较强的免疫染色,Fzd2 在胞质内免疫染色;在卵泡腔周围颗粒细胞和透明带周围卵丘细胞中Wnt1 免疫染色弱;从卵巢中心扩展或环绕生长卵泡的条形基质细胞中Wnt1 和Fzd2 免疫染色阳性,间质腺存在免疫染色细胞;在闭锁卵泡卵母细胞中Wnt1 和Fzd2 呈非均匀强染色;在卵母细胞裂解液的Wnt1 或Fzd2 免疫沉淀物的电泳图谱中,分别同时存在Fzd2 和Wnt1 蛋白条带.表明Wnt1 定位于卵母细胞和近基膜颗粒细胞的胞质和胞膜中,Fzd2 定位于胞质内;在卵巢基质细胞、卵泡膜细胞和间质腺细胞中存在Wnt1 和Fzd2 分布;Wnt1 和Fzd2 之间可能为配体-受体关系.
42. 浙江省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规范及实践
周康韵,楼庆庆,洪小龙,裘正军,应霞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3): 295-29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3.009
摘要   PDF(pc) (385KB)(1256)   
在分析浙江省油菜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规范,从油菜机械化直播、机械化管理、机械化收获和机械化烘干等方面阐述了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技术、规范要求和主要的农机具;分析了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菜机械化生产规范的实践情况,数据表明实施机械化生产后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对于推动我国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43. 基于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估算方法研究
岑益郎,宋韬,何勇,鲍一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3): 300-30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3.010
摘要   PDF(pc) (823KB)(1959)   
为研究不同土壤颗粒粒径对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快速检测应用中的影响,获取粒径为0.169~2mm 和< 0.169mm 的2种土壤样本(各53个)的可见/近红外光谱(325 ~1075 nm) ,分别建立各自的主成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PCA-BPNN)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偏最小二乘法( PLS)土壤有机质含量检测模型.结果表明:当土壤粒径为0.169~2 mm 时,所建立模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相关系数r 均在0.84以上,且预测均方根误差( RMSEP)都在0.20以下;而当土壤粒径<0.169 mm 时,所建立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r 均不超过0.71,而RMSEP 都在0.23以上;对于相同粒径的土壤,PLS 模型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效果优于LS-SVM 和PCA-BPNN 模型.说明不同土壤颗粒粒径会显著影响可见/近红外光谱对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结果.
44. 稻叶瘟染病程度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
程术希,邵咏妮,吴迪,何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3): 307-311.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3.011
摘要   PDF(pc) (447KB)(1420)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并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对不同水稻稻叶瘟染病程度的叶片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分别建立基于全波段、特征波段和特征波长的稻叶瘟染病程度定量检测模型.结果表明:全波段建模的叶瘟病染病程度检测正确率达到96 .7% ;通过偏最小二乘算法的回归系数选择5 个特征波段,分别为552 ~ 558 、672 ~ 682 、719 ~ 726 、756 ~ 768 和990 ~ 998 nm ,基于特征波段的模型正确率也达到了90% ,说明该5 个特征波段与叶瘟病染病程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基于特征波段结果,选择5 个特征波长,对叶瘟病染病程度的检测正确率为80% .说明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为稻叶瘟染病程度的快速鉴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45. 艾佐迈对草鱼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刘满仔,冷向军,李小勤,肖昌武,陈道仁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3): 312-31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3.012
摘要   PDF(pc) (291KB)(1452)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 、0 .2% 、0 .3% 和0 .4% 艾佐迈(azomite) ,饲养平均体质量为(64.20 ±1.68) g 的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8 周,研究其对草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艾佐迈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草鱼生长性能,其中添加0.2% 艾佐迈使增质量率提高16.65% ( P= 0.08) ,饲料系数降低12.90% ( P< 0.05) ;添加0.2% 和0.4% 艾佐迈可显著提高草鱼的肥满度( P< 0.05) ;艾佐迈对草鱼肌肉水分、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均无影响( P> 0.05 ) ;添加0.2% ~ 0.4% 艾佐迈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草鱼前肠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 SOD)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 AKP) 活性,其中0.2% 艾佐迈添加组可显著提高血清SOD 活性( P < 0.05 ) ;饲料中添加0.2% 、0.3% 艾佐迈对草鱼肝胰脏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acetic transaminase , GOT) 和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 , GPT) 活性无影响( P> 0.05) ,但添加0.4% 艾佐迈组显著降低了肝胰脏GOT 、GPT 活性.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艾佐迈可提高草鱼的生长性能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力;草鱼饲料中艾佐迈添加量建议为0.2% .
46. 芽孢杆菌在肉鸡肠道内的分布及对肠道菌群、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汤江武,孙宏,姚晓红,吴逸飞,王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3): 319-325.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3.013
摘要   PDF(pc) (1203KB)(1603)   
考察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在AA 肉鸡肠道内的分布和随粪便的排出规律,及对肠道内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和肠道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240 羽1 日龄AA 肉鸡, 随机分为2 组,每组6 个重复,采用相同的无抗生素基础日粮饲养3 d 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一次性灌喂无菌水或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1.5 × 10 CFU.mL -1 )各0.5 mL ;在不同时间采样进行计数和酶活性测定,同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 PCRDGGE)技术分析此过程肉鸡粪便中细菌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灌喂的芽孢在十二指肠内开始萌发,以空肠的营养体数量最高,盲肠内则以芽孢为主;粪便中的芽孢数量在24 h 时最高,达到7.9 × 10 CFU.g-1,而后逐渐降低,在72 h 后基本无法检出.PCR‐DGGE 结合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对照组与试验组鸡粪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试验组中肠道有益菌----- 乳杆菌属( L actobacillus sp .)含量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同时,灌喂芽孢12 h 后,十二指肠内淀粉酶、胰蛋白酶和总蛋白酶活性,空肠内的脂肪酶活性和盲肠内的总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试验证实芽孢能在AA 肉鸡肠道内萌发并停留超过72 h ,并对提高肠道内消化酶活性和改善菌落结构发挥作用.
47. 植物种子共轭亚麻酸含量分析
袁高峰,孙海燕,李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3): 326-331.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3.014
摘要   PDF(pc) (431KB)(1491)   
以栝楼、3 个石榴品种(三白玉、青皮软籽和甜绿子)和6 个苦瓜品种(长白、满优青、槟城一号、开化白苦瓜一号、开化白苦瓜二号和青丰)的种子为材料分析其脂质组成和共轭亚麻酸含量.结果表明:所分析的植物种子脂质组成中最主要的为甘油三酯,其质量分数在92.6% 到97.0% 之间;栝楼籽油主要的脂肪酸为油酸( 22.6% ) 、亚油酸( 32.6% ) 和石榴酸( 32.6% ) ,而总的共轭亚麻酸( conjugatedlinolenic acid , CLNA)质量分数为36.9% ;石榴籽中石榴酸质量分数高达73.4% ~ 77.5% ,总的CLNA质量分数达83.4% ~ 87.9% ;苦瓜籽α‐桐酸质量分数高达56.0% ~ 63.7% ,总的CLNA 质量分数达65.2% ~ 71.9%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植物种子富CLNA ,其中栝楼籽和石榴籽中主要的CLNA 为石榴酸,而苦瓜籽中主要的CLNA 为α-桐酸.
48. 均匀设计法优选菱壳中抗胃癌成分的半仿生提取工艺
宁颖,于海宁,周新妹,王维,蒋风,潘晓燕,沈生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3): 332-33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3.015
摘要   PDF(pc) (417KB)(1435)   
以SGC7901 胃癌细胞存活率为指标,运用半仿生提取方法回收菱壳中的抗胃癌活性成分,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胃蛋白酶用量、胰蛋白酶用量对提取物抗胃癌活性的影响,并运用均匀设计法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菱壳与pH ≈ 2 提取液按料液质量体积比1 ∶ 10 ,不加入胃蛋白酶,37 ℃ 提取30 min 后,离心收集沉淀,添加4% 胰蛋白酶,菱壳与pH ≈ 8 提取液按料液质量体积比1 ∶ 10 ,37 ℃提取30 min ,可获得最佳抑制效果,细胞存活率仅为45.52 % .本实验表明,采用半仿生法提取菱壳中的抗胃癌活性成分是可行的.
