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动态
浙江大学一流期刊建设暨浙江大学高水平学术期刊建设项目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

2020年12月25日上午,浙江大学一流期刊建设暨浙江大学高水平学术期刊建设项目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原局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报刊司司长、中国期刊学会副会长李军,浙江大学副校长、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Review主编黄先海,浙江大学校长助理、Food Quality and Safety(FQS)主编陈昆松,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泽,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HPDI)主编郑树森,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BDM)主编杨华勇等校领导、办刊学者(主编)和办刊专家,以及浙江大学发展规划处、社科院、科研院、政策研究室、出版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旨在为浙江大学办刊学者(主编)搭建交流平台,研讨中国和国际学术期刊发展趋势,为浙江大学“十四五”学术期刊建设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会议先播放了一段介绍浙江大学“十三五”期间期刊工作概况的视频。随后由浙江大学黄先海副校长和出版社褚超孚社长致辞。

黄先海指出,浙江大学建校100多年来,一直有重视创办学术期刊的良好传统。办好学术期刊既是响应国家号召,也是高校推进学术科研的一项迫切需要。“十三五”期间,浙江大学在学校主要领导的有力推动下,学术期刊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希望借此有利时机,继续发挥浙大学科和出版社优势,群策群力,在“十四五”期间把学术期刊工作做好,办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期刊,让办刊工作为国家和学校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黄先海副校长致辞


褚超孚简单回顾了新浙江大学成立以来出版社接手学校期刊工作的二十余年历程,向一直以来给予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工作支持帮助的相关单位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表示,出版社正在积极思考“十四五”的期刊建设工作,希望能在办刊规模和办刊水平质量上取得进一步提升,恳请参会领导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褚超孚社长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张泽主任在会上作了视频发言。张泽认为,现在办学术期刊应该走现代化、国际化道路,积极学习国际上成功的办刊经验,同时办好中文刊与英文刊,建立完善体制机制。出版社要做好服务,集中力量打造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能同时满足中文刊与英文刊需要的国际化办刊平台。他建议办刊学者(主编)要着重把好期刊(学术)质量。


张泽院士视频发言


中国期刊协会李军副会长首先做了主题发言。李军认为,浙江大学近年来在创办国际化高水平学术期刊方面的的确确探索出了一条新出路,对全国也具有一定示范作用。李军介绍了自2018年以来,他在担任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报刊司司长、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原局长以及担任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期间所参与的有关国家一流学术期刊建设和学术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并重点强调了学术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他指出,评价体系是深化学术期刊改革的一个关键点,学术期刊要服从大局,对标世界一流,回归传播本位,建设科研生态,激发内生动力,适应发展要求,提升综合素质,迎接未来挑战。


李军副会长发言


杨华勇院士结合自己创办BDM的切身体会做了主题发言。BDM是浙江大学高水平期刊项目重点资助期刊之一,是国内第一本3D打印领域的英文学术期刊,入选中国科协等6部委“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新刊项目”,自2018年创办至今,已被SCI等多个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目前已进入JCR学科Q1分区。杨华勇认为,办刊要做好调研,找准方向。之所以创办BDM,一是基于事先对国际、国内相关学科和期刊做的调研,二是响应学校提出的推进医工学科交叉的号召。BDM的一个特点是把办刊与国际会议结合起来,不能为办刊而办刊,也不能为办会而办会,办刊和办会的目的都是促进交流、推动科研,这也是浙大机械学科从路甬祥校长开始留下来的一个传统,明年计划把生物制造的国际会议放到牛津去开,由浙大主办,牛津承办,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在具体办刊过程中,不能仅靠某一个院士或学者来办刊,特别在发展中国家,还是要考虑怎么把科研团队和编辑团队深度融合起来,要注意推动科研团队(特别是年轻学者)的参与,通过办刊平台,年轻学者可以广泛接触外面的国际顶尖学者,从而发挥期刊的学术交流平台效用。目前科研团队借助微信群等网络工具进行交流沟通,实现了快速反应。BDM之所以取得较好口碑,主要得益于办刊方向比较新和反应速度比较快。


杨华勇院士发言


郑树森院士结合自己创办HPDI的经验做了主题发言。HPDI创办于2002年,2008年被SCI等国际数据库收录,是浙江大学较早由学者为主创办的英文学术期刊。郑树森介绍,HPDI非常重视国际化,国际作者投稿、国际编委数量和国际审稿比率都比较高,同时,通过组约专刊、特刊来增强刊物的影响,随着期刊影响的不断提升,也为学校和附属医院的学术声誉提升做出了贡献,建议学校要进一步落实好期刊挂靠医院对期刊的经费资助等相关事宜。


郑树森院士发言


陈昆松教授结合自己创办FQS的经历做了主题发言。FQS是最早启动的浙江大学高水平学术期刊建设项目重点资助期刊之一,入选中国科协等6部委“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新刊项目”,对浙江大学高水平学术期刊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引领推动作用,自2017年创办以来,已先后被CSCD、SCOPUS等国内外数据库收录,2020年8月被SCI收录,目前国际下载总量突破50余万次。陈昆松分享了他的办刊体会,一是创办新刊之前要做好背景分析;二是要选择合适的国际渠道合作商;三是办刊队伍要国际化,与国际渠道合作商要形成真正的紧密合作;四是要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平;五是传播要多层次、立体化;六是要创新办刊模式,如,FQS目前正在推动在中国作者的文章中同时用中英文标出作者姓名;七是要考虑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八是建议学校加强投入,出版社加强队伍建设。


陈昆松教授发言


会上,张月红、夏文莉、周江洪、李铭霞、单立楠、韦路、林正炎、王杰、马岳峰、王云路、郑耀、周建、王凯军、梁永佳、刘进宝、缪哲、许超、沈永东、杨革新、杜健等办刊主编和办刊专家均做了精彩发言。

出版社褚超孚社长表示,听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发言,受益很大,浙大出版社“十四五”期间将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努力。一是争取进一步发展壮大规模,努力向50种以上集团化发展迈进;二是抓好办刊质量,努力把中文刊和英文刊都办好;三是重点加强平台建设,努力打造面向一流的、服务全浙大乃至外面期刊的国际化数字化平台。

李军副会长对研讨会做了总结。他感谢各位与会领导专家的发言,使他对浙江大学办刊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中国期刊协会负责人之一,他将在适当的时候向有关部门反映学者们的办刊诉求。李军还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家在刊号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并建议浙江大学有关部门可以搞一个“关于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其对策建议”的课题,以浙大为例,为国家今后的改革发展提供建议参考。


研讨会现场


稿件来源:浙江大学出版社

文字记者:王隽隽、贾晓燕、曾建林

摄影记者:张炜燕、叶红艳、洪晖洁

  

发布日期:2020-12-30 浏览: 3194