49. 几种笋壳的化学成分及其纤维素特征
贾燕芳,石伟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3): 338-34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3.016
摘要   PDF(pc) (3383KB)(1919)   
为探索笋壳纤维的资源化利用途径,采用化学分析、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和热分析等方法研究其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 )笋壳纤维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丰富,分别为36% ~40% 和35% ~ 46% ,木质素仅占1% ~ 8% ;2)笋壳纤维呈圆柱形,有沟槽、脊、裂缝和螺旋扭曲;3)笋壳纤维属于典型的纤维素I 型,在红外光谱中,具有一般纤维素的特征吸收峰;4)经测定,笋壳纤维的结晶度为40% 左右,与水稻秸秆纤维类似,但低于棉、麻纤维;5 )在热重分析曲线中,笋壳纤维有2 个失重阶,在190 ℃ 左右开始热分解,主失重温度约为310 ℃ 左右.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笋壳纤维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可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复合材料、精细化工等方面.
50. 污水灌溉条件下Cu在农田土壤中的运移及其模拟研究
郑顺安,李仪,普锦成,章明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3): 343-35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3.017
摘要   PDF(pc) (1113KB)(2493)   
通过土柱模拟试验,分析污水灌溉条件下Cu 在我国7种典型农田土壤中的迁移趋势及其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风险.试验用添加含有Cu(20mg.L-1 )的人工污水以相当于水作4 年、旱作10 年的灌溉量(20 L)进行土柱淋溶实验,并应用Hydrus-1 D 软件对Cu 在土壤中的运移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黑土、黄潮土和黄绵土对Cu 的吸附性能很强,淋出液中Cu 浓度低于地下水水质Ⅱ 类标准,污水灌溉风险较低,进入土壤中的Cu 主要积累在0~5 cm 表层,确定性平衡模型(DEM)可以对Cu 在黑土、黄潮土和黄绵土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进行拟合;红壤、灰潮土和2种水稻土对Cu 的吸附能力相对较弱,进入土壤的Cu 含量超过了土壤对它的吸持固定能力,Cu 在较短时间里即可穿透土体,对地下水及环境造成潜在危害,污水灌溉风险较大,化学非平衡两点模型( TSM)对Cu 在红壤、灰潮土和2种水稻土中的运移有较好的拟合效果.从Cu 在不同农田土壤中的迁移分布及拟合过程来看,土壤对Cu 的吸附性能是决定Cu 在土壤中迁移的最重要因素,它从宏观上决定了Cu 在土壤中迁移、积累的全过程,也是导致污水灌溉条件下Cu 在7种农田土壤中迁移差异性的根本原因.
51. 重组甲基转移酶致弱水疱性口炎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原性
章晓栋,孙 静,李建荣,于 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4): 355-36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4.001
摘要   PDF(pc) (4707KB)(1331)   
为了研究有效的水疱性口炎病毒疫苗,控制水疱性口炎疾病的蔓延,用甲基化能力致弱的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E1764A ,VSV‐S1827A ,VSV‐Y1650A 和VSV‐F1691A 作为疫苗,通过口腔灌服途径将1 × 10 PFU 的重组病毒接种5 周龄BALB/c 小鼠,研究以上重组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结果表明:重组病毒VSV‐S1827A ,VSV‐Y1650A 和VSV‐F1691A 对小鼠的致病性减弱,而VSV‐E1764A仍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免疫后的小鼠用野生型水疱性口炎病毒( VSV) 进行攻毒,发现VSV‐S1827A和VSV‐Y1650A 能够诱导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从而保护小鼠免于攻击.总之,甲基化酶致弱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S1827A 和VSV‐Y1650A 不仅对动物的致病性减弱,而且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原性;因此,甲基化酶致弱的水疱性口炎病毒可能成为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活疫苗.
52. 禽网状内皮增生病毒囊膜基因gp90的克隆表达及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
余 冲,黄 勇,田明星,石 敏,李 敏,赵芳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4): 363-37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4.002
摘要   PDF(pc) (4908KB)(1191)   
根据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 ,REV) SNV 株前基因组cDNA 序列,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并合成引物,以四川分离株REV-SC1 为模板,扩增囊膜基因gp90 抗原性、亲水性较高的121 ~ 1 023 bp 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克隆至pMD-19T 载体,进行测序和比对;将基因片段按正确的阅读框架定向克隆至pET-32a( + ) ,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 ,以IPTG 诱导表达,包涵体洗涤纯化,探讨以重组gp90 蛋白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检测REV 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结果表明:1)REV-SC1 株gp90 核苷酸序列与在GenBank 上已发表序列的同源性最高为99% ,于231 位、870 位发生了2 个碱基突变;2)SDS-PAGE 分析表明表达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5 ku ,与预期分子质量大小相符;免疫印迹(Western-blot)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3) 间接ELISA 检测方法的最佳抗原包被质量浓度为1 .5mg.mL -1 ,一抗稀释度为1 ∶ 320 ,临界值为0.126 ;特异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良好.综上,本试验成功表达了REV gp90 蛋白,并对其在ELISA 检测方面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
53. 鸭PPARα基因结构及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马 云,王云云,张晓婷,李 芬,王启钊,王新庄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4): 371-37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4.003
摘要   PDF(pc) (7243KB)(2164)   
以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PPARα)基因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理化性质及功能结构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鸭的PPA Rα 基因cDNA 全长1 430 bp ,最长开放阅读框为1 407 bp ,编码468 个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鸭的PPA Rα 基因与鸡、胸草雀、人、牛、家马等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 、92% 、79% 、77% 和78% ,鸭PPA Rα 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上述其他动物的同源性高达98% 、97% 、89% 、89% 和88% ;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在鸡、胸草雀、人、牛、马等动物中,鸭的PPA Rα 基因与鸡的进化关系最为密切,亲缘关系最近;鸭的PPARα 蛋白中α 螺旋较多,该蛋白质含有1 段短的核定位信号序列KKNRNKC ,在引导该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还有由2 个锌指结构组成的DNA 结合域及1 段配体结合域.
54. 鹅α干扰素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瞬时表达及抗病毒功能初探
刘 菲,唐卫杰,程安春,汪铭书,赵婷婷,高丽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4): 380-38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4.004
摘要   PDF(pc) (3789KB)(918)   
为了研究鹅α 干扰素( goIFN‐α) 基因的特性和功能,将天府肉鹅的α 干扰素基因克隆到pcDNA3 .1( + )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cDNA3 .1‐goIFN‐α ,脂质体介导将其转入COS‐7 细胞中;应用间接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goI FN‐α 基因在COS‐7 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情况,并对COS‐7 细胞表达上清液进行抗病毒活性检测.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在转染12 h 后就可以被检测出,36 h 前目的蛋白在上清液中快速增加,之后增加速度变慢;重组质粒能够在COS‐7 细胞内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蛋白分子质量为38ku ,比预测的分子质量(约21 ku)大;间接免疫荧光显示,细胞内出现黄绿色荧光,胞核附近最亮;表达产物经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显示出具有明显的抗猪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及小鹅瘟病毒(GPV)的活性.
55. 黄瓜白粉病抗性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的分子标记研究
景 然,陈新娟,朱育强,张 鹏,张玉琼,周胜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4): 387-39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4.005
摘要   PDF(pc) (3532KB)(1331)   
以高抗和高感白粉病的黄瓜亲本及其杂交后代F 分离群体为材料,应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 SRAP) 技术开展与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连锁的SRAP 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从437 对SRAP 引物组合中筛选出62 对能够在2 个亲本抗、感池间扩增出稳定多态性条带的引物组合,进一步用这些引物分析F群体,发现有1 对引物组合Me1/Em9 扩增出的SRAP标记(Me1/Em9----284 bp)能与黄瓜抗白粉病基因连锁,遗传距离为9 .8 cM .获得的分子标记对克隆抗病基因和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56. 紫菜薹花青素合成酶基因BcANS的克隆、表达与序列分析
蒋 明,陈孝赏,李金枝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4): 393-39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4.006
摘要   PDF(pc) (2281KB)(1442)   
根据前期在芥蓝中克隆的BaANS 基因序列设计PCR 引物,从紫菜薹( Brassica campestris var . purpurea)子叶中克隆到基因组DNA 和cDNA 序列,基因定名为BcANS ;序列已提交NCBI 数据库,登录号为GQ120562 ;BcA N S 的基因组DNA 全长为1 637 bp ,具1 个560 bp 的内含子,编码区全长为1 077 bp ,编码358 个氨基酸.RT-PCR 检测结果表明:BcANS 在光照条件下表达,在暗培养植株的子叶和胚轴中未见表达;缺磷植株的子叶和胚轴在暗培养和光照培养下BcANS 基因均有表达,但光照条件下的表达量较大.序列比对结果表明:BcANS 与同科的甘蓝、芥菜和拟南芥的同源性最高,而与禾本科植物的同源性最低,在进化树上相距最远.对紫菜薹花青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基因功能和花青素生物合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57. β-苦瓜蛋白质分子结构模建研究
周小东,沈富兵,郑崛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4): 399-40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4.007
摘要   PDF(pc) (2705KB)(2779)   
使用DNAMAN 软件分析β‐苦瓜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亲水、疏水性,用生物信息学在线网站预测其基本特性,二、三级结构,卷曲螺旋区域,PEST 序列,并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表面电位、可及性,建立Ramachandran 图对模建结果进行结构质量分析与检测评价.结果发现:β‐苦瓜蛋白质有249 个氨基酸,等电点9.19 ,亲水区域和疏水区域交错分布;消光系数为280 nm ,属于稳定蛋白质,平均亲水性是-0.138;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42.57%,延伸链占20.48%,不规则卷曲占36.95%;分布着3 段卷曲螺旋区域,存在5 段非PEST 序列,无稳定二聚体、三聚体卷曲螺旋;β‐苦瓜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表面电位和可及性的空间分布得到了模建,Ramachandran 图检测表明此模型结构符合立体化学规则.
58.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临保系
倪西源,徐小栋,黄吉祥,陈 飞,周伟军,赵坚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4): 407-41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4.008
摘要   PDF(pc) (5367KB)(1542)   
以湘油15 、沪油15 、优88 和沪油17 分别与临保系HYZ1-TAM 杂交,在其F 利用与不育基因Bnms3 和隐性上位基因Bnr f 连锁的分子标记对临保系基因型单株进行筛选,并对筛选获得的单株进行测交验证确定是否为临保系基因型.结果表明:在4 个品种的转育F 群体共355 个单株中,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了62 个标记基因型为临保系的单株,这些单株经测交证实有57 株为真实临保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准确率为91.94%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本研究所用的4 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在Bnms4基因位点未出现显性可育等位基因.实验结果验证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开展该不育系统的转育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59. 蕨类植物的叶绿素、光合参数与耐荫性
张建新,方依秋,丁彦芬,方炎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4): 413-42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4.009
摘要   PDF(pc) (294KB)(1996)   
为进行耐荫蕨类筛选,通过收集文献数据,选择比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6 个指标,计算各指标的表型可塑性指数(PPI)和耐荫临界值(STT) .结果表明:蕨类植物的PPI 变化范围为0.74 ~ 0.96 ,各指标的STT 值分别为叶绿素质量分数1.9 mg.g -1 、叶绿素a/b 值2.3 、比叶重36 g.cm-2 、最大光合速率5.5 μmol.m -2 .s-1 、光补偿点24 μmol.m -2 .s-1 、光饱和点460 μmol.m -2 .s-1 .利用STT 值可以进行多途径的耐荫蕨类评价和筛选.
60. 5种藤本植物的抗寒性研究初探
项延军,李新芝,王小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4): 421-42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4.010
摘要   PDF(pc) (396KB)(1233)   
为研究藤本植物在低温胁迫下植株的生理、生化变化,对中华常春藤( Hedera nep alensis ) 、南蛇藤( 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 .) 、藤本月季( Rosahybrida ClimbingRoses ) 、云南黄馨( Jasminum mesnyi Hance) 、扶芳藤( Euonymus f ortunei)5种藤本植物在不同低温处理下植物叶片的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胁迫时间的延长,5种植物的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加,SOD 活性增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试验表明,这3种变化指标可用于5种植物叶片的抗寒性测定;在这5种植物中,扶芳藤较抗寒,云南黄馨、藤本月季、中华常春藤抗寒性居中,南蛇藤抗寒性最差.
61. 湿地外来植物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入侵风险研究
缪丽华,季梦成,王莹莹,乔东东,陈煜初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4): 425-431.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4.011
摘要   PDF(pc) (714KB)(1737)   
通过对香菇草( Hydrocotyle vulgaris)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以及繁殖特点的研究以揭示其入侵风险.结果表明:1)香菇草适应性强,具有表型可塑性,能适应水生到旱生、强光到隐蔽等多种生境,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从而能占据更宽的生态幅;2)侵占力强,能形成比较高密度的植株丛成片生长,地下部分由根茎和大量的不定根密集网状交错,在地上、地下高密度占领生境从而排挤其他植物,降低群落物种多样性;3)繁殖速度快,可营养繁殖和种子繁殖,以根茎营养繁殖为主,自然生长的香菇草个体1年繁殖倍数达到50倍以上;4)根除难度大,根茎的片断残留仍然可生长成新的植株再次快速繁殖扩大;5)根据香菇草的生长习性,其适生区域的气候特征指标为:日平均温度稳定≥ 10℃ 天数多于180 d ,最冷月(1 月)平均温度高于- 5 ℃ ,年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10℃ ;结合我国的气候数据,预测划分香菇草的适生范围包括:中国北亚热带湿润区、中亚热带湿润区、南亚热带湿润区、边缘热带湿润区、中热带湿润区、赤道热带湿润区和中国高原亚热带地区;6)采用外来物种入侵风险指数评估体系分析香菇草的入侵风险表明,其入侵风险指数可确定得分为71分,其中繁殖和扩散特性"项目得39分.说明香菇草入侵风险程度极高,属于不可引入物种" .最后提出了香菇草入侵风险管理建议.
62. 不同投喂频率对网箱养殖点带石斑鱼生长、食物利用及氮磷排放的影响
纪文秀,王岩,厉珀余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4): 432-43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4.012
摘要   PDF(pc) (517KB)(1272)   
通过网箱养殖实验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初始体质量为(137 ± 1) g 的点带石斑鱼生长,食物利用及饲料氮、磷排放的影响;实验分别按每天4 次(4.00 meal.d-1 ) 、每天2 次(2.00 meal.d-1) 、每天1次(1.00 meal.d-1 ) 、2 天1 次(0.50 meal.d-1 )和4 天1 次(0.25 meal.d-1 )的频率投喂冰鲜杂鱼.结果表明:将投喂频率从0.25 meal.d-1增加到1.00 meal.d-1 ,鱼摄食率,增质量,饲料系数和饲料氮、磷排放量升高,但饲料氮、磷储积效率下降;将投喂频率从1.00 meal.d-1增加到4.00 meal.d-1 ,鱼摄食率,增质量,饲料氮、磷储积效率和排放量无显著变化;改变投喂频率对条件系数、肝质量指数和鱼体组成无显著影响;本试验结果显示投喂杂鱼饲养点带石斑鱼适宜的投喂频率为1.00 meal.d-1 ,在此投喂频率下,经过109 d 生长后增质量可达253 g , 饲料系数为1.1 ,饲料氮、磷储积效率分别为22% 和24% ,每kg 鱼产量饲料氮、磷废物排放量分别为108 g 和24 g .
63. 生物质炭对红壤性质和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黄 超,刘丽君,章明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4): 439-445.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4.013
摘要   PDF(pc) (576KB)(2165)   
为了解生物质炭施用对红壤性质的改良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物质炭投入量对2 种不同肥力水平红壤质量指标的影响,探讨生物质炭施用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施用生物质炭不仅大大提高了土壤碳库,还可降低土壤酸度,增加土壤pH 值和盐基饱和度,提高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数量,增加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氮,增强土壤保肥能力,改善植物生长环境,促进黑麦草的生长;生物质炭施用量为10 和50 g.kg -1 时,经1 年的培养试验后2 个研究土壤的有机碳、速效P 、速效K 和盐基饱和度分别比对照增加31% ~ 744% 、14% ~ 215% 、6% ~ 110% 和17% ~ 82% ,pH 值增加0.11 ~ 0.40 个单位;生物质炭的改善作用在肥力水平较低的土壤上明显高于肥力水平较高的土壤,改善效果随生物质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肥力水平较高的土壤中,高量施用生物质炭(200 g.kg-1 )可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下降,对黑麦草的生长产生轻微的抑制作用.
64. 镁缺乏对“不知火”和“椪柑”生理指标、镁分布及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申 燕,肖家欣,杨 慧,张绍铃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4): 446-45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4.014
摘要   PDF(pc) (7623KB)(1019)   
采用砂基培养法,研究缺镁胁迫下 不知火"[ Citrus reticulata × ( C . reticulata × C . sinenesis)]和椪柑" (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生理和形态结构变化,以及镁元素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镁缺乏使 不知火"和 椪柑"的生物量、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下降,其中 不知火"的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 椪柑" ;镁缺乏使二者叶片的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其中 不知火"的MDA 含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高于 椪柑" ;在镁缺乏下 不知火"叶片的过氧化氢(CAT)活性显著升高,而?椪柑"的CAT 活性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不知火"和 椪柑"各部位的镁含量均随营养液中镁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且叶片镁含量随着叶龄的增长而呈明显下降趋势,在镁缺乏下?不知火"各部位叶片镁含量均显著高于?椪柑" ;3)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显著,在镁缺乏处理下?不知火"细胞器受损程度较重,如叶绿体内基粒片层模糊、数目明显减少,淀粉粒增大,叶绿体膜与线粒体膜模糊;而?椪柑"叶绿体变形、离壁,叶绿体内基粒片层数目明显减少,淀粉粒和质体小球增多.可见,镁缺乏对 不知火"生理及形态结构的影响较?椪柑"明显.
65. 量子进化算法在苹果漫透射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李军良,王从庆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4): 453-45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4.015
摘要   PDF(pc) (1157KB)(1187)   
为了研究量子进化算法(quantum‐inspired evolutionary algorithm ,QEA) 在苹果漫透射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应用,先用反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backward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BiPLS) 对光谱信息区间初步定位,再采用QEA 算法选择波长点,建立糖度预测模型;同时采用遗传算法( genetic algorithm , GA)选取波长点建立预测模型,并对2 种算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运行GA 算法建立的GA‐PLS 模型变量数为110 ,校正均方根误差( root mean standard error of calibration , RMSEC) 为0 .582 0 ,预测均方根误差( root mean standard error of prediction , RMSEP) 为0 .612 3 ;运行QEA 算法建立的QEA‐PLS 模型变量数为194 ,RMSEC 为0 .492 7 ,RMSEP 为0.5260.说明量子进化算法用于苹果漫透射近红外光谱分析可有效提高模型预测精度,相比遗传算法表现出更好的寻优能力.
66. 多基质土壤混合层技术研究应用
罗安程,张春娣,杜叶红,沈琴琴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4): 460-46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4.016
摘要   PDF(pc) (304KB)(1314)   
多基质土壤混合层(multi‐soil‐layering , MSL)技术是由日本开发的一项以土壤为主要基质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净化区主要由土壤混合层和通水层交叠成层排列而成.MSL 技术在污水处理上具有其他常规以土壤为基质的污水处理技术所不具有的优势,如不易堵塞、系统水力负荷大、增强土壤的净化能力等,并且已在生活污水、餐饮废水及微污染河水处理上进行了研究应用.本文从MSL 技术的系统结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该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67. 东南景天对镉-苯并[ a]芘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李廷强,董增施,姜宏,李冰, 杨肖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4): 465-47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4.017
摘要   PDF(pc) (280KB)(154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2 种生态型东南景天对镉-苯并[a]芘(Cd-B[a]P)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Cd-B[a]P复合处理条件下,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生长主要受高浓度B[a]P影响,而Cd 是抑制非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生长的主要因素,在低Cd 处理条件下,5mg/kg -1 B[a]P能促进2种生态型东南景天根系的生长;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地上部镉含量远远大于非积累生态型,且不受B[a]P水平的影响;2 种生态型东南景天各部位B[a]P含量主要受土壤B[a]P水平的影响;在Cd-B[a]P复合处理条件下,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对镉的去除效果显著高于非积累生态型,但在高质量浓度B[a]P(25 mg/kg -1 )处理条件下,镉的去处效果明显降低;未种植物的土壤B[a]P平均去除率达到43.7%,而种植东南景天的土壤B[a]P平均去除率达到58.2%.本结果说明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对中轻度Cd-B[a]P复合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68. 稳定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突变体细胞系的建立
孙静,魏永伟,章晓栋,于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5): 473-47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5.001
摘要   PDF(pc) (1572KB)(977)   
根据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 HZ2 株VP2 基因序列设计1 对引物,将该基因成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DsRed2‐N1 中,构建重组质粒pDsRed2‐N1‐VP2(简称PVP2) ;以PVP2 作为过渡载体,运用PCR 定点突变技术,对第279 位点和第284 位点的氨基酸残基分别或同时进行突变,共构建P279 、P284 和PDA 3 株突变体;在此基础上构建能稳定表达HZ2 株IBDV 及其突变体VP2 蛋白的Vero 细胞系,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表明,Vero 细胞系中IBDV VP2 蛋白已成功表达.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IBDV 毒力及抗原变异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此外,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改造VP2 蛋白,建立不同毒力的突变体,在探求高效、廉价的IBDV DNA 疫苗上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
69. 豌豆EST‐SSR 标记在蚕豆中的通用性与应用
龚亚明, 徐盛春, 毛伟华, 李泽昀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5): 479-48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5.002
摘要   PDF(pc) (457KB)(923)   
对豌豆表达序列标签‐微卫星(EST‐SSR)分子标记在蚕豆中的通用性与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蚕豆开发出新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163对豌豆EST‐SSR 引物中有99对可在蚕豆中获得有效扩增,其中36对引物呈现明显的多态性,共检测到等位位点148个,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数为4.1个;各多态性引物的多态信息量(PIC)值变化范围为0.035到0.810 ,平均PIC 值为为0畅4834 ;实际观察杂合度( HO )变化范围为0.0001到0.700 0 ,平均值为0.2103 ;期望杂合度( HE )变化范围为0.0357到0.8452 ,平均值为0.5388 ;主成分分析与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30份蚕豆种质资源可明显分成2大类群.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开发的豌豆EST‐SSR标记在蚕豆上具有通用性和多态性,可为今后蚕豆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保存、比较作图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新的研究依据.
70. 多倍体植物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开发
贺道华, 邢宏宜, 赵俊兴, 赵艳宁, 齐程, 王艳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5): 485-49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5.003
摘要   PDF(pc) (289KB)(3282)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一种DNA 序列多态性.在人、拟南芥、水稻等二倍体生物中,已经开发出大量的SNP 标记并被用于群体结构分析、关联作图等研究,而在棉花、油菜、小麦等多倍体植物中,SNP 的开发与应用却进展迟缓.为促进多倍体植物中SNP 的开发,本文对多倍体植物中SNP 标记开发所遇到的难题进行了阐述,并对多倍体中SNP 标记开发方法进行了梳理,包括位点特异性引物的PCR 片段直接测序,利用多倍体的近缘二倍体区分SNPs和部分同源序列间的差异( homoeologous sequence variants , HSVs) ,利用2代测序技术大规模发掘SNPs ,基于公共数据库的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取候选SNPs ,通过遗传(分离)模式的研究验证SNPs 等.利用上述方法可实现多倍体植物中SNP 标记的大规模开发
71. 聚类分析在神经元形态特征分类中的应用
张静, 邓仕槐, 郭航, 沈飞, 古维刚, 李元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5): 493-50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5.004
摘要   PDF(pc) (1033KB)(1413)   
以49个神经元的三维坐标为基础数据,选取并计算出16个神经元的形态参数,然后对16个参数进行因子分析,选取出表征神经元大小、发散程度以及生长发育特征的3个特征因子,采用ward 法对样本主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从而对样本进行形态分类.结果表明:欧式距离为1.5左右时,研究样本可以分为运动神经元、双极中间神经元与锥体神经元、多级中间与三级中间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以及普肯野神经元5类;神经元所处的发育程度对三级、多级与感觉神经元形态学分类有一定的干扰,因此,在形态学分类过程中,应使用发育成熟的神经元,避免造成干扰.
72. 鸡冠花品种间耐热性差异的光合生理机制
张开明, 李永华, 孔德政, 何松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5): 501-50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5.005
摘要   PDF(pc) (812KB)(1102)   
为了研究鸡冠花品种间耐热性差异的光合生理机制,选用耐热品种?世纪绿叶"和热敏品种?世纪铜叶"进行高温胁迫处理,从气体交换参数、叶绿体各成分含量、叶片对光能的吸收利用及能量分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温下生长的?世纪绿叶"叶绿素a 含量较高,增加了用于光化学的能量,同时非光化学猝灭(NPQ)中状态转换猝灭(qT)的成分较多,能够帮助及时耗散过剩光能,因此没有发生光抑制现象,其净光合速率(Pn)也较高;?世纪铜叶"具有较强的耐受高光强能力,但在高温下,其光合作用因非气孔因素导致下降而发生光抑制,这与高温导致其对光能的利用减少,产生了过多的激发能有关,同时,?世纪铜叶"叶绿素a 含量较少,能态猝灭(qE)和qT 含量较小而光抑制和光损伤猝灭(qI)比例较大,不能及时耗散过剩光能,因此对高温敏感.
73. 蝴蝶兰叶片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高冬冬, 谭艳玲, 马关喜, 周伟军, 黄冲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5): 509-515.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5.006
摘要   PDF(pc) (558KB)(1167)   
以3个蝴蝶兰品种(系) (耐冷品种'婚宴',不耐冷品种'聚宝',中等耐冷性新品系'ZD‐1')为试验材料,经预处理后,测定各材料在低温(10 ℃ 、5 ℃ 和0 ℃ )下处理12 、24 和48h 后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片中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蝴蝶兰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MDA 含量逐渐增加,可作为蝴蝶兰耐冷性的鉴定指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无明显规律;CAT 和SOD 酶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先增大后减小;APX 活性则呈持续增加趋势,也可作为蝴蝶兰耐冷性的鉴定指标;耐冷性品种'婚宴'在一定程度低温胁迫条件下能通过自身酶系统的保护,减少活性氧对其的伤害,而不耐冷品种
聚宝'的自身酶系统的保护能力较差.
74. 木质素降解菌16‐2 发酵麦麸生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及其物化特性
燕红, 王子君, 鲍中元, 焦子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5): 516-52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5.007
摘要   PDF(pc) (942KB)(1238)   
用木质素降解菌16‐2发酵麦麸制取膳食纤维,以总膳食纤维含量作为指标,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并对最佳发酵条件下获取的膳食纤维制品的物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条件为pH 值6.0 ,发酵温度28 ℃ ,发酵时间72h ;在最优发酵条件下获得的产品的总膳食纤维( TDF) 为82.41% ,不溶性膳食纤维(IDF)为55.12 % ,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为27.60% ;膳食纤维的溶胀性和持水力分别为0 mL.g - 1 和4.2 g. g- 1 ;其纤维素、木质素、粗蛋白、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30.12% 、18.28% 、7.39% 和15.04% ;获得的膳食纤维对重金属离子Cd2 + 、Pb2 + 和Cu2 + 的最大束缚量分别为66.9 、249.6和15.9 μmol.g- 1 ,对H O 的清除率为23.1% .由此可见,利用微生物发酵法所制得的麦麸膳食纤维的持水力和生理活性较好.
75. 甘肃棘豆中降解苦马豆素内生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胡延春, 刘鹏, 赵春蕊, 郑传廷, 刘玲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5): 521-52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5.008
摘要   PDF(pc) (414KB)(1031)   
为研究甘肃棘豆( Oxytropis kansuensis Bunge)中降解疯草毒素——— 苦马豆素的内生细菌,采用选择性富集培养的方法,以苦马豆素作为唯一碳源,从甘肃棘豆内生细菌中筛选到1株苦马豆素降解菌,命名为Ab .在摇床转速为150r.min- 1 、28 ℃ 条件下培养30h ,菌株Ab 对质量浓度为100 mg.L - 1苦马豆素的降解率为11.577 1% ;延长培养时间并不能提高其降解苦马豆素的能力,但可耐受高质量浓度(1 g.L -1)的苦马豆素.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 序列比对分析对Ab 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Ab 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在LB 平板上菌落呈圆形,中心凸起,边缘整齐,乳白色,表面光滑,属于短波单胞杆菌属( Brevundimonas) ,与缺陷短波单胞菌( Brevundimonas diminuta)同源性为100% .说明甘肃棘豆中存在降解苦马豆素的内生细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 Ab ;降解苦马豆素的内生细菌可能与产生苦马豆素的内生真菌共同维持疯草中苦马豆素的动态平衡.
76. 玉米秆代料培养料栽培香菇的配方均匀设计优化及营养分析
夏敏, 张广铎, 余明玉, 杜瑞卿, 惠丰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5): 527-53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5.009
摘要   PDF(pc) (311KB)(1218)   
为了节省香菇生产对木屑资源的消耗,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的玉米秸秆,以玉米秸秆粉为主料,栎木屑和麦麸为辅料,采用有限制的配方均匀设计对其组合进行优化,并测定培养料中C 、N 含量及C/N 比,香菇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和营养指数(NI)等5个指标.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粉质量分数与香菇的EAA 含量、NI 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栎木屑质量分数与香菇的EAA 含量、NI 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培养料中的C 、N 含量和C/N 与EAA 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与NI 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和回归方程,当玉米秸秆粉质量分数低于0.7450 ,栎木屑质量分数不低于0.1164时,不会对EAA 含量和NI 造成显著影响.说明玉米秸秆代料培养是可行的,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77. 百山祖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凋落节律及组成
胡灵芝, 陈德良, 朱慧玲, 张永华, 丁炳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5): 533-53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5.010
摘要   PDF(pc) (669KB)(1023)   
以百山祖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用种子雨收集器收集森林凋落物,对收集到的凋落物进行分类、鉴定、称量,研究百山祖常绿阔叶林的凋落量及其组成和叶凋落物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1)百山祖常绿阔叶林2009年的凋落量为为4247.47kg.hm- 2 .a- 1,其中叶凋落量最多,占71.54% (常绿树叶51.34% ,落叶树叶20.20% ) ,树皮和枝条占3.17% ,繁殖器官占19畅29% ,杂物占6.00% ;2)9 个优势种均具有明显的叶凋落节律,根据其特征可分为3 类:仅在秋冬出现凋落高峰的落叶树;仅在夏季出现高峰的常绿树;在夏季和秋冬均出现高峰的常绿树;3) 与同纬度的常绿阔叶林样地相比,百山祖常绿阔叶林的凋落量较少,这是对一定地带性环境的综合反映;4)叶凋落高峰受花期、果期的影响,同时也受台风天气的影响.
78. 镁肥对玉米功能叶光系统Ⅱ 荧光特性的影响
苏仲, 曹敏建, 盛耀辉, 蒋文春, 陈志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5): 540-54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5.011
摘要   PDF(pc) (217KB)(953)   
以辽宁地区主栽玉米品种沈玉21号、东单90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6个不同水平的镁肥用量(A :0 kg。hm - 2 、A :22.5 kg.hm- 2 、A:45 kg.hm- 2 、A :67.5 kg.hm - 2 、A :90 kg.hm- 2 、A :112.5kg.hm - 2 ) ,测定穗位叶片ABS/RC 、ET /RC 、TR /RC 、M 、Sm 、φE 等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不同镁肥用量对玉米光系统Ⅱ (photosystem Ⅱ , PS Ⅱ )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镁对照相比,沈玉21号施镁45 ~ 67.5 kg.hm- 2 ,叶片光系统Ⅱ 荧光参数值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镁肥施用量超过67.5 kg.hm- 2 的处理(A 和A )除对φE 外的所有参数无提高作用,甚至显著地降低;而东单90 号施镁67.5 ~90 kg.hm - 2 ,叶片光系统Ⅱ 荧光参数值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镁肥施用量低于67.5 kg.hm- 2 的处理对除TR /RC 外的所有参数无提高作用.综上,沈玉21 号的镁肥施用量为45 ~ 67.5 kg.hm- 2 、东单90 号的镁肥施用量为67.5 ~ 90 kg.hm - 2 可以提高光系统Ⅱ 的线性电子传递效率,增加光合同化力,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79. 基于辅酶Q10 发酵液的有机液肥对小白菜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谢亚军, 陈晓萍, 倪亮, 孙新强, 石伟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5): 545-50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5.012
摘要   PDF(pc) (399KB)(121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使用基于辅酶Q10发酵液制成的有机液肥对小白菜( Brassica campestris )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液肥能显著提高小白菜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及根系活力,降低硝酸盐含量;施用有机液肥能够提高小白菜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增加2.07% ~ 14.58% ,其中喷施方式以喷施300 倍稀释液的效果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小白菜的生物量及养分含量与其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生理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以浇施方式进入土壤的有机液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从而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肥料利用率,对作物生长有积极作用.
80. 不同中晚熟水蜜桃品种的品质性状评价
张鑫, 熊彩珍, 顾立明, 金建芳, 贾惠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5): 551-55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5.013
摘要   PDF(pc) (1223KB)(1620)   
为调整浙江省水蜜桃品种结构、延长供应期,并利于产地合理选择适宜品种,以浙江2个主栽品种黄肉桃'锦绣黄桃'和白肉桃'奉化玉露'为对照,对比研究4个日本引进品种'清水白桃'、'秋白桃'、'新川中岛白桃'和'黄金桃'以及2个国内品种'秋玉露'和'徐蜜'果实单果质量、果实大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还原性糖、有机酸、主要香气组分及其含量等生理指标,并结合品种生物学特性作出评价.结果表明:黄肉桃品种'黄金桃'风味品质优于对照品种'锦绣黄桃',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可滴定酸含量低,总香气组分含量高,但个别年份始花期可能会遭遇晚霜冻;3个日本白肉桃品种的果实大小、固酸比和贮藏性显著优于对照品种'奉化玉露',特别是'清水白桃'香气最浓;2个国产品种'徐蜜'和;秋玉露'除果实大小和贮藏性优于'奉化玉露'外,其他风味品质无显著差异,而'徐蜜'质地不够细腻.
81. 草鱼食用鱼不同颜色肝脏脂肪肝程度的判断
田娟, 文华, 曾令兵, 吴凡, 蒋明, 刘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5): 557-56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5.014
摘要   PDF(pc) (4293KB)(1794)   
通过测定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a)食用鱼不同颜色肝脏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并运用冰冻组织切片油红O 染色技术对肝细胞进行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肪滴的变化,利用Image‐pro plus 6.0 软件测定其阳性面积率,判断不同颜色肝脏的草鱼食用鱼脂肪肝程度.结果表明:与草鱼正常肝相比,花肝、发白肝和发黄肝的水分含量分别降低6.30% 、10.01%和14.17% ( P <0.05) ,粗脂肪含量分别升高198.25% 、331.00% 和485.59% ( P<0.05) ;参照人肝细胞脂肪变性级别的判断标准,正常肝、花肝、发白肝和发黄肝的级别分别评为1.10 ± 0.30 、2.30 ± 0.20 、3.40 ± 0.50 和4.00 ± 0.20 ;经Image‐pro plus 6.0 软件分析,花肝、发白肝和发黄肝阳性面积率分别是正常肝的3.92 、6.31 和7.32 倍;以上指标经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为:肝脏粗脂肪含量(Y ) 与水分( X ) :Y = - 1.089 9 X + 82.035 7 ,R = 0.989( P< 0.01) ;阳性面积率(Y )与粗脂肪含量( X) :Y = 0.970 2 X - 0.209 0 ,R2 = 0.973 ( P < 0.05 ) ;粗脂肪含量(Y )与肝细胞脂肪变性级别( X) :Y = 3.662 4 X - 1.788 6 ,R = 0.985 ( P < 0.01 ) ;阳性面积率(Y )与肝细胞脂肪变性级别( X) :Y = 3.622 4 X - 2.130 6 ,R = 0.996( P< 0.01) .结果证实,冰冻组织切片油红O 染色技术对鱼类脂肪肝的判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结合阳性面积率与肝脏粗脂肪含量、肝细胞脂肪变性级别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本试验建议将草鱼肝细胞阳性面积率> 2% 定义为脂肪肝,其级别评定标准:2% ~ 7% 为轻度脂肪肝,7% ~ 12% 为中度脂肪肝,> 12% 为重度脂肪肝.
82. PCR‐TRFLP 研究托盘包装冷却猪肉冷藏过程中的菌相变化
江芸, 高峰, 徐幸莲, 叶可萍, 周光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5): 565-57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5.015
摘要   PDF(pc) (1448KB)(1077)   
应用PCR‐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TRFLP) ,结合16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和序列分析,研究托盘包装冷却猪肉在4 ℃ 贮藏过程中的菌相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的肉样TRFLP 图谱中共产生35种谱带,表明冷却肉中微生物组成十分复杂;对应于假单胞菌( Pseudomonas)的谱带峰在贮藏过程中变化明显,其相对峰面积由0d 的5畅7%至贮藏末期达到83.4% ,表明贮藏末期主要优势腐败菌为假单胞菌.
83.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在炖煮猪肉工艺优化中的应用
顾伟钢, 彭燕, 张进杰, 姚燕佳, 纪蓉, 陈健初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5): 573-577.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5.016
摘要   PDF(pc) (294KB)(1306)   
以感官评定为基础对炖煮猪肉的色泽、组织形态、口感、汤汁气味和汤汁滋味进行权重分析,建立感官综合评分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不同料水比、炖煮温度和炖煮时间下的样品进行综合评分,对猪肉炖煮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料水比1 ∶ 1 .5 ,炖煮温度70 ℃ ,炖煮时间2h 时,猪肉感官品质最佳.模糊数学与感官评价相结合使结果更科学、合理、客观,在食品加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84. 区域市售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董秀金, 田光明, 王小骊, 朱加虹, 胡桂仙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5): 578-59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5.017
摘要   PDF(pc) (1125KB)(877)   
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10种市售蔬菜的主要重金属与农药残留进行监测分析与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7项有检出的污染物为:镉>铅>氯氰菊酯>汞>毒死蜱>三氟氯氰菊酯> 三唑磷>乙酰甲胺磷>甲胺磷>氰戊菊酯>氧化乐果=对硫磷=马拉硫磷=敌敌畏=甲氰菊酯>敌百虫=溴氰菊酯;风险程度属高度风险的指标为:镉、毒死蜱、铅、氯氰菊酯、三唑磷,中度风险指标为:甲胺磷、三氟氯氰菊酯、氧化乐果、对硫磷,其余指标为低度风险;对蔬菜安全的影响程度超过可接受限度的指标为:镉、三唑磷,属可接受限度的指标为:氧化乐果、甲胺磷、铅,其余指标对蔬菜安全没有影响;不同品种蔬菜的安全指数均小于1 总体情况良好,安全程度由高至低为:黄瓜>番茄>丝瓜>甘蓝>茭白>芹菜>韭菜>白菜>茄子>豇豆;不同亚区域的蔬菜安全指数均小于1,安全程度由高至低为:杭州>金华>绍兴>温州>丽水>湖州>台州>舟山>宁波>嘉兴>衢州.
85. 几种因素对芹菜CEL I核酸酶提取的影响
崔海瑞,李春楠,孙洁,崔碧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6): 591-591.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6.001
摘要   PDF(pc) (397KB)(1627)   
为有效提取芹菜CELI 核酸酶和进一步利用它建立点突变检测技术,分析了品种、器官、发育时期和提取液pH 值对其提取量的影响,并以含有单个错配的DNA 异质双链为底物鉴定其对错配切割的酶学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芹菜品种和器官间CEL I 提取量的差异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在比较的3个不同品种( 雪白 、文图拉 和 泰国黄心芹 )中,以品种 泰国黄心芹 的CEL I 提取量最高;而在测定的3种不同器官中,叶片的CEL I 提取量远远高于茎秆和根;以 上海黄心芹 为材料比较发育时期对提取量的影响表明,生殖生长期的CEL I 提取量明显高于营养生长期;缓冲液pH 值对CEL I 提取量也有重要影响,pH 7.5 缓冲液的CEL I 核酸酶提取量高于pH 5.5 和pH 9.5 ;酶学活性鉴定显示,CEL I 核酸酶粗提物能有效地识别和切割DNA 异质双链中的碱基错配.
86. 花椰菜菌核病抗性鉴定方法比较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孙溶溶, 彭真, 程琳, 邵泰良, 卢钢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6): 596-60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6.002
摘要   PDF(pc) (286KB)(1188)   
采用已报道的3种十字花科作物菌核病抗病性鉴定方法,在同一条件下,对5个已知抗性的花椰菜品种进行鉴定比较.结果表明:结球期琼脂块叶腋接种法、营养生长期琼脂块活体叶片法与大田接种鉴定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 .885 9和0 .926 6 ,可有效反映抗、感品种的差异,可用于花椰菜菌核病抗性的快速鉴定;但营养生长期琼脂块离体叶片法用于抗性鉴定的效果不好;根据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结果,选用结球期琼脂块叶腋接种法,以 农乐45 天为对照,对21份花椰菜材料进行抗性鉴定,筛选获得了 神良金花 和 长胜65天 2份高抗材料.
87. 鮸鱼全长均一化cDNA 文库的构建及EST 序列信息学分析
徐田军, 孙悦娜, 石戈, 王日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6): 603-60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6.003
摘要   PDF(pc) (2620KB)(1332)   
采用双链特异性核酸酶(DSN)均一化技术与SMART 技术相结合,以经过鳗弧菌感染后获得的鮸鱼脾脏材料构建均一化全长cDNA 文库.该原始文库约含有7.5 × 10个重组子,插入片段在1 ~ 3kb 之间,文库滴度为1.6 × 10 CFU.mL - 1 .从文库中随机挑选5952个克隆进行测序,共获得5053条表达序列标签( EST) ,其中高质量序列4609条.对序列进行组装后,发现非冗余基因序列3221条,重叠群656个,单拷贝序列2565条,冗余率为30.11%.对全部序列分析后发现,其平均读长为550bp ,大部分序列长度在500 ~ 599 bp 之间,GC 含量大部分分布于40% ~ 60%之间.1397个基因能够进行GO(geneontology) 功能注释,并初步筛选到大量与免疫功能相关的蛋白家族及功能域的基因序列,为进一步鮸鱼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88. 2 种色型黄粉虫酯酶同工酶的比较
黄琼, 胡杰, 苟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6): 610-61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6.004
摘要   PDF(pc) (1336KB)(769)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并结合分光光度法,对黄、黑2 种色型黄粉虫( Tenebrio molitor L .)各发育期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及酶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2 种色型黄粉虫的各发育期,共发现迁移率不同的酯酶同工酶酶带15 条,这些酶带分布于5 个不同的泳动区;黑色型的幼虫和成虫分别比黄色型的幼虫和成虫各多1 条特征性酶带;同一色型黄粉虫各发育期酯酶同工酶的酶带数、酶活性强弱及迁移率也变化较大,卵期的酶带数最少(4 条) 、最弱,其中2 条为卵期的特有性酶带.酶活性检测进一步表明:从卵至成虫期,黑色型黄粉虫的羧酸酯酶(CarE) 、乙酰胆碱酯酶( AchE) 和磷酸酯酶(ACP 和AKP)活性均比黄色型黄粉虫高;同一色型黄粉虫各发育阶段的CarE 、AchE 及ACP 和AKP活性也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即:卵期< 成虫期< 蛹期< 幼虫期.上述结果为黄粉虫的抗药性研究及品种选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89. 高絮凝活性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絮凝特性研究
曹芳, 余秀梅, 郭娟利, 何敏, 潘康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6): 617-623.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6.005
摘要   PDF(pc) (629KB)(1069)   
采用平板分离法从土壤中分离芽孢杆菌,以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液絮凝效果为指标筛选高絮凝 活性菌株,并通过细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 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同时考察发酵液加入量、Ca2 + 浓度和pH 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在发酵液中的分布.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筛选 到1 株具有高效絮凝活性的芽孢杆菌MBFF6 ,其絮凝率可达95 .7% ;根据细菌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 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其最佳絮凝条件为加入的菌液体积分数2% ,Ca2 + 浓度4.5 mmol.L - 1 ,pH 7.0 ;该微生物絮凝剂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胞外代谢产物,存在于发酵液中.
90. 雨生红球藻异养转化产虾青素的条件研究
张睿钦, 管斌, 孔青, 游泳, 吴继芹, 魏群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6): 624-630.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6.006
摘要   PDF(pc) (1147KB)(2029)   
对比自养转化与异养转化的虾青素产量,发现向培养基中添加乙酸钠进行异养转化可使羽生红球藻的虾青素产量由0.723 6 mg.L - 1 提高到1.216 8 mg.L - 1 ;为进一步提高虾青素产量,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乙酸钠浓度和硝酸钾浓度为自变量,虾青素产量为响应值,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转化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异养转化培养基中的乙酸钠和硝酸钾浓度对虾青素产量影响较大,在乙酸钠1.460 5 g.L - 1 ,硝酸钾0.008 4 g.L - 1 ,磷酸二氢钾0.02 g.L - 1 时,虾青素产量最
高,达10.908 mg.L - 1 ,与对照相比提高了10.16 倍,与自养转化相比提高了14.07 倍.
91. 叶片喷施C1 化合物对拟南芥生理特性和C1 代谢、光合作用及胁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莎莎, 孙利利, 肖素勤, 周磊, 孙振, 陈丽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6): 631-641.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6.007
摘要   PDF(pc) (4046KB)(1375)   
为了比较甲醇、甲醛和甲酸3 种C1化合物对植物生理特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更好地理解这3种C1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分别用5 mmol.L - 1 甲醇、甲醛、甲酸溶液均匀喷洒于温室条件下盆栽培养的拟南芥叶片上,以喷蒸馏水的植物为对照,每周喷1次,4周后分析施用这3种C1 化合物对其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促进拟南芥生长,而甲醛和甲酸抑制其生长,甲醛的抑制作用特别明显;甲醇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花青素含量但提高了叶绿素a 含量及叶绿素a/b 的比值,甲醛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绿素a 含量及叶绿素a/b 的比值,甲酸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 含量但大幅度降低了叶绿素b 含量从而使叶绿素a/b 的比值比对照高2 倍;3种C1化合物处理都能增加叶片中可溶性总蛋白质含量,甲醇处理尤为明显,只有甲醛处理可显著提高叶片可溶性总糖、HO 及羰基化蛋白质含量,产生氧化胁迫.对基因表达谱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结果表明:所选的大多数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被甲醇诱导,而甲醛抑制它们的表达但诱导很多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甲酸对大多数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3种C1化合物对大多数C1代谢相关基因没有显著影响,但都抑制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表达.
92. 盐胁迫对杜鹃生理生化与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吴月燕, 李波, 张燕忠, 崔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6): 642-64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6.008
摘要   PDF(pc) (4848KB)(1273)   
以皋月杜鹃( Rhododendron indicum)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杜鹃花生理生化特征和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盐胁迫下,植株生长健壮,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氢酶(CAT) 、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不显著,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完好,基粒片层排列整齐,与对照无差异,表明杜鹃可在低NaCl 含量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在120 mmol.L - 1 NaCl 溶液处理下,植株叶片开始出现较轻的受害症状,随着盐浓度升高,植株受害症状加重,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而MDA 含量显著上升,POD 、CAT 和SOD 活性先升后降,叶绿体结构逐渐膨胀成圆形,空洞化程度渐渐变大,膜慢慢解体,表明杜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盐胁迫的能力;在高盐胁迫下,叶绿体结构和功能被破坏,叶片黄化衰老.
93. 半垄式根域限制栽培在南方设施葡萄上的应用
贾惠娟, 华向红, 滕元文, 何风杰, 卢如国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6): 649-654.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6.009
摘要   PDF(pc) (559KB)(1318)   
针对南方地下水位高、土壤板结等原因造成的设施栽培葡萄果实品质不佳问题,对藤稔" 、巨峰" 、夏黑"和金手指"4 个葡萄品种进行半垄式根域限制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地表以下15 ~20 cm 板结的高容重土壤代替人工制品作为自然隔离带,能起到很好的根域限制作用,提高了4 种葡萄果实的糖酸比,改善了果实的内在品质;提高了藤稔" 、巨峰"和夏黑"的花青苷和总酚含量,从而改善了其外观和营养品质;根域限制栽培降低了?藤稔"葡萄的单粒果实质量,但对其余3 种葡萄影响不显著.该试验结果对南方葡萄设施栽培技术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94. 不同抗冻模式对高山杨梅养分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董兰学, 吴良欢, 王秋灵, 陈洪利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6): 655-66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6.010
摘要   PDF(pc) (530KB)(874)   
在连续2 年(2008 — 2010 年)的田间试验条件下,以?东魁"杨梅为供试植物,研究不同抗冻模式对高山杨梅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抗冻措施都能够显著减小高山杨梅叶片氮、磷、钾含量在冬季时的降低幅度,其中大棚抗冻的效果显著好于其他模式,降幅分别为11.0% 、20.3%和16.5% ;同时,在大棚措施下杨梅叶片的含水量在越冬期内保持稳定状态;各抗冻模式都能够促进杨梅的春梢生长发育,提高春梢的氮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大棚措施的春梢含氮量提升最高,增幅达14.6% ;各抗冻措施都能够显著增加杨梅果实中的氮、磷、钾含量,其中大棚措施的提高效果最好;与其他抗冻措施相比,大棚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杨梅果实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糖和维生素C 含量,降低果实的酸度,提高果实的品质;大棚措施的增产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增产率达到78.4% .
95. 利用畜禽加工副产品替代点带石斑鱼饲料中的鱼粉
付闰吉, 纪文秀, 王岩, 谢宁峡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6): 663-669.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6.011
摘要   PDF(pc) (1472KB)(951)   
比较网箱养殖点带石斑鱼对宠物级鸡肉粉(简称P‐PBM)和一种畜禽蛋白混合物(由饲料级鸡肉粉、羽毛粉和血粉按质量比65 ∶ 20 ∶ 15 的比例混合而成,简称MM)的利用能力.设5 组等蛋白(49%粗蛋白) 、等能(19 MJ.kg - 1 总能) 饲料:对照饲料中添加50 .0% 鱼粉,在其余4 组饲料中分别加入15.0% 、30.0% 的P‐PBM 或13.9% 、27.8% 的MM 替代对照饲料中鱼粉的30% 、60% ,每个饲料处理设3 个网箱重复,每个网箱中放养30 尾鱼[初始体质量(33.4 ± 0.1 ) g] ,饲养实验持续10 周.结果表明:通过添加P‐PBM 或MM 将点带石斑鱼饲料中鱼粉含量降低到20.0% 对鱼摄食、增质量、饲料系数、氮储积效率(NRE) 、磷储积效率(PRE)和鱼体组成无明显的不良影响;利用P‐PBM 部分替代鱼粉后鱼生长速度趋于加快,NRE 和PRE 趋于升高.本实验结果证实P‐PBM 是点带石斑鱼的优质饲料蛋白源,将其与鱼粉搭配使用可提高网箱养殖点带石斑鱼的生长性能和食物利用效率.
96.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稻米气味检测与品种识别
胡桂仙, 王俊, 王建军, 王小骊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6): 670-676.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6.012
摘要   PDF(pc) (1472KB)(1573)   
采用商用PEN2 电子鼻,通过分析测定样品质量、顶空空间及静置时间等匹配的试验参数,以及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方法,对5 个不同水稻品种进行区分与识别研究.结果表明:10 g 样品时以200 mL 顶空空间、60 min 静置时间的电子鼻响应值相对较稳定;PCA 和LDA 法均对谷物状态和精米状态区分效果较佳,对米饭状态区分欠佳.该实验能将样品进行较好的区分,验证了电子鼻检测是对稻米中所有含量较高的、可被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的综合状态的识别,从而为利用电子鼻进行稻米气味检测技术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科学依据.
97. 紫苏精油微波萃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林梦南, 苏平, 应丽亚, 高宏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6): 677-683.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6.013
摘要   PDF(pc) (6275KB)(1362)   
采用微波辅助溶剂法提取紫苏叶中的精油,通过响应面法实验设计研究微波萃取的最佳工艺,并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同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微波对紫苏叶细胞结构的破坏程度.结果表明:微波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以环己烷为萃取剂,微波功率329 W ,微波时间80 s ,料液比1 ∶ 6 ,浸泡时间56 min ,实际得率为1.783% ,与理论值较接近;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 GC‐MS)分析,鉴定出紫苏精油中的17 种物质,占总量的80.61% ,其中以紫苏醛(44.54 % ) 、( + )‐柠檬烯(15.7% )的含量最高;透射电镜照片表明,在微波加热过程中,细胞壁没有遭到明显破坏,但是细胞膜和线粒体遭到了严重破坏,叶绿体、淀粉粒等细胞器内容物流出,但是其轮廓尚存.
98. 运用Mann‐Kendall 方法探究地表植被变化趋势及其对地形因子的响应机制——— 以太湖苕溪流域为例
江振蓝, 荆长伟, 李丹, 虞湘, 吴嘉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6): 684-692.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6.014
摘要   PDF(pc) (2440KB)(1530)   
利用Mann‐Kendall 方法对浙江太湖苕溪流域植被随时间、高程、坡度序列变化的特征与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00 — 2010年间,植被随时间变化波动大,但该流域植被覆盖和空间变异均呈不显著增长趋势,2004年植被覆盖最低,植被空间异质性在2002 年至2004 年间达到最高水平;植被覆盖随高程、坡度的增加而增长,植被空间变异随高程、坡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高程200m 和坡度15°区域有一突变点.该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植被随时间、高程、坡度的变化趋势,还揭示了植被发生突变的时间段、高程带、坡度带,为进一步研究植被时空变异规律及驱动因子奠定了基础.
99. 模糊证据权法在夏橙产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谢洪斌,杨雪,谭德军, 罗真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6): 693-698.   DOI: 10.3785/j.issn.1008-9209.2011.06.015
摘要   PDF(pc) (3282KB)(1081)   
为解决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因子权重选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问题,以夏橙产区为例,引入模糊证据权法.评价结果显示:85%的已知适宜点处于修正后验概率分级图的中等适宜级别以上,表明集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为一体的模糊证据权法与修正后验概率模型结合可以客观、准确地对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

浙ICP备14002560号-5
版权所有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浙江大学出版社内 邮编:310028
联系电话:0571-88272801 E-mail:zdxbnsb@zj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